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线助剂,防紫外线整理剂,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剂
防UV助剂_防UV剂_紫外线遮断整理剂_紫外线屏蔽剂_面料防紫外线剂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50Anti-ultraviolet rays finishing agent HTUV150 使用方法根据织物的品种和加工设备可以采用浸轧、浸渍、冷轧堆及印花工艺。
HTUV150可单独用于全漂织物,也可与阴离子染料(活性、直接、酸性)同时染色或印花,工艺条件与使用的染料相同。
一般用量为1~4%(o.w.f)。
实际用量依加工工艺和被处理物之种类、形态、组织、密度及加工目的的不同而异,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纤维素纤维织物的使用方法如下:一、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50 10~40g/L纯碱 4~8g/L2.工艺流程: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80~100℃)汽蒸(饱和蒸汽100~105℃×60~90秒)或焙烘(130℃×2~3min)冷水洗3.化料操作:为避免HTUV150过早水解,保证浸轧液的稳定性,应先将水和HTUV150加入化料槽,临用前再加入已溶解的纯碱。
二、浸渍工艺(可与染料同浴进行):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50 1~4%(o.w.f)元明粉或食盐 20~40g/L纯碱 4~6%(o.w.f)浴比 1:10~152.工艺流程:从室温到80℃,每分钟升温1~2℃,在70~80℃,处理30~40min,热水洗,最后冷水洗。
说明:1.HTUV150与染色同浴时,可能存在染料竞染问题,对于中深色纺织品建议在染色之后用HTUV150处理。
2.UPF值受到纤维的品种、纤度、截断面和织物的种类、规格等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等影响。
所选用的织物需满足一定的物理参数才能保证对紫外线有足够的屏蔽作用。
为最大限度减少阳光穿透织物而照射皮肤,孔隙度(单位面积孔隙的数量)应小于2%。
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Herst质量吊牌:通过简单的协议,并且整理织物符合Herst的标准,您就可得到使用Herst质量吊牌的授权。
请您索取Herst的质量吊牌协议文件。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Herst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产品用途·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
·提高运动服、沙滩装、游泳衣、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职业装及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的紫外线屏蔽性能。
基本性状组分三氮杂苯衍生物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外观淡褐色液体离子性非离子p H 值约为7溶解性可与水混溶稳定性在硬水中,pH值在5~8的酸、碱溶液中稳定,使用方便相容性可与阴离子及阳离子产品一起安全使用稀释使用前必须彻底搅拌均匀。
可用温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加入处理浴中安全性无毒,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要求。
本产品的贮存和使用应遵守化学品安全规定,不得吞服特性优点1.高效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异耐久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及紫外线遮断屏蔽效果,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2.用量小,作用高效持久确保在适当结构纺织品上有高的UPF值3.与纤维的亲和性高,热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种工艺,能最大程度地屏蔽紫外线4.反应型产品,可与纤维持久链接极高的耐水洗和光稳定性,经重复洗熨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后效果均不下降5.产品通用性好适用于高温吸尽法、浸轧法和涂层工艺。
Herst®防紫外织物满足EN13758-1:2001,EN13758-2:2003, AS/NZS 4399:1996,AATCC183-2004 ,《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等标准要求。
6.不影响强力和吸湿透气性保证手感柔软、清新自然和穿着舒适使用方法可以采用浸轧、浸渍、涂层、印花和喷涂等工艺。
用量依加工程序和被处理物之种类、形态、组织、密度及加工目的不同而异,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浸轧工艺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交链剂AF6900 15~50g/L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90~110℃)高温拉幅(180~190℃×30s或140~145℃×3min)●浸渍工艺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6% (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涂层工艺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4%涂层浆 X%漂染印花织物涂层烘干(高温焙烘或拉幅)注意事项:1、棉针织成衣等可采用以下加工方式:室温浸渍(浸轧配方用量)离心脱水(回收残液,重复使用)烘干(80~110℃,6~10min)2、因防紫外整理剂HTUV100低温久置后会产生沉淀,使用时请充分高速搅拌、混合后再使用。
紫外线吸收剂名词解释

