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4 人教版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4一、反复阅读课文第9段,根据文中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并发挥想像,用文字或画笔描绘你心中的日本京都晚霞图。
二、自然是美的,请说说你感受到的自然美,好吗?三、课外阅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以“走近川端康成”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五、课余时间搜集中外作家中以人为的方式结束一生的事例,并思考其中的原委。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为题,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老舍:《茶馆》《骆驼祥子》三毛:《撒哈拉沙漠》海明威:《老人与海》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茨威格:《象棋的故事》《世界上最美的坟墓》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傅雷:《傅雷家书》他们或者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和迷惘,或者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或者由于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不可调和……他们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六、开放探究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
关于树的随想站在山野的坡地上,独自以天空为背景的一棵树是孤独的。
尤其是日落时分,极目是一片竭尽绚烂的最后的红。
那树沐着余晖,仿佛一个眼睛盛满忧伤的人,心底怀藏着最后的希冀,等待着始终没有出现的另一个人。
我站在乡村的暮色中与一棵树遥遥相对。
我们在彼此的身影中读出了孤独。
两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在临海的断崖上看海。
目光垂落的时候,发现崖底有两棵并肩的松树。
海浪像顽皮的孩子从天边嬉闹着纷涌过来,树就像两个慈祥的老人迎接着孩子们。
与大海的空阔和喧闹相对应的,是树的平和与宁静。
我极目远望着这对饱经风霜的情侣,他们在海边看日升日落,听时间在风中滑翔。
你们不冷吗当寒潮在黑暗中逼近是风雪沉沉地压过海面在岩石下你们握紧了根心与心互相取暖我习惯于把树想像成一个jiān()默而内心丰富的人。
它站立在时空的地平线上,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以孑然的身影演绎着生命的四季。
从第一片绿叶的萌芽到最后叶子的凋零,循环往复,树经历着生命的茂盛至衰败的轮回。
【最新】有关花未眠的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有关花未眠的阅读答案花未眠川端康成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
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就《花未眠》的几个病句请教专家

就《花未眠》的几个病句请教专家孔若秋1,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切是有限。
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怎么会是“新发现花的机缘“呢?“花”是不是多余的?第二个“自然美是无限的”在这里给人重复累赘的感觉,是多余的。
原文中到底有没有呢?是否可以删去?)2,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成语“难能可贵”在此用得不合情理,“难能可贵”是难以做到,值得珍惜的意思。
“海棠花”开花只与季节时令有关,与一天中的时间有什么关系的呢?有什么用得着说它“难能可贵”?是否改为“难得一见”更好?“如果说.....”后的两个分句是否改为“所以偶尔看到一朵很美的花,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这样一个单句,让人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当看到很美的花绽放时,就自然地会从花美的短暂想到人生的短暂"这种本意?)3,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想像是困难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这里需要用“毋宁说”来与上文连接吗?“想像”应该是“想象”。
第二句“光凭想像是困难的”的主语是什么?如果是“感受美的能力”,那么这里不用句号,就与上文更加连接紧密自然。
但为什么下文又突然离开“想象”这个话题,说到“邂逅、亲近”去了呢?这就与下文话题不统一,与下文连贯衔接不够紧密了。
第四句“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中的“这”指代什么?是第三句“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吗?显然讲不通,“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怎会“需要陶冶”?所以这里的衔接也存在着问题。
短短一段文章,四句话竟出现如此不能连贯衔接的情况,是写文章的大忌。
我猜:这段文章可能翻译中出了问题。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句话后如果真用“这是需要”,那么后面宾语是不是用“一定机缘”连贯更加自然?如果用“一定机缘”也与紧接的下文“比如唯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中情况确是很多。
川端康成《花未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花未眠[日]川端康成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治的。
比如惟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
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花未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花未眠[ 日] 川端康成我经常不行思议地思虑一些不足挂齿的问题,昨日一到达热海的旅店,旅店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一样的海棠花。
我太劳累,早早就入眠了。
清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日夜绽开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尽人皆知的事。
可我忧如才理解过来。
清晨四点凝望海棠花,更感觉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悲伤的美。
花未眠这尽人皆知的事,突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会。
自然的美是无穷的。
人感觉到的美倒是有限的,因为人感觉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起码人的一世中感觉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质感觉,也是我的叹息。
人感觉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行进,也不是陪伴年纪而增加。
清晨四点的海棠花,应当说也是难能难得的。
假如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身不由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画家雷诺阿说:只需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靠近死亡,这是多么悲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爽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简单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觉美的能力,发展到必定程度是比较简单的。
光凭脑筋想象是困难的,美是相逢所得,是亲密所得。
这是需要频频陶治的。
比方唯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示,成了美的开光,这类情况确是好多。
因此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望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内心想道:与这相同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认真凝望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思凝视它。
不单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日的小说家好像今日的歌人相同,一般都不怎么认真察看自然。
大体认真察看的时机极少吧。
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自然不多。
在这类状况下,假如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为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旧是很惹眼的。
但是,我们认真赏析画中花,却不怎么留意赏识真的花。
高一语文花未眠3

