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第一部 通信原理部分习题答案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105.01log 2=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002.01log 2=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5log 1652- =2.23bit/符号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21log 212- =1.75bit/符号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42⨯-=2 bit/符号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51log 512-41log 412-41log 412-103log 1032-=1.985 bit/符号 平均信息速率为 198.5 比特/秒1—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l/3; (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通信原理习题

通信原理习题

通信原理习题:第一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1.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B,C,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8,1/8,3/16,5/16。

试求改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2.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符号组成。

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出现的概率为1/224。

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字符,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3.如果二进独立等概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R B 和R b ;有四进制信号,码元宽度为 0.5ms ,求传码率R B 和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R b 。

4.具有6.5MHZ 带宽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 MHZ,试求其信道容量。

5.某一待传输的图片约含2.25 * 106个像元。

为了很好地重现图片需要12个亮度电平。

假若所有这些电平等概率出现,试计算用3min 传送一张图片时所需的信道带宽(设信道中信噪功率比为30dB )。

6.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是_____和_____。

码元速率R B 的定义是_____,单位是_____。

信息速率R b 的定义是_____,单位是_____。

7.仙农信道容量公式为:C=Blog(1+S/N),请简述公式中各量的意义。

8.二进制信源符号概率为P 0和P 1,求信息熵最大时的分布。

9.四进制信号传码率为4800B ,若改用八进制信号传输,其传码率为_____。

10.已知某信息集为[x 1,x 2,x 3……x n ],由它构成的某信息源的符号概率分布为:[p(x 1),p(x 2),p(x 3)……p(x n )],则每个符号所携带的信息量为__________,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_,若要求平均信息量取得最大值,则信息源的概率分布为__________。

11.某信息源由x 0,x 1符号组成,其概率为p(x 0)=0.4,p(x 1)=0.6,如果消息传输速率为每秒1000个符号,信道特性如图(1).试问: 1).信源发出的信息速率是多少? 2).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0.98 0.9711 0 0 X Y12.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衡量指标对于模拟通信系统为__________,对于数字通信系统为__________。

通信原理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通信原理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s(t)的短截。即
N
sT (t) sn (t)
n N
为了使频谱分析的物理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 化,将sT(t)分解成稳态波vT(t)和交变波uT(t)。
24
稳态波:是随机序列s(t)的统计平均分量,
取决于每个码元内出现g1(t)、 g2(t)的概率加 权平均,且每个码元统计平均波形相同,因
此可表示成:
13
2. 双极性不归零码波形(BNRZ)
脉冲的正、负电平分别对应于二进制代码1、0。
特点:当0、 1符号等概出现时无直流分量(幅度相 等、极性相反的双极性波形) 。 接收端判决电平为 0,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双 极性波形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
E
10
-E
14
3.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f
s
Pg1(t) (1 P)g2 (t) e jms d
f s PG1(m s ) (1 P)G2 (ms )
28
式中
G1(ms ) g1(t)e jmstdt
G2 (ms ) g2 (t)e jmstdt
29
把得到的Cm代回v(t)表达式得
v(t) f s PG1(m s ) (1 P)G2 (m s )e jmst
代码
10
0
Ts
12
此波型不宜传输。因为:
1)有直流分量,一般信道难于传输零频附近的 频率分量。 2)收端判决门限电平与信号功率有关,受信道特 性变化影响,不方便。 3)不能直接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NRZ连0序 列中不含有位同步信号频率成分。 4)要求传输线路有直流传输能力,即有一根需要 接地。
此波形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传输。
信道匹配, 便于传输,减小码间串扰,利于同步提取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

思考题第一章1-2 数字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第一,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中继时,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声的积累;第二,传输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了传输质量;第三,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第四,数字信息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第五,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功能增强。

1-3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消息的特征不同,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第一:电报通信系统;第二:电话通信系统;第三:数据通信系统;第四:图像通信系统。

1-4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5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6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7 通信方式是如何确定的答:通信方式是根据消息的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确定的。

1-8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9 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所谓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起的说,误码率即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所谓误信率,又称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信息量在传送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表示差错率的。

