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的理论与实务

合集下载

IE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IE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IE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1. IE工业工程简介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以科学的方法和原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目标,通过对人员、机器、材料和能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生产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学科。

2. IE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IE工程师是负责规划、设计、管理和改善生产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承担以下主要角色和责任: - 评估和优化生产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 设计和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 - 制定生产计划和排程; - 管理生产资源和人员; - 实施质量管理和质检控制; - 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益评估。

3. IE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 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IE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成本分析、效益评估、投资决策和经济预测等方面的知识。

IE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类投资决策方法,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和选择最佳方案。

3.2 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设计是IE工程师的核心职责之一。

它涉及到工厂布局设计、设备配置、生产线设计和工艺流程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IE工程师需要考虑生产规模、设备利用率、物料流动和人员安全等因素,以设计出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生产系统。

3.3 作业分析和工时评估作业分析和工时评估是IE工程师进行工艺改进和劳动力调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作业过程进行细致的分解和评估,IE工程师能够准确地确定作业中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3.4 人力资源管理IE工程师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和劳动力规划等方面。

他们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和员工能力,合理地安排和管理人力资源,以实现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

3.5 质量管理和质检控制质量管理是IE工程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他们需要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质检方法和故障分析技术,以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措施,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3.6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是IE工程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ie工业工程实务

ie工业工程实务

IE工业工程实务【课程背景】精益生产是建立在IE(工业工程)基础上的,速度和效益是精益生产的二大特征。

而实现速度和效益是由工业工程(IE)来支撑的。

IE是能更好地实现精益生产目标的基本工具。

IE是从生产过程出发,对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动作、每一条生产线、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员工都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分析,以期达到作业的最优化。

【授课目的】这门课程系统讲述了工序、动作、生产线、设备、员工和工厂构成精益生产的作业系统。

如果孤立地研究某个点或面,也许局部是最优的但不一定达到总体最优。

因此,IE从总体和系统的角度来寻求整体的最优化。

该课程使学员注意过程时间的量化。

一个工序需要多少时间,一个动作需要多少时间,生产一个产品需要多少时间,每个过程都得到量化,以秒甚至毫秒为计量单位,十分注意生产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以提高企业生产干部的职业素养,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授课对象】班组长、车间主管、生产经理、IE工程师、生产副总【授课时间】二天【课程提纲】第一部分:IE工业工程定义IE工程定义IE工程的效果IE工程的内容第二部分:工序管理的实践生产准备计划工序管理之材料管理工序管理之作业管理工序管理之切换管理工序管理之技术管理做好工序管理的三大基础条件整理的具体内容整顿的要点影响员工士气的7大因素外订货交期延误原因分析第三部分:作业改善的推进方法改善作业的两种方法寻找工序问题的16问改善作业的四大目标分析现状的5W1H法改善作业的12大构想改善作业的ECRS方法改善作业的3S法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的着眼点第四部分:TRIZ改善方法何为TRIZ理论TRIZ40个经典原理第五部分:工序分析工作分解工作分割的大小程度作业改善和工序分析信息工序分析的种类工序分析符号工序改善流程工序分析表工序分析表记录原则工序改善基本原则作业改善的基本方法机械设备改善的基本原则材料或产品改善的基本方法第六部分:动作分析定性、定量、区别、效率观察工作的细分与基本动作动作要素分析18种动作要素一览表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空手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抓取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移动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装配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拆卸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放手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检查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定位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寻找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找到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选择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思考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延迟动作要素分析及注意点-故延动作分析用表动作分析的注意事项动作分析的实施步骤动作分析中的14个改善重点动作经济的3大原则动作单位的动作评价18个动作精简案例展示第七部分:工作抽样工作抽样法内容连续观测法的运用与实践工作抽样观察示例瞬间观测法的运用与实践置信度与精度相对精度与绝对精度PSN的关系求得PSN关系计算案例分析目的与样本数的关系观测次数与观测时刻观测项目分类的4大方法现场工作抽样的5大原则工作抽样的实施步骤工作抽样实战案例#第八部分:工时研究何谓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的6大功能标准工时的构成要素设定标准工时方法---秒表法观测前的准备的6大要点工时观测的10步流程作业要素划分技巧秒表的读取方法观察动作记录时间技巧记录工时的要点作业要素的纯作业时间计算纯工时的记录作业循环周期产生的基准异常值判断的基准宽余时间分类标准工时汇总图第九部分:生产线平衡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标和目的作业节拍分析图例作业节拍分析图制作流程工序节拍时间计算方法生产线平衡效率计算方法生产线平衡改善2大原则生产线平衡分析结果的解读方法生产线平衡分析的使用方法第十部分:生产现场平面布局分析追求布局最优化目的布局设计与改善的四种形态四种布局类型比较布局分析工具-接近相互关联法布局案例分析资历背景:安岷著名生产管理专家、有着40年制造业企业管理经验中国企业联合会认证高级管理顾问、美国AITA认证PTT国际职业培训师国家人事部认证高级经济师、深圳大学管理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担任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总经理和高层管理从事管理顾问和培训工作五年、在全国做过的公开课和内训课程达800场为韩国著名企业三星集团做过5S咨询服务,任首席顾问曾经担任:深圳奔达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深圳市绿居装饰有限公司副总、湖南叉车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等研究方向: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一线生产管理者领导艺术授课风格:以互动、情景式培训见长,注重受训人员的感悟及参与,通过各种实际案例及管理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参训人员的培训激情。

