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的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脏的解剖ppt课件

肾动脉行程的变异
有的肾动脉在肾静脉平面以下起自腹主动脉, 经肾静脉的后面上行,然后绕至前方进入肾门。此 种肾动脉可压迫肾静脉,可能是直立性高血压的病 因之一。
肾静脉 renal vein
肾内的静脉与肾内动脉 不同,有广泛吻合,无 节段性,结扎一支不影 响血液回流。 肾内静脉在肾窦内汇成 2或3支,出肾门后则合 为一干,走行于肾动脉 的前方,横行汇入下腔 静脉。 肾静脉多为1支,少数 有2支或3支,多见于右 侧。
③壁内部(膀胱壁段),斜行穿膀胱壁,终于 膀胱粘膜的输尿管口。
输尿管腹部的上、下端分别是解剖 上的第1、2狭窄部。肾孟输尿管连 接处的直径约0.2cm;跨越髂血管处 直径约0.3cm;其中间部分较粗,直 径约0.6cm。输尿管的狭窄部常是结 石的阻塞部位,尤其肾盂输尿管连 接处的狭窄性病变,是导次为: 肾筋膜 脂肪囊 纤维囊
肾筋膜renal fascia(Gerota筋 膜)
质较坚韧,分为前、后两层(前层为肾前筋膜, 后层为肾后筋膜)。由于肾前、后筋膜在肾下方 互不融合,向下与直肠后隙相通,经此通路可在 骶骨前方做腹膜后注气造影。
肾筋膜发出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穿过脂肪囊与 纤维囊相连,对肾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由于肾筋 膜的下端完全开放,当腹壁肌减弱,肾周围脂肪 减少,或有内脏下垂时,肾移动性可增大,向下 形成肾下垂或称游走肾。如果发生肾积脓或有肾 周围炎时,脓液可沿肾筋膜向下蔓延。
左肾前方上部为胃后壁,中部为胰, 下部为空肠袢及结肠左曲
右肾前方上部为肝右叶,下部为结肠 右曲,内侧为十二指肠降部
左肾切除术时,注意勿伤胰体和胰尾 右肾防止损伤十二指肠降部
肾的毗邻 –后面
第12肋以上部分与膈邻贴
第12肋以下部分,除有肋下 血管、神经外,自内向外为 腰大肌及其前方的生殖股神 经,腰方肌及其前方的髂腹 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等
肾脏的解剖学和组织学PPT课件

的浓缩和稀释起到关键作用。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过滤作用是指血液经过肾小球 时,其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小分子物 质被滤过膜滤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的过程。
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分、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而代谢废物则随尿液排出体外。
滤过膜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关键结构, 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裂孔膜 三层结构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肾脏的内部结构
肾小球
肾小管
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由入球小动脉、出球小
动脉和肾小囊组成。
是肾小球的主要组成部 分,负责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肾小囊
是肾小管的一部分,负 责收集尿液并输送到肾
盂。
肾盂
是肾脏的输出管道,将 尿液输送到输尿管。
肾脏的功能区域划分
01
02
03
皮质区
包含大量的肾小球和肾小 管,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区 域。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肾移植
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肾移植手术。
其他治疗
如饮食调整、运动康复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治疗。
肾脏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控制蛋白质、盐、脂肪等
摄入量。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运动康复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肾脏血液循环。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肾间质纤维化
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肾间质纤维 化,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过滤作用是指血液经过肾小球 时,其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小分子物 质被滤过膜滤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的过程。
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分、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而代谢废物则随尿液排出体外。
滤过膜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关键结构, 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裂孔膜 三层结构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肾脏的内部结构
肾小球
肾小管
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由入球小动脉、出球小
动脉和肾小囊组成。
是肾小球的主要组成部 分,负责重吸收和分泌
功能。
肾小囊
是肾小管的一部分,负 责收集尿液并输送到肾
盂。
肾盂
是肾脏的输出管道,将 尿液输送到输尿管。
肾脏的功能区域划分
01
02
03
皮质区
包含大量的肾小球和肾小 管,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区 域。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肾移植
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肾移植手术。
其他治疗
如饮食调整、运动康复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治疗。
肾脏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控制蛋白质、盐、脂肪等
摄入量。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运动康复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肾脏血液循环。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肾间质纤维化
长期慢性炎症导致肾间质纤维 化,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肾的解剖ppt课件

处 乳头孔: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肾产生的终尿就
是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呈漏斗状的膜性短管。共有7~
8个,其边缘,承接排出的尿液。 肾大盏:由2~3个肾小盏合成 肾 盂:由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一个肾盂肾盂离
开肾门向下弯行,约在第2腰椎上缘水平,逐渐变细与输尿 管相移行。成人肾盂容积约3~10ml,平均7.5ml。
右肾:内侧临近下腔静脉 上方:肾上腺 前上部:肝 内侧缘:十二指肠降部
下部:空肠和结肠左曲 下部:结肠右曲
内后方:交感干
内后方:交感干
膈
后面 上部: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
腰大肌 腹横肌
横肌相毗邻
腰方肌
.
