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6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36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36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考点训练36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河南郑州一中期中)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

据此推知()A.早期的纸原料与丝有关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答案A解析“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 项正确。

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2.(2019·湖南永州月考)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答案C解析依据“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顺风点火”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人对火药材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故C项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只能反映出对火药材料“硫磺和焰硝”的应用,故A项错误;东晋葛洪发明火药,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D 项错误。

3.(2018·江苏沭阳期中)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对文中提到的“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最佳阐释是()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含解析)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含解析)

专题综合检测(十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百校联考)《尚书》载:“臣下不匡,其刑墨。

”《礼记》载:“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

”《物原》载:“周宣王时的史始墨书于丝绸。

”这些记载表明( ) 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刑墨”“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墨书于丝绸”等信息可知涉及墨的用途,故可知我国用墨历史久远,C项正确。

材料涉及墨的用途广泛,并非是古代制墨技术高超,排除A、B两项;材料中只有《物原》涉及周宣王用墨书于丝绸,没有涉及周代书写材料广泛,排除D项。

2.(2018·江苏沭阳期中)“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便利科学文化传播与推广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奠定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便利了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蔡伦改进造纸术,而西汉时已经出现纸,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而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故C项错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且材料强调的是书写,并不是书籍的印刷,故D项错误。

3.(2019·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战国时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用于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成熟C.中国古代历法实用性强D.官府垄断古代历法的制定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用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历法服务于农业,实用性强,故C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整合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结合所 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 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 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 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 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 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 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提取信息美国第二 次工业革命成果。也可以提取信息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 每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93041057
表 1 1876 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 2 2010 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 中国
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一、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四大 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 事业的发展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 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中华民族 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 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 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航海事业 的发展
论述和预设结论。关键是分层论述,即从哪些角度或按哪 几个层次说明论点。这里没有固定的结构,应结合题目和材料 本身所反映的角度,构建行文体系。
(4)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首先是写好开头,开 头要简洁,紧扣主题,亮明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选择论据进行 论证。论证既要注意完整性,又要注意层次分明,具有逻辑 性,写作前可先列好论证提纲,最后是得出结论。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二十九)一、选择题1.(2019·青岛调研)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

这说明( )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B 解析材料观点认为西学传入中国使得中国传统科学得到了复兴,这个观点表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故选B项。

2.(2019·长春质监)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

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

”这说明( )A.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A 解析题干指出了经书史籍类的书籍,在开始时并无刻板,而日历农书类的书籍,由于通俗易懂,需求者多,因此先出现了雕版,这说明了民众需求对印刷内容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故选A项。

3.(2019·双流中学月考)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C 解析材料体现了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故选C项。

东汉蔡侯纸的出现使造纸术出现突破性进展,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该时期纸在社会的推广,且魏晋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项错误。

4.(2019·济南期末)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

荆州作院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的都作院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突火筒和十斤重的铁炮壳。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含答案解析)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考点二儒家主流思想的趋时更新考点三古代科技成就考点四文学艺术的繁荣【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考点回顾]1.孔子:“仁”“礼”;“德治”思想;创办私学;编订“六经”。

2.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3.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

4.老子:“道”的本原论;“无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5.韩非子: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6.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考点深化]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1) 相似性①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②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2)差异性2(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

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

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2018 •怀化二模)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B.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D.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A [人们穿着“纸衣”的前提条件是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故A项正确;人们穿着“纸衣”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倒退,故B项错误;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与表格内容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 的记载不符,故D项错误。

]2 . (2018 •晋中期末)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 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 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 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D [材料中百数十万“精铜活字”是为“内府”所铸,故A项表述与题意不符;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根据材料这些铜活字“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可知,这里的“无用”,应是指缺乏市场,故D项符合题意。

]3. (2018 •合肥三模)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

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

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A. 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 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 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 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B [题干述及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故A项错误;“牵牛”经过李时珍的不断探索,发现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故而突破东汉时期张仲景没有把“牵牛”入药的主张,反映了李时珍具有探索、求实、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是在不断试验探索之下,而不是观察求真,故C项错误;李时珍并没有对张仲景的主张进行理性批判,故D项错误。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历史:第十五单元 第3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人教版)2020高考总复习 历史:第十五单元 第3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 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数学创新动力不足,与算盘便利高效有关, 故A项正确。 答案 A
20
考点一
考点二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古代医学发展的特点
宋金时代的医学……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 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 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正的攻下派,这些学 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 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5
考点一
考点二
知识点一 四大发明
项目
成就
影响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__蔡__伦___改进造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
造纸术
纸术
文化的发展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__毕__昇___发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
印刷术
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__骑__士__阶__层____
对我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古 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
造纸术
典文化的保存
传播,推动欧洲文化普及和推广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和 世界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 指南针
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绘画和艺术成就共7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绘画和艺术成就共7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科 技,文学,绘画和艺术就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训练36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河南郑州一中期中)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

