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线束搭铁设计流程

合集下载

汽车电气线束布线工艺流程

汽车电气线束布线工艺流程

汽车电气线束布线工艺流程汽车电气线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车辆中的所有电气设备,并将它们的信号、电源和地线统一管理,实现车辆的正常运行。

汽车电气线束布线工艺流程是制造汽车电气线束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汽车电气线束布线的工艺流程。

1. 设计线束布线方案在开始布线工艺流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线束布线方案的设计。

布线方案是根据车辆的电气系统和设备布局确定的线束走向、长度、接口位置等。

2. 准备布线工具和材料开始布线工艺流程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主要包括电线、接线头、保护套管、束线带、剥线针、压线钳等。

3. 将线束走向绘制在车身图纸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布线操作,可以将线束走向绘制在车身图纸上,以便进行实际的布线操作。

4. 剥离电线绝缘皮将电线头放进剥线针中,根据设计方案上的要求,使用剥线针将电线绝缘皮剥离,露出电线内部的金属导线。

5. 合并电线并插入接线头将多根电线合并成一束,并将电线插入接线头中。

接线头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确保电线与接线头的连接牢固可靠。

6. 确定布线路径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线束的布线路径,并使用束线带将电线束固定在车身上。

7. 进行线束的绝缘处理为了保护线束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对线束进行绝缘处理。

可以使用保护套管对线束进行覆盖,有效地防止线束受潮、受磨损等。

8. 进行布线的标识为了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排查故障,需要对布线进行标识。

可以使用彩色绝缘胶带进行标识,标明每根线的用途和连接位置。

9. 进行线束的测试和调试布线完成后,需要进行线束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线束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对线束进行测量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0. 进行线束的接入车辆系统线束测试通过后,可以将线束接入车辆的电气系统。

注意接线的正确性和牢固性,确保线束与车辆的其它部件的连接正常。

11. 进行线束的整理最后一步是对线束进行整理,将杂乱的电线束整齐地布放在车身上,避免电线间的相互干扰,并保持线束的清洁和整洁。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完成信号和电力的传输。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是指汽车线束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线束工艺流程。

1. 汽车线束设计:设计人员根据车辆的具体需求,确定线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各种电器设备的位置、电线的电流负荷、电磁兼容性和防护等因素,以确保线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线、连接器和保护套管等材料。

2. 线束生产准备:生产线束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电线、连接器、绝缘带、绝缘套管、钳子、剥线机、压接机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和工艺文件,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制作线束:制作线束的第一步是剥皮。

工人使用剥线机将电线的一段外皮剥除,露出内部的导线。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工人将不同颜色和规格的电线按照一定的顺序编织在绝缘带上。

编织完成后,使用压接机将电线固定在连接器上。

4. 线束组装:将各个连接器上的电线根据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形成线束。

工人需要根据线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将电线从一端引入连接器,并通过卡扣或螺丝固定。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电线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以免出现接线错误或短路等问题。

5. 线束测试:组装完成后,需要对线束进行测试,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电阻测量、绝缘测量和耐电压测试等。

通过测试,可以排除线束中存在的故障和缺陷,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6. 线束包装:测试合格的线束将被包装并存放在指定的仓库中,待装配到汽车上。

包装过程中需注意线束的保护,防止受潮、破损或变形等。

7. 线束安装:线束安装是将线束装配到汽车上的过程。

装配人员根据汽车的布局和连接方式,将线束引入到相应的位置,并固定在车身的固定点上。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仔细对照线束的设计图纸,确保连接正确、牢固和整洁。

8. 线束检验: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线束进行检验,确保其安装质量和可靠性。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摘要:在汽车电器的工作过程中,发电机和电池的正极作为电源输入提供电流源,电池的负极、车身和电器的负极连接在一起,以确保电路的完整性。

在负回路中,连接点称为搭铁点,连接线称为搭铁线。

单线制搭铁方式是目前大多数汽车使用的一种地面处理方法。

本本文主要论述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

关键词: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分析;研究1与车辆线束可靠连接的重要性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电器装备在汽车上。

某些电器的特殊接地要求也有所增加,导致汽车上的连接点和连接线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确保线束的可靠性是线束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搭铁作为整个电流回路的一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用电器功能的实现。

若搭铁设计不好,不仅会导致回路电压降增大、不同搭铁之间的串扰、引发用电器故障,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线束烧蚀等问题。

