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论文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作者:钱焱来源:《理论观察》2014年第12期[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顺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也需要与时俱进,不仅需要对名人故居进行更好的保护,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背景、根据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名人故居的利用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急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本文就名人故居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分析,对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并将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借鉴国外先进措施来做好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以便更好的促进名人故居的发展。
[关键词]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K8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21 — 020.引言名人故居是指曾经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人士居住的房屋,由于名人居住过,这房屋不仅具有建筑价值,更加具有历史和文化教育价值,应当受到保护。
名人故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反映出来历史时期名人的社会活动和关系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等情景。
文物古迹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的年轮,名人故居是历史文脉中的璀璨星光。
名人故居最能体现出城市的精神,并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
这些名人故居理应受到较好的保护。
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大力倡导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和利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当地城市魅力和特色的建设〔1〕。
1.名人故居的相关概念其一,名人故居的定义和标准。
名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发挥过较大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从古自今,国内外各行各业中均有名人。
故居指的是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和地方。
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浅析——以何长工故居红色景区规划为例

置 用于 文物 的保 护及 维修 的 抽干 、制 冷设 备 .
许 多展 品或 陈列 品发 霉 、腐烂 ,不 能对 旅 游者 开 放 。这在 了故 居的 旅游 收^ ,形成 了恶 性循环 。
是 词:名人故居,保护.开发,何长工 键
Abst act T e s ayanals s t r :h es y e he act 31y u( i t
t hatr i nce¥ofceebrt ak n end esde l iest e o i
2 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研究
21 保护 与开 发的关 系 首 先 . 们 要认 识到 保护 故居 不是 为保 护 栽 而保 护 ,而是 为 了新 时代 的需 要。 保护 历史 是 为 了发展 历史 保 护名 人 故居 是 为了教 育 后来 ^。 历史 在前 进 名人 故 居向 人们 展现 的 内容 与方 式也 要 与时 俱进 。在 保护 名人 故居 特 色、 不改 变 名人 历史 的前 提下 .对 名人 故居 中 蕴涵 的历 史 内容 的宣 传 , 定 要随 着时 代的 发 展具 一 有新 的特色 和方 式 其 次 , 们 要明 白利 用是 最好 的保 护 。在 我 坚持 保 护的 前提 下进 行适 当 、合理 的开 发 ,坚 持谁 开发 谁受 益谁 维修 保 护的 原则 ,并 在保 护
P ot r ect i and Dev l on e opm en f t o Cel r i s eb i e t
— —
陈峥嵘 郑伯红 Ch nZ e g o g Z e gB h g e h n r n h n o on
摘
要: 文章 对 国目前绝大多数名人故居 门前 我
0 fHec h口n ggon es g sr i den o e s h ce t xpr st e e c om peh sv 3ue r en iev( 1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状况调查

拿什么来拯救你,常州的文化遗产拆!拆!拆!在全国中等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序列表中,这个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当算常州市。
什么都能拆,什么都敢拆!领导的政绩就是拆出来的,开发商私人老板的滚滚财源也是拆出来的。
借文物“开发”、“利用”为幌子,说是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修旧如旧’的层面上,那么‘门前冷落车马稀’将是其最终的结果”(摘自常州某报特别报道:《前后北岸:文化“掘金”之旅》被采访人,市文管会修缮工程指挥部总监理唐三祥。
)这里紧接唐先生的话,常州人防办所属的常州华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强先生表示:“前后北岸的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将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真得感谢这两位马前卒的坦言,让我们知道了这一幕狼烟背后的实质.-----摘自<<西祠胡同>>粗暴的城市改造适应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但却把许多珍贵的城市遗产、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损毁了。
快速的、粗糙的、新建起来的建筑又把原来富有特色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风貌全部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简陋的所谓现代新城市。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向着这一伟大的目标,常州市各个角落的文物遗址都在向着现代化前进!一排排泥塑古墙在挖掘机的哄哄声中相继倒下,随即又是一排排一模一样的水泥大墙竖了起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疑惑:新出来的建筑到底是算古迹呢还是现代建筑?于是我开始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首先我去参观了一下常州的古代遗址----淹城。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
据说,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300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来的都是造化的杰作。
客观存在有的是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作者:张功翠朱文静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3期[提要] 文化名人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不可忽略的文化资源。
