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浏阳河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音乐浏阳河教案

三年级音乐浏阳河教案

三年级音乐浏阳河教案【篇一:浏阳河教案】【教学目标】浏阳河教案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了解歌曲的不同的演唱或演奏形式。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歌曲的不同的演唱或演奏形式,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方法】情境法、对比法、教唱法、合作法【教学准备】音响设备、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回答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师范唱(2)随琴单句模唱、(3)随琴轻声跟唱。

(4)纠正演唱时歌曲中出现的问题(5)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6)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

生:齐唱、独唱、拌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7)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8)用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8 《浏阳河》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8 《浏阳河》

《浏阳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聆听古筝独奏《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的主题旋律,听辨出主题音乐的变化。

2.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3.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浏阳河》的主题旋律的感知。

2.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三、教学难点:听辨主题音乐的四次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哪些河流?(二)教学内容1.歌曲内容:《浏阳河》是一首在我国流行很广的湖南民歌,人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后来此曲被改编成同名古筝独奏曲。

2.初听古筝独奏《浏阳河》。

3.提问:(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古筝又叫“秦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

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构成:21跟琴弦(1.2.3.5.6)筝头筝尾筝码面板琴弦(2)古筝的音色给人什么感觉?音色清雅秀丽、优美动听4.师: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的主题旋律。

出示主题旋律的谱例,指导学生边唱边划一划旋律的进行。

提问:(1)说说主题旋律的进行有什么特点?(连贯起伏的还是大起大落的?)(2)给你怎样的感觉?(优美抒情的)(3)找一找,旋律主要有那几个音组成的?(1 2 3 5 6五个音)这就叫“五声调式”,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所以我们也称之为“民族五声调式”。

(4)再次哼唱主题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提问:(1)《浏阳河》的主题旋律有了哪些变化?第一次:独奏第二次:加花第三次:变化节奏(琶音) 第四次:同第一次旋律进行了节奏上的变化,同时旋律进行了加花处理,使得乐曲更加欢快。

(2)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4次)(3)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6.第二次完整聆听,清楚听辨出主题音乐的四次变化。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浏阳河》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浏阳河》
-合唱与打击乐器伴奏的协调:在集体表演时,如何使歌声与打击乐器伴奏相协调,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例:教师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达成一致,再逐渐合并成全班协调,通过实践提高协调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浏阳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表达对家乡深深思念的歌曲?”(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浏阳河》这首歌曲的奥秘。
-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合唱及打击乐器伴奏要求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准确掌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掌握是难点,可能需要反复练习。
-例: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一句中的切分音,需要教师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浏阳河》是一首表达对家乡眷恋的歌曲。它的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同时提升我们的音乐素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浏阳河》这首歌曲。通过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通过对比、示范等方法,学生们对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我打算在课后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难点。
此外,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课堂纪律方面,仍有少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显得有些过于兴奋,影响了课堂秩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学生们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专注地进行音乐学习。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教案主题:浏阳河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2. 通过对浏阳河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讨论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来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

2. 提出问题:你们都听说过浏阳河吗?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二、学习(20分钟)1. 地理知识讲解:a. 介绍浏阳河的地理位置、长度、流经的城市和特点。

b. 介绍浏阳河对当地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 环保知识讲解:a. 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了解浏阳河的水质状况。

三、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浏阳河的水质状况以及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实地考察(15分钟)1.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浏阳河,并观察河水的颜色、气味和水生生物的情况。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感受。

五、总结(10分钟)1. 由学生汇报实地考察的情况,并进行总结整理。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浏阳河的文章,可以包括浏阳河的地理位置、长度、流经的城市、特点等内容,以及对浏阳河保护的建议。

板书设计:浏阳河地理位置:长沙市浏阳市长度:约100公里特点:流经城市,对当地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了解了浏阳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对浏阳河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表达能力。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浏阳河(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原是上世纪50年代的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70年代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改编为筝曲,虽然对原曲调未作发展,但由于各段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技法,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乐曲具有了更强烈的感染力。

