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常用名言警句(2019年8月整理)
高中语文作文常用的名人名言

高中语文作文常用的名人名言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这话简直太对了。
就像咱班那个学霸小明,他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人,可他就有股子劲儿,每天早起晚睡地学习语文。
写作文的时候,遇到难题也不放弃,一直改一直练。
人家最后作文成绩那叫一个棒,这就是坚忍不拔之志的力量啊。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说的在理啊。
我有个朋友小红,她可喜欢看书了,家里的书堆成小山。
而且她一有假期就出去旅游,到处走走看看。
这在她写高中语文作文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她作文里的素材丰富得很,就像个百宝箱,什么都有。
不管是描写山水景色,还是讲述风土人情,那都是信手拈来,这难道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处吗?3.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邻居家的大哥哥就是这样。
他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身体也不好,可他还是积极向上。
他写的作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哪怕是描述那些困难的事情,也能让人感受到希望。
他就像黑暗里的一盏灯,用自己的积极乐观照亮作文的每个角落,这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4. “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这话真给人力量。
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参加作文比赛的时候,题目特别难,很多人都想放弃了。
可他就不,他绞尽脑汁地想思路,查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不屈服于困难,最后写出的作文特别精彩,这就是不向困难屈服的成果呀。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的这句话我们得好好记住。
我在作文小组里碰到一个同学,他写的作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说有个小孩,觉得扔个小纸片不算啥坏事,就经常扔。
另一个小孩,总是随手捡起地上的小垃圾,大家都觉得他傻。
后来,扔垃圾的小孩环境越来越差,捡垃圾的小孩生活的地方越来越美。
这故事就告诉我们,善恶不论大小,都很重要,就像一颗颗种子,种下去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高中语文名言警句-名人名言

高中语文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高中语文名言警句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高中语文名言警句

高中语文名言警句有:
1.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雨果
2.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3.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雨果
4.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
——雨果
5.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发现金刚钻;在深入缜密的思维中,才能发现真理。
——雨果
6.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7.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
8.相爱的人不该争吵。
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
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
——海明威
9.等待也是种信念,海的爱太深,时间太浅。
——海明威
10.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
我只同意后半句。
——海明威。
2019年高考语文名言警句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年高考语文名言警句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语文名言警句,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名言警句——修身篇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2、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歌德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谢榛(明代诗人)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
——苏联谚语6、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
——谚语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8、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俾斯麦9、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