紫外线吸收剂名词解释紫外线吸收剂,也被称为紫外线吸收剂或紫外线滤光剂,是一种特殊的光稳定剂,用于抑制或延迟塑料、油墨和其他高分子材料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老化的化学物质。
由于太阳光中紫外线的能量较高,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发生降解,导致颜色褪色、表面龟裂、强度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来提高这些材料的耐久性。
紫外线吸收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从而阻止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破坏作用。
当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到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材料表面时,紫外线吸收剂会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从而减少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破坏作用。
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等,它们具有较好的吸收波长范围和较高的吸收效率。
无机紫外线吸收剂如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等,也常用于某些特殊场合。
在选择紫外线吸收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需要根据所保护的高分子材料的类型、使用环境和所需防护的紫外线波长范围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紫外线吸收剂与其他组分的相容性、稳定性、耐热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除了在塑料和油墨等领域的应用外,紫外线吸收剂还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织物处理等领域。
例如,在涂料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延缓涂层的老化,保持涂料的颜色和光泽;在织物处理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增加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防止织物褪色和变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耐久性,但并不能完全阻止其老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材料的耐热性、耐氧化性、抗水解性等,以及合理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塑料等材料中添加剂的使用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限制,因此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时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同时,为了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高效环保的紫外线吸收剂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紫外线屏蔽剂棉织物用阻燃剂洗可穿抗皱整理剂防水整理剂吸湿速干剂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结构或组分:三氮杂苯衍生物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用途及应用方法: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1、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交链剂AF6900 15~50g/L〈2〉工艺流程: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90~110℃)→高温拉幅(170~190℃×30s或120~130℃×3~6min)2、浸渍工艺(只适用于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6% (o.w.f)〈2〉工艺流程: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抗紫外线整理概述近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促进健康,现在却被告之,赖以抵挡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益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区增加。
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癌高发区。
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皙的人受紫外线的威胁更大。
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过程中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
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
此外,臭氧层遭到破坏还可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皮肤基因。
因此本项整理将日益显得重要。
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 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
此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
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防紫外线整理的原理

防紫外线整理的原理
