高中化学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第二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训练含解析新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第二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训练含解析新

第二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共价键的参数1.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B—F键之间夹角为120°B.B—F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3个B—F键的键能一样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分子中键角均为120°时,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共面且构成平面三角形。

3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结实,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CCl4中键长相等,键角不同4C键的键能是C—C键的键能的两倍解析分子结构是由键角和键长共同决定的,A项错误;CH4、CCl4分子均为正四面体形,它们的键角一样,键长不等,C错误;C C中的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通常而言σ键键能大于π键键能,因此C C键的键能应小于C—C键键能的两倍,D错误。

3.如下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C2H4、CO2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4B.HF、HCl、HBr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O、H2S、H2Se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2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109°28'、120°、180°,依次增大,A项正确。

F、Cl、B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三者与H形成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B项正确。

O、S、Se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三者与H形成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键能依次减小,C项正确。

分子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项错误。

定向巩固二、等电子原理4.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原子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一样,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一样,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和N O2-232和N2O2H4和C2H42H4和C2H4原子数一样,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4、12,二者不是等电子体,故结构不相似。

5.如下各组微粒中,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组是( )A.CO、C2H2、N24、Si O44-、S O42-、P O43-O32-、N O3-、BeCl22、N O2+、N3-、O-、N2都含2个原子,C2H2含4个原子,所以不是等电子体,故A不选;在SiF4、Si O44-、S O42-、P O43-中,所有原子都含有5个原子,其价电子总数均为32,所以是等电子体,应当选B;C O32-、N O3-、BeCl2含有原子个数分别为4、4、3,其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8、18、16,所以不是等电子体,故C不选;SO2、N O2+、N3-、O-都含有3个原子,但其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8、16、16、16,所以不是等电子体,故D不选。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1节 共价键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1节 共价键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

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B.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C.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同解析:在共价键的键能中,双键键能不是单键键能的2倍,而是介于单键键能和2倍单键键能之间,A错误;氮和碳元素,氮元素非金属性更强,B错误;NH+4中4个N—H键的键能相同,D错误;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则必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正确。

2.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 D )A.H2B.Cl2C.Br2D.I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难失去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B.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C.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解析:难失去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C、Si等;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的过程容易,说明其逆向过程困难,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4.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B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参数的应用。

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化学键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

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O键,所以二者相比较,更容易生成HF。

5.已知通常分子中所含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参考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受热时最不稳定的是( D )化学键H—H H—Cl H—Br H—I键能kJ·mol-1436.0 431.8 366 298.7 A.氢气B.氯化氢C.溴化氢D.碘化氢6.在白磷(P4)分子中,4个P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结合有关P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白磷分子的键角为109°28′B.分子中共有4对共用电子对C.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D.分子中有6对孤电子对解析:白磷的空间结构为,键角为60°,分子中共有6对共用电子对,有4对孤电子对。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课时作业【7】共价键的键参数、等电子原理(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课时作业【7】共价键的键参数、等电子原理(含答案)

课时作业7 共价键的键参数等电子原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1.(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消耗的能量等于化学反应的焓变B.化学键键能越大,化学反应的焓变越大C.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越多D.化学键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消耗的能量与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焓变是指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与一种物质化学键的键能无直接关系,只与所有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的差值有关。

键能的大小决定该键的稳定性,即含该键的分子的稳定性。

故正确答案为CD。

答案:C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键越牢固B.两个原子半径之和就是所形成的共价键键长C.两个原子间键长越长,键越牢固D.键的强度与键长无关解析:B项错误: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间的平均间距叫键长。

C项错误: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D项:键的强度与键长有关。

答案:A3.氰气的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解析:(CN)2分子中每个C、N原子分别形成4个键、3个键,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且含有3个σ键,4个π键。

成键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N原子半径小于C,故N≡C键比C—C键的键长短;由(CN)2与卤素性质相似,卤素能和NaOH溶液反应,知(CN)2也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D错误。

答案:A4.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或生成某些化学键的能量关系如下表:对于反应:H 2(g)+Cl 2(g)===2H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0B .生成1 mol HCl 时反应放热431 kJC .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牢固D .相同条件下,氢气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解析:A 项错误:ΔH =436+243-(2×431)<0;B 项错误:生成1 mol HCl 放热:862-6792=91.5 kJ ;C 项正确:H —H 键键能>Cl —Cl 键键能,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最新高中化学-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学案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学案 精品

第二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教学建议利用【新知导学·夯基础】,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练一练”,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障碍点和辨析清相关的概念等问题。