6
右肾上腺
左肾上腺 胃
肝
脾
结肠
胰 结肠
小肠
十二指肠
小肠
右侧
左侧
肾前面的毗邻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在皮 质深部,少,大;髓袢长; 浓缩尿液。
.
31
1.肾小体 renal corpuscle
呈球形,又称肾小球,直径约200um,约有150万个
两 血管球(glomerulus) 部 分 肾小囊(renal capsule)
两 血管极 个
微动脉出入的一端
入粗出细
极 尿极 与近曲小管相连的一端
右肾:前部: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前淋巴结、主动脉 腔静脉间淋巴结
后部:腔静脉后淋巴结
.
23
七、神经
• 肾接受交感神经(主要)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
配,同时又有内脏感觉神经,交与副交均来源于 肾丛。副交感神经终止于肾盂平滑肌。感觉神经 随交与副交走行,由于经过肾丛,所以切除或封 闭肾丛可消除肾疾病引起的疼痛。
是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呈漏斗状的膜性短管。共有7~
8个,其边缘,承接排出的尿液。 肾大盏:由2~3个肾小盏合成 肾 盂:由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一个肾盂肾盂离
开肾门向下弯行,约在第2腰椎上缘水平,逐渐变细与输尿 管相移行。成人肾盂容积约3~10ml,平均7.5ml。
右肾:内侧临近下腔静脉 上方:肾上腺 前上部:肝 内侧缘:十二指肠降部
下部:空肠和结肠左曲 下部:结肠右曲
内后方:交感干
内后方:交感干
膈
后面 上部: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
腰大肌 腹横肌
横肌相毗邻
腰方肌
.
6
右肾上腺
左肾上腺 胃
肝
脾
结肠
胰 结肠
小肠
十二指肠
小肠
右侧
左侧
肾前面的毗邻
➢髓旁肾单位:肾小体在皮 质深部,少,大;髓袢长; 浓缩尿液。
.
31
1.肾小体 renal corpuscle
呈球形,又称肾小球,直径约200um,约有150万个
两 血管球(glomerulus) 部 分 肾小囊(renal capsule)
两 血管极 个
微动脉出入的一端
入粗出细
极 尿极 与近曲小管相连的一端
右肾:前部: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前淋巴结、主动脉 腔静脉间淋巴结
后部:腔静脉后淋巴结
.