本文以鲁迅故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名人故居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人文等具体环境,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故居;存在问题;开发与保护;建议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6日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285亿人次,与同期基本持平;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69.13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10.16%。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惊人。
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游客的品味日益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开始多样化。
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旅游或者购物旅游,开始追求文化旅游。
名人故居是名人历史的再现,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名人故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注意。
名人故居,即历史名人生前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其德、其行、其事、其言等曾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更为了学习和继承其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人文精神”,便将其具有典型和象征意义的生前居所辟出,内置与其人有关的物事,供人们缅怀、观瞻与凭吊。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9份,其中有效问卷354份,有效率88.5%。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问卷设计主要利用李克特量表法,指标包括名人故居的建筑风格、修缮情况、对名人的了解情况、餐饮服务、文艺表演、可参与活动等方面,分值设置在1~5分,其中:1-很不满意;2-不满意;3-基本满意;4-很满意;5-非常满意。
三、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共基础设施陈旧,部分故居修缮情况差。
消费者对鲁迅故居的修缮情况较为满意,如图1所示,打分主要集中在3~5分之间。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双赢——保护与开发并重摘要:历史名人居住过的房舍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生动形象的“立体教科书”,我们应该也必须将其保护起来,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名人故居又如一颗颗镶嵌在中国的文化明珠,只有深挖其文化内涵,让游人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它们,让其放射出应有的光芒,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保护。
关键词:名人故居保护旅游开发一.名人故居的保护(一)为什么要保护名人故居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六批10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当中有不少是名人故居。
全国所有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半数位于农村,而其中名人故居占了25%。
名人故居不只是陈旧的宅院,它们还是城市的亮点,城市的文脉,是一笔丰厚的物质和精神的遗产,也是一部内涵深刻、生动形象的“立体教科书”。
而如今,这样富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教科书”却处于“濒危”状态。
许多名人故居存在私搭乱建、破损严重、违规出租等问题,如北京的崇礼住宅、孚王府、段府、宁郡王府等等;有的名人故居被企业长期占用,忽视文物保护;有的则因年久失修而破损或倒塌消失,不复存在。
名人故居的保护存在相当的难度:第一,政府对名人故居及名人故居所存在的问题、所处在的“濒危”状态不够重视。
第二,人们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意识淡薄。
尽管国家出台了《文物保护法》,但在一些农村,由于群众生活水平低,急于脱贫致富,加上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给名人故居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近年来,“建设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和实行,很多都是群体性、开发性、建设性的,一些农村以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有领导同意为盾牌,完全无视文物部门下达的停建、整改通知,导致部分名人故居在新农村建设中遭到破坏。
有的地方在村庄整治中不加鉴别地拆除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一味地“克隆”城市,地方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第三,名人故居保护经费短缺。
第四,名人故居法制滞后,各界人士均呼吁政府出台有关“名人故居保护办法”。
历史名人居住过的房舍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也必须将其保护起来,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

资源,能以实物、文字等多种形式,加强旅游地特定时代
与地域的文化内涵,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让人感受到 当地强烈的历史文化特征,提高历史文化价值。 2.通过人文景观的欣赏,增强旅游吸引力。常州历史 上南北朝时期出了15位皇帝,唐代以来,常州出过进士
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2名、传胪6名
三、名人故居开发的对策性建议
名人故居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 因此,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名人故居进行合理的开发 和利用,结合常州的实际情况,对常州名人故居开发,提 出几点对策性建议: 1.参观的内容及导游讲解的丰富性。名人故居要做 到“有物可看,有事可说,有据可查”。观众参观名人故居 主要就是为了观看展览、感受历史、接受教育,因此,陈列 展览的内容是否精彩、陈列的形式是否生动和贴近大众, 直接影响到参观者的兴趣。所以,不要简单的用照片和文 字的形式陈述事迹,可以从总体的氛围、陈列的手法等多 方面人手,提高参观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在导游讲解
参观,配合参观活动,举办征文赛事,既让学生得到爱国
主义教育,故居又获得经济效益,还通过征文活动,宣传 故居。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系,在周边景点做好故居的宣 传工作,从而达到“大的景区带动故居旅游资源发展”的 目的。 4.加强故居员工自身素质和修养。故居员工包括故 居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员工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 响故居的游客量,因此对故居员工要做好业务培训,提高 服务水平。另外要注重发挥导游员的作用,在旅游活动 中,导游员在景点和游客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导游员丰富有趣的讲解,会使游客兴趣大增,游客在感知 方面得到满足,会不自觉的把景点的信息传播给亲戚朋
方式要多样性经营方式要灵活性发挥常州的名人效应开发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吸引海内外游客从而促进常州经济快
探索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之路以常州市焦溪古村落为例-丹青

i
na
s T r a d
i
t
i
on a
i
l
V
i
l
l
a g es
:
A C a s eo f J a ox V
i
i
i
l
l
ag e
,
C h a n g z h ou
D an Q
A b s t ra c t
an c i en t s an
tr
:
ng
.