防紫外线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物理屏障:物理屏障是通过阻挡紫外线的直接照射来防护皮肤。
例如,遮阳伞、帽子和太阳镜等,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2. 吸收剂:这种方法是通过化学物质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化学吸收剂有氧苯酮、二苯甲酮等,它们能够吸收UVA和UVB紫外线。
3. 反射剂:反射剂能够将紫外线从皮肤上反射出去,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常见的反射剂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在防晒霜和防晒液中广泛使用。
4. 分散剂:分散剂通过将紫外线散射到不同的方向来减少其对皮肤的伤害。
通常,这种方法主要用于UVA紫外线的防护。
综合使用以上不同原理的防紫外线产品,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紫外线防护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晒产品的SPF(防晒因子)和PA(防护级别)值来选择适合的产品。
此外,还要注意防晒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均匀涂抹、多次涂抹等,以确保有效的防护效果。
防紫外线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整理剂,防UV助剂,抗紫外剂

防紫外线剂,抗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整理剂,防UV助剂,抗紫外剂抗紫外线整理概述近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促进健康,现在却被告之,赖以抵挡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益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区增加。
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癌高发区。
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皙的人受紫外线的威胁更大。
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过程中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
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
此外,臭氧层遭到破坏还可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皮肤基因。
因此本项整理将日益显得重要。
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 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
此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
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UV-B能量大,能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出现水泡,产生晒伤。
UV-A会引起肌肤变黑,造成皮肤干皱。
皮肤晒黑主要是人体抵御日光破坏造成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在某些人身上会导致癌变。
具体情况是紫外线能使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形成碎片。
当皮肤内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核就会释放修复性的物质——酶,酶能有助于产生新的DNA,以替换被损形成的碎片,然而被损的碎片和酶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
如果超过修复能力会使皮肤致癌。
紫外线对人们的危害在于它对皮肤具有透过性。
波长较长的UV-A比UV-B透过皮肤量大,对人危害最大。
因为超短紫外线UV-C能被臭氧层所吸收,再加上各种气体、云雾、尘埃等的散射,使得小于280nm的电磁波无法到达地面,UV-B也只有一半能到达地面。
防UV助剂-抗紫外线吸收剂-防紫外线剂-紫外线屏蔽剂-抗紫外线整理剂

防蚊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棉针织物上的应用王玉娟1,2,葛风燕1,2,蔡再生1,2,姜建英3,陈炳良3 (1.东华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2.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3.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昆山215347)原载:第八届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66-摘要:以防蚊剂DM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防蚊微胶囊,通过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仪分别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应用微胶囊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防蚊整理,测试并分析了其驱杀蚊效果。
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纯棉针织物具有持久的驱杀蚊效果和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关键词:微胶囊;防蚊剂DM;防蚊整理;结构表征;驱杀蚊效果;耐水洗性能;界面聚合法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通过化学法、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将活性物质(囊芯药物)进行包裹而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一种技术[1]。
