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竖式计算讲解)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竖式乘法讲解教案

三年级下竖式乘法讲解教案

三年级下竖式乘法讲解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下竖式乘法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竖式乘法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竖式乘法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方法。

3. 运用竖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材料(如卡片、计算器等)。

4. 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竖式乘法的概念:请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横式乘法,然后提问他们是否知道竖式乘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 呈现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竖式乘法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方法。

二、讲解竖式乘法的基本步骤(10分钟)1. 讲解竖式乘法的基本结构:将两个乘数竖排,然后逐位相乘。

2. 示范乘法运算:通过黑板或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竖式乘法运算,逐步讲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3. 强调对齐原则:提醒学生在竖式乘法中要注意对齐乘数和被乘数的各位数。

三、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将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竖式乘法练习题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3. 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解答疑惑。

四、运用竖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提供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竖式乘法解决。

2. 学生展示答案和解题过程: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与全班分享。

3. 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和解题过程进行评价,总结竖式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与竖式乘法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 解答疑惑: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提出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目标: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目标,确认他们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

2. 总结竖式乘法的要点:让学生总结竖式乘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数的乘法进阶与乘法竖式计算

数的乘法进阶与乘法竖式计算

数的乘法进阶与乘法竖式计算数的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而重要的运算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数的乘法,尤其是乘法的进阶与乘法竖式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助于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数的乘法进阶以及乘法竖式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数的乘法进阶在初步学习数的乘法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乘法运算。

首先是多位数相乘的情况。

当两个数都是多位数时,我们需要按照位数的规律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234乘以5678,我们可以分别将这两个数写成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然后按照以下规律进行计算:首先从个位开始,将1234的个位数字4与5678的个位数字8相乘,得到32,写在个位上;然后将1234的个位数字4与5678的十位数字7相乘,得到28,写在十位上;接着将1234的个位数字4与5678的百位数字6相乘,得到24,写在百位上;最后将1234的个位数字4与5678的千位数字5相乘,得到20,写在千位上。

然后将各位上的结果相加,即32加28再加24再加20,最终得到结果:7006652。

此外,当一个数乘以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运用进阶的乘法规律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速度。

例如,计算1234乘以100,我们只需要将1234后面加上2个零,即得到123400。

二、乘法竖式计算乘法竖式计算是一种更常用和规范的乘法计算方法,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位上的乘法运算过程。

下面以计算456乘以23为例,介绍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456× 23--------912(个位:6乘以3得到18,写下2,十位上一位)912 (十位:6乘以2得到12,加上前一步的进位1,得到13,写下3,百位上一位)--------10488(结果:456乘以23得到10488)在乘法竖式计算中,我们按照十位、百位、千位等位数的顺序进行计算,并将每一位上的结果竖向排列。

具体来说,我们将第一个数的个位数与第二个数的各个数位相乘,得到的结果依次排列在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上。

乘法的竖式计算(讲解)

乘法的竖式计算(讲解)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1、相同数位对齐2、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3、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

23×3= 69 14×2= 232×3= 1424×2=23× 3694、如果要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15×6=90 29×7= 256×3= 1425×9=15× 690二、多位数乘两位数1、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2、下面的因数要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数位要对齐3、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4、要仅为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5、再用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各个位数分别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对应的十位上。

6、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22×23=50622 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23 2、用十位上的()乘22,得()66 3、把()与()加起来得()4450635×26= 118×12= 246×21= 47×20=125×124=15001 2 5 1、先用个位上的()乘125,得()× 1 2 4 2、用十位上的()乘125,得()5 0 0 3、用百位上的()乘(),得() 2 5 0 4、把()、()、()加起来得() 1 2 51 5 5 0 0254×122= 26×234= 234×156=254×103= 254×200= 2574×84125×2456=2567×1456的竖式又怎么书写呢?三、小数竖式乘法计算1、抄写横式2、列竖式(准确对位)3、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4、点上小数点5、检查,在横式写得数1.23×2.4=2.952 1.45×2.03= 2.7×2.5= 1.2 3× 2.449224629521.23×100=2.5×1.2=3.4×1.5=4.36×2.05= 除法就像盖房子建个房子是除号房里住着被除数除数守在房门口上就住在房顶上每层计算乘除减最后剩下是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作业练习:25×4= 83×16= 56×134= 15×5=2.3×4.5= 2.46×5.7= 134×2547= 5×1294=52×2456= 2417×1020= 134×103= 434×200= 2.03×2.040= 1.4×2.05= 2.3×200= 4.7×2.05=。

