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计算题:1、假设GDP 是600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元,消费是3800元,外贸赤字是100元。
计算储蓄、投资及政府购买支出。
2、考虑如下生产函数:Y=K 0.5(AN )0.5,其中人口与劳动数量均以n=0.07的速度增长。
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是d=0.03,A 标准化为1。
(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生产函数的形式是什么?(3)s=0.02,测定k 和y 的稳态值。
(4)稳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增长率是多少?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以2%的比率增长(g=0.02),结果会怎样?3、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到600,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4、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C Y =+90050I i =-500,1S M P P ==0.250D M Y i=-1000.8(C Y T =+-90050I i=-500,1S M P P ==0.250D MY i =-100,100G T ==当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时,挤出效应是多少?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如果要完全消除挤出效应,货币供给要增加多少?二、简答题:1、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2、考虑一个形式为Y=AF(K,N,Z)的生产函数,其中Z是对用于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度量。
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边际报酬递减。
(1)如果资本与劳动均出现增长,而Z固定不变,人均产出有何变化?(2)增加技术进步(A的增长)后,人均产出有何变化?(3)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害怕自然资源耗尽会限制增长,请用(1)、(2)的答案解释这种看法。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及内生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有何不同?4、新古典增长模型预言的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之间有何差异?现实中发生的似乎是哪一种?5、内生增长理论能解释增长率的国家差异吗?如果能,如何解释?如果不能,它有助于解释什么?6、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7、如果政府要降低所得税,这在短期中将如何影响产出与价格水平?在长期呢?请说明在两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8、假定政府把支出从G增至G0,同时在初始产出水平,以使预算保持平衡的方式增税。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吐血推荐)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学霸带你秒杀期末”系列第二季第2期前言:这本教材的翻译有点渣,我已经尽可能的把我不能理解的改成我能理解的了,不过复习起来还是有难度,要仔细揣摩,大家加油。
一、名词解释1. 总需求(AD)曲线: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产量水平。
2. 总供给(AS)曲线: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所愿意提供的产量。
3. 消费价格指数(CPI):典型的城市消费者购买既定一篮子代表性商品时的费用的变化。
4.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增加的百分比。
5. 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实际产出减去潜在产出)。
6. 菲利普斯曲线:民众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变动百分比的数量关系。
7. 潜在产出: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8. 生产价格指数(PPI):建立在生产中使用的商品的市场篮子基础上的价格指数。
9. 实际GDP:以某个基期价格或不变美元估计的国内生产总值。
10. G DP 紧缩(平减指数):名义GDP除以实际GDP所得到的价格水平的衡量。
11. 资本存量的黄金法则:在资本边际产出的增加恰好足以满足所需投资的增长时,稳态消费达到最大化,即MPK(k** )=n+d。
12. 劳动的边际产出(MPL):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品的增量。
13. 趋同:一个经济体追上另一个经济体的过程,可分为条件趋同和绝对趋同。
14. 索洛剩余: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率,即不能由要素投入的变化加以解释的生产率的变化。
15. 稳态均衡:将偏离的变量拉近到它本身的均衡。
16.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在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资本所获得的产品的增量。
17. 全要素生产率:所有非源于要素投入变化的生产率, 即技术进步。
18. 绝对趋同:具有相同的储蓄率、相同的人口增长率并能得到相同技术的各个经济会达到同样的稳态收入水平。
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根据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 )。
A 政府投资支出B 私人投资C 税收D 居民储蓄【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的掌握。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从总需求中挤出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从而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 )。
A 非摩擦性失业B 摩擦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自愿失业【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失业的分类”的掌握。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分为三类:①摩擦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②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③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除此之外,西方学者还有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说法。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3题国际储备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的( )。
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 贸易项目D 平衡项目【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大纲要求] 掌握[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国际收支项目的分类”的掌握。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

、概念辨析1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4.消费者价格指数与 GDP 消胀指数5.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6.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7.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8.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9 •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0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 1 .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1 2 .凯恩斯消费理论与 LC-PIH 消费理论、简述题(图解题)1 、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 (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 )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
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2. 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 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6.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7.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8.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Y C I G NX ;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 Y AD 时, Y CI G NX 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9 .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 AD 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10 .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11 •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 2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3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 模型进行分析。