将此技术应用于防蚊整理,不仅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蚊虫叮咬,还能够克服传统驱杀蚊剂的缺点[2],避免有效成分与人体的直接接触,且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3]。
本文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作为制备聚氨酯壁材的反应单体,高效低毒的防蚊剂DM为芯材,制备了微胶囊悬浮液。
研究了防蚊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结构,通过二正丁胺法测试防蚊微胶囊整理剂中有无异氰酸酯残留,并采用浸渍法将防蚊微胶囊应用于纯棉针织物,通过防蚊效果以及击倒和致死作用测试,分析了整理后织物的驱杀蚊效果随放置时间和水洗次数增加的变化。
1 实验1.1 实验材料及仪器实验材料:18 tex(32s)棉、2.2 tex(20 D)氨纶的棉氨汗布(张家港市佳朋纺织XXX);白纹伊蚊(羽化后2~3日龄未吸血的雌性成虫);防蚊剂DM、2,4甲苯二异氰酸酯、环己酮、聚乙二醇400、乙二胺(EDA)、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乳化剂(自制)、低温黏合剂、分散剂 JFC、二正丁胺、溴酚蓝指示剂、N-甲酰二甲胺(DMF)。
抗紫外线整理剂 ADK UV-P

抗紫外线整理剂ADK UV-P
产品用途:本产品是专用于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剂,可降低紫外线对涤纶防织品的穿透性。
本产品对涤纶织物具有非常优异的抗紫外整理效果和耐
洗性,采取染色同浴使用时不增加额外的加工程序,实现节能减排,
而且对色光的影响不大。
应用方法:ADK UV-P可单独或与分散染料同浴使用,用量:1-3%。
(1):高温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X%:
ADK UV-P:1~3%;
匀染剂:0.5~1.5%;
醋酸:PH=4.5~5;
浴比:1:10~1:20;
升温至130℃,在130℃下保温染色30~60min。
根据所用染料品种不同,相应调整染色升温速率和染色时间。
若单独使用ADK UV-P,染浴升温至130℃后,只需保温10min。
(2):热溶轧染工艺
分散染料:Xg/L;
ADK UV-P:25~50g/L;
防泳移剂:10~30g/L;
参透剂:0.5~2g/L;
轧余率60~80%,110~130℃烘干,190~210℃烘焙。
若单独使用ADK UV-P,焙烘条件为180℃,处理30秒。
(3)浸轧工艺
ADK UV-P:10~30g/L;
牢度促进剂ADK FIX-ET:10~30g/L
浸轧ADK UV-P(轧余率70~80%)→烘干(90~110℃)→高温拉
幅(170~190℃×30~90s或120~130℃×3~6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
对180~400nm波段的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提高运动服、沙滩装、游泳衣、休闲服、职业装及帐篷、遮阳伞、窗帘等的紫外线屏蔽性能。
整理后织物的UPF值可达到50+,且有极高的耐水洗和光稳定性,经重复洗熨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后效果均不下降。
适用于涂层、印花、喷涂以及高温吸尽法、浸轧法工艺及成衣整理。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TUV100符合澳大利亚AS/NZS 4399标准等。
韩笑
抗紫外线整理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日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以往的观点是多晒阳光可以促进健康,现在
却被告之,赖以抵挡日光中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表面臭氧层日益变薄,皮肤癌和白内障的
发病率将在北半球高海拔地区和南半球低海拔地区增加。
例如澳大利亚就是目前世界上皮肤
癌高发区。
凡是白种人居住区域皮肤癌发病率都在递增,事实也说明皮肤白皙的人受紫外线
的威胁更大。
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引人注目,这种整理主要在天然纤维品种上进行,对于化学纤维则在纺丝过程中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在织物上进行整理。
最近研究表明:臭氧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左右,
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4%左右。
此外,臭氧层遭到破坏还可引起人类免疫功能下降,损伤
皮肤基因。
因此本项整理将日益显得重要。
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段,320~400nm为紫外线A段(UV-A),280~320nm
为紫外线B段(UV-B),及200~280nm为紫外线C段(UV-C)。
此外还有10~200nm的远紫
外线,或称真空紫外线。
其中UV-C被臭氧层吸收难以到达地面。
UV-B能量大,能导
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出现水泡,产生晒伤。
UV-A会引起肌肤变黑,造成皮肤干皱。
皮
肤晒黑主要是人体抵御日光破坏造成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在某些人身上会导致癌变。
具体情
况是紫外线能使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形成碎片。
当皮肤内的细胞受到损伤,细胞核就会释放修复性的物质——酶,酶能有助于产生新的DNA,以替换被损形成的
碎片,然而被损的碎片和酶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
如果超过修复能力会使皮肤致癌。
紫外线对人们的危害在于它对皮肤具有透过性。
波长较长的UV-A比UV-B透过皮肤量大,对人危害最大。
因为超短紫外线UV-C能被臭氧层所吸收,再加上各种气体、云雾、尘埃等的散射,使得小于280nm的电磁波无法到达地面,UV-B也只有一半能到达地面。