23
七、神经
• 肾接受交感神经(主要)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
配,同时又有内脏感觉神经,交与副交均来源于 肾丛。副交感神经终止于肾盂平滑肌。感觉神经 随交与副交走行,由于经过肾丛,所以切除或封 闭肾丛可消除肾疾病引起的疼痛。
肾脏解剖ppt课件

肾单位:双肾约200万个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肾单位+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 功能
3
1.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 肾小球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入球小A
近曲小管
出球小A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 小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肾小管
4肾单位Βιβλιοθήκη 组成肾小球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集
合
髓
管
袢
5
(二)球旁器(近球小体)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致密斑:感受小管液NaCl含量变化,调节肾素释放 球外系膜细胞:吞噬和收缩功能
球外系 膜细胞
球旁细胞 致密斑
6
二 尿的生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的
重吸收选择性 肾小管、集合管的
分泌排泄作用
上一页 下一7 页
尿生成过程 血浆在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
8
1.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以外的血
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原尿)的 过程。
9
二.滤过膜的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 阻止血细胞通过。
基膜:
网孔 阻止血浆蛋白通过。
脏层肾小囊上皮细胞
裂隙(Φ4-11nm) 防止蛋白质的漏出。
机械屏障: 这种滤过作用因蛋白质分子量不同而异的屏障作用
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肾脏、输尿 管、膀胱和 尿道。
一 肾脏的解剖 二 尿液的生成
1
一、肾脏的基本解剖
(一)大体解剖 位于腹膜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之间的
3
1.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 肾小球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入球小A
近曲小管
出球小A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 小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肾小管
4肾单位Βιβλιοθήκη 组成肾小球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集
合
髓
管
袢
5
(二)球旁器(近球小体)
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致密斑:感受小管液NaCl含量变化,调节肾素释放 球外系膜细胞:吞噬和收缩功能
球外系 膜细胞
球旁细胞 致密斑
6
二 尿的生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的
重吸收选择性 肾小管、集合管的
分泌排泄作用
上一页 下一7 页
尿生成过程 血浆在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
8
1.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以外的血
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原尿)的 过程。
9
二.滤过膜的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 阻止血细胞通过。
基膜:
网孔 阻止血浆蛋白通过。
脏层肾小囊上皮细胞
裂隙(Φ4-11nm) 防止蛋白质的漏出。
机械屏障: 这种滤过作用因蛋白质分子量不同而异的屏障作用
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肾脏、输尿 管、膀胱和 尿道。
一 肾脏的解剖 二 尿液的生成
1
一、肾脏的基本解剖
(一)大体解剖 位于腹膜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之间的
肾脏解剖结构图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5
上端 左肾 平T11下缘 右肾 平T12上缘
下端 平L2下缘 平L3上缘
可编辑课件PPT
6
可编辑课件PPT
第12肋斜过 左肾后面中部 右肾后面上部
肾区:在腰背 部,肾门(平 L1)的体表投 影点在竖脊肌 外缘与第12肋 的夹角处,称 肾区。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一、肾的形态
• 实质性器官。 • 左右各一。 • 形似蚕豆。 • 分内外侧两缘、
前后两面、上下 两端。
可编辑课件PPT
1
内 侧 缘 外 侧 缘
下端
前面观
后面观
可编辑课件ilum):肾的内侧缘中部的 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 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肾蒂(renal pedicle):出入肾门的结构被 结缔组织包绕称肾蒂。
肾窦(renal sinus):由肾门深入肾实质 的凹陷称肾窦,内含肾动脉分支、肾 静脉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 脂肪组织等。
可编辑课件PPT
3
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
• 自前向后
肾静脉
肾动脉
肾盂 • 自上而下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可编辑课件PPT
4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 位于脊柱两 侧,腹膜后
间隙内。 • 左高右低。
肾的解剖课件PPT

详细描述
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代谢、尿路感染等。结石可出现在肾盂 、肾盏等部位,大小、形状、成分各异。肾结石的症状包括腰部或腹部疼痛、血 尿、尿路感染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肾囊肿
总结词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表现为肾脏内单个或多个液性囊泡,可导致腰痛、血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可导致肾脏结构 和功能严重受损。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等,严重时 可能出现昏迷和死亡。治疗肾功能衰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
生活方式改变等。
05
肾的保健与保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详细描述
肾囊肿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炎症、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囊肿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 发,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大多数肾囊肿不需要特殊治疗,但 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肾炎
总结词