J
i
a ox i vil la
一
处 原汁原 味 的
。
村古镇
,
老 街坊
、
老桥
,
、
老房子
、
古河道等均
,
保 持原真 的 历 史风貌
护 之必要
动
,
是 江 南 古 镇 的 后 起之秀
问
通过对 焦溪 古 村镇 的 实 地调研
意见和建议
。
发现 其 价值 独 特
已
很有保
。
同 时就
其存 在 的
。
题和保护 思路提
乡
出
特别 是 充分肯定 其
,
、
、
。
焦
说单雾翔 院长 两个月 前刚 去考察 过 我征 得 了谢老 的 同
。
溪 河 流 纵 横交错 历史 上 老 舜 河 与 南 溪 河 呈
,
“
”
f
状穿
意 于
,
20
1
4
年
5
月
1
6
日
上 午 在常 州 戴 源副 书 记 的
常州名人故居研究报告

常州名人故居研究报告
常州名人故居是指常州市内的一些历史名人的故居,这些故居是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常州市政府将其作为重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对这些名人故居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常州的历史文化。
一、常州名人故居的数量和分布
常州市内有多处名人故居,其中最有名的有:刘师培故居、沈从文故居、胡雪岩故居、周恩来故居等。
这些故居大多位于市区内,分布较为集中。
二、常州名人故居的历史背景
这些名人故居的主人大多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政治家、商业巨头等。
他们对于常州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故居也成为了常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三、常州名人故居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常州名人故居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古典园林式的、仿宫殿式的、西式建筑的等。
这些故居依托自然景观,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常州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
常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加大了保护投入,并通过修缮、保护、展览等手段,将这些故居打造成为旅游景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推动了常州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常州名人故居对于常州的意义
常州名人故居是常州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它们见证了常州的历史发展、人才薪火相传的历程,也是常州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和保护这些名人故居,可以加深人们对常州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推动常州的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常州名人故居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历史遗产,通过对其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常州的历史文化,推动常州的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名人故居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常州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本文指出了保护常州名人故居的重要性,并对名人故居现状作调查,概括出常州名人故居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文化底蕴
1 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
历经风雨沧桑的一些老建筑,看起来象一堆“破烂”,但要细细回顾这些建筑的主人当初居住在其中的身世著述、高风亮节,则不能不让人留恋忘返而不忍离去。
这些名人故居和相应的古建筑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种文化的继承。
古迹遗存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为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文脉。
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对增加文化底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常州的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如果仅从“苏州园林、无锡山水、常州名人故居”这种旅游层面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常州的名人故居放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或许能找到两全其美的保护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传统文明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保留一些古建筑或名人故居,仅把它们作为旅游或凭吊的场所,对继承中华文明来说,意义不大。
而应该把它们作为承载传统文明的载体,发挥出这些建
筑的历史文化作用,使中华文明得以延承,那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名人故居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内涵,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典范,是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历史研究的极好素材。
同时名人作为楷模,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他们奋斗的足迹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层次的人群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如,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还有赵元任、华罗庚、吴价平等2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至于抬手风雷、落笔华章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历代名人星河中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1]他们共同铸就了常州文化的辉煌。
应该从精神榜样、文化财富、教育素材来开发和整理、利用好这些名人资源,使之成为民族教育的有效依托。
