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博物馆.ppt
天魂 中国航空博物馆

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绿树环抱着一座特色鲜明的专业博物馆。
虽组建时间很短,却跻身世界前五名的行列—它就是有着“天魂之誉”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这里荟萃了大批珍贵的航空文物,一架架战机飞越时空,从历史深处腾空而来,降落在展台上,中国航空的辉煌在这里凝固,成为展现中国航空事业的“名片”。
文:陆杨236歼-12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1973年9月向中央领导做汇报表演,当时叶剑英元帅赞誉其为“空中李向阳”。
歼-12机动性很好,参加试飞的飞行员都赞叹有加。
歼-12是世界超音速战斗机的“最轻”冠军,但重量轻体积小也恰恰是其致命弱点,安装武器的空间很有限,也无法装载足够的燃油,导致战斗力和续航能力都很薄弱。
这两个弱点直接导致歼-12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歼-12战斗机总共只生产了五架,博物馆收藏了两架,因它外表美观而且较轻,流线比较好,1987年建馆时就把其中一架作为馆标树在了馆标区。
它被高擎于14米空中,两侧簇拥着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底座上刻着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志在蓝天”。
歼-12战斗机尽管半路夭折,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毛主席“座驾”离博物馆大门不远是露天展区的伟人座机展,其中有一架被誉为博物馆“镇馆之宝”的4202号伊尔-14型运输机。
这架飞机是斯大林1956年赠送给毛主席的。
从1957年3月19日至1958年9月10日的18个月里,毛主席先后23次乘坐这架飞机,航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飞机内部陈设仍保持当年乘坐时的景况,客舱内设置了17个座椅、一张矮床、一张沙发和一个办公桌;客舱前隔板右侧悬挂着一幅毛主席第一次乘坐该机时的照片。
这幅照片拍摄于1957年3月19日,毛主席从徐州到南京的途中,当时毛主席坐在机舱内的沙发上,伏在小方桌前,正聚精会神地看材料。
跟随采访的记者侯波此时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
伊尔-14与它的前身伊尔-12型相比,提高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占地面积近300亩。
它集中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是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场所。
在最近一次我的参观中,我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进入中国航空博物馆,我不禁被其庞大的规模所震撼。
整个博物馆建筑宏伟,外观设计似一架巨大的飞机,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
步入馆内,展厅宽敞明亮,各个展区分明有序。
我按照展览的路线逐一参观,惊叹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博物馆的第一展区是介绍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源和初期发展。
展览一开始,我看到了模型和实物展示了中国航空先驱们的努力和贡献。
从冯如的飞机模型到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雀”真实尺寸的展示,我了解到中国人自主研发并制造飞机的艰辛历程。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和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后,我来到了展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区域。
这里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各个时期的飞机、发动机以及相关设备。
我看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各种型号飞机,包括运输机、战斗机、直升机等。
特别是中国的大飞机制造能力,展示了我国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为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感到骄傲。
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是展示中国航空事业在航空运输方面的成就。
这里有关于中国民航公司的历史展示,以及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模型和航线网络图。
我了解到,中国航空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运输公司之一,拥有庞大的机队和广泛的航线网络。
这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树立起了里程碑。
除了展览区,中国航空博物馆还设有教育活动区和互动区。
在这些区域,我可以通过模拟飞行器和模拟飞行器驾驶舱,亲身体验驾驶飞机的感觉。
我还参加了专业人员讲解的讲座,学到了关于飞行原理和航空技术的知识。
这些活动非常有趣,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参观结束时,我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各个展区,我逐渐领略到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航空事业取得了快速而持续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我特地参观了中国航空博物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飞机展示、技术创新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飞机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
在那个时期,中国的先驱们勇敢地探索着飞行的奥秘,为中国航空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航空博物馆通过展示早期的飞行器和相关文物,让人们领略那个时代的飞行激情和对未来航空发展的向往。
二、飞机展示中国航空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飞机模型,包括军用飞机、民用飞机以及直升机等。
这些飞机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展示的中国自主研制的飞机,体现出中国航空工程师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突破,也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之路。
三、技术创新中国航空工业不断推动着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航空科技竞争。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展示了一系列航空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新型发动机、先进材料和无人机等。
这些技术创新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国际航空领域的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
四、未来展望中国航空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过去和现在的成就,还呈现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未来展望。
通过展示未来飞行器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未来,中国航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航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安全、高效和便捷的空中出行体验。
总结: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辉煌与潜力。
通过了解历史背景、观赏飞机展示、了解技术创新和展望未来,我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巨大进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航空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航空发展的光辉,也为我们树立了追求卓越、创新不止的榜样。
(此处以空两行,结尾语不要出现)。
中国航空的辉煌发展PPT课件

