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复习)

合集下载

康复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复习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复习题及答案1、临床中对身体运动时的垂直力和剪力的测定是通过()。

A、测力平台B、动态肌电图C、X线检查D、平衡姿势图E、量角器答案:A:步行时人体地反力(GRF)可以通过测力平台记录,以分析力的强度、方向和时间。

测力平台测定身体运动时的垂直力和剪力。

垂直力是体重施加给测力平台的垂直应力,而剪力是肢体行进时产生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力。

2、Barthel指数得分45分意味着患者()。

A、生活基本可以自理B、生活需要部分帮助C、生活完全需要帮助D、生活需要很大帮助E、生活完全自理答案:B:Barthel指数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ADL的自理能力越好,依赖性越小。

评分在60分以上者基本能完成BADL,59~41分者需要帮助才能完成BADL,40~21分者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完全需要帮助。

患者不能完成所订标准时为0分。

3、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与抑制B、正反馈与负反馈C、躯体反射与内脏反射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神经内分泌调节与神经免疫调节答案:D: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是以反射的形式进行的,反射又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4、有较强脑血管扩张作用,增加脑血流量的钙拮抗药是()。

A、硝苯地平B、尼群地平C、维拉帕米D、尼莫地平E、地尔硫䓬答案:D:尼莫地平特点:①脂溶性高,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

②有强效的脑血管扩张作用,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

临床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灌注不足、痴呆、偏头痛等。

5、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错误的处理是()。

A、绝对卧床休息B、头低脚高位C、防止血压增高D、避免颅内压增高E、止血药物应用答案:B: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处理方法:①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避免引起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②颅内压增高时可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应用止血药物预防再出血,预防性应用钙通道拮抗剂,必要时可进行放脑脊液疗法。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重点!)重点知识复习资料1.康复是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受歧视。

2.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3.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张力基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可分为等张向心性收缩和等张离心性收缩。

4.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所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5.联合反应是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异常表现。

脑损伤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6.共同运动是指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7.肌力是指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8.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9.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一个关节的运动弧度。

10.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11.协调是指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衡、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动作的能力。

12.日常生活活动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3.康复治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14.有氧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训练方式,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

15.靶心率是通过有氧运动调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依据。

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康 复 医学 在 临床 中 的应 用
田 群
【 图分类 号] 4 3 中 R 9
1 概 说
【 文献标 识 码】 B
【 章编 号] 0 6 9 9 2 1 ) 1 2 7 2 文 1 0 —1 5 ( 0 1 0 —0 8 一O
康 复 直译 是“ 复原 、 重 新 获 得 能 力” “ 复 原 来 的权 利 、 格 、 “ 、恢 资 地 位、 尊严 ” 。世界 卫 生组织 ( 等 WHO) 9 9年的 定 义是 “ 合 和协 同 地将 16 综 医学 、 会 、 育 和职业 措施 应 用于 残 疾 者 , 他 们 进 行 训练 和 再 训 练 , 社 教 对 以恢 复其 功能 至最 高 可能 的水 平” 9 1年提 出新 的 定 义 “ 复 是应 用 。1 8 康 所有措 施 , 旨在 减轻残 疾 和残 障状 况 , 并使 他 们 有 可 能 不受 歧 视 地成 为 社 会 的整体 ” 。
参 考 文 献
[ ] 王 莲英 , 丽 坎拜 ・拜克 力 , 刚. i压 力状 况 分析 和 1 古 田 护- 对 策E 3 检验 医学与临 床 ,0 9 6 1 ) 1 7 —1 7 3. 2 0 , ( 8 :5 1 5 2 [ ] 张 雪 花 , 秀 芬. 同 临床 科 室 护 士 压 力 源 调 查 与分 析 2 王 不 [] J .解 放军 护理 杂 志 ,0 5 2 ( ) 1 5 0 2 0 ,2 2 : 0 —1 8 [ ] 许 临萍. 3 临床 护 士压 力 源 调查 分 析 [ ] 实 用 中 医药 杂志 , J.
l 调 查 对 象 及 方 法
对 内江市 三 家三 级 甲等和 两 家二 级 甲等 综 合 医 院 的 1 0名 肾 内科 0 护士 进行 走访 , 问卷 等 形式 进行 心理 健康 调查 。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

康复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3.残疾(disabilidy)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学习能力的状态。

4..开链运动:是指运动链的远端没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远端节段可以自由活动5.闭链运动:指运动链的远端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而近端可以自由移动6.脑老化:是指脑生长、发育、成熟到衰亡过程中的后一阶段,包括一系列生理、心理、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其表现以脑功能的降低、减弱和消失为特征。

