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增选支部委员的选举办法
党支部增补委员流程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实施条件、主要程序、注意事项目录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实施条件、主要程序、注意事项1.关于×××党支部补选支部委员的请示2.关于×××党支部委员补选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3.增补×××党支部委员的选举办法(草案)4.×××党支部委员增补选举会议主持词5.关于×××党支部委员补选结果的报告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实施条件、主要程序、注意事项一、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条件增补选党支部委员,一般是换届改选后的支部委员会,由于委员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出现缺额,影响了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时,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增补选。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是在原党支部成员的基础上进行的增补。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视为缺额,应予增补选:1、党支部委员因故调离,或本人辞职;2、党支部委员离休、退休或患严重疾病不能履行职务的;3、党支部委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4、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因故调离,而本届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未满,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新的书记或副书记。
二、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主要程序(一)补选前准备工作1、呈报补选请示。
党支部委员会增补选支委应征得上级党委的同意。
党支部如果出现缺额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提出增补选意见,待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增补选。
党支部要将本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间;本次增补支委选举的理由;增补选举时间大致安排;增补支部委员的名单;酝酿候选人的方法及选举办法书面向上级党委报告(向上级党委呈报《关于×××党支部补选支部委员的请示》参考文书附后)。
2、进行选举教育。
党支部要通过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教育;二是开好支部大会指导思想的教育;三是干部政策和干部标准的教育;四是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
党支部支部书记委员选举程序和办法

党支部支部书记选举程序1、宣布支部书记选举会议。
2、选举大会的程序如下:(1)说明支部现有情况,并对支部书记候选人情况进行介绍。
(2)说明到会的党员数,宣布会议是否有效。
党支部有正式党员20名,有选举权党员20名,到会参加选举的党员20名;超过应到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2)宣布选举办法;(3)推选并宣布唱票、计票和监票人名单;(4)发选票,说明填写的注意事项;(5)进行无记名投票;(6)清点收回的选票,宣布选举是否有效;(7)计票;(8)宣布选举结果和当选人名单;(9)支部书记选举结果上报上级党组织。
党支部支部书记选举办法为保证党支部支部书记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从党组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选举办法:一、采用候选人的选举办法,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每个有选举权的党员推荐选举1人。
二、当选。
候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当选。
三、选票有效或无效。
1、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无效票。
2、出席本次大会的党员,有权对候选人表示赞成、不赞成、弃权。
赞成的,在支部委员推荐名单一栏的空格内画“√”。
3、选票符号要准确,字迹要清楚,书写模糊、无法辩认的选票,可以辩认的部分有效,无法辩认的部分无效。
四、选举的人数问题(1)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有选举权人数的4/5(含达到4/5),会议才有效。
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报经党总支同意,并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a、患有精神病或其它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志的;b、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c、虽未受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服刑的;d、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e、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规定应转走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f、已经回原籍长期居住的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因特护情况,没有从原单位转出党员组织关系,确实不能参加选举的。
凡上述情况之外的党员不能参加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仍应计算在应到会之数之列。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工作程序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工作程序1.明确委员名额和职责范围。
根据党支部规模和工作需要,确定增补委员的名额和职责范围。
2.征求意见并进行评估。
向党员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候选人的看法和推荐意见。
同时,对候选人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3.组织提名和推荐。
根据评估结果,会议组织党员提名委员候选人。
并根据提名情况推荐候选人,并对推荐候选人进行公示。
4.召开选举会议。
根据党组织规定程序,召开选举会议。
会议应公开、民主、秘密地进行,保证选举的公正和公正性。
在选举中,应有多方候选人,有竞争会加强考察和评估,选出最优秀的候选人。
5.组建委员会。
被选举的委员应接受组织的考核和培训,然后宣誓就任。
选举委员会应及时成立,并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委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6.落实工作责任制。
选举出来的委员应按职责分工,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及时承担对应职责,积极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7.监督和评估。
定期对委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
建立考核和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委员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8.加强培训和学习。
组织定期培训和学习,提高委员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支持和帮助。
9.组织激励和表彰。
对表现突出的委员进行激励和表彰,鼓励优秀委员不断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10.落实民主集中制。
在支部委员会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集体决策和个人履职相结合,做到协调一致,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党支部委员选举办法