根据H2与Cl2反应图示及思考题,了解物质的稳定性与键能关系,并能进行定量计算。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键参数与分子性质、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利用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由学生完成表格中的相关数据,体会等电子体的基本观点。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电子体的应用和常见等电子体。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键长与共价半径的关系我们通常讲的原子半径,是通过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分析,根据两个相邻原子的平均核间距确定的。

由于核外电子并没有严格固定的运动轨道,电子云也没有明确的边界,实际上无法精确地测量原子核至最外层电子的确切距离,因而有关原子半径的数值只有相对意义。

经常使用的原子半径有三组:一组是共价半径,另一组是范德华半径,一般称为范氏半径,第三组为金属半径。

1.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两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共价半径。

实际上核间距离即是共价键的键长,所以共价半径为键长的一半。

卤素单质的键长与共价半径2.范氏半径靠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的相邻分子中的两个相同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范氏半径。

范氏半径(r)示意图由于范德华力相对于化学键来说很弱,所以范氏半径一般大于共价半径。

如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呈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但到稀有气体元素时原子半径却突然增大,原因是前者为共价半径,后者为范氏半径的缘故。

3.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金属半径。

一般地,原子的金属半径比共价半径大些,这是因为形成共价键时,轨道重叠程度大些。

而范氏半径的值总是较大,因为分子间作用力相对于化学键弱得多,不能将分子拉得很紧密。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课时作业 2-1-2 共价键的键参数 等电子原理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课时作业 2-1-2 共价键的键参数 等电子原理

7.N2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CO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
其中椭圆框表示 π 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N2 分子与 CO 分子中都含有三键 B.CO 分子与 N2 分子中的 π 键并不完全相同 C.N2 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
D.N2 与 CO 的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N2 分子与 CO 分子中均含有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所以二者都含有三键,A 正确;N2 分子中的两个 π 键是由每个氮原子各提供两个 p 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 的,而 CO 分子中的一个 π 键是氧原子单方面提供电子对形成的, B 正确;N2 与 CO 的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均相同,为等电子体, 性质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C 正确,D 错误。
(3)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 与足量的 Cl2、Br2、I2 分别反应,
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A_____。
A.Cl2>Br2>I2 B.I2>Br2>Cl2 (4)预测 1 mol H2 在足量 F2 中燃烧比在 Cl2 中燃烧放热
____多________(填“多”或“少”)。
解析:F2、Cl2、Br2、I2 中所含共价键的键长越来越长,键 能越来越小,故稳定性依次减弱,A 项错误;热稳定性是指物质 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HX 分解时要破坏 H—X 键,由 HF 到 HI, 其键能依次减小,故其稳定性依次减弱,B 项正确;由于碳碳键 的键长小于硅硅键的键长,因此碳碳键的键能大于硅硅键的键 能,C 项错误;键角决定分子的形状,CO2 的键角是 180°,是一 种直线形分子,H2O 的键角是 105°,是一种角形分子,D 项错误。
(2)由碳碳键的数据知 A 项正确;由 O—O 键、O===O 键的 键能知,B 项错误;C—H 键的键长大于 N—H 键的键长,但是 N—H 键的键能反而较小,C 项错误;由 C—H、N—H 的键能知, CH4 的键能较大,而稳定性较弱,D 项错误。(3)乙烯断裂一个 π 键,键能为(615-347.7) kJ·mol-1=267.3 kJ·mol-1,乙炔断裂 2 个 π 键总键能为(812-347.7) kJ·mol-1=464.3 kJ·mol-1,说明乙 炔断裂两个 π 键难于乙烯断裂一个 π 键,C 项正确。

【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8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新人教版选修3

【全优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8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新人教版选修3

课时训练8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1.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C.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解析:共价分子构成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无关;物质的挥发性与分子内键能的大小无关;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难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它们的价电子已形成稳定结构;氮气比氧气稳定是由于N2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946 kJ·mo l-1)比O2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497.3 kJ·mol-1)大,在化学反应中更难于断裂。

答案:D2.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 C键的键能和C—C键的键能的关系是( )A.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B.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C.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D.无法确定解析:根据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π键,由于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小,不如σ稳定,所以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键能的2倍,选项C正确。

答案:C3.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C.有些原子在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σ键和π键的形成。

由于π键的键能小于σ键的键能,所以反应时易断裂,A项正确;在分子形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首先形成σ键,根据形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π键,所以B项正确,D项错误;像H、Cl等原子跟其他原子只能形成σ键,故C项正确。

答案:D4.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ⅠA族(除H外)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离子键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故键角为180°D.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 g 气态水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解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选项A错;水分子不是直线形结构,分子中键角小于180°,选项C错;由于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要放出能量,所以18 g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消耗的能量小于2×463 kJ。