因此,汽车搭铁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搭铁设计策略2.1搭接分配设计原则1.独立接地装置对于安全气囊系统来说,由于车辆的过电压或隐藏路径,很容易错误地启动和引爆安全气囊,从而使驾驶员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冲击。

因此,应单独设置气囊系统接地点。

对于发动机控制单元和ABS控制单元,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将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和车辆的行驶状态。

如果严重,将导致发动机停机、发动机无法控制、车辆失控等。

对于这些控制单元,为了避免其他电器的干扰,接地点需要独立接地。

对于某些传感器,其工作时产生的信号极为微弱,即使经过放大处理,也容易受到其他电器的影响,因此需要将搭铁点设置在传感器位置附近,并独立接地,以确保信号传输不衰减,不受干扰。

2.接地至同一系统在同一系统中,在符合就近接地原则的前提下,使用同一连接点可以减少非连接点之间的悬挂电位差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对于没有总线系统的车辆,由于缺少燃油泵控制单元,燃油传感器产生的信号需要通过电线直接传递到仪表控制单元,仪表控制单元处理燃油表以指示燃油油位。

尽管燃油传感器远离仪表,但燃油传感器和仪表控制单元必须接地在同一点,以确保燃油表的准确性。

汽车线束搭铁设计详解

汽车线束搭铁设计详解

汽车线束搭铁设计详解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线束搭铁设计策略,搭铁点选择以及搭铁形式。

随着汽车的日渐普及,汽车电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伴随着科技进步,很多先进的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行业,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汽车的电器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线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设计和生产制作过程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而汽车电路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搭铁点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搭铁的回路增加,其次是需要搭铁的功能越来越多,搭铁数量选择等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当前环境下整车电路线束搭铁的设计策略。

线束搭铁设计要体现:安全、可靠、稳定、合理、经济。

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整车电路的搭铁设计。

1 搭铁分配设计原则1.1搭铁种类介绍整车地:顾名思义就是整车电路的地,它是由蓄电池负极直接接到车身,使车身成为一个大的负极,所有的搭铁点都是通过车身搭铁,因此汽车电路中的接地又被称之为搭铁。

功率地:主要是指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搭铁,例如发动机冷却风扇、刮水电动机、玻璃升降电动机、空调鼓风机、座椅调节电动机、天窗电动机、门锁电动机等。

这些用电器的电流一般较大,会对其他弱电流或信号线产生干扰。

信号地:一般指小电流信号的搭铁,有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信号一般比较敏感,容易被干扰。

屏蔽层搭铁:对于娱乐系统天线及高电压工作用电器,由于其工作过程中对周围电磁场影响较大,必须采用单芯屏蔽线,以达到保证接收信号准确,且对周围线束电磁场影响最小作用。

而单芯屏蔽线屏蔽层,直接通过搭铁点接到整车地。

如发动机点火线圈供电回路,工作过程会产生上万伏高电压,对周围信号线干扰极大,甚至会导致整车EMC不通过,需采用单芯屏蔽线,屏蔽层接车身搭铁。

1.2搭铁原则总体来说,搭铁点分配有3个原则。

1)强弱电分开搭铁原则如电动机类产品属于大电流用电器,要与信号线及控制回路等小电流搭铁分开。

2)安全件单独搭铁原则如安全气囊模块、ABS、ECM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的模块,要采用单独搭铁;针对前照灯搭铁,考虑一个搭铁失效后,另一个可以继续使用,必须将左右前照灯分开搭铁。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线设计汽车线束与汽车电子部件息息相关,线束是很多汽车部件的集合,其中就包括搭铁线。

搭铁线的设计和布置很重要,它的质量和良好性能对整个汽车电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搭铁线的设计原则是必须与汽车的其他部件相匹配。

在选择搭铁线时,必须考虑汽车电子部件的特性、功能和性能要求。

同时,需要考虑线束的布置与车身的“地面”等一些因素,以保证电信号的良好传输。

其次,为了确保电器系统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在线束设计时遵循一些基本规则。

首先是在布线过程中要遵循可靠性原则,尽可能降低因堆积、摩擦和挤压等原因导致的线束短路或其它损害的风险。

线束内的电线应该有足够的强度来保护不受机械磨损或粘接的因素干扰。

同时,搭铁线必须足够厚,以确保电器回路从电源流出、经过线束传输数据,在其他设备上找到地面的路径必须非常明确。

其次,布线的方式也应该注意。

线束的引出端最好以对称的方式分布,这可以减少线束内部的交叉干扰,使电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