源起 近代 未来
1
中国航天发展史
源起:
嫦娥
孔明灯等 风筝
2
中国航天发展史
近代: 1840年氢气球飞艇和 飞机图片传入中国 飞机的文章及图片。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 摸索中国自己的航空道路
3
中国航天发展史
1887年,天津华蘅芳制造 出了中国第一个氢气球
1910年清政府在南 苑设厂制造飞机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
8
中国航天展史
自主支线客机ARJ21
/albums /1458809/1458809.html 年11月28日中午支线客机 ARJ21首飞成功宣布了 ARJ21支线客机,成为新 中国航空业历史上第一款 自主设计、自主研发、拥 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民用飞 机,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 的空白,并为中国民用飞 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1年10月中苏签订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 飞机、发动机及组织 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 助的协定》中国航空 工业来说是一个极大 的鼓舞
5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1年12月,经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第 一架飞机,由南昌飞机厂制造的初教5(仿雅克-18) 于1954年7月11日试飞并于8月26日开始投入批量 生产
出了中国第一个氢气球1910年清政府在南苑设厂制造飞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航天发展史1951年10月中苏签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中国航天发展史1951年12月经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第一架飞机由南昌飞机厂制造的初教5仿雅克18于1954年7月11日试飞并于8月26日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中国航天发展史改革开放中国的航空工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除了进行强歼7歼8等飞机的改型外还努力研制新一代性能更先进的飞机其代表就是歼8歼击机等飞机成为当时中国主力战机
北京航空博物馆简介

北京航空博物馆简介
北京航空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第一座以航空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
它是中国民航局直属单位,也是中国航空博物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约7,000平方米。
北京航空博物馆的展馆分为固定展区和临时展区两个部分。
固定展区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航空器、导弹、火箭、发动机等飞行器材。
其中包括中国自主研制的飞机模型、航空器件、宇航员装备等,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像资料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除了固定展区,北京航空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展示更多的航空相关内容,如军民航航空器、航空文化等。
此外,博物馆还开展航空科普教育、模型展示、文物修复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航空历史、感受科技进步的平台。
作为中国航空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航空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成就,开展科普教育,促进航空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它是广大航空爱好者、科技爱好者和游客们学习、探索和欣赏航空领域的理想场所。
中国航空博物馆详细资料大全

中国航空博物馆详细资料大全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该馆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大汤山脚下。
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天然植被茂密。
在72万平方米的馆区内,绿化覆蓋面积达45万平方米。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排名前五位、亚洲第一的集知识型、教育型、科技型、研究型、园林型、旅游型为一体的大型航空专业博物馆。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中国航空博物馆•外文名称:China Aviation Museum•类别:大型航空博物馆•地点:北京昌平•竣工时间:1989年11月11日(对外开放)•开放时间:8:30-17:3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馆藏精品: *** 座机、“功臣”战机、香玉剧社号•级别: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免费(洞库等展厅需另收门票)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景区热度指数,历史沿革,展出内容,洞库展厅,珍宝馆,露天展厅,珍贵藏品,举办活动,旅游信息,历史沿革中国航空博物馆自1986年10月开始筹建,1989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航空博物馆 2007年8月20日,中国航空博物馆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航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5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空军签署了共建中国航空博物馆协定书。
对博物馆进行扩建,在扩建完成后又收集各种现有航空装备样机约800余架,如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枭龙战斗机等。
同时建设的永久性雕塑群景观通过“利剑”主雕塑、英雄大道和英雄纪念墙三部分组合,展现中国航空和空军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光辉历程。
自1986年到201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筹建阶段,利用洞库成立了“空军武器装备陈列馆”,远赴中国各地采集、抢救中外名机100余架,航空文物4000余件。
中国航空博物馆英雄纪念墙介绍

