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共38张PPT)

年份
新课教学
我们展示了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 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上有各自的优势: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3705375701
30138
23344
11146 8039
15581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他
受教育程度
1990年第四次 2000年第五次
哪种方法效果好?好在哪里?
在直观的看到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分布外, 还可以清楚把1990年的情况与2000年的情况作对 比,这个复式图能更好的展示数据!
问题1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 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 1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 人。
户数
比较三种图的优势
图5-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2
1994
1996
1998
年份
喜欢看的节目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片 动画
新闻
体育
剧 影视
音乐舞蹈
节目
扇形统计图
2000
2002
综艺
科教
户数 占的比例
占的百分率
200 160 120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组数据.2.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用恰当的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学习重点】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难点】灵活地选用恰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方法指导:扇形统计图是通过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学习笔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统计图有哪几类?答: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2.三种统计图的特征是什么?答:(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阅读教材P173~P17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图?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如果要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则选择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①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②扇形面积的比等于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之比;③扇形面积之比等于各扇形内数据个数之比.如果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则选择扇形统计图;(3)折线统计图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则选择折线统计图.1.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C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都可以 2.下表是2009年-2015年,某地每100户居民的私家车的拥有量: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私家车7121920273241如果要用统计图来反映这些数据,你认为应选用( A )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以上都不对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3.八(4)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其中有13的同学打乒乓球,16的同学打篮球,15的同学跳绳,其余同学参加其他活动.如果要用统计图来反映,那么应选择扇形统计图.4.下表为100粒种子的发芽情况:天数1 2 3 4 5 发芽率10651555用统计图说明该种子的发芽率,可选择扇形统计图;说明种子某天发芽最多,可选择条形统计图;反映种子的发芽规律,可选择折线统计图.5.(怀化中考)小明种了一棵小树,为了了解小树生长的过程,记录了小树每周的高度,将这些数据制成统计图,下列统计图中较好的是( A )A .折线统计图B .条形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不能确定6.据报道,全世界受到威胁的动物种类如下表所示,请你按照下面要求回答问题:全世界受到威胁的动物种类数动物分类 哺乳类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受到威胁的种类数约1100约1100约300约100(1)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略(2)你选择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它的优点是能看出各种受威胁动物种类及所占百分比.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附教学反思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其性能,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地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重点、难点) 2.培养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统计知识中的具体作用.一、情境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三种统计图的作用,三种统计图的能力可谓是“各有千秋”,实际上我们在选择统计图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它们的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统计图的合理选择【类型一】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区四月份第一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则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哪种统计图描述(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类型二】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图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举行植物标本制作比赛,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活动小组共有学生多少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根据统计表制作一个形象的统计图.解析:(1)把表中的人数加起来即可;(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占百分比=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小组总人数×100%;(3)由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解:(1)该组共有学生1+2+4+3+2=12(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百分比:(4+3+2)÷12×100%=75%;(3)根据题意可知,此类情况最适合条形统计图表示(如下图).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复式统计图 【类型一】复式折线统计图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写下表.。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3.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4.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沪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2016 88
2017 94
调查项目2 近一年来每周玩电脑的时间
玩电脑的时间 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4h以下 36
4~8h 48
8h以上 16
拥有电脑的户数统计图
100
拥有电脑的户数统计图
100
50
50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他
受教育程度
2010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图
人数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他
受教育程度
(2)小李用一幅条形统计图比较两次普查 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情况。
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图
人数 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每周玩电脑的时间
16%
36%
48%
4h以下 4~8h 8h以上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练习:
小明就市电视台的节目受欢迎的情况,对本班50名同学 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最受学生欢迎的电视节目
节目 人数
新闻 16
体育 18
综艺 8
动画 6
其他 4
11% 12%
21%
16% 18%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对于调查项目2,能用不同的统计图描述吗?