7.步态:人体在行走时的姿态8.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伴随发育不断实践而习得的一种能力,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9.步态分析:利用力学概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或定量分析10.步态周期:是指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二个相支撑相,迈步相/摆动相11.物理治疗:是指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和手术治疗,重点改善肢体功能。

具体包括声,光,电,磁,力(含运动,压力),热,冷等。

国外称为3M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

12.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证候群。

13.肌张力(muscle tone)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14.中央束综合征:常见于脊髓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上肢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下肢运动神经偏于脊髓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患者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或完全麻痹15.半切综合征:常见于刀伤或枪伤,脊髓损伤半侧,温痛觉神经在脊髓发生交叉--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16.前束综合征:脊髓前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本体感觉存在17.后束综合征: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运动和温痛觉存在,此症最为少见18.脊髓圆锥综合症:脊髓骶段圆锥损伤和椎管内腰神经损伤,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偶尔可以保留骶段反射19.马尾综合症: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引起膀胱、肠道及下肢反射消失20.脊髓震荡: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见于只有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甚至放射线检查阴性的患者21.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康复医学名词解释:1、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到达或保持最正确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尽管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到达个体最正确生存状态。

2、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的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或者说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来到达康复的目的。

3、康复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专科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

4、旋转轴:骨骼会在一个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围绕关节旋转,而轴的位置就在关节的凸面.(例如:肩关节在三个平面上运动即有三个旋转轴.屈曲和伸展沿外轴即冠状轴旋转,外展和收沿着前后即矢状轴进展,旋和外旋沿着垂直轴进展.)5、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维持中一直起主动作用的肌肉.6、拮抗肌:指与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或发动和维持相反运动的肌肉.7、固定肌: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的动力作用,需将肌肉近端附着的骨骼充分固定,起这一作用的肌肉为固定肌.8、协同肌:一块原动肌跨过一个单轴关节可产生单一运动,多个原动肌跨过多轴或多个关节,就能产生复杂的运动。

这就需要其他肌肉收缩来消除*些因素,这些肌肉可辅助完成*些运动,称为协同肌。

9、等收缩:在肌肉收缩时,整个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力根本不变,可产生关节的运动。

10、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根本不变,表现为肌力增高,但不产生关节的运动。

11、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可变,但关节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

等速收缩也分为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等速收缩产生的运动称为等速运动。

12、作业治疗: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到达最大限度的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安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开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奉献社会。

13、言语治疗: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展针对性的治疗。

关于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于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姓名:班级:学号:联系方式:指导老师:雷美恒目录摘要………………………………………………………………………一、康复医学起源和认识 (1)(一)起源 (1)(二)认识 (1)二、康复治疗 (1)(一)康复治疗的内容范畴 (1)(二)康复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1)三、康复案例 (2)(一)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2)(二)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2)(三)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 (3)四、小结 (4)参考文献 (4)结束语………………………………………………………………………指导老师论文评审表………………………………………………………摘要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医学由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

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字:康复医学脑瘫脊髓脑瘫关于康复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康复医学起源和认识(一)起源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

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⒈康复医学特点:⑴以功能为中心:康复服务对象是伤、残者、老年病和急、慢性病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诊断-即功能评定为切入点;康复医学目标是应用医学方法促使有功能障碍者在身体、个人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三个层面上达到最大程度恢复或改善。

⑵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治疗师起帮助和引导作用⑶康复医学依靠团队协作,在康复医师主导下全面、协调地完成康复医疗工作以工作小组方式开展工作:即多专业、跨专业、专业协作模式⒉康复医学三项基本原则:⑴功能训练:包括运动、感知、心理、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职业、社会活动等能力恢复或改善⑵全面康复:包括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全面康复⑶重返社会:包括患者各种功能及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⒊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⑴康复预防:①一级预防:预防导致身体结构损伤因素(预防残损),全社会参与(安全设施、饮食、围产期)②二级预防:预防个体活动能力障碍,损伤后及时合理地治疗,预防造成残疾,临床医疗,临床康复的尽早介入③三级预防:预防社会参与能力障碍,发生轻度缺损或残疾后积极矫治和康复,预防新的残疾或残障,临床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职业和社会康复)⑵康复评定:康复评定即功能评估,不同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

康复评定是针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估,确定患者伤病后的功能状态与转归,包括器官和系统功能、个体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的综合评定。