根据资料统计:皮肤角质层可吸收紫外线照射量的60%~80%,表皮层可吸收6%~18%,真皮层可吸收10%~20%。
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长年受日光照射,眼睛的晶状体吸收大量紫外线,造成机体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损伤,引起白内障和部分失明。
纺织品与紫外线
服装的功能是保暖、使穿着者美观和防护。
原始的保护功能是防止机械性的损伤,防紫外线是近代添加的另一种保护功能。
服装的紫外线透过率与衣服的厚度、面料的纤维组成和组织规格、色泽与花纹等有着很大关系。
例如浅色女式紧身内衣的光透过率为75%,而蓝色牛仔仅为0.06%,白色衬衣透过率为14%,绿色棉布虽然比前者轻薄一半,但透过率却只有10%。
在所有的色泽中红色是最佳的防护服装,因为紫外线离太阳光谱中红色最远、波长最短,容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接纳与吸收。
各种纤维吸收紫外线的性能差异很大。
涤纶纤维分子中的苯环结构对300nm以下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性,所以紫外线透过率很低。
涤纶缎纹组织紧密,涤纶乔其纱组织中空隙绞多,因此两者对紫外线透过率真有显著差异。
无光涤纶和有光涤纶之间的紫外线透过率也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无光涤纶中的二氧化钛起了漫反射作用,因此透过率较低。
羊毛、蚕丝等蛋白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对300nm以下的紫外线也有强烈的吸收性。
从以上对各种纤维的比较可知,棉织物是紫外线最易透过的面料,而纯棉服装又是回归自然最受欢迎的消费品,更是夏季的首选衣着,因此纯棉服装是防紫外线整理的主要对象。
由于人体各部位对紫外线抵御能力不同,其中上身最差,因此纯棉衬衫、纯棉T恤和纯棉女性紧身上衣更需要进行防紫外线整理。
澳大利亚太阳安全公司认为,每年全球需要防紫外线衬衫有1000万件,就澳大利亚市场来说就需要200万件。
有人说这各估计过于保守。
防紫外线整理
原理
对纤维、纱线或织物进行添加化学药剂处理。
通过这些处理,使织物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对紫外线有屏蔽效果(紫外线屏蔽剂);或将紫外线吸收(紫外线)后,将高能量紫外线转化成热能或无害的低能量辐射,以降低紫外线对织物和人体的伤害。
防紫外线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紫外线反射剂,另一类是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反射剂能将紫外线通过反射折回空间,也称紫外线屏蔽剂。
这类反射剂主要是金属氧化物。
例如氧化锌、氧化铁、氧化亚铅和二氧化钛。
氧化锌能反射波长为240~380nm的紫外线,所以采用它屏蔽紫外线很好,而且价格较廉又无毒性。
二氧化钛能反射的波长范围较窄,只能反射波长为340~360nm的紫外线,因此实用价值不大。
另外,一些陶瓷物质也有良好的屏蔽作用,而且还有抗菌效果。
近年来很多工厂用这些无机物质和有机的紫外线吸收剂合用,相互有增效作用。
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将光能转化,即将高能量的紫外线转换成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短、对人体无害的电磁波。
用于纺织品的紫外线吸收剂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安全无毒,尤其对皮肤没有刺激或过敏反应。
(2)吸收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宽广,效果良好。
(3)不影响织物原有色泽、手感、强度和色牢度。
(4)耐水洗和干洗,对光、热和化学品稳定。
(5)在应用过程中即吸收紫外线后不泛黄和产生有毒气体或固体物质。
(6)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防紫外线整理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即浸轧法和涂层法。
由于防紫外线剂大部分均不溶于水,所以采用溶剂或分散相溶液的浸轧法。
对纤维素没有反应的防紫外线剂则需要在工作浴中添加粘合剂,但不要选择常用的含羟甲基型粘合剂,
它能使织物含游离甲醛,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合成纤维织物则可以采用高温吸尽法。
防紫外线涂层整理则在涂层中加入防紫外线功能的微粒,即防紫外线剂的微粒,微径应在5nm为佳,最大不应超过20nm。
涂层剂可采用聚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类,也可以采用橡胶乳液和聚氯乙烯(乳液法制造)。
涂层的生产工艺和应用设备与常规涂层生产相同。
防紫外线整理的工艺
工艺处方:
无机紫外线剂(ZE—110或ZE—113)5%~15%
工艺流程:
浸轧ZE—110或ZE—113分散液→烘干→焙烘
工艺条件:
轧余率80%~100%
烘干时间2min
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2min
超细氧化锌已成功地被应用于紫外线防护加工,它除具有很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外,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抗菌、防霉、防臭等功能。
防紫外线整理效果测定
目前尚无国际统一标准。
一般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或紫外线强度计测定,最后计算透过率来评价效果。
测定时光源用日光或模拟光源,亦用紫外线区特定波长或UV-A,UV-B的波长区的特定光源。
测定效果也可采用化妆品工业应用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法,即以防晒值来表示效果。
SPF值是形成皮肤上红斑的最小紫外线量。
测定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时,用整理织物前后的SPF值之比来衡量。
纺织品防止紫外线给人体造成危害的防护性能一般是通过测定纺织品的紫外线透过程度或对紫外线的屏蔽程度或能够间接反映紫外线透过程度的指标来进行评价的,具体的反复法和优缺点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