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合集下载

室换气次数要求及通风控制

室换气次数要求及通风控制

室换气次数要求及通风控制室内通风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一些封闭空间(如:会议室、教室、办公室等)中,因为无法保证空气质量,人们往往会感觉头昏、嗜睡等不适症状,从而导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下降。

因此,关于室内通风、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室内换气次数要求室内换气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总量。

合适的室内换气可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通风次数一般应该根据室内人数、空气污染源情况、室内设施及其他因素来决定,不同的场景应该有不同的换气次数要求。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

1. 居住环境在居住环境,美国环保局(EPA)对每小时换气的要求是,房间内的空气至少每小时换一次,屋顶和窗户口也应该保证有良好的通风。

而针对厨房和浴室等环境,每小时的换气次数应该更高,如:设备<75立方英尺,最少每小时换3次气。

2. 教室环境在教室环境下,各国规定有所不同,美国和欧洲标准对于教室每小时的换气次数有着严格的要求。

教室的最低室内换气量应为:每小时换气量须达到总人数的0.3-0.5倍。

此外,建议为课堂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满足每小时至少6次空气更新量,并确保可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教学空间。

3. 医疗和生产加工场所在医疗和生产加工场所中,验收标准一般根据所处的级别级别(一级重视低于二级、反之亦然),并结合具体的行业标准来量化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通风控制通风控制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调整空气调节设备、加设风道、安装隔离帘、调整通风口等措施来实现通风,其中基于建筑物特征和通风需求匹配的通风系统应该是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

1. 静压控制静压控制是通风控制的基本方法,它通常用于控制送风、排风和混合风。

利用送风口和排风口间的压差来控制通风量。

2. CO2浓度控制CO2浓度控制是通过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来实现对通风设施的调整,一旦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通风系统会自动打开,排出污浊的空气,进入新鲜的空气,从而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

注册暖通换气次数知识点总结及水压试压

注册暖通换气次数知识点总结及水压试压
G-制冷剂充注量,Kg
4~6
≥12
氨制冷机房
3
按183m3/(m2.h)确定,不应小于34000m3/h
排风机为防爆型
锅炉间、直燃机房
设首层
燃油
3
6
最小新风量应≥3次/h的换气次数
燃气
6
12
设半地下或半地下室
燃油、燃气
6
12
设地下或地下室
燃油、燃气
12
12
锅炉间、直燃机房配套用房
油库
6
房间高度可取4m
4
污水泵房
8-12
中水处理机房
8-12
蓄电池室
10-12
换热站
6-12
通风空调机房
2-4
按教材P340
洗衣房
生产厂房按20-30次/h,当有局部通风设施时,全面排风取5次/h,补风2-3次/h;辅助用房为15次/h。
《技措》4.5.1
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
5-10
《技措》4.5
住宅卫生间及开水间
5-10
吸烟室
油泵间
12
房间高度可取4m
地下日用油箱间
3
燃气调压及计量间
3
12
厨房
洗碗间
按每间500m3/h选取
中餐厨房
40-60次/h
西餐厨房
30-40次/h
职工餐厅厨房
25-35次/h
采用燃气灶具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或地上密闭厨房
6
12
3
电梯机房
10(或5-15《技措》)
按《民规》6.3.7条
清水泵房
4
软化水间
12
20
3
独立设置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
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为8-12次/小时,机械通风换气次数12-15次/小时。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一次。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最好是早、中、晚每天通风三次,每天最少不要少于一次。

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通,如果不开窗的话,室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氧气含量不足。

经常开窗通风可以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新鲜空气中的负离子可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提高免疫力,阳光中的紫外线也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自然通风注意事项
1、自然通风方式适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是一种利用自然能量改善室内热环境的简单乎风方式,常用于夏季和过渡(春、秋)季建筑物室内通风、换气以及降温。

通常也作为机械供冷妄机械通风时的季节性、时段性的补充通风方式。

2、对于夏季室外气温低于30℃、高于15%的累计时间大于1500h的地区,在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米用自然通风的可能性。