乘法的竖式计算[技巧]

乘法的竖式计算[技巧]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1、相同数位对齐2、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3、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

23×3= 69 14×2= 232×3= 1424×2=23× 3694、如果要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15×6=90 29×7= 256×3= 1425×9=15× 690十一、多位数乘两位数1、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2、下面的因数要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数位要对齐3、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4、要仅为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5、再用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各个位数分别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对应的十位上。

6、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22×23=50622 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23 2、用十位上的()乘22,得()66 3、把()与()加起来得()4450635×26= 118×12= 246×21= 47×20=125×124=15001 2 5 1、先用个位上的()乘125,得()× 1 2 4 2、用十位上的()乘125,得()5 0 0 3、用百位上的()乘(),得()2 5 0 4、把()、()、()加起来得()1 2 51 5 5 0 0254×122= 26×234= 234×156=254×103= 254×200= 2574×84125×2456=2567×1456的竖式又怎么书写呢?十二、小数竖式乘法计算1、抄写横式2、列竖式(准确对位)3、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4、点上小数点5、检查,在横式写得数1.23×2.4=2.952 1.45×2.03= 2.7×2.5=1.2 3× 2.449224629521.23×100=2.5×1.2=3.4×1.5=4.36×2.05=作业练习:25×4= 83×16= 56×134= 15×5=2.3×4.5= 2.46×5.7= 134×2547= 5×1294=52×2456= 2417×1020= 134×103= 434×200=。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竖式是一种计算两个数的方法,它是在纸上从上往下排列数字,然后用横线连接它们的乘积。

它是学习数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本片文章我们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包括笔,纸,以及计算器。

然后我们还需要理解一些基本的乘法原理,就是当两个数相乘时,先将其中的一个数拆分成其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然后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最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27×5,我们可以将27拆分成20+7,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20×5和7×5的值,最后将这两个值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二、步骤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将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数对齐,个位数与个位数对齐。

如:25×62.先用一位数乘以个位数(6×5=30),将结果写在个位数下面。

如:25×6———303.再用一位数乘以十位数(6×2=12),将结果写在十位数下面。

如:25×6———_1_2304.将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结果相加(12+30=42),得到最终的答案。

如:25×6———150_1_2———150综上所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需要对齐,分步骤进行,最后将结果相加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位数与一位数的积大于100,我们需要进一位,这是竖式计算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讲解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讲解

小数乘小数竖式计算讲解(最新版)目录1.竖式计算的重要性2.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3.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4.实例讲解5.练习及注意事项正文一、竖式计算的重要性竖式计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需要掌握整数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进入初中后,还要学习小数、分数的竖式计算。

掌握竖式计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小数乘法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运算,其运算规则如下:1.符号规则: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2.乘积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的整数部分,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类似,只是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下面以两个小数相乘为例,介绍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假设计算 0.15 × 0.27,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竖式计算:1.将两个小数扩展为整数,即 0.15 × 100 = 15,0.27 × 100 = 27。

2.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15 × 27 = 405。

3.计算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0.15 有两位小数,0.27 有两位小数,一共有 4 位小数。

4.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4 位,点上小数点,得到最终结果 0.0405。

四、实例讲解这里我们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讲解:计算 3.6 × 2.54。

按照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将两个小数扩展为整数,即 3.6 × 10 = 36,2.54 × 10 = 25.4。

2.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36 × 254 = 9144。

2位数乘法竖式步骤讲解

2位数乘法竖式步骤讲解

2位数乘法竖式步骤讲解乘法是数学中经常使用的一项运算,它有助于加强我们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将就如何正确使用2位数乘法竖式进行讲解,帮助读者正确掌握这项不可或缺的数学运算技能。

首先,让我们先介绍2位数乘法竖式的概念。

2位数乘法竖式,也称为“乘法符号”,是一种将乘数与被乘数的乘积表示出来的数学工具。

它的结构通常由两列数字组成,第一列用来表示乘数,第二列用来表示被乘数,中间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乘积,以表达乘法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2位数乘法竖式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在2位数乘法竖式的第一列写出乘数,然后在第二列写出被乘数。