中小企业工业工程(IE)管理实务

中小企业工业工程(IE)管理实务
13
工业工程的特征
核心目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明显的工程属相性:国外一般把工业工程划入工程学科 技术与管理结合的思想:用技术支持管理;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统筹技术 注重整体系统的思想:追求系统的整体效益,服从系统的总目标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人是现代生产和服务系统的核心要素 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研究对象,方法,范围等随时代一起延展
请数出上文中字母e的数量
29
防错法特点
1.不需要注意力---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错误 2.不需要经验与知觉---外行人可以做 3.不需要专门知识---谁做都不会出错 4.事前预防性 5.低成本 6.不增加操作者的负担
练习:开车没有扣安全带,以防错法的观点去解决
30
防错法的作用
1、“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缩短周期时间。 2、制程简单化和智能化,降低对人的技能要求。 3、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由质量引起的浪费。 4、实现自动化﹐提高效率。 5、保证生产安全。 6、起到间接生产监控作用。
25
讨论:从下面这幅图能得到启示
卖油翁
26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以一般人去做,难免失误,对技能要求非常高。 对人的注意力要求非常高。 以培训达能这种水平,需要时间很长。 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达到更好效果。
意味着企业的成本提高与效率低下
27
When you buy gas, you should tell the attendant whether you want unleaded, regular or premium gas. You can either ask for a special amount, such as ten dollar's worth, or you can ask the attendant to "fill it up". If the attendant fills it up, he or she will then tell you how much it comes to

IE合理化改善实务

IE合理化改善实务

IE合理化改善实务引言在生产与管理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提升效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工业界,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领域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合理化改善实务(Improvement of Work Practice)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IE合理化改善实务的概念、方法和步骤,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案例和经验。

IE合理化改善实务的概念与目标IE合理化改善实务,简称合理化实务,是指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改进工作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

合理化实务的目标是在遵循安全、环保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生产线、改进工作方式等手段,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

这些改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流程优化、工作标准化、工艺改进等。

IE合理化改善实务的方法和步骤方法IE合理化改善实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程分析与优化: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制定改善方案。

2.工作标准化:建立明确的作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变动。

3.工艺改进: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和流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步骤IE合理化改善实务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问题识别: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不满进行调查,识别出需要改善的方面。

2.目标设定:根据问题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设定合理的改善目标。

3.方案制定:基于问题识别和目标设定,制定出可行的改善方案。

4.方案实施:将制定好的改善方案逐步落实并进行试点验证。

5.成果评估:对改善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查看是否达到了改善的目标。

6.总结反思:分析改善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总结经验并进行持续改进。

案例和经验分享案例一:流程优化某电子产品制造厂的生产线存在明显的效率低下和浪费现象。

IE工业工程培训管理实务

IE工业工程培训管理实务

及现场改善前,后图片的讲解及演练使学员掌握在现场诊断时,宏观方面如何进行系统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从而获得改善方案。