据此推知( ) A.早期的纸原料与丝有关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答案 A解析“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

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2.(2019·湖南永州月考)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答案 C解析依据“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顺风点火”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人对火药材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故C项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只能反映出对火药材料“硫磺和焰硝”的应用,故A项错误;东晋葛洪发明火药,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D项错误。

3.(2018·江苏沭阳期中)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对文中提到的“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最佳阐释是( )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

A项仅仅是造纸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仅仅是火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仅仅是指南针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8·福建永春一中期中)1858年英国人合信在其《医学五种》中说:“中土医书,方论浩繁。

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

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

”这说明中医( )A.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B.诊断和治疗带有中国特色C.不受重视,医生地位低下D.发展受到阻扰,作用较少答案 B解析“阴阳五行”“脏腑”“脉理”等体现古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故B项正确。

材料中中医治疗时“妄事神巫”,且没有介绍理论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是治疗方法,不能说明医生地位低下,C项错误;中医的治疗效果和作用很明显,D项错误。

5.(2019·河南联考)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工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诸侯听命于周天子B.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C.人民受到残酷剥削D.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所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广泛的数学知识,D项正确。

此时是春秋的诸侯争霸时期,A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B项错误;“人民受到残酷剥削”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

6.(2018·河北石家庄联考)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

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C.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D.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解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主要说明天文对应时令变化,“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说明对于宇宙讨论很少,体现出古代科学的实用性,故C项正确。

“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迷信色彩”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天文学,没有算学,故D项错误。

7.(2018·江西高安中学期中)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中隶书容易书写、辨认的特点可以判断,隶书可以使下层人逐渐地书写和掌握,秦始皇采用隶书,有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由此可知“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故选B项。

A、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本题的立意,故排除。

8.(2018·江苏沭阳期中)下图是北宋某书法家的作品《寒食帖》。

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

黄庭坚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

《寒食帖》的书体属于(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答案 C解析行书的特点既有楷书的工整清新,又有草书的飞洒活泼,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字体,故选C项。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9.(2018·江苏徐州一中期中)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D.逼真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解析山水画最大的特点是借助自然表达作者的心境以感染观者,故C项正确。

A项是文人画的特点;B项属于花鸟画特点;D项不属于山水画追求的特点。

10.(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

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菩提老祖”的形象是道教中人,“忠心不二”是儒家思想,“西行取经”取的是佛经,反映了当时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故答案选C项。

题干没有体现“个性解放”和“世俗化”,排除A、B两项;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1.(2018·陕西咸阳期末)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刷”。

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元杂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以及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加,故D项正确。

A项与元杂剧发展关系不大,排除;元杂剧发展与官员文化素质提高无关,排除B项;元杂剧产生于我国北方,与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无关,排除C项。

12.(2018·浙江台州质量评估)京剧都是中国的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列关于京剧说法正确的是( )A.京剧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B.《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C.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的戏曲艺术D.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答案 A解析京剧除了其本身的知识(如戏文、音乐、唱腔、流派、行当、服饰、化妆、脸谱、表演艺术等等)以外,还包括了历史知识、语言文学知识(如京剧的剧本和唱念中包含了古汉语、古诗词、古典文学、成语、典故等等,包罗万象)等,并把惩恶扬善的观念融入戏文,故A项正确。

《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故排除B项;京剧是以徽剧、汉戏为基础,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故排除C、D两项。

[题组二模拟小题]13.(2019·云南昆明摸底)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答案 B解析根据“《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可知,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夏小正》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并非没有价值,A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4.(2019·浙江桐乡测试)王祯在《农书》附撰的文章中介绍道:“用轻木造为大轮……。

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

”该文介绍的是( )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王祯《农书》中关于活字印书法,人可以坐在转盘中间转动轮架,便可找到所需的字,既减轻了排字者的劳动,又提高了排字效率,故D项正确。

A项是灌溉工具筒车,排除;B项是脚踏三锭纺车,应用于棉纺织业,排除;C项是自行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5.(2018·山东潍坊一模)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这一文学特色( )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出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受到时代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时代精神、“义理”倾向,故选C项。

材料体现出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并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内容,A项错误;材料与理学的地位无关,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阶层而不是市民阶层,D 项错误。

[题组三高考小题]16.(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