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尿异常、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与年龄的关系
01 02 03
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特点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肾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功能逐渐完 善。在成年期,肾脏功能相对稳定,但仍会随着年龄的增 长逐渐出现退化。在老年期,肾脏功能明显下降,容易出 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年龄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功能会逐渐下降。这包括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减退等。这些变化会导致肾脏清 除毒素和水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保护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保护措施也有所不同。在婴儿期 和儿童期,应关注营养和生长发育情况,保证充足的营养 摄入。在成年期和老年期,应关注慢性肾脏病和相关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进行肾功 能检查。
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代谢、尿路感染等。结石可出现在肾盂 、肾盏等部位,大小、形状、成分各异。肾结石的症状包括腰部或腹部疼痛、血 尿、尿路感染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肾囊肿
总结词
肾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表现为肾脏内单个或多个液性囊泡,可导致腰痛、血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可导致肾脏结构 和功能严重受损。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等,严重时 可能出现昏迷和死亡。治疗肾功能衰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
生活方式改变等。
05
肾的保健与保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详细描述
肾囊肿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炎症、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囊肿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 发,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大多数肾囊肿不需要特殊治疗,但 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肾炎
总结词
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尿异常、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与年龄的关系
01 02 03
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特点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肾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功能逐渐完 善。在成年期,肾脏功能相对稳定,但仍会随着年龄的增 长逐渐出现退化。在老年期,肾脏功能明显下降,容易出 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年龄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功能会逐渐下降。这包括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减退等。这些变化会导致肾脏清 除毒素和水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保护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肾脏保护措施也有所不同。在婴儿期 和儿童期,应关注营养和生长发育情况,保证充足的营养 摄入。在成年期和老年期,应关注慢性肾脏病和相关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进行肾功 能检查。
肾解剖ppt课件

抗生素等。
对未来的展望
新的治疗手段
早期筛查与预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 更多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肾脏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
未来将更加重视肾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 防,通过早期干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危 害。
个体化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能会实现肾脏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01
02
03
04
排泄代谢废物
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 废物、多余电解质和水分,维
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维 持体液中的水、钠、钾、钙等
电解质的平衡。
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分泌肾素、血管紧张 素等激素,调节血压,保持心
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 进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维持
PART 03
肾的生理功能
REPORTING
尿液的形成
过滤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 分和溶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
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原尿中的 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营养 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而尿素、 尿酸等代谢废物则被浓缩成尿液
排出体外。
分泌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一 些物质进入尿液,如分泌性免疫
维持酸碱平衡
肾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帮 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防止 酸中毒或碱中毒。
分泌激素
肾还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如 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 与调节血压和红细胞生成等生
理过程。
肾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肾位于腹部的两侧,在肝脏的下方,脊柱的两侧。
对未来的展望
新的治疗手段
早期筛查与预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 更多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肾脏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
未来将更加重视肾脏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 防,通过早期干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危 害。