3、当室外热环境参数优于室内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办公室等通风宜采用自然通风,使室内孽曼热舒适及空气质量要求;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辅以机械通风;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要要町,宜米用空气调节。

不同类型房间的换气次数总结

不同类型房间的换气次数总结
软化水间
4
污水泵房
8~12
中水处理机房
8~12
蓄电池室
10~12
全封闭蓄电池的蓄电池室
3~5
电梯机房
10
热力机房
6~12
通风空调机房
2~4
公共卫生间
5~10
淋浴
5~6
池浴
6~8
桑拿或蒸汽浴
6~8
洗浴单间或小于5个喷头的淋浴间
10
更衣室
2~3
走廊、门厅
1~2
门诊室
2
用于确定最小新风量
急诊室
2
配药室
5
放射室
商业用气设备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内时
不同类型房间的换气次数总结
房间类型
换气量(m3/h)或换气次数(次/h)
备注
房间
名称
其他参数
正常通风
事故通风
不工
作时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
不宜小于3次/h
多联机空调房间
不宜小于5次/h
空调房间
浴室
4~6
淋浴室
20~30
办公室
3~6
图书馆
3~5
病房
20~30
7级洁净室
15~25
8、9级洁净室
10~15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3
6
商业用气设备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内时
6
12
3
建筑物内
P≤0.4MPa
燃烧设备间
6
12
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工业厂房通风换气次数,以确保生产场所温度控制、空气质量改善、异味消除、室内压力控制、噪声控制、能耗降低、安全防护及视觉干扰最小化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通风换气次数标准1.生产场所温度控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保生产场所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季节,可能需要调整通风换气次数。

一般来说,每天至少需要通风换气3-5次,以保证生产场所温度稳定。

2.空气质量改善: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产品质量,需要定期通风换气,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带入新鲜空气。

一般情况下,每天至少需要通风换气2-3次,以保证空气质量良好。

3.异味消除:对于会产生异味的生产过程,需要增加通风换气次数,以便及时将异味排出室外。

在异味较重的情况下,每天可能需要通风换气5-8次。

4.室内压力控制:对于特定工艺过程,如尘埃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处理,需要控制室内压力,以防止尘埃及有害气体泄漏。

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工艺要求调整通风换气次数。

5.噪声控制:通风系统可能会产生噪声,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通风口和通风设备,以降低噪声。

在有特殊噪声控制要求的生产场所,可能需要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6.能耗降低: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空调等设备的能耗。

然而,过度通风可能会增加能耗,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通风换气次数。

7.安全防护:对于涉及高浓度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需要安装相应的通风系统和安全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应能迅速启动应急通风系统,以确保员工安全。

8.视觉干扰最小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生产过程的视觉干扰。

选择合适的通风口位置和尺寸,以及在必要时使用遮光罩等措施,以减少对员工操作和产品质量的视觉干扰。

三、实施与监控1.责任部门:工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标准,并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本标准。

2.监控与记录:定期对工厂内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通风换气次数标准
通风换气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净化空气,是防治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标准不同,以下为常见的标准:
1.居住室内:每小时应进行1-2次完全通风换气,可以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达到通风效果。

2.办公室内:每小时应进行1至2次完全通风,可以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机等方式达到通风效果。

3.会议室内:每小时应进行2-3次完全通风,可以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机等方式达到通风效果,确保空气流通。

4.医院病房内:每小时应进行4-6次完全通风,通过窗户、排风系统、负压隔离室等方式进行通风换气。

总之,通风换气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净化空气的重要手段,不同场所需要的通风换气次数标准也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通风换气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
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

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

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
(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
(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
(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
(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
(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

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
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第1/2页
(六)通风设备排风的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

当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资料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

三、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一)排风装置的排出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二)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三)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地带,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

四、检查通风装置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一)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置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点,必要时,应加围护装置;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
(二)含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的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
(三)、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混合物的通风设备及风管,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不应采用容易积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
(四)当通风机和电动机露天布置时,通风机应采用防爆型的。

对于易燃油品地上泵房,当其外墙下部设有百叶窗、花隔墙等常开孔口时,可不设置机械排风设施。

处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等安全设施、设备的,由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责令立即或者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知识改变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