1-10什么是码元速率什么是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常用符号“B”表示。

信息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

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二进制下,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只是单位不同;在N进制下,设信息速率为Rb(bit/s),码元速率为Rbn(B),则有:Rb=Rbn*log2N(bit/s)1-12 什么是信源符号的信息量什么是离散信源的信息熵答:信源符号的信息量是它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 概述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Bd N 66101011===-码元时间信息传输速率为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 答:频带利用率为Hz s bit Hz s bit //2101024102048)//33=⨯⨯==(频带宽度信息传输速率η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
题5-3图
解;
(1)∵“0”和“1”分别由g(t)和-g(t)组成 而其对应的频谱分别为G(f)和-G(f)故其双边功率谱为
其功率为
(2)因为矩形脉冲的频谱为
∵τ=TS故ωTs/2=Kπ时为零点
即f=Kfs时均为零点,故该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fs。
(3)∵τ=TS/2 故 ωTs/4=Kπ时为零点
即f=2Kfs时为零点,而fS的奇数倍时存在离散分量Fs。
(2) 若保持误码率Pe不变,改用非相干解调需要接收信号幅度A是多少?
解:
B=2RB=2×104HZ
Pe=2.055×10-5
(1)在相干解调时 ASK
(2)在非相干解调时
6-7 传码率为200波特的八进制ASK系统的带宽和信息速率。如果采用二进制ASK系统,其带宽和信息速率又为多少?
解:
(1) N=8时 B=2RB=2×200=400HZ
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6-1 设数字信息码流为10110111001,画出以下情况的2ASK、2FSK和2PSK的 波形。
(1) 码元宽度与载波周期相同。
(2) 码元宽度是载波周期的两倍。
解:
(1)
(2)
6-2 已知数字信号{an}=1011010,分别以下列两种情况画出2PSK,2DPSK及相对码{bn}的波形(假定起始参考码元为1)。
(2)求匹配传递函数与冲激响应及t0;
(3)该信道噪声谱为n0=10-10W/Hz,信号幅度A=1V,持续时间T=1s,求输出最大信噪比;
(4)求输出信号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
(1)解:
(2)解:
(3)
(4)
6-14若某二进制先验等概率FSK信号的最佳接收机,其输入信号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为14分贝,试算其误码率。

(整理)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整理)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10级通信原理内容提纲第一章 绪论1.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2. 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性能要求、在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中分别反映为哪个指标。

3. 信源信息量的有关计算● 单个符号的信息量:I=−log 2p(x) bit ● 平均每符号的信息量:211()()()()log()/M Miiii i i H x p x I x p x p x bit symbol ====-∑∑● 信源等概时平均每符号的信息量:H(x)=log 2M bit/symbol ● 整个消息的信息量:I=N·H(x)=I 1+I 2+···+I N bit 4. 比特率、符号率、频带利用率的概念,以及有关计算 ● R b =R s ×每符号所含比特数 bit/s ,对信源有R b =R s ·H(x) ● R b =R s ·log 2M bit/s ,M 个符号等概下5. 误符号率与误比特率的概念、二者关系,以及有关计算 * 说明:本课程中,“比特(bit )”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量单位,一是二进制的“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哪种含义。

本章内容基本,要求全面掌握。

第二章 随机信号分析本章内容注重概念、结论、参数的物理意义、必要的计算推导,特定函数的付利叶变换与反变换关系。

以下ξ(t )表示随机过程。

1. ξ(t )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的关系,E[ξ(t )]、D[ξ(t )]、R(t 1,t 2)的定义及简单计算,广义平稳ξ(t )的定义及判定。

2. 平稳ξ(t )的功率谱密度与R(τ)的关系。

3. 正态分布统计特性特点,一维正态分布概率密度表达式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

4. 白噪声及带限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的有关计算和结论。

5. 窄带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结论。

6. 平稳ξ(t )通过线性系统的统计特性结论。

本章内容,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如要点1、3、5、6,并进行相应的随机信号分析。