(完整word版)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概念辨析1.真实GDP 与潜在GDP2.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4.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5.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6.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7.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8.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9.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0.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二、简述题(图解题)1.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4.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5、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GICY=时,NX++=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Y+7、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8、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
9.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1、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12、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
运用IS—LM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3、利用IS—LM模型分析价格沿AD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14、利用IS—LM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为何无法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计算题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复习进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2017)一、概念辨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消胀指数4.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6.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7.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8.汇率上升与货币升值9.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10.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2.贸易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二、简述题(图解题)1.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
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2.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7.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8.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ICGY=时,NXY+=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10.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11.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12.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3.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中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考试试题答案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中级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考试试题答案(经济试验班021、022)Ⅰ.Choose the best answers (2'×10)1.B2.A3.C4.B5.C6.A7.B8.C9.C 10.DⅡ.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20 points)1.Endogenous variables: 经济模型中要解释的变量。
Exogenous variables:模型给出作为既定的变量。
2. Menu costs:企业因通货膨胀改变价格的成本。
shoe-leather costs:为减少持有货币的损失而发生的成本。
3. GDP deflator :名义GDP/实际GDP,是相对于基年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那一年的商品和劳务价格。
CPI:即消费价格指数,是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4. Adaptive expectation :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或数据来预测未来。
rational expectation:人们尽可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地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地信息预测未来。
5. Real exchange rate :两国物品的相对价格。
nominal exchange rate:两国通货的相对价格。
Ⅲ.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y drawing or calculating. (10’ ×4) 1.We want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a tax cut when the LM* curve depends on disposable income instead of income: M/P = L[r, Y –T].A tax cut now shifts both the IS* and the LM* curves. Figure 12–22 shows the case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from IS to IS . The LM*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however, from LM to LM .We know that real balances M/P are fixed in the short run, while the interest rate is fixed at the level of the world interest rate r*. Disposable income is the only variable that can adjust to bring the money market into equilibrium: hence, the LM* equation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disposable income. If taxes T fall, then income Y must also fall to keep disposable income fixed. In Figure 12–22, we move from an original equilibrium at point A to a new equilibrium at point B. Income falls by the amount of the tax cut, and the exchange rate appreciates. If there are fixed exchange rates, theIS* curve still shifts to the right; but the initial shift in the LM* curve no longer matters. That is, the upward pressure on the exchange rate causes the central bank to sell dollars and buy foreign exchange; this increases the money supply and shifts the LM* curve to the right, as shown in Figure 12–23. The new equilibrium, at point B, i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ew IS* curve, IS , and the horizontal line at the level of the fixed exchange rat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case and the standard case where money demand depends on income.2. a.将生产函数两边同时除以效率工人,则有:()4.04.06.04.0k L E K L E L E K L E Y y =⎪⎭⎫ ⎝⎛⨯=⨯⨯=⨯=b .s=0.25 δ=5% n=2% g=3%; 带入经济稳定的条件:38.15.275.0)1(*84.15.2*6.45.2*1.025.0)()(3/23/24.03/54.0≈⨯=-=≈==≈==⋅++=⋅y s c k y k kk kg n k f s δc.当g 变为5%时,有: 63.11225*4.31225*12.025.0)()(3/24.03/54.0≈⎪⎭⎫ ⎝⎛==≈⎪⎭⎫ ⎝⎛==⋅++=⋅k y k kk kg n k f s δ 这种变化导致了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量减少,效率工人的人均产量下降;但总产出会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如何阐述充分就业问题的?
2、什么是萨伊定律?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古典模型中关于货币政策无效的推论?
4、比较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5、凯恩斯的主要观点有哪些?IS-LM模型的内涵及政策意义。
6、凯恩斯是如何推翻古典模型的。
7、索洛增长模型的基本含义。
8、索洛模型如何证明,不论经济起点在哪里,总会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
9、LCK模型与索洛模型的区别。
10、戴蒙德模型与拉姆齐模型的区别。
11、AK模型的基本内涵。
12、宇泽-卢卡斯模型与AK模型的关系。
13、理性预期学派如何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
14、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哪些冲击?
15、乘数-加速数模型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
16、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基本内涵。
17、如何评价经济学家对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批评。
18、什么是名义刚性?什么是真实刚性?两者的主要区别。
19、真实价格刚性如何形成?
20、菜单成本有何意义。
21、货币增长的效应。
22、如何理解菲利普斯曲线。
23、通货膨胀的成本。
24、如何看待铸币税。
25、结构性失业为何产生。
怎样解决。
26、摩擦性失业如何产生。
如何解决?
27、哪些学说阐述了真实工资刚性。
28、你是否赞成效率工资模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