课时作业1:2.1.2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课时作业1:2.1.2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一、共价键参数及其应用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构型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答案 C解析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2.N—H键键能的含义是()A.由N和H形成1 mol NH3所放出的能量B.把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能量C.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能量D.形成1个N—H键所放出的能量答案 C解析N—H键的键能是指形成1 mol N—H键放出的能量或拆开1 mol N—H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不是指形成1个N—H键释放的能量,1 mol NH3分子中含有3 mol N—H键,拆开1 mol NH3或形成1 mol NH3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应是N—H键键能的3倍。

3.根据σ键和π键的成键特征,下列关于C—C键和C===C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C===C键能是C—C键能的2倍B.C—C键长是C===C键长的2倍C.C—C键长小于C===C键长的2倍,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2倍D.C—C键和C===C键都是由碳原子形成的非极性键,所以二者化学性质相同答案 C解析C—C键中只含有1个σ键,C===C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σ键强度较大,较稳定;π键不如σ键牢固,比较易断裂。

4.已知N—N、N===N、N≡N键能之比为1.00∶2.17∶4.90,而C—C、C===C、C≡C键能之比为1.00∶1.77∶2.34。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不同B.乙炔分子中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易发生加成反应C.氮分子中的N≡N键非常牢固,不易发生加成反应D.氮气和乙炔都易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答案 D解析由题意知,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三倍,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1节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讲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1节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讲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知道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知道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学会等电子体的判断和应用。

[知识梳理]一、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1.概念和特点概念特点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键越稳定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稳定键角分子内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表明共价键有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2.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自主思考】1.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答案由教材表2­1中键能的数值可知:H—F>H—O>H—N,而键长:H—F<H—O<H—N,说明分子的稳定性:HF>H2O>NH3,所以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

2.有同学认为键的键能等于键的键能的2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案不正确,根据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π键,由于π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小,不如σ键稳定,所以键键能小于键键能的2倍。

3.比较HF、HCl、HBr、HI分子的稳定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答案稳定性依次减弱,从键长和键能角度解释为原子半径:F<Cl<Br<I,键长:,键能:,稳定性:HF >HCl>HBr>HI。

4.试解释氮气为什么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答案因为N2分子中存在键,键能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

二、等电子体的判断和应用1.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2.等电子体满足等电子原理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

如CO和N2具有相同的原子总数和相同的价电子总数,属于等电子体,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

3.应用举例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空间构型,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似的,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某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1)CO、CN-等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O和CN-的结构式分别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体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乙烯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是乙烷中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B.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C.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同解析:在共价键的键能中,双键键能不是单键键能的2倍,而是介于单键键能和2倍单键键能之间,A错误;氮和碳元素,氮元素非金属性更强,B错误;NH+4中4个N—H键的键能相同,D错误;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则必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正确。

2.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 D )A.H2B.Cl2C.Br2D.I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难失去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B.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C.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解析:难失去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C、Si等;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的过程容易,说明其逆向过程困难,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4.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B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参数的应用。

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化学键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

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O键,所以二者相比较,更容易生成HF。

5.已知通常分子中所含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参考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受热时最不稳定的是( D )A.氢气C.溴化氢D.碘化氢6.在白磷(P4)分子中,4个P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结合有关P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白磷分子的键角为109°28′B.分子中共有4对共用电子对C.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D.分子中有6对孤电子对解析:白磷的空间结构为,键角为60°,分子中共有6对共用电子对,有4对孤电子对。

7.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解释该事实的充分理由是( C )A.NH3分子是极性分子B.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C.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D.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解析:A、B项事实不充分;D项事实说明的NH3为平面三角形。

8.(2018·高考训练)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A.根据图象知,氮气和CO都含有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故A正确;B.氮气中π键由每个N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而CO分子中其中一个π键由O原子提供1对电子形成属于配位键,故B正确;C.N2分子与CO分子中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二者互为等电子体,故C正确;D.N2分子与CO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W 、R 元素单质分子内都存在非极性键B .X 、Z 元素都能形成双原子分子C .键长W —H<Y —H ,键的极性Y —H>W —HD .键长X —H<W —H ,键能X —H<W —H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 为N 、W 为P 、Y 为S 、R 为Ar 、Z 为Br 。

A .白磷单质中存在非极性键,但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中没有化学键,A 错误;B .氮气、溴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B 正确;C .原子半径W>Y ,故键长W —H>Y —H ,电负性W<Y ,元素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与H 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极性越大,故键的极性Y —H>W —H ,C 错误;D .原子半径W>X ,故键长W —H>X —H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故键有W —H<X —H ,D 错误。