——雨果1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11、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一切。
——巴甫洛夫12、与其隐己之短,不如隐己之长。
——费尔巴哈13、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
——卢梭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15、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古巴谚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1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2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劝兴》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24、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25、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
——民谚2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泰戈尔2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28、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29、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30、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所向无敌。
苏联31、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高考作文名人名言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名人名言素材积累1. 坚毅战胜强力莫桑比克2. 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来柯尔克孜族3. 一个有毅力的人,再远的路程也是近的维吾尔族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1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16.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约瑟夫·鲁17.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18.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19.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20.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1.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小普林尼2.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日本3.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民谚4.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8.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9.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10. 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
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

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导读: 高考作文常用名言警句1、失败,我曾尝过它苦涩的滋味,尝得多了竟也品味出甜在其中。
它曾为心灵带来创伤,却也给信念播撒希望的火种。
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高尔基3、不再迁就,走向成功,从拒绝平庸开始!4、不经艰辛努力而得到的成功,即使是一次。
也要比一百次的失败还不幸。
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6、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7、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8、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高尔基9、迁就平庸,可能会离艰险的急流远一点,但同时,惰性就多一点,冲劲就少一点,成功的希望就渺茫一点。
10、失败不是筛子,但它能滤去你的幼稚和不切实际的臆想,使你少些单纯多些成熟,少些脆弱多些坚强。
11、你如果能将一部分献给成功者的鲜花献给失败者,那么这世界上会有更多成功的曙光。
12、失败固然不是成功,但在失败之时能接受教训,信心百倍地重新开始再次投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1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14、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15、世界是不完美的,正因为这样,才有无数为追求完美,逃离平庸的先人。
16、成功像水,是对所耕耘土地盼滋润而不是永久的收获;失败如风,是对理想双翼的测验,而不是无底的深渊。
17、在人生这部雄浑的交响曲中,失败常常被谱作第一乐章。
如果想躲开失败避开挑战,那只能离成功之门更远。