数字通信原理第5章 数字信号传输

数字通信原理第5章  数字信号传输

这一信号传输速率与理想低通截止 频率的关系就是数字信号传输的一个重 要准则——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简称奈 氏第一准则。
3.滚降低通传输网络
具有奇对称滚降特性的低通滤波器作 为图5-7所示的传输网络。 图5-12定性画出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
图5-12 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
1 / 2) 只要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以 C( f c, 点呈奇对称滚降,则可满足无码间干扰的 条件(此时仍需满足符号速率= 2 f c )。
图5-1 二进制数字信号信号序列的基本波形
图5-3是几种随机二进制数字信号序 列的功率谱曲线(设“0”码和“1”码 出现的概率均为1/2)。
图5-3 二进制数字信号序列的功率谱
经分析得出,随机二进制数字信号 序列的功率谱包括连续谱和离散谱两个 部分(图中箭头表示离散谱分量,连续 曲线表示连续谱分量)。
图5-15
AMI码及功率谱
例如: 二进码序列:1 1 0 1 0 0 1 0 0 0 1 1 AMI码序列:+l-10 +1 0 0-1 0 0 0+1-1 AMI码符合要求,是CCITT建议采 用的传输码型之一。
但AMI码的缺点是二进码序列中的“0” 码变换后仍然是“0”码,如果原二进码序列 中连“0”码过多,AMI码中便会出现长连 “0”,这就不利于定时钟信息的提取。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引出了HDB3码。
信道是各种电缆,其传递函数是L(), n(t)为噪声干扰。
接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E( ), 其作用是限制带外噪声进入接收系统以 提高判决点的信噪比,另外还参与信号 的波形形成(形成判决点的波形)。
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称为抽样判决 点或简称判决点)波形用R(t)表示,其 频谱为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 双极性不归零码波形(BNRZ)
脉冲的正、负电平分别对应于二进制代码1、0。
特点:当0、 1符号等概出现时无直流分量(幅度相 等、极性相反的双极性波形) 。 接收端判决电平为 0,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双 极性波形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
E
10
-E
15
3. 单极性归零波形(RZ)
代码
10
0
Ts
13
此波型不宜传输。因为:
1)有直流分量,一般信道难于传输零频附近的 频率分量。 2)收端判决门限电平与信号功率有关,受信道特 性变化影响,不方便。 3)不能直接用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NRZ连0序 列中不含有位同步信号频率成分。 4)要求传输线路有直流传输能力,即有一根需要 接地。
此波形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传输。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GT( )
信道 C( )
r(t)
接收
抽样
滤波 器
判决 器
GR( )
同步 提取
cp(t)
抽样判决器:再生数字基带信号,抽样判决器的
输出一般为NRZ码,可能有误码。
误码原因:
1)码间串扰 2)噪声 3)位同步信号相位抖动
9
基带传输不如频带传输应用广泛但对基带 传输的研究仍有意义,因为:
6
数字 基带 信号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GT( )
n(t)
信道 C( )
r(t)
接收
抽样
滤波 器
判决 器
GR( )
同步 提取
cp(t)
信道: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
如市话电缆、架空明线等。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不 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甚至是随机变化的。另外信 道还会进入噪声。 在通信系统的分析中,常常把噪 声n(t)等效,集中在信道中引入。
7
数字 基带 信号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GT( )
n(t)
信道 C( )
r(t)
接收
抽样
滤波 器
判决 器
GR( )
同步 提取
cp(t)
接收滤波器:使进入抽样判决器的信号无码间串
扰,滤除带外噪声。
同步提取:提取位同步信号,抽样脉冲cp(t)的
频率等于码速率,上升沿与r(t)的最大值对齐。
8
n(t)
数字 基带 信号
信道信号形成器:基带传输系统的信源是由终端设
备或编码器产生的脉冲序列,这个脉冲序列不一定适
合直接在信道中传输。信道信号形成器的作用就是把
原始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变 换主要是通过码型变换和波形变换来实现, 目的是与
信道匹配, 便于传输,减小码间串扰,利于同步提取
和抽样判决。
5
数字 基带 信号
调制,频谱搬移后在信道中传输。
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结构如图5—1所示。
n(t)
数字 基带 信号
r(t)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信道
接收 滤波 器
抽样 判决 器
GT( )
C( )
GR( )
同步
图 5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提取
cp(t)
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以 及同步系统组成。信道信号形成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
重点与难点:
设计基带系统总传输特性,消除码间串扰; 有效减少信道加性噪声影响,提高系统抗噪声性能。
11
5.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5.2.1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数字信息的电波形表示,用不同的 电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 基带信号的类型很多,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 和升余弦脉冲等。矩形脉冲最常用,因为矩形脉冲易 于形成和变换。 以矩形脉冲为例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GT( )
n(t)
信道 C( )
r(t)
接收
抽样
滤波 器
判决 器
GR( )
同步 提取
cp(t)
码型变换:将信源或信源编码输出的码型(通常为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码型。
波形变换:将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码型再变为适合
在信道中传输的波形,如滤掉高频成分,限制进入信 道的信号带宽。
带信号;信道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接收滤波器接收信 号、尽可能排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抽样判决器在噪声背景 下用来判定与再生基带信号;同步系统保证系统有序可靠工作信号
信道 信号 形成 器
信道
接收 滤波 器
抽样 判决 器
GT( )
C( )
GR( )
同步 提取
cp(t)
12
1. 单极性不归零码波形(NRZ)
单极性不归零波形是最简单常用的基带信号波形。 这种信号脉冲的零电平和正电平分别对应着二进制 代码0和1,或者说,它在一个码元时间内用脉冲的 有或无来对应表示0或1码。
特点:极性单一,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间隔, 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s。另外位同步信息包含 在电平的转换之中,当出现连0序列时没有位同步 信息。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 引言 5.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5.3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5.4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5.5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5.6 部分响应系统 5.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8 眼图 5.9 时域均衡
1
5.1 引言
数字信息可以来自数据终端的原始数字代 码,或者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 脉冲编码信号。
单极性归零波形与单极性不归零波形的区别在于脉 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电脉冲宽度τ<码元宽度 Ts, 每个脉冲都回到零电位,称为归零波形。 可以直接单极性归零波形中提取定时信息,其他波 形提取位定时信号时采用这种过渡波形。
10
τ Ts
16
4. 双极性归零码波形
双极性波形的归零形式,每个码元内的脉冲都 回到零电平,即相邻脉冲之间必定留有零电位 的间隔。 兼有双极性波形和归零波形的特点,还有利于 同步脉冲的提取。
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数字代码序列表示和 传输,或根据情况进行编码,并选用一组 取值有限的离散波形表示。
数字基带(baseband)信号:未调制的数字
信号,频谱位于零频附近。
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经过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直
接在信道中传输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频带(带通)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经载波
近程数据通信系统广泛采用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方式在迅速发展。目前不仅用于低速
数据传输,还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频带传输里也同样存在基带传输问题,即,基
带传输中包含频带传输的基本问题。 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
统。
10
本章讨论的内容: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传输码型,频谱; 基带系统的频率特性,码间串扰,误码率; 部分响应,时域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