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指导》2019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儿童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儿童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儿童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布鲁姆等人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三类教育目标。

A.认知B.情感C.动作D.意志2.自我概念的功能有()。

A.信息获得功能B.行为导向功能C.行为的动力功能D.信息加工功能3.随机应变是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学生扬长避短,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发展良好的品德。

()A.错误B.正确4.()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效果提供价值方面的证据,为教学活动的修改提供决策依据。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预测性评价5.美国心理学家()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道德行为综合理论,叫作社会行为理论。

A.斯陶布B.布鲁姆C.罗杰斯D.班都拉6.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成熟B.练习与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7.家庭环境中的()对品德发展的有影响。

A.家长的教养态度B.家长的期待C.家长品德水平的高低D.家庭气氛8.生物取向阶段的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特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社会文化的要求和社会角色的期待为依据的。

()A.错误B.正确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

A.实事求是地研究客观规律B.在研究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C.将理论探讨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D.在实践中检验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10.精细化策略是指识记者去发现记忆材料所包含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意义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A.错误B.正确11.高自尊感儿童的特征: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悲观﹔孤独不合群﹔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低估自己的能力﹔对批评过分敏感。

()A.错误B.正确12.关于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有:()。

A.区分主体与动作B.区分主体与客体C.知道自己的名字D.掌握代词“我”13.品德不良儿童的转化过程包括()。

A.醒悟阶段B.调整阶段C.转变阶段D.自新阶段14.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属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13、 14岁B:0-8、9岁C:0-3岁D:0-6岁答案:D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闻到乳香唾液增多B:抓握反射C:吮吸反射D:惊跳反射答案:BCD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1岁以后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高速度C:发展的整体性D:发展的不均衡性答案:B4.提出“社会文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华生。

()A:错B:对答案:A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A:尾首规律B:大小规律C: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D:远近规律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C2.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答案:A3.“万绿丛中一点红”易引起人的注意,属于()引起的。

A:刺激物的运动B:刺激物的的对比C:刺激物的强度D:刺激物的新颖性答案:B4.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B:无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答案:BD5.新颖、鲜艳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注意,所以教师上课时穿戴应新颖、鲜艳,使孩子有新奇感。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我要吃”B:“真香”C:“这是什么”D:“这有个苹果”答案:D2.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答案:B3.视触协调主要表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知道智慧树《学前心理学(西南大学)》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知道智慧树《学前心理学(西南大学)》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单选题】(2分) 广义的儿童年龄范围是()。

A.0-6岁B.0-3岁√ C.0-18岁D.0-12岁【多选题】(2分)儿童观就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具体来说主要涉及()。

√A.儿童的生长发展√B.儿童的特点与能力√C.儿童的地位和权利√D.儿童期的意义【多选题】(2分)学前儿童个性心理包括()。

√A.气质√B.性格√C.能力D.情绪【判断题】(2分)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时间内的样本量很大。

()A.错√ B.对【判断题】(2分)现代儿童观中,儿童的发展存在递增的原则。

()√ A.错B.对第二章测试【单选题】(2分) 行为主义认为,当儿童表现较好时,就可以不用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表扬√ D.负强化【单选题】(2分)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来看,理想的我是()。

A.真我B.自我C.本我√ D.超我【多选题】(2分)皮亚杰认为,实现个体适应的方式包括()。

A.内化√B.顺应C.平衡√D.同化【多选题】(2分)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包括()。

√A.心理活动的个性化√B.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C.形成以符号和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判断题】(2分)失望是母婴分离的第一个阶段。

()A.对√ B.错【判断题】(2分)中间系统的要素就是微观系统。

()√ A.对B.错第三章测试【单选题】(2分) 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段时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发生,这体现了发展的()。

A.顺序性B.方向性C.阶段性√ D.连续性【单选题】(2分) 独立性开始出现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B.婴儿早期√ C.先学前期D.婴儿晚期【多选题】(2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包括()。

√A.从简单到复杂√B.从被动到主动√C.从具体到抽象√D.从零乱到自成体系【判断题】(2分)感觉的出现是个体心理发生的指标之一。

()√ A.对B.错【判断题】(2分)小班幼儿能够接受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幼儿最先掌握的方式是指认,其次是配对。

()A.错误B.正确2.()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A.婴儿期B.幼儿早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3.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A.大脑皮质B.神经纤维的髓鞘化C.大脑重量D.头围4.儿童曾形成过控制排尿能力,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出现了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被称为()。

A.始发性遗尿B.继发性遗尿C.原发性遗尿D.继行性遗尿5.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按照从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的顺序进行的。

()A.正确B.错误6.幼儿可以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概括。

()A.正确B.错误7.幼儿不能用内化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性行为。

()A.正确B.错误8.()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9.()以后儿童思维所依靠的行为逐渐的概括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为已被压缩或省略。

A.2岁B.3岁C.4岁D.5岁10.婴儿初生情绪反应随心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停止。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婴儿在辨别形状的基础上,较多喜欢哪些形状?()A、条纹B、环形C、非同心圆D、人脸2.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A.游戏B.模仿C.逻辑推理D.阅读识字3.()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4.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适合现象D.对应现象5.回避失败的倾向(TF)是回避失败的动机(MF)、失败的可能性(PF)和失败诱因值(IF)的函数。