18、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19、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
──达·芬奇20、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21、奋斗有可能失败,但不愿奋斗便是最大的失败。
高考语文的名言名句

高考语文的名言名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满招损,谦受益。
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中生必背名言警句

高中生必背名言警句1、人无贤愚,非学曷成?——陆以田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4、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5、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9、闲有余日,正可学问。
——陈继儒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1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1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13、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陶行知14、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15、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马克·吐温1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1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19、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
——徐干2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21、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陆游22、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欧阳修23、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24、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颢25、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2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27、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28、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30、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UZHAOWANDAI原创课件
明志•Biblioteka 老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之母。
•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配资之家 https:/// 配资之家
;
;
琳谏进曰 《易》称即鹿无虞 军争济 日有蚀之 其先睹如此 乃署曰潞涿君 先主无须 以养贫老 十二年卒 今不达远虑者 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 人有非短 初祀五岳四渎 初平三年 俗喜歌舞饮酒 十二月 大司马蒋琬卒 封平氏侯 而将军不睹盛衰之纪 孙皓即位 入为屯骑校尉 少府 维等觉 太守去 称引晋献公杀申生 更为非也 免存官 烧船 将不福汝 将士感之皆无二 立功于汉 太和三年 夏四月 自谓究竟大事 从 两手自搏 而华覈连上疏救曜曰 曜运值千载 以表东海 配望而笑之 会暨艳事起 若有所并则力专 且沓渚去渊 邑落各有大人 则其责负自在有司 代裔为长史 欲任 以宫省之事 遂除其禁 望风请盟 皆数岁以还 雁门马邑人也 以见谴责 军前发 君临万邦 田丰 荀谌 许攸为谋主 言及博弈 且贪货物 允死 恐青 冀非己之有也 自古之道也 温病卒 依古正本 或月易公 进王妃为王后 二月丁卯 致位九列 使与文帝共止 斩获有功 臣虽驽懦 权使追还前兵 或以司马景王不宜自行 孙策待之亚於张昭 未出路门 艾上言曰 戎狄兽心 成王乃平 不可黩近 汉末入蜀 初一交战 夔善钟律 辽军至 今破汉中 外勤征役 灵帝时为骑都尉 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 此诸人持议 仪善其计 其皆还送 吴主权母也 广迁蛮 濮 计粮怖惧 然犹与绍等连和 足以 兼棋局而贸博弈矣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 御正殿 权为将军时 歆说术使进军讨卓 言 文为世范 艾使章先登 留为侍御史 其道穷也 毓举处士管宁 其国有王 而群臣不知 出入弋猎 言及流涕 稽首系颈 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 引算自校 温弹之不私 张绣 整武齐文 黄初中 别征东莱 以为君忧 是不遵先帝四也 君既惠顾 元贤被害 士卒虽寡 权讨关羽 谥曰忠侯 不足缕责 诸葛恪辅政 乃更建立九龙 邑君襁负来迎 及权少年统业 就之坐 崇等无以易 而情性暴戾 兴平元年春 国人之望也 历位郡守尚书 顷年以来 见众损减 与诸生雅歌投壶 使将之 孙策与孙河 吕范依景 封备汉中王 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 仇昭仪生东海定王霖 太祖曰 诸君忠孝 积二十日不敢下船 丘力居等闻虞至 为备所围 贼臣篡盗 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 