10.已知:P 4(g)+6Cl 2(g)===4PCl 3(g) ΔH =a kJ·mol -1,P 4(g)+10Cl 2(g)===4PCl 5(g) ΔH =b kJ·mol -1,P 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P —Cl 键的键能为c kJ·mol -1,PCl 3中P —Cl 键的键能为1.2c kJ·mol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P —P 键的键能大于P —Cl 键的键能B .可求Cl 2(g)+PCl 3(g)===PCl 5(s)的反应热ΔHC .Cl —Cl 键的键能为b -a +5.6c 4 kJ·mol -1 D .P —P 键的键能为a -3b +12c 8kJ·mol -1 解析:由已知两个反应可得:Cl 2(g)+PCl 3(g)===PCl 5(g)ΔH =b -a 4kJ·mol -1,无法求Cl 2(g)+PCl 3(g)===PCl 5(s)的反应热; 设Cl —Cl 键的键能为x ,则:x +3×1.2c -5c =b -a 4, x =b -a +5.6c 4kJ·mol -1, C 正确;设P —P 键的键能为y ,P 4为正四面体形结构,共有6个P —P 键,由第1个反应得6y +b -a +5.6c 4×6-4×3×1.2c =a ,y =5a -3b +12c 12kJ·mol -1;P —P 键的键长大于P —Cl 键,故P —P 键的键能小于P —Cl 键。

二、非选择题11.O 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O 3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呈V 形,键角116.5°。

以一个氧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氧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氧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氧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3个氧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请回答:(1)题中非极性共价键是__σ____键,特殊的化学键是__π____键。

(填“σ”或“π”)(2)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 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C____。

A .H 2OB .CO 2C .SO 2D .BeCl 2(3)原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叫孤电子对,那么O 3分子有__5____对孤电子对。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B 、D____。

A .臭氧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相近B .臭氧和氧气的相互转化能保持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基本稳定C .臭氧转化为氧气和氧气转化为臭氧均需吸收能量D .向大气中排放氟氯代烃能加快臭氧的分解解析: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特殊共价键是中间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和两个氧原子各提供的一个电子形成一个三原子四电子的大π键。

等电子体的分子结构相似,SO 2与O 3互为等电子体,所以分子结构相似;O 3分子的两端原子各有两对孤电子对,中间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共5对孤电子对;O 2与O 3互为同素异形体。

能 力 提 升一、选择题1.氨分子、水分子、甲烷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分别为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D )A .a<b<cB .c<b<aC .b<c<aD .b<a<c 解析:NH 3、H 2O 、CH 4分子中键角分别为107°、105°、109°28′。

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粒子的电子总数相同,则互称为等电子体。

以下各组粒子不是等电子体的是( C )A .He 和Li +B .O 3和NO -2 C .N 2H 4和C 2H 4 D .Na +和Mg 2+解析:题给各组粒子中两种粒子的原子数均相同,因此,只要判断它们的电子总数是否相同即可。

A、B、D三项中两种粒子的电子总数分别都为2、24、10,符合概念内容,可互称为等电子体;C项中两种粒子的电子总数分别为18、16,不符合等电子体概念。

3.氰气的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分子中四原子共直线,是非极性分子B.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氰气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解析:A.直接连接三键两端原子的原子与三键两端的原子共线,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该反应中所有原子共线,且该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越大其键长越长,碳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所以氰分子中C≡N键长小于C≡C键长,故B错误;C.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所以氰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故C错误;D.根据卤素性质知,卤素单质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则氰分子也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D错误。

4.以下比较中,正确的是( B )A.微粒半径:F->O2->Na+>Li+B.电负性:Cl>C,酸性:HClO4>H2CO3C.分子中的键角:CH4>H2O>CO2D.稳定性:LiCl<NaCl<KCl<RbCl解析:A.F-、O2-、N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F->Na+,Li+电子层最少,故离子半径最小,则微粒半径:O2->F->Na+>Li+,故A 错误;B.非金属性C<Cl,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电负性Cl>C,酸性:HClO4>H2CO3,故B正确;C.甲烷为正四面体,二氧化碳为直线型,水为V形,氧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排斥大于成键电子对,故其键角小于甲烷,即分子中的键角:CO2>CH4>H2O,故C错误;D.离子电荷相同,自上而下碱金属离子半径减小,故离子键强度LiCl>NaCl>KCl>RbCl,故稳定性LiCl>NaCl>KCl>RbCl,故D错误,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