党支部委员选举办法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次大会选举办法。
1、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的正式党员必须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数的4/5,方可进行选举。
其中等位同志因等原因无法到会,经征求支部多数党员意见,并报党委核准,不计入本次会议应到会人数。
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2、党员有权利对选票的候选人投赞成票、不赞成票、弃权票,也可另选他人(预选时不能另选他人),凡赞成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空格内划“○”或“√”,不赞成的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如另选他人时,要在候选人后面姓名栏空格内填写所要选的姓名,并在其上方空格内划“○”或“√”。
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废票。
3、被选举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正式党员的半数始得当选;如果得赞成票过半数的被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果遇得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则应对得票相等的被选举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预选需产生委员候选人名、正式选举支部委员名。
如果候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在票数未过半的候选人中再次选举直至过半,以高票到低票取足应选名额。
如果再次选举仍未过半,候选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人数已接近应选名额,经多数党员同意可以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4、填写选票时,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到笔记清楚,符号准确,划写选票要在指定地点根据本人意愿填写,如遇特殊情况本人不能划写选票时可请在场的工作人员按其本人意愿代写。
5、大会设总监票人名,监票人名,计票人名,由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提名,经大会通过后,开展工作。
6、大会设投票箱1个,投票时按监票人、计票人、党员依次投票。
7、大会选举结果,由大会主持人宣布。
8、本选举办法经本次党员大会通过后生效。
党支部委员选举办法

中共XXX支部委员选举办法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选举办法。
二、中共XXX党支部第一届委员会由中共XXX党支部第二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选举程序的确定等工作,由第X 支部临时工作小组负责。
三、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候选人按照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委员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
四、中共XXXX党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应选名额为3名。
候选人为8名。
五、在选举时,参加选举的党员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的五分之四,方可进行选举。
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数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代表的半数为当选。
如遇票数相同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
六、党员填写选票时,对所列候选人,同意的在其姓名后面的方格内划“√”。
不同意的划“×”或不作标记。
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超过应选人数的无效。
七、会场投票顺序是:首先监票人投票;接着临时工作
小组和其他党员依次投票。
八、选举设监票人1名、计票人1名、唱票人1名,经大会表决通过;选举工作在监票人的监督下进行,已提名作为支部委员候选人的不能担任监票人和工作人员。
九、大会选举不设其他投票方式,请假人员不参加投票。
十、本选举办法经党员大会通过后生效。
支部增补委员流程

支部增补委员流程支部增补委员流程是指在支部委员会成员职位空缺时,根据党的组织原则,通过增补的方式选举新的委员。
下面是支部增补委员流程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形成补选议案1. 支部书记召集支部委员会会议,说明职位空缺情况。
2. 支部书记与其他委员共同商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选,如果决定进行补选,则形成补选议案。
二、发布通知和公示1. 支部书记负责起草补选通知,内容应包括补选的职位、补选的程序和要求等。
2. 支部书记将补选通知发送给支部委员,并通过支部宣传栏或其他渠道进行公示,以便广大党员知晓。
三、筹备选举工作1. 支部书记组织补选工作小组,确定人员分工和职责。
2. 补选工作小组制定选举方案,明确候选人提名、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等。
四、征集候选人提名1. 补选工作小组组织支部党员大会,宣布候选人提名的时间和地点。
2. 党员可以自荐或由其他党员推荐候选人,提名应经过候选人本人同意,并写明推荐理由。
五、候选人资格审查1. 补选工作小组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候选人符合党章和相关规定要求。
2. 对于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应及时告知提名人,并说明原因。
六、候选人宣讲和发表竞选承诺1. 补选工作小组组织候选人宣讲会,候选人可以向党员们介绍自己的经历、理念和提案等。
2. 候选人应在宣讲会上发表竞选承诺,承诺在当选后履行职责,为支部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贡献。
七、选举投票1. 补选工作小组按照选举方案,组织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
2. 投票方式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或有记名投票,要确保投票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八、计票和公布结果1. 补选工作小组负责计票工作,要确保计票过程透明、准确。
2. 计票结果由补选工作小组公布,包括当选人名单和得票数等信息。
九、组织生活会讨论通过1. 支部书记组织支部生活会,党员对当选的委员进行讨论和评价。
2. 支部生活会根据党内民主原则,通过当选委员的任命。
十、报备上级组织1. 支部书记及时将增补委员名单报备上级党组织,以便相关手续办理。
党支部增补委员流程