①工艺流程分析----案例讲解及演练②流动分析1)人型流程分析----案例讲解及演练2)物型流程分析----案例讲解及演练3)信息流程分析ECRS原则,5个方面, 5*5法,6大步骤及动作经济原则系统分析案例讲解部分:●某企业(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车间大量的半成品如何减少到"一个流"及实现'一个流"所带来的问题及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某企业(人-机配合及手工生产结合生产模式)生产车间大量的半成品如何减半同时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③搬运及规划1)从人力搬运到机械搬运2)搬运路径分析,搬运工序分析,搬运活性分析3)改进搬运的步骤及原则4)生产现场搬运的改善案例讲解及演练5)线路图及层别图----案例讲解及演练案例讲解部分:●某企业仓库成品出货人员从20名减少到4名,而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某企业仓库到车间搬运人员减半④布局及规划1)什么是布局2)布局原则及基本形式3)改进布局的分析手法4)搬运和布局改善案例讲解及演练案例讲解部分:某企业通过重新布局将各车间(工序)之间的搬运人员减半2、操作分析提示:本节IE工业工程培训在讲解理论的同时,结合具体现场改善案例的数据收集表单及改善前后图片对照的同时,重点讲解及演练如何将程序分析,ECRS,5W1H,5WHY,以及EXECL运用到对具体工序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从而获得改善。

①人机联合作业分析----案例讲解及演练②人人联合作业分析③双手作业分析----案例讲解及演练案例讲解部分:●某企业通过由1人操作两台机改为1人操作3台机●某企业通过双手作业分析,提高作业人员24%效率3、动作分析提示:本节的理论在IE工业工程课程里较为枯燥,但郭晓宁老师会结合大量的现场改善图片及自身的改善经验,使学员在扎下IE基本功的同时感受到乐趣无穷。

1工业工程(IE)基础理论及导入1

1工业工程(IE)基础理论及导入1

泰勒继续研究,设计了专门工作铲达15种之多,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 嘲笑他的人心服口服,泰勒亲自给他们演示了最正确也 是最简捷使用铲子的办法:“铲子铲进这种原料的正确方法, 只有这一种,但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请注意:铲那些不够 顺手的原料的方法是这样的——把前臂紧紧压在右腿上部, 右手握住铲柄头;当你把铲子铲进材料堆时手臂不要用力气, 因为那样容易疲劳;把体重压到铲子上,几乎不用力气,铲 头就进去了,手臂也不累。” 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铲子科学”给工厂和工人带来巨 大的利益,原来需600人干的活儿现在只用400人,材料的搬 运费用省了1/2,在铲料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工资增加了60%。 虽然泰勒的“科学管理”是榨取工人血汗的变相称谓, 饱受批评,但生活往往正如泰勒所说:凡事皆有窍门。错误 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正确的方法可能只有一种。而效能往 往来自于化繁为简,方可少走弯路,多获最理想的效果。
IE在日本 IE在日本 走引进、消化、发展之路
从美国引进IE 从美国引进
•质量改进 100 %; 质量改进
将IE和管理实践紧密联系 强调现场的管理优化 创新的先进管理思想
丰田生产方式 生产周期缩短70 生产周期缩短 (Toyota Production •生产周期缩短 %; System)
•成本降低 40 %; 成本降低
“科学管理之父”; “工业工程之父”; “时间研究”(Time Study)创始人; 泰勒认为“管理没有采用科学 方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 操作方法和程序,会大大影响生产 效率,只有通过对工作的分析,就 能找到改进的方法,设计出效率更 高的工作程序”。
F.W.Taylor (1856~1915)
(2)工业工程时代(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在)。IE作为一门 专业正式出现,并不断充实其内容。继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到30 年代美国有更多的大学设立IE系或专业;工厂出现了专门从事IE的 职业,吸收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IE原理和方法,如休 哈特博士1924年建立了“统计质量管理”,为IE实际应用提供了科 学基础,是一项重要发展。还有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 织理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理论和方法的生产与应 用,使管理有了真正的科学依据,不再是凭经验的一种艺术。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IE取得实质性进展,表现为以下两个时期的重大变 化。 (3)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出现的时期(20 世纪40年代~70年代)。这是IE进入成熟的时期。长期以来,IE一 直苦于缺少理论基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算机和运筹学的 出现才改变这一状况。运筹学是为解决战争中的军事方案选择问题 而研究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主要包括数学规划、优化理论、博弈 论、排队论、存储论等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描述、分析和设计多 种不同类型的运行系统,寻求最优结果。用于产品和市场决策,可 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同时,计算机为处理数据和对 大系统进行数学模型提供了有力手段。因此运筹学成为IE的理论基 础,IE得到重大发展。

IE工业工程应用实务

IE工业工程应用实务

IE工业工程应用实务引言IE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为工业和企业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学科。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IE工业工程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和广泛。