⑶康复治疗:①物理疗法(PT):包括理疗和运动疗法②作业疗法(OT)③言语矫治(ST)④心理疗法(PST)⑤药物及注射疗法⑥康复护理⑦假肢及矫形器装配⑧康复工程器械的使用⑨文娱疗法⑩康复疗养○11传统中医、中药疗法○12就业咨询及职前训练等⒋康复评定的意义:掌握患者现存功能、评估其功能恢复潜力;制订有效的康复方案;评定康复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是康复循证医学的要素和学术对外交流依据⒌康复评定的内容:①运动功能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③语言及交流能力(听、说、读、写等)④心肺功能及体能⑤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⑥医学心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⑦职业能力⑧社会生活能力⑨小儿智力发育及活动能力发育等⒍康复评定基本方法:⑴直接定量:肌力、关节活动度、肌电图、心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等⑵评定量表测量:心理状态、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随意或不随意控制功能、工作和职业能力等⒏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Brunnstrom6阶段分级:Ⅰ弛缓、无反射阶段:臂-弛缓性瘫痪;手-无功能;下肢-弛缓Ⅱ联合反应,痉挛出现阶段:臂:痉挛出现,现联合反应;手:能粗的抓握,最小范围的屈指;下肢:出现痉挛,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Ⅲ共同运动出现,痉挛达峰点:臂:屈肌共同运动;手:可做钩状的抓握,但不能释放;下肢:伸肌共同运动Ⅳ分离运动出现,痉挛减弱:臂:痉挛开始消退,复合运动出现(肘伸直;手触及腰骶部);手:粗抓握仍存在,侧捏形成,有少量伸指和拇指的运动出现;下肢:坐位时,足向后滑动膝屈曲>90°,足跟不离地时使踝背屈,并屈膝达90°Ⅴ开始独立活动;痉挛明显减弱:臂:分离运动成分增多,臂可旋前、旋后;手:掌伸抓,能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下肢:站立下可伸髋伴屈膝,踝背屈时可伴髋膝的伸直Ⅵ分离、协调的运动大致正常:臂: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出现;手:可做所有类型伸抓,手指可独立运动,有充分的伸指;下肢:坐和站位时髋伸展时,可有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背屈⒐电疗法解决哪些临床问题:骨折后促进骨折愈合,防治废用性肌萎缩;促进创面愈合;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疼痛;神经炎、神经损伤;偏瘫、截瘫;软组织扭挫伤、血肿;软组织粘连;瘢痕软化;血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失眠症、高血压病等。

(完整)康复医学教案

(完整)康复医学教案

(完整)康复医学教案一、前言1. 教案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评估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

(3)培养学员对康复医学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员。

3.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5章,共计20课时。

二、康复医学基本概念与原则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康复医学的原则。

2. 教学内容:(1)康复医学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康复医学的原则:个体化、系统性、全程参与、功能障碍修复与功能重建。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课时安排:2课时。

三、康复医学评估方法1. 教学目标:(1)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评估方法。

(2)了解康复评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1)康复评估的类型:初期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

(2)康复评估的方法:临床观察、问卷调查、量表评估、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课时安排:4课时。

四、康复治疗技术1. 教学目标:(1)掌握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

(2)了解各类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1)物理治疗技术: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磁疗。

(2)康复护理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床上活动训练、康复护理用品的使用。

(3)康复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拔罐、推拿、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3. 教学方法:讲授、实操演示、小组讨论。

4. 课时安排:4课时。

五、康复医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1)提高学员对康复医学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员运用康复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提供多个康复医学案例,学员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汇报展示。