乐曲中采用变奏曲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筝曲《浏阳河》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乐器,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操。

2.完整聆听乐曲《浏阳河》,在整个聆听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能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

3.通过聆听古筝曲《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主题旋律,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古筝曲《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主题旋律,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浏阳河》课后评价标准。

《浏阳河》教案2

《浏阳河》教案2

《浏阳河》教案一、教学课题:1、使学生懂得湖南是红色的革命圣地,并让学生对革命生地上的音乐文化以及相关背景有所了解。

2、学唱歌曲《浏阳河》,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清新优美和质朴明快的湘味的同时,体会翻身的人们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脍炙人口的《浏阳河》,原系唐璧光先生于解放初期为小歌剧《田寡妇看瓜》谱写的一个唱段。

由于这个唱段清新优美,质朴明快,后又被赴京演出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采用,作为该戏的一段男女声对唱。

《双送粮》赴京汇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这首以《浏阳河》命名的唱段便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全歌以歌谣体的赞歌形式,热情洋溢地赞扬了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的丰功伟绩,激励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教学目标: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2、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歌曲《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四、教学准备:教学用琴相关音像资料五、教学方法:听唱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欣赏——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中国拥有非常多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如,离我们最近的有赣江,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去感受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听完后说说他们这条河是什么河?音乐带给你的感觉以及速度是怎样的?(欣赏童声齐唱)生:浏阳河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速度又是怎么样的?生:抒情、舒展、流畅……中速3、师对于浏阳河以及《浏阳河》这首歌曲稍作介绍: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全长222公里。

《浏阳河》这首歌曲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首被全国人民传唱了60年的经典老歌。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民歌《浏阳河》的基本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古代民歌《浏阳河》。

【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代民歌《浏阳河》的基本内容,并正确朗读和理解。

【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策略,通过讲故事和韵律诵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讲述古代民歌《浏阳河》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韵律诵读《浏阳河》。

【教学过程】
1.教师先朗读《浏阳河》,然后讲述《浏阳河》的基本内容,可以边讲边画图。

2.教师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朗读,练习《浏阳河》的韵律和节奏,可以手拍节拍。

3.让学生分组练习,两两对抗,比赛哪个组朗读更加准确、流畅。

4.教师带领全班集体朗读《浏阳河》,让学生欣赏古代民歌的美妙韵律。

【教学资源】
教师自备《浏阳河》课文、黑板、彩笔等。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而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古代民歌,并通过韵律诵读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述故事时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故事的内容。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浏阳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认识浏阳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浏阳河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弘扬爱护家乡、爱护大自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整理浏阳河的相关知识。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浏阳河,了解其真实情况。

四、教学过程:1. 情景营造:通过展示浏阳河的美丽图片和壮丽视频,引起学生对浏阳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新知: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例如:浏阳河位于湖南省的哪个地区?浏阳河的流域面积有多大?浏阳河的水质如何?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整理浏阳河的相关知识。

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例如: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质情况等。

然后合并小组讨论的结果,共同完成一份浏阳河的简介。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浏阳河,了解其真实情况。

带领学生观察浏阳河的水质、岸边的植被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如何保护浏阳河。

5. 总结归纳:组织学生回到教室,总结归纳今天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浏阳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浏阳河的意义,例如:浏阳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保护好浏阳河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整理浏阳河的相关资料,形成一份小册子,展示给同学们。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认真观察、提问和思考问题。

2. 收集学生整理的小册子,评价其对浏阳河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PPT:包括浏阳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图片和视频。

2. 实地参观的安排和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三年上册
吉林市中兴小学安晓花
课题:浏阳河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古筝曲浏阳河引导学生熟悉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乐器。

增强民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在听、说、唱、演的过程中感知乐曲主题旋律以及古筝音色
3. 认识并学习民族乐器古筝欣赏古筝曲,学生能够听辨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
聆听乐曲,感知乐曲主题旋律以及古筝音色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听辨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变化。

具准备: 教材、电子琴、音响、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