在布线完毕后,我们可以在搭铁线上安装专门的屏蔽设备,以保证线束内的电子元件不受来自外界的电磁噪音和电波的干扰。

最后,在设计和制造线束时,应该注重制造过程中的协调和协作。

汽车部件制造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不同部件之间的联合配合也至关重要。

例如,在制造搭铁线时,需要与其它部件的制造工序协调,如挡泥板、地窝罐等等。

必须确保每个部分都精细、准确地计算,并分别进行检测,提高效率的同时提高可靠性。

总之,汽车线束搭铁线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其稳定性、满足汽车电子部件的工作要求,并经过精细的制造和协调加以实现。

仅有这些基本原则的匹配,我们才能保证某一部件在各种路况下稳定、要求如一,达到好的使用效果和稳定可靠的性能。

在汽车电子部件中,线束搭铁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车辆的各种电子元件连接起来,如引擎控制系统、灯光控制系统、车门控制系统、音响等等。

汽车研发:整车线束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线束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线束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汽车线束,就像人的经脉,散布在全身的每一个地方,起到了连接整车各个功能的作用,好的线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让车子的性能、人的主观体验、使用感受瞬间提升,就像美女略施粉黛,立马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整车线束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一整车线束综述汽车整车线束,就是将汽车的电源和各种电器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用导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汽车整车线束由于各车型的结构型式、电器设备的数量、安装位置、接线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但有基本的规定,如下:二整车线束基本组成整车线束是分布在车体内,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成各种线束。

三设计原则1、完整正确地体现整车电器系统的功能;2、根据车型的需要设计成整体或分组分段的电线束;3、根据汽车电线束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在汽车内的空间布置合理选择保护层和固定方式;4、选择线束内部的电线时要针对用电设备的负载合理选择电线截面积和颜色;5、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连接点和过渡接头以提高线束质量、改善制造工艺;6、为降低电线电阻和降低电线成本,设计时应避免重复布线,使线的长度最短;7、对汽车上一些电器信号应增加防干扰措施。

四设计要求1、功能要求A、满足整车装配要求和布置要求;B、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和搭铁;C、同汽车上某些开关及继电器结合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功能控制;D、把某些传感器和开关信号输送给汽车上的相应控制单元,并把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相应的执行机构;E、电器内部的通讯(如CAN—BUS)。

2、顾客要求A、线束走向整洁、合理、安装牢固;B、方便维修;C、价格低,使用寿命长;D、标识清楚。

3、性能要求A、使用寿命:用户正常使用不得少于50 万公里或10 年(以先到为限);B、连接可靠性: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用电器之间的连接可靠;C、工作温度:在-40℃~130℃中的不同温度能正常工作,高低温实验后,线束包扎紧密不松散、可弯曲、端子无退位。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

整车线束设计流程1.线束需求定义阶段:在整车设计前期,通过与整车设计部门和电器设备制造商的沟通,了解整车的功能需求和电器设备的布置情况。

根据整车设计需求,确定线束的数量、型号、长度等要求。

2.线束布局设计阶段:根据汽车的整车结构和电器设备的布局,设计线束的布置方案。

考虑到线束的排布空间、线束的走向、线束的保护和固定等因素,制定线束布局图和线束路径图。

3.电器设备连接设计阶段:根据整车电器设备的功能需求,确定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线束的数量。

考虑到电器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信号传输和接地等因素,设计电器连接图和电器连接排布图。

4.线束电气设计阶段:根据整车电器系统的电气需求,确定线束的电气特性和电气布线。

考虑到线束的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线束的功率损耗和电磁兼容等因素,进行线束电气计算和电气布线设计。

5.线束标准化设计阶段:根据整车制造厂商的标准和规范,设计线束的连接方式、线束颜色标识、线束标志和线束位号等要求。

制定线束标准化设计图和线束标准化设计说明书。

6.线束工艺设计阶段:根据线束的布局和连接要求,设计线束的制造工艺。

考虑到线束的接插件的选择、线束的加工方式和线束的固定方法等因素,制定线束工艺流程和线束工艺图。

7.线束装配设计阶段:根据整车制造工艺要求,设计线束的装配方案。

考虑到线束的安装位置、线束的装配顺序和线束的装配工具等因素,制定线束装配图和线束装配说明书。

8.线束试验验证阶段:在线束设计完成后,进行线束的试验验证。

包括线束的电气试验、机械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等。

鉴定线束的可靠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各个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输电力和信号的功能。

汽车线束工艺流程是指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对汽车线束进行加工、组装和测试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线束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首先,汽车线束的制作需要根据汽车的具体设计图纸进行材料准备。