()A.正确B.错误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头算术,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A、从简单到复杂B、从零乱到成体系C、从被动到主动D、从具体到抽象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A、错误B、正确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记忆B、注意C、动作D、口头言语9.空间知觉包括()。

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距离知觉10.学业不良生与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内容有()、()、()、()。

A.学业不良生的界定与成因B.学业不良的心理特征C.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辅导D.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辅导11.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

()A、错误B、正确12.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13.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

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问题言语D、交际言语1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5.复述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A.错误B.正确2.注意的指向性包括()。

A.不同的指向会获得不同的反映B.把活动重心放在某一具体事物上C.选择一部分事物作为活动对象的过程D.这个过程受自身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影响3.协同记忆法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主要方法。

()A.正确B.错误4.幼儿中期,已经从主次关系、系统性、顺序性几个方面入手去观察事物。

()A.错误B.正确5.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A.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B.表象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C.表象依靠想象而存在D.想象为表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6.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包括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A.正确B.错误7.作为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性和概括性。

() A.正确B.错误8.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的心理特征系统。

A.稳定B.发展C.分化D.独特9.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抽动症一般会自行消失。

()A.正确B.错误10.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A.错误B.正确11.()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12.费根通过研究发现,21-25周的婴儿在间隔14天以后还能够再认大多数视觉刺激物。

()A.错误B.正确13.5—6岁的幼儿,幼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初步懂得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A.正确B.错误14.儿童自闭症(名词解释)1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婴儿动作发展的机体不对称原则。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2.幼儿的注意转移不会受前后两种注意对象性质对比的影响。

智慧树知到答案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7-18岁)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答案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7-18岁)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父母不必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心理成长的规律,只要对孩子态度好就可以。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2、判断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面向所有的人群开设。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个体的心理现象包括()。

选项:A:智力B:动机和情绪C:能力和人格D:认知答案: 【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认知】2、判断题:发展的连续性观点认为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婴儿和成年人对世界万物的反应方式相似,只是在行为的量或复杂性上有差异。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单选题:要研究6岁的儿童是否了解有关少数群体成员的消极刻板印象,应选择下了哪种方法()。

选项:A:结构化访谈B:自然观察C:心理生理学研究法D:结构化观察答案: 【结构化访谈】4、判断题:心理是有机体(包括人和动物)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特有的一种反映形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称之为教育心理学。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属于自动化的反应()。

选项:A:饥饿难耐B:心跳加速C:面红耳赤D:紧张害怕答案: 【饥饿难耐】2、判断题:自我概念指的是“我能不能做成这件事”,自我效能指的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单选题: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

选项:A:学生可以主动建构知识B: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C: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准确的D:教师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答案: 【学生可以主动建构知识】4、多选题: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选项:A:小组规模B:合作技能C:职责分配D:小组目标答案: 【小组规模;合作技能;职责分配;小组目标】5、多选题:教师可以采用哪种方法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选项:A:教师讲课过程中突然停止讲课B:教师走到打瞌睡的同学面前敲了敲他的桌子C:教师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D:教师音调平平的讲课答案: 【教师讲课过程中突然停止讲课;教师走到打瞌睡的同学面前敲了敲他的桌子;教师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第三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注意的功能有()选项:A:选择B:调节C:监督D:保持答案: 【选择;调节;监督;保持】2、多选题:下列属于注意力品质的有()选项:A:注意转移B:注意分配C:注意广度D:注意的稳定性答案: 【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3、判断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学前期是指:()。

A.0-6岁B.0-3岁C.3-6岁D.0—18岁答案: 3-6岁2、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1-3岁是:()。

A.口语学期关键期B.掌握概念的关键期C.外语学习关键期D.音乐学习关键期答案: 口语学期关键期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些规律性,这些规律性表现在:()。

A.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B.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C.发展具有个别差异D.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定性观察法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描述性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

A.时间取样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实况详录法答案: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5、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需要注意:()。

A.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B.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C.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D.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答案: 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第二章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胎儿的发育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A.胚芽期B.胚泡期C.胚胎期D.胎儿期答案: 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2、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大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就不再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指导》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广义的学前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入小学前这一阶段。

答案:对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这是哪一个理论流派的观点?
答案:遗传决定论
3、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答案:华生
4、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答案:横向研究
5、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答案:作品分析法
6、在婴儿7-8个月时,训练其走路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有害的,这与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关。

答案:生理成熟
第2章单元测试
1、婴儿所谓的“客体永久性“观念的产生大约是在?
答案:将近1岁(八九个月)
2、()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早期的内化动作?
答案:感知运算阶段
3、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答案:自我中心
4、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答案:班杜拉
5、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生理成熟
6、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第3章单元测试
1、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答案:1~3岁
2、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答案:发展的不均衡性
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答案:0-1岁
4、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答案:敏感期
5、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答案:可变性
第4章单元测试
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答案:错
2、“视崖实验”是测量哪种知觉的?
答案:深度知觉
3、儿童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答案:这是个苹果
4、尽管光照条件下物体的亮度改变了,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

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答案:知觉的恒常性
第5章单元测试
1、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答案:注意的分散(被动,无关刺激引起)
2、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答案:无意注意
3、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答案:10分钟
4、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答案:分配能力较差
5、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答案:注意的稳定性
6、儿童主动、及时地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或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个活动中去,这是( )。

答案:注意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