党支部增补委员流程关于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实施条件、主要程序、注意事项一、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条件增补选党支部委员是在原党支部成员的基础上进行的增补。
一般情况下,是在换届改选后的支部委员会中,由于委员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出现缺额,影响了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时,要召开支部会进行增补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视为缺额,应予增补选:1、党支部委员因故调离,或本人辞职;2、党支部委员离休、退休或患严重疾病不能履行职务的;3、党支部委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4、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因故调离,而本届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未满,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新的书记或副书记。
二、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主要程序一)补选前准备工作1、呈报补选请示。
党支部委员会增补选支委应征得上级党委的同意。
党支部如果出现缺额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提出增补选意见,待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才能召开支部会进行增补选。
党支部要将本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时间;本次增补支委选举的理由;增补选举时间大致安排;增补支部委员的名单;酝酿候选人的方法及选举办法书面向上级党委报告。
2、进行选举教育。
党支部要通过组织生活和必要的会议,对党员进行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教育;二是开好支部大会指导思想的教育;三是干部政策和干部标准的教育;四是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教育。
3、酝酿确定候选人。
上级党组织对支部请示的内容同意后,支部委员会即可组织全体党员推荐、酝酿,并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补选候选人预备人选,然后将预备人选名单及有关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4、筹备会务工作。
主要是印制选票,准备票箱,布置选举会场。
选票要整齐划一,不得做记号或标记。
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同时,应列出与应选名额相等的空格,供选举人另选他人时填写。
选票上要加盖党组织印章或代章。
会场的布置要庄重、朴实。
二)补选选举会议1、选举会议的主持。
选举会议的主持人应当由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主持人应当熟悉选举程序,具有公正、严肃的态度,确保选举公正、公开、公正。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工作程序

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工作程序增补选党支部委员是党内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确保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增补选党支部委员的工作程序。
一、明确选举委员会及其职责选举委员会是增补选举党支部委员的组织机构,由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以及部分党员代表组成。
选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统一组织选举工作,制定选举方案和具体时间节点,确定选举候选人条件及资格审核标准,组织候选人提名和公示,组织选民投票,统计选票并进行选举结果公布等。
二、确定候选人条件及资格审核标准为确保党支部委员的选拔工作公正、公开、透明,选举委员会应明确候选人的条件及资格审核标准。
一般而言,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热爱党和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纪律;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组织动员能力;受到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支持等。
三、征集候选人提名选举委员会在确定候选人条件和资格审核标准后,向全体党员发出通知,征集候选人提名,征集期一般不能少于10天。
党支部委员根据候选人的条件及资格审核标准,可以自荐或相互推荐。
在征集期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对所征集到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核。
四、候选人公示经过资格审核合格的候选人应在党支部内进行公示一般时间不少于3天,以方便党员对候选人进行了解和评估。
公示期间,党员可以通过宣传栏、网络、会议等方式对候选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党员群众投票公示期结束后,选举委员会组织党员进行投票。
投票方式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或记名投票,根据支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建议采用记名投票,以增加选举的透明度。
选举委员会应确保选举过程的公平、公正,并加强选民的监督。
六、统计选票并公布选举结果投票结束后,选举委员会负责统计选票,并根据得票数进行排名。
选举结果应在支部内进行公示一般时间不少于3天。
同时,选举委员会还应向上级组织报备选举结果。
七、组织上级组织审议和批准选举结果公示期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应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组织选举情况进行汇报,并向上级组织提交选举结果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xxx党支部委员增补选举办法(草案)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
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选举办法。
二、经xxx党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本次补选党支部委员会委员1名。
三、党支部在广大党员推荐、酝酿、支委会讨论的基础上,报处党委工作部审批,确定两名正式候选人,然后提交选举。
四、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差额选举产生增补的支部委员1名(差额1名)。
五、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数要超过应到会党员数的五分之四,方可进行选举。
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
六、填写选票时,对所列候选人。
赞成选票上的候选人,就在候选人姓名下方的空格内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如另选他人,可在候选人后面的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下方空格内划“○”。
七、每张选票所投赞成票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八、填写选票一律用黑色水笔(勿用红色)。
符号要准确,笔迹要清楚。
书写模糊,无法辨认的选票,选票作废;如本人不能画写选票,可委托非候选人的其他党员按选举人的意志代笔。
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填写好选票后投入票箱,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划票人划票。
九、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数的半数,始得当选。
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十、大会指定计票人2名,选举监票人2名。
监票人由主持人从到会的非候选人中提名,经参加选举的党员表决通过,对选举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十一、计票结束后,由监票人向大会报告计票情况,然后主持人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
报告候选人得票时,按得票多少为序排列。
十二、本选举办法,经党员大会通过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