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区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生活区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生活区防护棚搭设施工方案

生活区防护棚搭设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2016年8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现场情况及搭设领导小组 (2)

4、防护方法 (2)

5、防护棚脚手架构造措施 (3)

6、防护棚的搭设和拆除施工工艺 (5)

7、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7)

8、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9)

1、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等。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4、国家、行业及市地方相关现行规标准等。

2、工程概况

2.1总体简介

2.2建筑工程简介

3、现场情况及搭设领导小组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面积小,生活区与施工区以及基槽的距离较近,均在塔吊的旋转半径之,施工吊运材料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对生活区进行搭设防护棚进行安全防护,对塔吊覆盖围的道路、学校均需按相关规要求及本方案进行防护,具体防护围见附图“生活区安全防护围”。

防护棚搭设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部技术员、外架工长负责,搭设安全及维护安全由项目部安全员、施工队安全员负责。

4、防护方法

生活区搭设防护棚采用48*3.0钢管架搭设安全防护架,立杆间距为1.2m,水平杆步距为1.8m,在房顶采用双层板防护,层与层之间距离500mm,底层防护板离屋顶600mm,防护棚钢管架的钢管刷蓝色漆,500mm高双层防护棚四周做喷绘布安全宣传标语,喷绘安全宣传布为蓝底白字。

5、防护棚脚手架构造措施

5.1材料准备

5.1.1钢管:包括立杆、横杆、斜撑等。

钢管:搭设脚手架用的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以上的焊接钢管,钢管的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稳定的Q235 钢,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8)的相应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的钢管长度为4 或6m,立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钢管长度一般为6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一般为1.2~1.5m,便于工人操作。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钢管上严禁打孔。

5.1.2扣件: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应与钢管管径相配合、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 的可锻铸铁制造,扣件的附件要用的材料应符合GB700—2008《碳素结构钢》中Q235 钢的规定,螺纹均应符合GB196—2003《普通螺纹》的规定。

5.2构造措施

5.2.1水平杆(横杆)

(1)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外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

(2)水平杆长采用对接扣连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2.2立杆

(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垫板;搭设于室外地面上,室外地面为填土层的垫不小于厚度40mm的木脚手板,为混凝土地面的可以垫竹胶板。

(2)防护棚脚手架必须设置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100mm处的立杆上。当地面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与立杆固定。

(3)防护架底层步距为1.8m。

(5)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步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矩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2.3斜撑

(1)每道斜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2)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在两端设置斜撑,

(3)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5.2.4脚手板

(1)生活区屋顶脚手板满铺,铺稳,铺设离屋顶600mm,两层防护层之间间隔500mm。

(2)脚手板应按其长度垂直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8#铁丝及铁钉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脚手板应垂直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8#铁丝及铁钉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防护棚的搭设和拆除施工工艺

6.1防护棚搭设施工工艺

6.1.1搭设顺序

铺木垫板→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设置斜撑→接立杆。6.1.2防护棚脚手架的搭设

(1)架子工应熟悉现场具体情况,了解施工操作方法,并将符合要求的钢管、扣件等材料运至现场,分类存放,搭设前清除障碍物。

(2)架子工作业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脚手架上打闹、嬉笑。

(3)凡遭遇六级以上大风或下雨天气时,不得进行作业。雨后作业应待脚手架上雨水吹干后进行,防止滑落。

(4)在靠近电源处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将电源先切断或严密防护,必要时变更位置后方可进行作业,不允许将电源线拉在脚手架上,以防止漏电伤人。

(5)大横杆架设在立杆外侧,同一水平面的外大横杆接头错开一跨距。大横杆水平偏差控制在50mm。

(6)斜撑的位置从脚手架两端开始连续设置,竖向全高。剪刀撑的斜杆设在立杆外侧,与大横杆成45~60夹角。

(7)为保证架子的稳定性,搭设斜撑时,将斜杆间隔的扣在立杆和横杆的主节点上。

(8)用对接口件连接大横杆时,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侧,螺栓朝上以防雨水进入。用十字扣件时,开口不得朝下,以确保安全,在安装扣件时,必须将扣件放端正后再拧紧螺栓,拧紧螺栓时,用力要适当,一般控制在40~50N·m。

(9)搭设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规要求选用材料,对于压扁、弯曲、锈蚀和有裂缝的钢管及不合格的构件,严禁使用,扣件螺栓应满足正常状态下的扭力矩要求(5~6N·m)。

6.2防护棚拆除施工工艺

①、对防护棚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不存在安全隐患。如存在影响拆除防护棚安全的隐患,应先对防护棚进行修整和加固,以保证防护棚在拆除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②、在拆除防护棚时,应先拆除脚手板和竹胶板,清除时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③、防护棚在拆除前,应先明确拆除围、数量、时间和拆除顺序、方法,防护棚脚手架上的水平运输、人员组织,指挥联络的方法和用语,拆除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区域。

④、严格遵循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顺序是:剪刀撑→横杆→立杆→扫地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