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政治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点

政治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的政治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内涵及作用: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2. 人的价值的内涵及评价: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等。
(4)坚持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生价值观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改革创新、勤劳奉献、团结互助为时代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 青年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志报国,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传统美德,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关注民生,服务人民群众;强身健体,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通过掌握这些政治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幺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杜会存在的反映。
它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人皆有之。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不一样。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和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着的导向作用。
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最高标准,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使自己得到发展与完善。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

2019年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
价值观就是让自己在某地方的存在有意义,而且有积极的意义,缺了你就没那么完美,让表现出价值来。
人生观和价值观考点总结:人生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
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
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政治必修四⼈⽣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复习⾼中政治时,建⽴起知识框架,才能够有效复习并掌握重要知识点。
下⾯店铺⼩编给⼤家带来⾼中政治必修四⼈⽣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政治必修四⼈⽣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 (2)树⽴正确的价值观。
(3)个⼈利益和集体利益、个⼈和社会 个⼈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个⼈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反对极端个⼈主义,保护个⼈正当利益;在社会⽣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价值 ⼈⽣价值包括个⼈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的尊重和满⾜两个⽅⾯;实现⼈⽣价值的条件和途径;⾛出⼈⽣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崇⾼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 ⼈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于⼀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与社会的统⼀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飞跃。
认识的⽬的是⽤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
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
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深、由⽐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个层次进到另⼀个层次。
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和社會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應提倡誠信(4)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走出人生價值觀的誤區,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5)理想與現實樹立崇高理想;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6)社會實踐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群眾利益高於一切;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1、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事物的外部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這是認識的第一飛躍。
認識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認識去指導實踐,獲得物質成果。
2、*與假像都是事物的現象,都表現事物的本質,都是客觀的。
兩者所不同的是*是事物本質的如實表現,假像是本質的歪曲表現。
由於都是客觀的,因此*與假像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3、認識的深化是指認識由淺入深、由比較深刻到更為深刻的過程,或由一個層次進到另一個層次。
認識的擴展是指在更廣闊的領域內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質與規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廣闊領域中各種事物的共同本質和規律,認識的向前推移是隨著客觀事物的進程而不斷向前推移,或不斷研究新事實,提出能夠解決新問題的理論。
4、認識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複雜,由膚淺向深入的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過程。
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多次無限反復。
每次反復都使認識進入比較高一級的領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認識、科學理論的聯繫與區別。
6、物質的決定作用與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兩類不同性質的作用。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人生观与价值观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价值观部分1.价值与人生价值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政治人生观与价值观知识要点归纳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人生观与价值观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
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价值观部分
1.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⑵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
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
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
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
系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
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人生观与价值观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