本文将介绍IE工业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实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工艺分析与改进工艺分析是IE工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优化空间,提高工艺效率。

在工艺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在进行工艺改进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操作;•采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设备配置和布局,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如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方法,提高质量和节约成本。

2.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IE工业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其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

在实践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生产排程生产排程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确定生产计划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

在进行生产排程时,需要平衡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避免生产过剩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常用的生产排程方法有排程表法、网络图法等。

2.2. 库存管理合理的库存管理对于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非常重要。

在进行库存管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库存的管理和出入库的控制;•采用合理的库存模型,控制库存水平和减少库存成本;•与供应商和销售部门进行紧密的协作,保持供应链的流畅。

2.3. 进度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进度控制是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的关键。

在进行进度控制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设置生产进度目标,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生产进度计划,监控任务的实施情况;•对于进度偏离的任务,及时调整资源和工艺,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3. 质量控制与改进质量控制与改进是IE工业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率和成本。

{IE工业工程}现代工业工程应用实务讲义

{IE工业工程}现代工业工程应用实务讲义



课程一 现场IE概论 课程二 认识浪费和效率 课程三 方法研究之程序分析 课程四 方法研究之动作分析 课程五 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课程六 作业测定与效率管理 课程七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课程八 ​标准化作业管理
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

1、何谓动作经济原则
2、肢体使用原则
3、作业配置原则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材料工具不对称,肩部或躯干要移动, 易失去平衡,易疲劳
不能做到

能做到
但动作不协
容易做到
例7 使用双手可同时完成动作的夹具
改善前
左手拿垫圈, 右手握夹使之弯折90°
改善后
双手将垫圈插入专用夹具, 用手指使之弯折90°
​ 双手协调动作
例8
● 缩短手臂的移动距离 ● 尽可能不动全臂 ● 只做凭前臂、手腕或手指即 可完成的动作 ●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放在手 够得着的近处 ● 减少屈身、弯腰等躯干动作
作业配置的三角形原理——
大零件
作业点
手持工具
三角形原理
小零件
作业过程中,作业点、
工具和零部件三个位置构成
三角形关系。此三角形越小,