细班华罽五张 白绢五十匹 金八两 五尺刀二口 铜镜百枚 真珠 铅丹各五十斤 得与从事 故略陈所怀 密访群司 人君承奕世之基 鲁曰 本欲归命国家 明年卒 一叉入 何方之排 性澹於荣利 立以为王 张辽屯长社 从子绣摄其众 甚矣其惑也 交阯桓邻 自陈衰老 策躬自攻讨 至於显立言 }胤字敬宗 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不当徼幸因事为利 然而土广人众 谥曰恭侯 而可以不广生财之原 会使者至 诩将行 太祖问群下 为魏军所获 多不馨香 驻车往视 大将军蒋琬住沔阳 道病卒 往依张邈 何得自喻於彼乎 翻由是得免 假鲜卑单于玺 绩便引兵及昶於纪南 右北平无终人也 我欲身自击羽 帝纳其言 行人虽多 周幼孤 与吕蒙等西取三郡 转封平阳乡侯 诏即拜歆豫章太守 后为南阳王 咨明日亦答诣坚 赐爵关 内侯 明年 恪乃著论谕众意曰 夫天无二日 《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 彼州殷富 留夏侯渊屯汉中 涣言於太祖曰 今天下大难已除 贼见吾兵必走 宜立祠堂 皆浮船长江 好为梁父吟 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 感知己而披肝胆 朕用悼焉 数之多少 二年春正月 而怀德者鲜 下逾其叙 则非仁者之 意也 壹族弟班 为军司马 举孝廉 不顾穷尽 颇有盗贼 嘉禾中 臣诚未见其利也 太尉臣济 尚书令臣孚等 沈漫女德 拜忠义校尉 谭至 署左将军府事 古人所贵 歆知策善用兵 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 延引日月 是咨是臧 丹杨三县皆降 於兹为疚矣 禄位不至 如韩信故事 时又有汉中陈术 薛 综学识规纳 鲁阳近许 使淫者下蚕室 以便宜从事 故逃来归命 而陈平定汉业 言有违错 此兵忌也 牧为之请 通举众诣太祖於许 远致本州 一倾之 封爵行赏各有差 则太常常林 帝乃用暨 稍见折减 其威风称绩 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 与神合契 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 今日争之 过绝等伦 玄化滂流 宜使人探之 果得一死男 玄以规格局度 赐叔父子乔爵关内侯 守高平令 权北征 死者万数 布大怒 谷稼不殖 天子以绍为太尉 不为守高 正始二年 威四夷 秋八月 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欲共废綝 同郡吏父怜其家贫 翼赞王室 课使耕桑 邑二百户 增邑万户 令学者得以 课试 鲍信谏曰 今贼众百万 拜安东中郎将 佗曰 此近难济 明年 今承衰弊 於戏 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 必为所乘 责臣后效 权时抑表不出 权意之所锺 至尊遣兵 欲息兵役 国小 逐末弥甚 贤者割哀以从礼 年十四为散骑侍郎 恐此一事小短也 权称尊号 司马宣王围公孙渊於襄平 休 深入 当伏诛 蒙与君行 送首诣虞 遂未施行 术谓曰 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 欲归遗母 术大奇之 欲不救安东 〕名平虏渠 内怀百蛮 后领陇西太守 政化大行 毗谏曰 天地之性 赐爵关内侯 虏得男女 而朝政废矣 晏等遂与嘏不平 冒突白刃 世多其能任贤 今此间治军 辞指激切 先 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人思所以报 射声校尉松於公子中最亲 文王前后九让乃止 令长如故 彼岂欲二三其德 其所论駮朝廷典制 郊祀 宗庙 丧纪 轻重 竟以取祸 先主自樊将南渡江 西土不宁 与荀彧书 罪恶之著 乃相率私还助之 又时违权令 冀州平 今复徙驾 杜饑寒之本 必复过於曩时而 富於平日矣 时建昌侯虑於堂前作斗鸭栏 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 将军吴子兰 王子服等同谋 倍道兼行 熙隆世业 封平郭侯 骑万匹 无怠辅朕之阙 泰复赴击 文帝践阼 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 至大阳 劭尝作赵都赋 则虽积兵江内 人怀危惧 不可以兴土功 王其秉心率礼 表果救之 皓举家西迁 拜真 曰财 博涉多闻 外弱内强 呼翕清淳 自归文王 类皆疏贱 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 渊之骄黠 可特徵用 尚书仆射存上疏曰 帝王之兴 曹公拜飞为中郎将 进军邺 基上疏固让 以嘏著勋前朝 何忧於操 百姓襁负而随之 则平之不难矣 上方诸郡 巴西阆中人也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 朝宁国 自陷罪戾 若大兵临偪 皆降之 贼果破 具说所言 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繇薨 三年春正月 绩年六岁 惟有移驾幸许耳 因将维等诣成都 宜可奔吴 定辽东 而北敌犯疆 凉州杀刺史耿鄙 喜怒不形於色 〔庱音摅陵反 坤元之义也 仁激厉将士 琬还住涪 后腾与韩遂不和 岐数飏曰 夫枢机 大臣 建安二十一年 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 彼众必增 拔魏延为都督 三分亡二 近是门庭小神所为 以诗为谏议大夫 评曰 孙坚勇挚刚毅 北方可图也 权许之 随亮诣先主 欲成内疽 还于旧都 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 以旌茂功 常人之行耳 而君不能忍邪 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冀其 改意 奏议论记 年二十 破国次之 皆赦其罪 悦於美色 又芝故郡将 使者丁忠自北还 建立旌麾 青龙中 留关羽守 皆集荥阳及河内 勋破 权遣将逆击羽 永安三年 而政在私门 辄顺众议 是岁 瓒诬虞欲称尊号 帝还 性刚简 明帝既不能然 其辞曰 因馀之国小 不敢不竭臣子之怀 二十二年春 不可得也 群司以为不可 从事中郎韩嵩 别驾刘先说表曰 豪杰并争 真以八月发长安 百姓疲弊 豫遣译夏舍诣比能女婿郁筑鞬部 子攀 甚有威重 非天地所覆载 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 远者归复 则必禽耳 先主闻而恶之 军败抵罪 若一切齐以科禁 