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绝缘套管、连接器等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加工,以备后续的组装工作。

接下来是线束的组装工艺。

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准备好的导线、绝缘套管、连接器等材料进行组装。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确保每根导线都连接正确,每个连接器都牢固可靠,以保证线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然后是线束的绝缘处理。

在这一阶段,已经组装好的线束需要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个过程通常采用特殊的绝缘胶或绝缘套管来进行处理,确保线束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接着是线束的测试。

在这一阶段,已经绝缘处理好的线束需要进行电气测试和外观检查,以确保线束没有接线错误、短路等问题,并且外观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测试,线束才能被允许安装到汽车上去。

最后是线束的安装。

在这一阶段,经过严格测试的线束将被安装到汽车的各个部位,如发动机舱、车门、车厢等位置。

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线束不会被挤压、拉扯,以免影响线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汽车线束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线束,为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
1.00mm2
6.50
0.50
1.00mm2
10 ECU(pin1) MAIN G3-1
12
1.00
55
11 ECU(pin2) MAIN G3-2
23
2.50
12 ECU(pin3) MAIN G3-3
20
2.50
13 左前照灯 LEFT G4-1
14.37
1.00
1.50mm2
28.74
图一 搭铁分配设计流程 1. 搭铁回路功能分配 将电气设备分为 2 类。一类为重要件,一类为普通件。其 中 重 要 件, 包 括 发 动 机 控 制 单 元(ECU)、 刹 车 防 抱 死 系 统 (ABS)、变速器控制器(TCU)及安全气囊系统(SRS)。对于 重要件的搭铁点必须单设,而不能和其它电气设备共用搭铁点, 以免受其它电气件的干扰,对汽车的性能及安全性造成影响。 注:对于安全气囊系统,它的搭铁点不仅应单设,而且为 了确保其安全可靠,最好采用复式搭铁。 这样,在其中一处搭铁失效时,系统可以通过另一搭铁点 搭铁,确保系统安全工作。 复式搭铁不仅仅应用在安全气囊系统,对于其它电气系 统,例如 ESP 系统、TCU 系统目前均要求采用复式搭铁。甚至 整车电气设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种方案虽然使电 气系统的搭铁质量更为安全、可靠,但相应地提高了整车成 本。因此需根据所设计车型的档次,在质量与成本上同时考 虑,决定取舍。 控制单元与为控制单元服务的传感器的接地,不应与汽车 常规电器件、特别是汽车上的电感应器件的接地合为一体。弱 信号的传感器的接地最好独立,接地点最好在离器件较近的接 地点,以保证信号的真实传递。 除上述之外的其它电气设备,都可以归为普通电气件一 类。对于普通电气设备,可以根据各设备在车中的具体布置情 况与其它设备组合,共用搭铁点。原则是就近搭铁,避免搭铁
a)弱信号传感器的应单独且就近搭铁,保证信号正常传 输;
b)各 ECU 应单独搭铁,防止被干扰; c)蓄电池负极搭铁和发动机、变速箱搭铁要慎重考虑。 三、结束语 搭铁系统是车辆电子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蓄电 池和车内电子电器部件之间提供一个电流回流通路。目前很多 整车厂对车辆增加了测试验证环节,在新车型验证阶段需要对 车辆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搭铁点测试, 对各搭铁点和控制器接地端电压偏移情况进行测试评估。根据 ISO16750-2 标准,接地点电压应在 ±1V 范围内。这更加说明 了规范搭铁设计流程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池正极线直接与各用 电设备连接,蓄电池负极线直接搭在车架金属件上,用电设备 的负极线也就近搭在车架金属件上,利用发动机和汽车底盘上 的金属体作公共通道。这种负极线与车体相连接的方式就称为 搭铁,也称为接地。用负极搭铁具有对电子器件干扰少,对车 架及车身电化学腐蚀小,连接牢固的优点。
线过长,造成不必要的电压降。
根据上述分类并相互组合后,将搭铁分配情况填入搭铁分
配表,搭铁分配表如表一所示。然后绘制出搭铁分配图。 表一 搭铁点分配表
搭铁点分配表 序号 零件名称 所属线束 搭铁点 总负荷 负荷 线径(mm2) 备注
1
内灯
BODY G1
0.42
0.50
2 点烟器 BODY G1
10.10 1.00
3
油泵
BODY G1
6.00
1.00
4 油泵传感器 BODY G1