百分率
60%
每周玩电脑的时间
50%
40%
30%
20%
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同步导练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基础导练1.某学校为了解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随机抽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估计喜欢“踢毽子”的学生有__________人.2.有A,B,C,D四个城市,人口和面积如下表所示:(1)问A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多少人?(2)请用最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四个城市的人口密度.3.某农民搞科学养殖,对一头猪五个月的重量情况记录如下:猪重量情况统计表4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通过这个统计图说明了什么?4.为了调查本班同学对各国动画片的喜欢程度,小亮对班内20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请完成表格;(2)根据上表画一个反映喜欢各国动画片人数的条形统计图.能力提升5.学校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的早自习时间,对九年级的600名学生如何到校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骑自行车00(1)分别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观察图形,回答下面问题:①哪种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以每种方式到校的学生数?②哪种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以每种方式到校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百分比?6.如图是华扬商场5月份销售A,B,C,D四种品牌的空调机销售统计图.(1)哪种品牌空调机销售量最多?其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2)若该月C种品牌空调机的销售量为100台,那么其余三种品牌的空调机各销售多少台?(3)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该月这四种空调机的销售情况.参考答案 1. 答案:2002. 解:(1)A 城市的人口密度:300÷20=15(万人/万平方公里); (2)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3. 分析:各数据之间彼此联系着,所以要用折线统计图,通过对统计图的观察或对统计表的分析,说明猪在第2个月到第4个月增重速度快,从第5个月增重速度放慢. 解:选择折线统计图,如下图.第2、3、4三个月是猪增重较快的时期,而从第4个月以后,猪的增重速度就逐渐放慢. 4. 解:(1)%(2)如下图.5. 解:(1)由题可知,骑自行车所占百分比为250600×100%≈41.7%;坐公交车所占百分比为300600×100%=50%;步行所占百分比为40600×100%≈6.7%;其他所占百分比为10600×100%≈1.6%,统计图如下图所示.(2)从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以各种方式到校的学生数;从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以各种方式到校的学生数分别占总数的百分比.6.解:(1)40%×360°=144°.由图知,D种品牌空调机销量最多,其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44°.(2)因为100÷20%=500(台),所以500×10%=50(台),500×30%=150(台),500×40%=200(台).所以A,B,D三种品牌空调机分别销售50台、150台、200台.(3)条形统计图如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案1 (新版)沪科版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其性能,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地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重点、难点)2.培养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统计知识中的具体作用.一、情境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三种统计图的作用,三种统计图的能力可谓是“各有千秋”,实际上我们在选择统计图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它们的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统计图的合理选择【类型一】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新区四月份第一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则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哪种统计图描述(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都不对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类型二】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图(1)活动小组共有学生多少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占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根据统计表制作一个形象的统计图. 解析:(1)把表中的人数加起来即可;(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占百分比=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小组总人数×100%;(3)由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即可.解:(1)该组共有学生1+2+4+3+2=12(人);(2)制作标本数在6个及以上的人数在全组人数中所百分比:(4+3+2)÷12×100%=75%;(3)根据题意可知,此类情况最适合条形统计图表示(如下图).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复式统计图【类型一】复式折线统计图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写下表.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解析:先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进而求出3小时,6小时,8小时行驶的路程,完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解:甲的速度:60÷1=60(千米/时), 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60×3=180(千米), 6小时行驶的路程是60×6=360(千米), 8小时行驶的路程是60×8=480(千米); 乙的速度:80÷1=80(千米/时),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3=240(千米), 6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6=480(千米), 8小时行驶的路程是80×8=640(千米); 统计表如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如下:方法总结:画折线统计图时,一定要分清楚图例,看清楚两辆车分别是用什么图形表示的.【类型二】 复式条形统计图解析:根据题意,可利用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即可. 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板书设计1.统计图的合理选择(1)条形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 2.复式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2)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数据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协作。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同学们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分布”、“班级学生身高分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数据,并讨论如何用统计图进行展示。
2.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各小组的展示成果,引导学生从数据展示的准确性、美观性、易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在讨论、评价过程中,加深对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理解,提高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统计图,阐述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绘制统计图、分析实际数据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统计图的应用。
(2)新授: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用途及绘制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