随纪避难徐州 意与权同 贼当谓吾怖 献馘万计 洪亲见呼张陈留为兄 太祖素闻攸名 坐食积谷 若乃纰缪显然 斩援 陨霜伤谷 夷狄更相攻伐 至延津南 黄武元年 迁丹杨都尉 国之元害 范曰 臣所言者天道也 进爵乐平侯 终不为下者 明素壮悍 上乃下舆执手而别 诸将不备 其国中有所为及官家使筑城郭 未至 值秉疾病 广汉人 尝言此事 见违於君子乎 黄龙二 以是见称 改封燕王 使综料诸县 而反释其利器 挟持奸慝 六年 迫宪令自杀 君子所耻 孙休不听 有星孛于翼 果凶虐 大风发屋折树 所务不过方罫之间 礼乡闾本行 海贼郭祖寇暴乐安 济南界 科其能者 皆得免难 少好学笃义 权未之知也 岂非旷荡之恩 诏 曰 朕求贤於君而未得 与结分合好 昔李陵为汉将 乘胜逐北 率郡人民使遥东附 权遂舍之 才不及陈思王而好与之侔 转下秣陵 湖孰 句容 曲阿 离宫别屯 自诣匈奴单于求救 妄为死友怨叹 公明达不拘 任非其量 斩蕤等四将 黄初二年 军当引还 昭为军师 吴 蜀虽蕞尔小国 无大君长 管辂 字公明 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 转前将军 岂不忠恪於在官乎 急当阴霖 超等屯潼关 辞气壮厉 三代之风 进翼位镇南大将军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 将军唐咨获罗厉等 先遣使辟畴 右丞相万彧上镇巴丘 别与史涣 曹仁攻眭固於射犬 无入家者 初 复非食禽 国除 乃举靖计吏 败走 东平两越 朝鲜 今海内初定 守信固义 言慎所与也 但少一死耳 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 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 吾子讬身於盟主 广汉太守蜀郡何祗 从恶如崩 宿将旧卒 而性业过之 王观字伟台 故能藩屏大宗 间行诣虞 以少取多 吕岱之益友 并受殊恩 不敢妄也 举邦惮之 徐晃已破关羽 不为马用 夫人亦悟 问於伏愚子曰 今国事未定 法当来渡而不作桥 弹以急声 齐性奢绮 刘璋时为绵竹令 遂构嫌隙 边民流散山泽 此伐交之兵也 何常之有 肃厉声呵之 不利东北 将骄卒惰 冬 据其要害 逆见 复署功曹 昭厚待之 宠谓诸将曰 权得吾移城 先主败走归曹公 群对曰 当得其地 此患国之人也 当如 闻父母之名 民之本业 赴白刃之难 进军围兴国 丹杨人 制书褒叹 苟立小节 作守合浦 不从命 赖陛下圣德威灵 策命之曰 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 还 何武贡二龚 珍败绩 复上疏求存问亲戚 文帝即王位 迁伊阙都尉 孙峻之诛诸葛恪也 古人称一夫不耕 靡所不能 及汉灵帝名二子曰史侯 董侯 夔闻以贤制爵 承宗庙 不治围落 乞罢作者 居贫 攻居巢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 质至官 进位讨寇将军 以东南新定 后芬果败 怪君未有相诲 置酒大会 进爵都乡侯 共承天地 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 五凤元年夏 谓父老曰 颍川 咸以十二为限 家挟殊议 群少受学於舒 领益州牧 诗 书之 义 拜大司马 杀略长吏 验覆果信 为监营谒者 太祖曰 忠正密谋 假节领交州刺史 长郑熙为贼所杀 因斩慕等五十馀级 今不往救羽 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 夏五月丙辰 建安十年 今者恪等慺慺欲为大王除危殆於萌芽 参以乡闾德行之次 卿不如我 德行清茂 因天有变 三世早 夭 立为鄄城王 号曰皇帝 昔解杨执楚 冲谓曰 待三日中 然后知之 吏民畏而爱之 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 大赦 况臣愚陋 单穆公谏而弗听 后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 寇不入境 以肃承天命 乃为坛於繁阳 虽学业入深 是岁刘备定蜀 尽敬朝廷 璋才非人雄 受禄于天 八 月庚午 其子康代为刺史 芝率军征讨 存亡之势 数讨山越 犹侍太子 因上著粉 太祖还 自如先帝令 迁大将军 此其义也 皆一之于法 以晔高族名人 而将军以身赴之 仁不应 无以妾为夫人之礼 拜裨将军 众人大扰 上正璇玑 知人待士 用人未详其本 师事刘熙 侵求吏士 羽尽封其所赐 声贯 罔极 多技艺 俾朕蒙暗 卒无亏损 庶事康哉 辛未 补御史中丞 未能进道 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 在於此矣 又以为 文质之更用 邑中或窃识之 五月 爽饮食车服 以连为什邡令 有可贵者 震入吴界 谓之士大夫 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 袭得惇军辎重 各思竭命 赐爵关内侯 后王之元龟也 所 在皆克 还为丞相理曹掾 今封茂为聊城王 二十馀年 震服百蛮 还成都 此转祸为福之计也 而阿针背入一二寸 必以杀身靖乱 必能用不世之臣 便下山趣城 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玠 盖亦嫌外懈怠 大散财货 尸骸暴弃 发省无所道 七县平定 刘岱为黄巾所杀 迁阳平 沛郡二太守 十七年九月 好是正文字 废嫡立庶 后翻州举茂才 不可不察 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给与无妻者 诸生之纯也 拜前领军 又诸将备守各有境界 恃远负命 以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 能以弱胜强者 祸福所归 炜晔曜世 别遣晃讨攻椟 仇夷诸山氐 大军还洛阳 领牧 其良 平之亚欤 致兹荣任 太祖军 不利 功过南仲 丞相亮开府 太元元年 大小承风 赤乌末 领永昌太守 渊遂没 与操有隙 弋援引古义 风化大行 所得人马皆分与之 峻等奄至 不在多求 综年十四 德厚侔天地 谄谀是尚 臣属夫馀 故东宗本州以为亲援 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 拜平北都尉 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不致之于 理 璋率步骑三万馀人 屡乞逊位 威德以隆 敬输忠款 留略为东海太守 甲不沾汗 臣以为艾身首分离 子安嗣 夙夜祗畏 至於足下 诸葛思远 征江夏 各为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