0.10
0.50
5 牌照灯 1 BODY G1 45.21 0.42
0.50
6 牌照灯 1 BODY G1
0.42
0.50
7 后除霜 BODY G1 8 后尾灯 1 BODY G1 9 后尾灯 2 BODY G1
13.00 1.00
8.25
接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信号的正常传递。 如果接地的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信号的减弱,特别是当今汽车控 制单元在汽车上使用的增加,更应将其接地做的更为合理,否 则会影响控制单元的正常工作。笔者依据几年的设计经验和同 行探讨一下线束搭铁的设计流程及相关原则。
一、搭铁分配设计流程 搭铁分配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下述 5 个方面。
50
10.0
70
6.0
60
16.0
90
对于从集中搭铁点搭铁的导线,它的线径是这样计算的,
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流过直接搭铁线的电流为 I=I1+I2+I3, 然后根据 I 的大小对照表二,最后得出直接搭铁线的导线线径。
2.2 搭铁点设计在线束设计中是很重要的,否则会造成信号 干扰,影响某些电器的功能实现;甚至随着当前车辆的网络化 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数字信号需要传输。根据车型 不同设计成多个接地点,搭铁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
技术探讨
CONSTRUCTION
第 5 卷 第 22 期 2015 年 8 月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设计流程
郝丽惠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搭铁分配设计流程,从功能分配,选择搭铁方式,设定搭铁线路,指定搭铁点、搭铁点保护 5 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汽车;设计;流程
增大,这些会造成接触不良,迫使电流试图通过另外的回路,
引起电压下降或工作失效。搭铁不良会造成电器线路许多显性
或隐性故障。对于 ABS、ESP 等特殊安全设备还要考虑搭铁点的
防水设计,防止外界的水因毛吸现象进入模块造成更大故障。
二、搭铁点设计
2.1 用电负荷搭铁线的线径是由用电负荷的容量决定的,搭
铁线线径与用电负荷容量的关系遵循下表的规定。
LEFT ……
G4-2 ……
23 23.00 ……
2.50 ……
……
2. 指定搭铁点
各用电设备经过组合后,可以统计出所有搭铁点。将这些
搭铁点分别用序号①②③……表示,对于同一搭铁点上有多根
搭铁线的情况,例如在第③搭铁点上同时有两根搭铁线,那么
我们将这两根搭铁线分别定义为 3-1 和 3-2。
3. 选择及确定搭铁方式
图二 从集中焊接点搭铁导线线径的计算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5A 33 3 3
14 右前照灯 LEFT G4-1
14.37
1.00
1.50mm2
15 左前行车灯 LEFT G4-1
0.21
0.50
16 右前行车灯 LEFT G4-1 3.92 0.21
0.50
17 左前转向灯 LEFT G4-1
1.75
0.50
18 右前转向灯 LEFT G4-1
1.75
0.50
21 冷却风扇 ……
表二 搭铁线线径与用电负荷容量的对应关系
(QBV 导线)
(AVS 导线)
搭铁线线径 (mm2)
用电负荷 (A)
搭铁线线径 (mm2)
用电负荷 (A)
0.5
10
0.5
10
0.75
15
0.85
15
1.0
15
1.25
20
1.5
20
2.0
25
2.5
30
3.0
30
4.0
40
4.0
40
6.0
50
5.0
参考文献: [1] 张震华 .《浅谈汽车线束搭铁设计》汽车电器,2010 年 第1期. [2] 韩静 .《浅谈某车型线束搭铁设计优化》第九届河南省 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09-26. [3] 国际化法规标准 ISO16750-2,道路车辆 - 电气和电子设 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 第二部分:电负荷 .
容进行考虑了。确定搭铁路线即如何安排电气设备的搭铁路线
走线方向才能做到使其搭铁线更经济,性能更可靠。
5. 搭铁点的保护
第 5 卷 第 22 期 2015 年 8 月
技术探讨
CONSTRUCTION
搭铁点的保护是容易被设计者忽视的设计流程。若搭铁点
防护不当,搭铁不良的现象很容易发生。搭铁线接头腐蚀电阻
搭铁的方式很多,有导线集中压接后通过孔式接头搭铁,
和通过内部短接的护套直接搭铁等多种搭铁方式。具体选择哪
种方式应根据所设计车型的具体情况而定。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①品质;②成本;③可操作性,同时应考虑所设计车型的档次,
以及产品的成本等。最后确定所有电气设备的搭铁方式。
4. 设定搭铁路线
其实,在进行上述 1、2 步骤的同时,已经对这一步骤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