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类型推断题
推断题解题方法

一、主要解题方法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常见物质及溶液的颜色———推断题的题眼三、经典题透析类型一、框图型推断题解决框图型推断题关键是找到题眼(突破口)。
1、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55-1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荆门)下图中A ~ 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推断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2)写出上述物之间转化时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转化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已知转化过程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3、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带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带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图示中A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 、B 、C 、D 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E 的化学式为_____;(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物质A 的类别为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中一种)(4)反应②的反应类型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CaCO 3 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氧化物 一定不【解析】【分析】A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 、B 、C 、D 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 是CaCO 3,D 能与CaCO 3反应,所以D 只能是酸,应该是盐酸,C 能与盐酸反应,可转化成CaCO 3,所以C 可以是Ca(OH)2,A 和B 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生成A ,B 能与Ca(OH)2反应,所以B 是Na 2CO 3,A 是CO 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 的化学式为CaCO 3;【详解】(1)E 的化学式为CaCO 3;(2)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3)物质A 是CO 2,属于氧化物;(4)反应②是:22322NaOH+CO Na CO +H =O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等,找出该题的突破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该题的突破口。
2020中考化学3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

题型复习(三) 推断题题型之一框图型推断解答框图推断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最后一定要养成将答案代入原题进行验证的良好习惯,因为“是对还是错”我们自己就能进行检验。
类型1三种未知物质1.(2019·云南)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__CO__。
(2)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__CuO__(写出一个即可)。
(3)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CuSO4===Cu(OH)2↓+Na2SO4__。
2.(2015·云南)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H2O2__。
高温(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2CO__。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NaNO3(或硝酸钠)__溶液。
3.(T2变式)(2018·保山腾冲县模拟)如图A、B、C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且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B为紫红色金属,C为黑色固体,A→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则A的化学式为__CuSO4(合理即可)__;C→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CuO+H2SO4===CuSO4+H2O(合理即可)__。
高考语文中“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的类型分析及解析

高考语文中“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的类型分析及解析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给下列句子划分句子成分①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自己腰带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②日益普及的电脑,在给现代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获知方式和习惯。
③“两会”期间,省政府与铁道部在北京就加快推进江苏铁路建设的问题举行了会谈,提出江苏铁路网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化,成为世界一流水平铁路网的构想。
2.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得机遇。
3.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让短途出行更加方便,有了它,大家都不用再挤地铁或公交了。
共享单车减少了汽车的使用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有了它,就不会再有空气污染。
在满足人们安全、快捷、舒适出行的同时,共享单车还成为治疗城市拥堵“癌症”的一剂猛药,有了它,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消失了。
①有了它,大家不一定不用再挤地铁或公交。
②________③________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势必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
只要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
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①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不一定会让各国人民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何做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推断题

如何做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推断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推断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
推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高层次阅读理解题,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要严格依据作者所陈述的细节、事实以及作者的措词、态度和语气,找出能够表露作者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的词句,然后利用自己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根据近几年高考英语推断题的考查情况,本文拟就对隐含意义的推断、作者观点的推断、写作目的推断以及材料出处的推断等四种典型的推断题类型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熟练应对。
一、如何推断隐含意义1.推断隐含意义的提问方式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______.According to…, we can infer that______.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is most likely_______.When the writer talks about …, what the writer really means is_______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______.The story implies that___________.We can infer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_____.这类题干中通常常含有infer, suggest, imply, conclude, intend, purpose, be likely to…等标志性词语。
2. 干扰项的设置特点在通常情况下,这类试题的干扰项具有以下特点:或是文章中直接用于表达细节的信息,或是文章中无关紧要或片面推出的结论,或是与文章内容完全相反的结论,或是不合常理或不合逻辑的结论等。
3. 答题误区同学们在做类题目时,很容易误选文段中直接用于表达信息的选项或表示片面结论的选项。
推断题题型及解题思路

推断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推断题是历年各地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中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近年各地所考中考题灵活度越来越大,题目越来越新颖,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做一些探究。
一、常见的题型1、文字叙述型推断题:2、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3、框图型推断题:4、流程线式推断题:5、计算型推断题:二、推断题常见解题突破口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
2、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2)C+KOH→D↓(蓝色)+E(3)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________ ;E __________;F _________3、.已知:单质X+化合物甲——单质Y+化合物乙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Y是气体,化合物乙的溶液呈浅绿色,则X是,化学方程式为(2)若X是红色固体,Y是固体,则X是,化学方程式为;(3)若Y是红色固体,X是固体,则Y是,化学方程式为(4)若化合物乙常温下是气体,则X是,化学方程式为(5)若化合物乙常温下是液体,则X是,化学方程式为(3)E和F反应生成D、H、G的化学方程式10、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 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5是工业制X的主要反应之一。
判断推理专题练习(四)

判断推理专题练习(四)(共45题,参考时限40分钟)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一、图形推理:共10题。
二、逻辑判断:共15题。
每题给出一段陈述。
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56.一项对30名年龄在3岁的独生孩子与30名同龄非独生的第一胎孩子的研究发现,这两组孩子日常行为能力非常相似,这种日常形为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以及和同龄人,他们的家长及其他大人相处的能力等等。
因此,独生孩子与非独生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几乎一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进行对比的两组孩子是不同地区的孩子B.独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时间多于非独生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C.家长通常在第一胎孩子接近3岁时怀有他们的第二胎孩子D.大部分参与此项目的研究者没有兄弟姐妹57.亲爱的编辑:琼斯的新书有可能会毁掉在国内危机期间担任高级政府职位的人的名誉。
然而读者们应该不考虑琼斯的批评。
琼斯的反政府态度是众所周知的,他的批评只能说服和他一样的人,即那些从未有过,以后也不会有真正的责任感的人,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做出评判。
上述论述用了下面的哪种有质疑的技巧?A.它用的“责任”这个词来表达了不同的意思B.它假设攻击某一宣称的来源就足以否定这一宣称C.它假定大多数人与琼斯持相同的反政府政策的态度D.它呼吁一个不可靠的权威人士作为它的立场的支持者58.“试点综合症”的问题屡见不鲜。
每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先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这种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本来是人们经常采用的。
但现在许多项目中出现了“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A.在选择试点单位时,一般选择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单位B.为保证试点成功,政府往往给予试点单位许多优惠政策C.在试点过程中,领导往往比较重视,各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快D.全社会往往比较关注试点和试点的推广工作59.运动会上正在进行10000米径赛。
推断题分析

1.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例1,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铜、碳酸钾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2)向(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3)在上述(1)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例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例3.有一包白色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①将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液体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在完全反应后的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混合物中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2)练习: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有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类型推断题
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
(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
(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2、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E ____________。
3、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反应。
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两两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体,“↓”是产生沉淀,“—”是无明显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2,有A 、B、C、D四种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两两混合现象如下:
A+B——有气体 B+C——有沉淀 A+D——无明显现象
则A、B、C、D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