作业效率越高。
配置改善 整理整顿

真正的
5S
4、机械设计原则
(1)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 (2)使用专用工具 (3)将两种工装合并为一个 (4)使工装便利化,减少疲劳 (5)机械操作动作相对稳定,
2、肢体使用原则
轻松有节奏
(1)双手同时开始、结束动作 (2)双手动作对称反向 (3)以最低等级的动作进行作业 (4)动作姿势稳定 (5)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6)利用物体惯性 (7)减少动作注意力 (8)动作有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的目標 :
提高生產力和效益,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和 安全,獲取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IE的責任 :
以前 ……………… 管理者 (傳統式) 現在 ……………… 現場人員 未來 ……………… 全體人員 (豐田式)
IE的範疇 :
1.工業心理 : 訓練、人體工學. 2.作業研究: 方法研究、產品評價、作業衡量、組織學. 3.計劃及控製: 要徑分析、作業研究、品質管製. 4.物料搬運:自動運輸、包裝.
3. 流 程 法
• 意義:
•利用流程圖,以特定的符號做有系統的觀察及 記錄整個工作完成的過程並加以質問以尋求 改善.
• 應用範圍:
•關於人或物的所有流動過程.
常用工程符號
•加工:給原料、材料、零件、製品形狀,性質變化的 過程.
•運搬:給原料、材料、零件、製品位置變化的過程. •貯藏:依照計劃貯藏原料,材料及零件. •滯留:表示原料、材料、零件、製品違反計劃滯留
2. 動 改 法
• 意義: •應用動作經濟原則,改善工作,以達到省力、
省時、舒適、有效的境界. • 應用範圍:
•1.生活上個人及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2.工廠或辦公室,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
動作經濟原則
• 1.兩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動作. • 2.除休息時間外,兩手不應同時空開. • 3.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 • 4.盡可能以最低級動作工作. • 5.物體之“動量”盡可能利用之. • 6.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直線運動為佳. • 7.彈道式運動較快. • 8.動作宜輕松有節奏. • 9.工具物料應置於固定處所. • 10.工具物料應裝置應依工作順序排列並置於近處.
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
• 應用範圍:1.機械操作;2.工具使用;3.設計
;4.文書處理;5.物料搬運.
• 基本原則:1.使動作輕松;2.不要技能與直覺
;3.不會有危險;4.原理; • 相符原理; • 自動原理; • 順序原理;
• 隔離原理; • 復製原理; • 警告原理; • 層別原理; • 緩和原理;
動作經濟原則
• 11.利用重力喂料,愈近愈佳. • 12.利用重力墜送. • 13.適當之照明. • 14.工作台椅高度適當舒適. • 15.盡量以足踏/夾具替代手的工作. • 16.盡可能將二種工具合並. • 17.工具物料預放在工作位置. • 18.依手指負荷能力分配工作. • 19.手柄接觸面應盡可能加大. • 20.操作員應盡可能少變更姿勢.
IE 基 礎
• 一. IE 起源及發展歷程; • 二. IE 定義; • 三. IE 七大手法; • 四. 時間研究.
IE 起源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業 工程
1. 泰勒
科學的管理法 時間研究
2. 吉爾布雷斯 動作研究
泰勒以鐵鍬研究與吉爾布雷斯對砌牆動作的 研究等事例,發現了科學的管理方法:
的狀態. •數量檢查:測出原料、材料、零件、製品量,或者個
數,把結果跟基準作比較,以測知差異的結果. •品質檢查:試驗原料、材料、零件、製品的品質特
性,把其結果跟基準比較,藉此判斷製品單位合格 與否,或者個品優良與否的過程.
4. 五 五 法
• 意義:
•反復多次探討問題質疑的技巧,以協助發掘問 題的真正根源.
• 應用範圍:
•任何階層,任何對象的任何問題上.
• 應用原則: 4W1H.
五五法
問題 WHAT 什麼事 為什麼這樣做?
(目的) 這項作業消失了有何影響? 必要性 有沒有別的辦法? WHERE 哪里 為什麼在這里做? (場所) 集中一處或改變地點會怎樣? WHEN 何時 為什麼這個時候做? (順序 ) 什麼時候做才合理,什麼時候做則不合理? WHO 誰來做 為什麼由他來做? (作業員) 作業員集中一齊做,或改變方式會怎樣? HOW 如何做 為什麼這樣做?
(70年代 ~ 現在 ~ 未來)
工業工程的功能的具體表現 : 對生產系統進行: 1. 規劃 2. 設計 3. 評價 4. 創新
現代工業工程的發展趨勢 :
1. 研究對象和應用範圍擴大到系統整體; 2. 采用計算機和管理信息系統(MIS)為支撐條件; 3. 重點轉向集成制造; 4. 突出研究生產率和質量; 5. 探索有關新理論,發展新方法.
IE的意識
•1.成本和效益意識. •2.問題和改善意識. •3.工作簡化和標準化意識. •4.全局和整體意識. •5.以人為中心的意識.
省錢的IE
IE 常用技術
• 1.工作研究. • 2.生產計劃與控制. • 3.設施規劃與設計. • 4.質量控制與可靠性技術. • 5.工程經濟. • 6.工效學. • 7.組織行為學. • 8.集成信息系統.
----美國 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 1995年
定義 2:
工業工程是對一個組織中人、物料和設備的使用及 其費用作詳細分析研究,這种工作由工業工程師完成 ,目的是使組織能夠提高生產率、利潤率和效率.
----美國 大百科全書 1982年版
定義 3:
工業工程的目標就是設計一個生產系統及該系統的 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具有特定質量水平 的某种或幾种產品,並且這种生產必須是在保證工人 和最終用戶的健康和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不依賴直覺,而以扎實的資料作根據; 以科學方法分析,提高生產性.
定義 1:
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 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 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 識和技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 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
----著名的工業工程專家 P.希克斯 (PHILIP E. HICKS)
工業工程的發展歷程 :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產生和應用的歷史.
1. 科學管理時代 ( 本世紀初 ~ 30年代中期) 2. 工業工程時代 (20年代后期~現在)
3. 運籌學 Operations Research (40年代中期~70年代) 4. 工業與系統工程 System Engineering
IE 七大手法
• 抽查法:協助我們去認清問題的地點以及問
題的事實真象.
• 雙手法、人機法、流程法:協助我們做進
一步的認清事實的狀況,以及建立其改善的 基礎及啟發點.
• 五五法、防呆法、動改法:協助我們對已
知的問題,質問探尋改善的具體方法,以實現 改善的目標.
1. 防 呆 法
• 意義: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亦即連愚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