2 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现状
常州是著名的江南历史文化古城,有着2500 年的悠久历史,因为拥有“好山好水好风光、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居名建筑”而享誉中外。
[2]常州的名人故居之多,当然也成为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常州名人故居实地调查走访及对文献的参阅,常州名人故居大约有75处,现在这些故居处于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得到政府支持,保护良好,管理完善的故居,如张太雷故居、瞿秋白故居、华罗庚故居、洪亮吉故居、黄仲则故居等,这些故居都对外开放,大多作为文化考察或者学生教育基地;第二种是处于无管理状
态的故居,如坐落于青果巷的赵元任故居和李伯元故居,坐落在和平南路的史良故居等,这些故居大部分成了居民住宅,生活气息浓郁,文化气息全无;第三种是遭到拆毁或破坏的故居,如盛宣怀故居、屠寄故居、恽思瓒故居等。
[3]恽思瓒故居,位于现在的常州大酒店,早已在推土机下变成了一堆废墟。
而屠寄故居,屠寄在此完成了他的中外历史名著《蒙兀儿史记》。
是常州为数极少、保存体量、格局基本完整的名人故居。
但为了中医院的扩建,现已将其全部拆除,移建到远离市中心的薛家镇政府广场。
另据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志介绍,在名人故居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以下困难: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故居保护意识不强、资金短缺等。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象常州名人故居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是个别现象。
3 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对策
近几年,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工作有所加强,但总体看来仍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名人故居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常州的实际情况,对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3.1 转变观念,完善制度
故居建筑其物质本身并不算珍贵,它们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
所以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4]许多意义重大的名人故居保护不到位,表面上
是由于差钱,其实缺乏资金的背后,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新区开发之间的利益博弈,这是中国城市发展中挥之不去的矛盾。
要保护好名人故居,迫切需要有关部门转变观念,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5]同时完善配套法律法规也刻不容缓,什么样的故居应该保护,由哪个部门来界定和审批,似乎都没有明确的依据和规定,国家也没有统一鉴定名人的标准,什么名人故居应侧重于保护建筑本身,什么名人故居应重视突出其人文内涵,哪些名人有资格建纪念馆,在实际工作中还无章可循,具体操作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
3.2 转变模式,多样经营
借鉴国际通行方式,以不改变现有用途、实物保护与设立标志牌为主,以建设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图片、图像陈列为辅。
还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走“灵活多样,综合利用”之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将文化展示、思想教育、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等相互结合,鼓励博物馆和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名人故居的作用。
名人故居的经营模式也可多种多样,如开设书店、画廊、茶社、艺术沙龙等。
[4]
3.3 加大宣传,善加利用
加强有关常州名人故居的宣传报道工作,报纸、电台、电视台应开辟介绍常州历史文化的专栏或专题节目,全面系统介绍常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可以在公共场所展示名人事迹,让人们认识常州历史。
名人故居展示手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也可以利用
互联网技术,开辟网上名人纪念馆。
对已开放的名人故居继续实行低价收费或实行免费“开放日”制度,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常州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常州市民的生活品味和自豪感。
禁止人为破坏名人故居,政府出资修复被破坏的名人故居,对于无法修复其故居的名人,集中建立一批名人纪念馆。
加强对现存名人故居的保护和补救工作,如李伯元故居,应该让居民搬出,以免故居受损。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应充分尊重现状,尊重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保持其建筑的生活性、真实性和人情味,不是把受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供奉”起来,而是要在“使用”中加以保护。
4 总结
名人故居是历史的遗留物,它见证了历史的风云,是常州人杰地灵的象征,也是常州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传承历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
需要依托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自身的灵活运营来保护、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正兴.《江苏地方文献丛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包立本陆志刚.《常州名人故居》[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3]宿爱云.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11):107-108.
[4]张宝秀,成志芬.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现状及对策[j],前线,2010(5):39-40.
[5]王露.名人故居保护,如何走出尴尬困境[j]中华建设,201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