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的分类2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生物分类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生物
分类
一、动物界(Animalia)
动物界是多细胞的、异养的、有性生殖的生物群体。
1.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哺乳纲(Mammalia)
- 鸟纲(Aves)
- 爬行纲(Reptilia)
- 两栖纲(Amphibia)
- 鱼纲(Actinopterygii)
二、植物界(Plantae)
植物界是多细胞的、自养的生物群体。
1.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ae)
-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ae)
2.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三、菌物界(Fungi)
菌物界是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异养生物群体。
2.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四、原生生物界(Protista)
原生生物界是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异养或兼性生物群体。
1. 真菌类(Fungi)
2. 海藻类(Phaeophyta)
3. 绿藻类(Chlorophyta)
4. 原虫类(Protozoa)
五、细菌界(Bacteria)
细菌界是单细胞、原核的生物群体。
六、古菌界(Archaea)
古菌界是单细胞、原核的生物群体。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必背的主要生物分类。
通过研究这些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归类规律。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和研究生物世界。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生物的分类(课件)

可以看出,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 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马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同样的,植物界的生物也可以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 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分类。
例如,在植物界之下可以细分为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等;
在被子植物门之下又可以细分为单子叶植 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自然条件下,在很多生物类群中,同“种”生物之间 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 生物之间一般不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原因:
因为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生殖过程往往发生在同““种” 生物之间,也正因为如此,同“种”生物才能保证其 自身的特征不受其他“种”的干扰而代代相传。
如果你想了解蝉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下列几种书中,你会选择哪一种?
• 你在不经意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0 生物分类的依据 1
通过比较生物的特征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比较各种细菌和真菌,我们 发现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而真菌的细胞有成 形的细胞核,据此将细菌和 真菌划分为两个类群。
它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注意
1.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各生 物间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2.分类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各生物间 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0 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3
➢ “种”维持自身特征的稳定
不同“种”生物的差异,既表现在这些生物的形态 结构上,也存在于它们的生殖过程中。
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
多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2节 生物的分类》公开课(教案) (2)

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
2、能力目标:尝试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能有条理的答复下列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耐心,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的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重点、难点1、重点尝试运用学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给动物和植物分类。
2、难点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给动物分类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5插图,尝试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多数同学将按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应该表扬和鼓励!〕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1)有脊椎动物有哪些?(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3)有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无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二)给植物分类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7插图,尝试给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1)种子植物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分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2)孢子植物分成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探究、合作研究为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研究信息材料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而到达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精神,掌握研究过程或方法。
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符合学习者个体开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定义
2.生物的分类和级别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4.五界的特征和代表性的生物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6.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7.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的代谢
1.细胞的代谢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4.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四、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细胞内的运输
2.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排出作用
3.植物的营养运输
4.人体的血液循环
5.人体的各种呼吸形式
五、生物的繁殖
1.生物的繁殖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4.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
5.动物的无性繁殖
6.动物的有性繁殖
六、生物与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1.生物的遗传
2.基因的发现和功能
3.基因的结构和类型
4.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八、生命的多样性
1.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
2.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3.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4.生物的分类方法
九、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基因工程
3.细胞工程
4.生物工程技术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科学上册2.4《生物的分类》2

水稻
小麦
棉花
界——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禾本目
双子叶植物纲 锦葵(jǐnkuí)目
科——禾本科
属——稻属 种——稻种
禾本科
小麦属 小麦种
锦葵科
棉属 陆地棉种
结论:在分类(fēn lèi)阶层中等级越高,所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等
生物学家如何(rúhé)分类
阅读书本P62中间三段(sān duàn)话:
找出生物学家分类的依据,理解他们分类的方法!
思考(sīkǎo):分类的依据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12/11/2021
脊 椎 动 物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jǐzhuīdòngwù)
草履虫
蝗12/虫11/2021
多错讹之处,共搜集新药物三百七十四种, 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我国药物 学的丰富经验。书中对药物进行了系统分类, 首先为纲,次之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 形色、气味、性能等,全书共十六部,五十 二卷,对后世医学贡献很大。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生平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 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公元前384年诞生于 爱琴海北岸的斯特基拉城。亚里士多德是马 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对自然科学特别 爱好,也很钻研。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 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作一些外 科手术。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前往(qiánwǎng) 雅典,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 427—前347)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 达20年之久。
七年级上册科学生物的分类