个体化治疗
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深入 ,未来可能会实现肾脏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01
02
03
04
排泄代谢废物
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 废物、多余电解质和水分,维
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维 持体液中的水、钠、钾、钙等
电解质的平衡。
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分泌肾素、血管紧张 素等激素,调节血压,保持心
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 进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维持
PART 03
肾的生理功能
REPORTING
尿液的形成
过滤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 分和溶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
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原尿中的 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营养 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而尿素、 尿酸等代谢废物则被浓缩成尿液
排出体外。
分泌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一 些物质进入尿液,如分泌性免疫
维持酸碱平衡
肾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帮 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防止 酸中毒或碱中毒。
分泌激素
肾还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如 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 与调节血压和红细胞生成等生
理过程。
肾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肾位于腹部的两侧,在肝脏的下方,脊柱的两侧。
肾的解剖课件PPT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 功能逐渐减退,最终 引发肾衰竭
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 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与肾损伤的防治
高血压与肾损伤的防治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高血压与肾损伤的防治
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随意停药或 改变剂量
及时治疗高血压急症,防止对肾脏造 成永久性损害
个体差异而异。
02 03
肾的表面结构
肾的表面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其中肾皮质是肾实质的表面部分,富 含血管和肾小球,而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部,主要由肾小管、肾盂和 集合管组成。
肾的被膜
肾的被膜有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肾筋膜、肾脂肪囊和肾纤维囊,它们 对肾起到保护、支持和缓冲作用。
肾的内部结构
肾小体
肾小体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由 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负 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而肾小囊则负责将过滤后的液
神经支配
肾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 支配,这些神经调节肾脏的功能活动 ,如尿生成、尿浓缩和排泌等。
03
肾的生理功能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过滤血液,将多余的水分、电解质 和废物滤出体外。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将滤过的原尿中的水分、葡萄糖、 氨基酸等有用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
肾小囊的分泌作用
01 年度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 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
02 针对性检查
针对个人情况,如高血压、糖 尿病康的体重水平,有助于 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0 注意身体不适 4如出现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
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 输尿管是一对扁而细长的 肌性器官,左右各一个,
• 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 长约20-30cm
• 两侧输尿管长度大致相等。 输尿管的直径粗细不均, 平均直径为0.5~1cm。
• 输尿管全长可分为腹部、 盆部和壁内部。腹部和盆 部以骨盆上口平面为界限。
• 临床上常将输尿管分为上 段(骶髂关节上缘以上), 中段(骶髂关节上下缘之 间)和下段(骶髂关节下 缘以下)。
肾与输尿管的解剖
外一科 11月第一周
张世志
.
1
位置
1、肾位于脊柱两侧, 紧贴腹后壁,居腹膜 后方。左肾上端平第 11胸椎下缘,下端 平2腰椎下缘。右肾 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左侧第12肋斜过左 肾后面的中部,右侧 第12肋斜过右肾后
面的上部。
.
2
肾脏的形态
肾脏外形似蚕豆,分为上 下两端、内外两侧缘和前 后两面。肾脏的内侧缘中 部凹陷,有输尿管、肾血 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 称为肾门。肾门向肾内延 续为由肾实质围成的肾窦, 窦内含有肾动脉及肾静脉 的主要分支、肾小盏、肾 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从肾脏的冠状切面看,肾 脏的表面有被膜包绕,下 层为肾实质。
• (1)纤维膜:为贴于肾实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
• 织和少数弹力纤维构成。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与肾实质剥离。但在某些病理情况 下,由于与肾实质粘连,而不易剥离。
• (2)肾脏外面披着一层厚厚的黄色外衣,是由脂肪构成的.称做肾脂肪囊,起着 固定、保护肾脏的作用。
• (3)肾筋膜:位于脂肪囊的外面,由腹膜外组织发育而来。肾筋膜分前后两层, 包绕肾和肾上腺。向上向外侧两层互相融合。向下两层互相分离,其间有输尿管 通过。肾筋膜向内侧,前层延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大血管周围的结 缔组织及对侧肾筋膜前层相续连;后层与腰大肌筋膜相融。
.
10
输尿管壁内部
• 指斜行在膀胱壁内的输尿管,长约1.5cm。当 膀胱充盈时,壁内部的管腔闭合,加之输尿管 的蠕动,因此有阻止尿液反流至输尿管的作用, 如输尿管内部过短或肌组织发育不良,则可能 发生尿液反流。壁内部发生炎症水肿,或脊髓 损伤而影响其神经支配时,也可能发生尿液反 流,儿童该部输尿管较短,因此易发生膀胱输 尿管反流现象,但随着生长发育,壁内部输尿 管的延长,肌层的不断增厚,大部分儿童其膀 胱输尿管反流现象会逐渐消失。
• 自肾筋膜深面还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连至纤维膜,对肾起固定作 用。肾的内部结构又分两部分,周围称皮质,深部为髓质。
.