4. 课时安排:4课时。

六、康复治疗计划制定与实施1. 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低频电疗法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23
电体操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治疗作用
① 废用性肌萎缩; ②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 ③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④ 强壮健康肌肉; ⑤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
恢复; ⑥ 替代矫形器或代偿肢体
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
24
中频电疗法
1、杀菌作用 2、消炎: 3、止痛: 4、脱敏作用 5、加速组织再生和修复: 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调节钙磷代谢 7、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30
磁疗法
消炎消肿作用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 降压作用 软化疤痕与松解粘连 对肿瘤的作用 磁处理水的溶石排石作用
31
超声波
(1)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神经痛阈 (2)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 (3)改善营养、增强修复功能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缓解肌腱挛缩 (5)作用于神经节,产生远隔效应 (6)动物试验有溶栓作用 (7)高功率聚能超声用于碎石和破坏肿瘤
行走 15 10 5 0
上下楼梯 10 5
0
12
8、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定
➢ 内容:生理健康、独立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关 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关系
➢ QOL评定量表 WHOQOL-100(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表) 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 QWB(健康生活质量表) MOS-SF36(健康问卷调查表) SIP(疾病影响程度表) 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
功能紊乱、胃下垂、弛缓性和习惯性便秘、 慢性胆囊炎、肠麻痹;
34
运动疗法
平行杠步行训练 35
主要的运动疗法:
1)常规技术:
关节活动训练ROM-training 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 肌力和耐力训练Muscle strength/endurance training 平衡能力训练Balance training 协调、体位摆放、身体移动、站立步行训练、心肺功能训
10
6、表面肌电测试仪
11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1 PADL量表 2 IADL量表
Barthel指数评分表
项目
自理 较小 较大 完全 帮助 帮助 依赖
进食 10 5
0
洗澡 5
0
修饰 5
0
穿衣 10 5
0
控制大便 10 5Fra bibliotek0控制小便 10 5
0
用厕所 10 5
0
床椅转移 15 10 5 0
15
11、认知功能评定
简明脑机能评定 (MMSE)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 评定量表( LOTCA)
16
12、心理测验:
抑郁和焦虑评定
抑郁 --让灿烂的生命之花猝然凋落
17
三、康复治疗常用方法
18
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功能训练 ➢早期开始 ➢主动参与 ➢循序漸進 ➢提高功能 ➢全面康复 ➢重返社会
19
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电流疗法) 干扰电电极:
25
26
高 频 电 疗 法(height frequency eletrotherapy) :
医学上把频率高于100K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 常用的有超短波和短波。
1. 热效应 2. 非热效应
27
光疗法(phototherapy)
定义: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 包括:*红外线 *可见光(红光/蓝紫光)*紫外线*激光
康复治疗方法
1.理疗因子治疗 2.运动治疗 3.作业治疗 4.言语治疗 5.心理治疗 6.康复工程
20
理疗因子治疗
电疗法、 光疗法、 磁疗法、 超声波疗法、 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 、压力疗
法、生物反馈疗法。
直流电的治疗作用
1.参数 2. 治疗特点 3. 离子导入 4. 电泳、电解、电渗
练、水中运动、医疗体操、脊柱牵引
2)神经生理学疗法(NPT):
Bobath, Brunnstrom, PNF, Rood、Vojta
100万 1500
760
nm
490 400 320 280 180
长波 红外线

短波 红橙黄绿青蓝紫 长波 中波 短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28
红外线治疗作用
(温热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 2、消炎、镇痛、降张力、缓解痉挛; 3、促进细胞代谢和生长; 4、对皮肤的影响 5、促进排泄
29
紫外线疗法
32
其他治疗技术: 蜡疗法、冷疗法等。
冰擦法 (15-20min)
敷贴法(冷敷法)
(可数小时)
浸泡法
(半至1小时)
33
临床应用:
①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炎、神经痛、幻肢痛、 腱鞘炎、神经损伤、麻痹、肌肉萎缩 ;
②骨关节及疼痛性疾病:颈肩腰腿痛、退行性 关节病、骨和关节组织损伤等;
③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 ; ④消化系统疾病:内脏平滑肌张力低下(胃肠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 ➢康复时期
4
二、康复评定
➢ 康复评定/康复诊断/功能评定
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狀況及其水 平进行客观、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评价),并对结果 作出合理评价的过程。
➢ 目的:
(1)明确功能障碍,确定治疗目标。 (2)明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 (3)评估预后,判测转归。 • 康复评定内容
13
9、言语功能评定
评定方法:评定量表 波士顿(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测验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口语表达、 听理解、阅读、书写、神经心理学 检查、利手。
14
10、感觉评定
浅感觉:触、压、痛、温 深感觉:关节、震动、深压、深痛 复合感觉:两点辨别、图形、实体
5
临床常用康复评定方法
1、肌力测定:
➢徒手肌力检查
(manual muscle test, MMT)
➢等速肌力测试 (IMT)
2.肌张力:mAshworth
6
2、关节活动范围(ROM) 的测定:
通用测角器
方盘量角器
7
3、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上肢功能的评定 下肢功能的评定
8
4、步态分析:
9
5、平衡&协调能力 的评定
1
主要内容
➢康复和康复医学概念 ➢康复评定 ➢主要康复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
2
题型
45道单选题 15道多选题 5道简答题 1道病例分析题
一、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 ➢康复: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
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能提高生活质量, 重返社会。 ➢ 对象:功能障碍 目标: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