中国航空博物馆英雄纪念墙介绍
中国航空博物馆英雄纪念墙是为了纪念在中国航空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而设立的。
墙上展示了许多英雄的名字和事迹,让人们能够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
这些英雄包括了飞行员、机务人员、科研人员等各个领域的人士。
他们为了国家的航空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在墙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和照片,以及他们在航空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
参观英雄纪念墙,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英雄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同时,参观英雄纪念墙也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增强我们对国家航空事业的自豪感。
中国航空博物馆英雄纪念墙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让我们缅怀英雄,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参观一下这个有意义的地方。
中国航空博物馆专业讲解

中国航空博物馆专业讲解
中国航空博物馆专业讲解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航空历史概述:从中国古代的制作风筝、火箭,到近现代的飞机制造和发展历程,介绍中国航空的发展历史。
2. 飞行原理和技术:介绍飞行的基本原理,如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等,以及现代飞机的构造和技术特点,如螺旋桨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中国航空产业发展:介绍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和航空器件。
4. 航空文化与艺术:介绍航空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如航空艺术、航空影像等,展示航空的艺术品和文化产物。
5. 飞行员和飞行学校:介绍飞行员的培训和选拔过程,以及中国的飞行学校和飞行员队伍。
6. 航空安全和飞行事故:探讨航空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7. 航空科技和创新:介绍航空科技的最新进展和创新,如无人机、航空航天技术等。
8. 航空器维修和保养:介绍航空器维修和保养的流程和标准,
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9. 航空教育和职业发展:介绍相关的航空教育机构和培训项目,以及航空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10. 航空博物馆展品解读:详细解读博物馆内的各种航空展品,包括飞机机型、发动机、仪器设备等,讲解其历史背景和技术特点。
以上是中国航空博物馆专业讲解的一些内容,具体的讲解内容可能根据博物馆的展品和展览主题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
中国航空博物馆(China Aviation Museum)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
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亚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荟萃地。
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1986年建馆,198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
占地70余万平方米,馆藏270余架飞机、99架国家文物飞机、近万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军事主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跻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馆。
走进航空博物馆,那高达十余米的馆标就让你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着一架通体洁白、正在紧急上升的单座轻型歼击机(歼-12),基座的正面刻着杨尚昆同志题写的四个大字-志在蓝天。
博物馆广场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从泰山采集的一块完整的黑色花岗岩制成,碑文为:纪念为中华民族航空航天事业献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2008年9月,在国家博物馆等级评定活动中,中国航空博物馆在全国2400多家博物馆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的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其中3家军队所属博物馆之一。
2007年8月20日,中国航空博物馆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展厅介绍
洞库展厅
航空博物馆占地50余公顷,有两座规模宏伟的展厅-洞库展厅和露天停机坪展厅举办“洞内、露天航空装备展”。
洞库展厅是利用七十年代开
凿的储机库改造的,宏伟开阔,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主要陈列着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珍贵飞机:初教-5,结束了中国不能造飞机的历史:歼-12,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的新式歼击机;运-5,曾将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
露天展厅
露天展厅主要陈列着世界各国制造的各种飞机,如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涡轮螺
旋桨动力装置的英制“子爵”号运输机,还有其它各类飞机精品。
除此之外馆内还设有“发动机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设备展”、“救生防护装备展”、“毛主席座机展”等陈列。
馆内共有100多种型号的200多架飞机,还有地对空、雷达等航空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
规模如此之大的航空专题博物馆,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航空史的缩影,也是飞行器的博览会露天展区收藏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过的飞机,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生日礼物──图-4重型轰炸机,在“驼峰空运”、建设西藏、边界反击战中屡建战功的C-46大型运输机,参加“两航”起义的康维尔-240、C-47以及英国的子爵式、图-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