七年级上册科学生物的分类一、生物分类的概念。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1. 形态结构特征。
- 植物: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例如,被子植物可以根据子叶的数目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根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根为直根系。
- 动物: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如有无脊椎骨,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又可根据形态结构进一步分为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类(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和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类群。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
2. 生理功能特征。
- 例如,根据动物的呼吸方式不同,鱼类用鳃呼吸,鸟类用肺和气囊辅助呼吸,哺乳类用肺呼吸。
植物根据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分为自养型植物(如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异养型植物(如寄生植物菟丝子,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寄生在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
三、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生物的分类七年级上册

生物的分类七年级上册一、动物界1、动物界,也称为动物园,是以动物为本质,与植物界和真菌界对立。
在这类生物中,有四类主要特征,分别是拥有身体细胞,专用于摄食吞噬其他生物的器官,拥有发育完全的尾巴和拥有运动能力。
动物可以分为胚胎动物(如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和脊椎动物(如蛙类、哺乳动物)。
2、变形动物门,是一类特殊的动物,有的可以改变身形,具有延长身体的能力,如蛞蝓类、海星类、虫类等,分布在海洋和陆地环境中。
二、脊椎动物门1、鱼类门,鱼类是一类水生动物,有许多种类,如鲤鱼、鲫鱼、鲈鱼等,属于脊椎动物中游泳性动物,拥有支撑其上体的肋骨和骨盾,拥有金属般的光泽肌肉,尾部是发育完整的鳍,可以推动鱼体前进。
2、爬行动物门,爬行动物是一类反爬为主的多样动物,常见的有蜥蜴、蛇、爬行类等。
部分动物具有攀爬能力,能够爬上悬崖和石头,采用反爬行动,通过肌肉活动调整身体改变走向和朝向,也可以在水中行走。
三、鸟类门1、鸟类,是一类特殊的脊椎动物,拥有嘴、脚、翅膀和羽毛,是一类轻便易动的动物,用翅膀推动自身前进,主要以植物和昆虫为食,繁殖必须依靠水,一般都喜欢活动在空气中飞行。
2、鸟类的分类,一般可分为禽类和鸟类,禽类中的鸟类,有飞鸟、鸮类和鸸鹋,而鸟类分类有鸣禽、鹭类、雁类等。
四、哺乳类1、哺乳类,是一类胎生的脊椎动物,有的具有外皮毛发,有的没有,可以分为有蹄类和无蹄类。
具有外皮毛发的哺乳类如牛羊猴等,其体表有胎皮、毛发和指甲,这类动物比较可爱,也生活在世界各地。
2、无蹄类哺乳类,是没有蹄的哺乳类,一般是被笼子所包围的动物,有的是懒惰的,有的可以跑起来,有的生活在水中,如驼驼猪、黑猩猩、海豹、海狸等。
他们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也可以被驯养,是非常有趣可爱的动物。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生物的分类(二)

有种子
无种子
种子有 包被
种子 裸露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有茎和叶
无根 有根 苔藓 蕨类
无茎、 叶分化
藻类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植物 子叶
根 茎
双子叶植物
子叶2枚 直根系 一般树木的茎能增粗
叶 花 代表植物
网状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为5或4 大豆、向日葵、桃、花生
单子叶植物
子叶1枚 须根系 一般不能 增粗,或增粗不明显 平行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为3 水稻、小麦、玉米、百合
作用 (有害)
①使生物体生病 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 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对人类有害
②食物腐败
①其他致病真菌:甲癣、脚癣 ②有些大型真菌有毒,如毒蘑菇 ③使食物发霉
上陆或水中生活 黑斑蛙
终生生活在水中
鲫 鱼
两栖类 鱼类
• 在一片森林中,发现一种体表被毛的食肉动物, 其幼崽喝母乳长大。
体表被毛
动物
哺乳
不哺乳
食肉
不食肉
体表不被毛
体表被毛
动物
哺乳
不哺乳
食肉
不食肉
体表不被毛
检索表
动物
哺乳 体表被毛
不哺乳 体表不被毛 体表被毛
× 食肉
不食肉
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生物的工具。
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在水中生活 不在水中生活 在水中生活 不在水中生活
荷花
满江红
君子兰
桫椤
肾蕨 葫芦藓 玉米
向日葵
水绵
检索表:
1、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 2、叶脉平行,须根系………………………………单子叶植物 2、叶脉网状,直根系………………………………双子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