4
肾脏的分层结构
肾为实质器官。外层为皮 质,厚度为1cm,该层富 有血管和肾小球,颜色较 髓质深,占整个肾实质的 2/3,该层血管较少,致密 而有条纹。髓质是由8~18 个肾锥体组成,伸向肾窦 部分称为肾乳头,肾乳头 上有10~25个小孔,开口于 肾小盏。肾锥体另一侧向 皮质伸出许多放射状条纹, 称为髓放线。皮质嵌入椎 体之间部分为肾柱。每1~2 个肾乳头被一个漏斗状的 肾小盏包绕,2~3个肾小盏 合成肾盂,肾盂向下逐渐 缩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续于输尿管。
.
12
输尿管的组织结构
• 输尿管为一肌性管腔,管壁厚,粘膜形成纵 行皱壁,管壁的横断面呈环形,上皮约为4~5 层细胞。管壁收缩时基层细胞成柱状,表面 细胞为立方形。胞质丰富,游离面胞质浓缩 形成壳层,有1~2个核。光镜下基膜不明显, 内有散在的淋巴组织,肌层分内外两层。输 尿管下段,肌层增厚并形成纵中环和外纵三 层,由于肌层呈蠕动性收缩可将尿液输送至 膀胱。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大的血 管并发出分支至肌层,在粘膜内形成毛细血 管网,然后集合成静脉传出输尿管。
.
8
输尿管腹部
• 位于腹膜后,为腹膜外器官,沿腰大肌前面斜行向外下走 行,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在腰大肌中点的稍下方处, 男性的输尿管经过睾丸血管的后方,而女性输尿管则与卵 巢血管交叉。交叉点以上的部分为输尿管腰部,以下的部 分为输尿管髂部。左输尿管的上部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 后面,左侧结肠血管由其前方越过。在骨盆上口附近,经 过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的后方,于乙状结肠间隙隐窝的后壁 内下降。进入骨盆腔时,经过左髂总血管的下端前面右侧 输尿管的上部走行于十二指肠的血管前方。在骨盆上口的 附近,经过肠系膜根部的下方和回肠末端的后方下行。进 入骨盆时,经过髂外动脉的前方。由于上述位置关系的特 点,在施行手术时左侧输尿管腹部比右侧往往容易发现。
.
5
肾单位的构成
肾单位
双肾共约200万个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肾单位+集合管共同完成 泌尿功能
.
6
肾动脉
肾由肾动脉供血,该动脉 直接发自主动脉(人体的 主要动脉)。
肾静脉
从肾流出的血液通过肾静 脉回流入腔静脉(人体的 主要静脉)。
输尿管
输尿管将肾盂中的尿液排 入膀胱。
肾被膜
由一层白色纤维组织薄膜 构成,包裹在肾表面。
.
3
肾的构造
• 肾脏的外缘弯弯地向外凸出。内缘又弯弯地向内凹陷.这个地方称做肾门。血管、 神经、淋巴管、输尿管都由这里(肾门)进出肾脏。其排列顺序为:肾静脉在前、肾 动脉居中、输尿管在后,该处合称为肾蒂。肾门向肾内延续为由肾实质围成的肾 窦,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 组织等。肾的构造可以分为被膜和肾实质两部分以及双肾顶部的肾上腺。肾的被 膜自内向外可分为三层:
.
11
• 输尿管的形态特征
• 输尿管全长口径粗细不一, 有明显的生理性狭窄和膨 大。共存在三个明显的狭 窄部:①上狭窄部 在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又名为上 狭。②中狭窄部位于骨盆 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 处,又名为中狭。③下狭 窄部 在输尿管膀胱壁内部, 又名为壁内狭,是输尿管 的最窄处。输尿管两狭窄 部往往是结石等异物滞留 处。输尿管两狭之间为膨 大部,称壶腹,其口径可 宽达1~1.5cm。
.
9
• 输尿管盆部
• 输尿管盆部较腹部短, 在腹膜外结缔组织中, 沿盆腔侧壁向下后外 方走行,经过髂内血 管、腰骶干和骶髂关 节的前方和前内侧、 于脐动脉起始部、闭 孔神经和血管的内侧 跨过,在坐骨棘平面 转向前内方、经盆底 上方的结缔组织直达 膀胱底。坐骨棘以上 部分称输尿管壁部, 以下部分为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