构成了他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文学中独放异彩。在这些 成绩、荣誉和地位面前,川端康成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这样叙 述自己的心情“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 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 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辈子保持'名誉市民'资 格的话,那么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 我自由。”
举例:一是李迪、钱舜举、罗丹等,对自然美观察之仔细 是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让人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领略到 自然的美;二是“我”的小狗与宗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极为相 像。对宗达的写实精神、细致的观察给予充分的肯定;三是从 自己观察到的晚霞联想到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 说明与自然美相契合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能力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是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
3.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答: “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 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C ) A.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
但文章内容却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作者其实是要 强调对“微不足道”的现象的“发现”与“思考”。
/ 优游
练习题
1.(1)第二段中“我”为什么“大吃一惊”?
(2)第八段中“我”又为什么“吓了一跳”?
(提示:先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转换和 表述。)
2.作者在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提示: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 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 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有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 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3.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提示:注意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 花的机缘”句和本段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 的开关”句,结合分析可知,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的 角度而说的。)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3 人教版 试题

高中语文花未眠同步练习3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A 壁龛.(kān)邂逅..(xiè hòu)陶冶.(yě)B拙.劣(zhuō)翌.日(yì)拜谒.(yè)C釉.彩(yòu)迥.然(jǒng)檐.头(yán)D、步履.(lǔ)隽.永(jùn)撅.人(juē)2、最能概括《花未眠》主题的一项是()A.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B.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C.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欣赏自然美是重要的D.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与反复陶冶所得3、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海棠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对其原因分析毫无依据的一项是()A.海棠本与哀伤无关,作者说它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他孤独、忧郁、颓丧的心理不无关系。
B.海棠花生就一副哀伤的模样,盛开以后更加明显,进而触及作者心理,引发作者共鸣,所以,有一种哀伤的美。
C.作者偶然发现平时熟视无睹的海棠非常美丽,顿时产生歉疚之情,因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D.作者以为海棠夜里开花无人欣赏,今天发现她非常美丽,顿生怜悯之情,进而觉得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反映了他消极的思想。
B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往往是落后的,迟钝的。
C作者认为美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D欣赏美需要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条件。
E.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是因为他比真花美。
二、阅读《花未眠》全文完成下列训练题5.(1)第二段中“我”为什么“大吃一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中“我”又为什么“吓了一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在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但文章内容却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作者其实是要强调对“微不足道”的现象的“发现”与“思考”。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伟江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伟江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
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
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的。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能简单以“像”或“不像”来衡量。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
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
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未眠
[日]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治的。
比如惟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
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
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不仅限于花。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小形象,我吓了一跳。
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
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
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赏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
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幕的名茶碗。
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
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来。
那是一幅小画。
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
这的确是日本黄
昏的天色,它渗入我的心,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
在日幕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
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
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
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
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
岚山总是美的。
自然总是美的。
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所以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有删节)3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开篇和结尾都写到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但叙述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富于变化。
B.作者认为凌晨四点盛放的海棠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后文雷诺阿、米开朗琪罗的话说法不同,但意思差不多。
C.“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作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画中的花更美,更能给人美的启迪。
D.文章叙事跌宕起伏,写发现花未眠是这样,用生活中看见小狗形象“我吓了一跳”来表现宗达的写实精神也是这样。
33.发现花未眠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和思考?请简要概括。
【答案】
32.C
33.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艺术美和自然美是相通的,能够彼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