比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36x25,就需要把36写在第一列,25写在第二列,然后在乘积的位置写上一个符号“x”。

在进行实际计算之前,我们还需要对2位数乘法竖式进行平行和移位处理。

平行是指在乘数和被乘数每一位都左右对称,比如我们在上一段中计算出的36x25,就需要把乘数中的3和被乘数中的2对齐,移位是指数字占有的位置在竖式中应当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比特位在上面,十位在下面,百位在上面,千位在下面,以此类推。

然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乘法计算了。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乘数的每一位乘以被乘数的每一位,然后加起来。

比如,36x25,我们需要先把6x5得到30,写在乘积的位置;然后把3x5得到15,写在30后面,最后把3x2得到6,写在15的后面,最后就得到了900结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位处理。

计算完乘积后,如果出现了超过10的结果,那么就需要进位处理,把超过10的数字和它左边的数字相加,把结果写在他们本应该在的位置上。

以上便是2位数乘法竖式的完整步骤,期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熟悉这种常见数学运算方法,正确掌握这项重要技能。

同学们只要经过适当的练习,就能掌握数学的精妙之处,并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发挥出最佳性能。

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讲解竖式是一种列竖式的计算方法,用于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下面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的讲解:1. 加法竖式计算:例如,计算45 + 28。

45+ 28------73首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加,5 + 8 = 13,将3写在个位数位上,将1向前进位。

然后十位数上的数相加,4 + 2 + 1(进位的数)= 7,将7写在十位数位上,最后可以得到结果73。

2. 减法竖式计算:例如,计算89 - 36。

8- 3------5首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减,9 - 6 = 3,将3写在个位数位上。

然后十位数上的数相减,8 - 3 = 5,最后可以得到结果为53。

3. 乘法竖式计算:例如,计算46 × 5。

4× 5------20+ 10------230首先将个位数与乘数相乘,4 × 5 = 20,将0写在个位数位上,将2向前进位。

然后将十位数与乘数相乘,4 × 5 = 20,再加上进位的数2,得到10,将0写在十位数位上,将1向前进位。

最后我们得到结果230。

4. 除法竖式计算:例如,计算198 ÷ 6。

3------6|19818------首先将除数6除以被除数的个位数1,得到商3。

将商写在个位数位上,然后将6乘以3得到18,再将18减去被除数的十位数9得到余数9。

然后将余数9除以除数6,无法整除,所以商的十位数为0。

最后我们得到结果为33余9。

这就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的讲解。

通过练习多做一些题目,能够更好地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1、相同数位对齐
2、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
3、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

23×3= 69 14×2= 232×3= 1424×2=
23
× 3
69
4、如果要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15×6=90 29×7= 256×3= 1425×9=
15
× 6
90
二、多位数乘两位数
1、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
2、下面的因数要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数位要对齐
3、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相乘,把相乘得
到的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4、要仅为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5、再用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各个位数分别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
的末位写在对应的十位上。

6、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2×23=506
22 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
×23 2、用十位上的()乘22,得()
66 3、把()与()加起来得()
44
506
35×26= 118×12= 246×21= 47×20=
125×124=1500
1 2 5 1、先用个位上的()乘125,得()
× 1 2 4 2、用十位上的()乘125,得()
5 0 0 3、用百位上的()乘(),得()
2 5 0 4、把()、()、()加起来得()
1 2 5
1 5 5 0 0
254×122= 26×234= 234×156=
254×103= 254×200= 2574×84
125×2456=
2567×1456的竖式又怎么书写呢?
三、小数竖式乘法计算
1、抄写横式
2、列竖式(准确对位)
3、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
4、点上小数点
5、检查,在横式写得数
1.23×
2.4=2.952 1.45×2.03= 2.7×2.5=
1.2 3
× 2.4
492
246
2952
1.23×100=
2.5×1.2=
3.4×1.5=
4.36×2.05=
除法就像盖房子
建个房子是除号
房里住着被除数
除数守在房门口
上就住在房顶上
每层计算乘除减
最后剩下是余数
余数要比除数小
作业练习:
25×4= 83×16= 56×134= 15×5=
2.3×4.5= 2.46×5.7= 134×2547= 5×1294= 52×2456= 2417×1020= 134×103= 434×200= 2.03×2.040= 1.4×2.05= 2.3×200= 4.7×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