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用镜头定格瞬间,用画面诉说故事。
对于许多初涉摄影领域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开启精彩摄影之旅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摄影的基础知识世界。
一、认识摄影器材1、相机数码相机:分为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
单反相机通过反光镜和五棱镜取景,成像质量高;无反相机则取消了反光镜结构,体积相对较小,更便于携带。
手机:如今的手机摄影功能日益强大,对于日常拍摄和记录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2、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成像质量通常较好,光圈较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变焦镜头:焦距可变,使用灵活,能适应多种拍摄场景。
3、其他配件三脚架:稳定相机,避免拍摄时抖动,尤其在夜景、长曝光等拍摄中必不可少。
闪光灯:为拍摄对象补充光线,改善光线不足的情况。
存储卡:用于存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二、了解摄影参数1、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强;光圈越小(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画面整体更清晰。
2、快门速度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高速快门能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则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常用于拍摄夜景中的车流、星轨等。
3、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 值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但同时会增加画面噪点;ISO 值越低,画面噪点越少,但需要更多的光线。
4、曝光补偿在自动或半自动拍摄模式下,对相机的曝光结果进行微调,使画面更亮或更暗。
三、构图的基本法则1、中心构图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突出主体,给人以稳定、集中的视觉感受。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使画面更平衡、富有美感。
3、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具有平衡、稳定、庄严的特点。
4、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5、框架构图利用门窗、树枝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使主体更突出,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摄影师入门基础知识

摄影师入门基础知识对于许多怀揣摄影梦想的新手来说,踏入摄影的大门可能会感到既兴奋又迷茫。
摄影不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诸多知识和技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摄影师入门的基础知识。
一、相机的基本构造与操作要成为一名摄影师,首先得熟悉手中的工具——相机。
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快门、光圈、感光度(ISO)、对焦系统等部分组成。
机身是相机的主体,承载着各种功能按键和电子元件。
不同型号的机身在性能、操控和手感上会有所差异。
镜头就像是相机的“眼睛”,决定了拍摄的视角和成像质量。
常见的镜头类型有广角、标准和长焦。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场景,能容纳更多的画面元素;标准镜头与人眼的视角相近,成像自然;长焦镜头则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常用于拍摄特写和体育、野生动物等题材。
快门是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速度越快,能够定格瞬间的能力越强,适合拍摄运动物体;快门速度慢,则可以创造出流动、模糊的效果,如拍摄夜景中的车流。
光圈控制着镜头的进光量,同时也影响着景深。
大光圈(如 f/18、f/28)能够营造出浅景深,使主体突出,背景虚化;小光圈(如 f/8、f/16)则有较大的景深,画面中的前后景都比较清晰。
感光度(ISO)用于调节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可以提高 ISO 来增加画面亮度,但过高的 ISO 可能会导致噪点增多,影响画质。
对焦系统则确保拍摄的主体清晰。
现代相机通常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两种模式,自动对焦方便快捷,而手动对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拍摄微距、低对比度场景)能更精准地对焦。
二、构图的重要性与常见构图方法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决定了画面的布局和视觉效果。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体,这种构图简单直接,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横竖分为三等分,将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沿线位置,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富有层次感。
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常用于拍摄建筑、倒影等场景。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

一、相机的基本构成、设置: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同之处是可以直接预览照片;如果照片不满意可以删除重拍..数码相机的组成;由镜头、取景器、CCD、液晶屏快门等组成..变焦距镜头改变焦距;也就是成像的大小..取景器用来取景用的;C CD是电子成像的元件;CCD的面积的大小决定像素大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像素..液晶屏用来显示图像或构图用;快门用来拍照的按钮;存储卡是用来存储图像;存储卡越大存储的图像越多..1、光圈与快门:光圈是用来调节通光量的;光圈的数值越小通光亮越多;相反光圈数值越大通光量越小;光圈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节曝光量的;通过调节是通过的光量达到标准;如果在光线相等的条件下成像暗说明光圈的通光小了;此时开大光圈加大通光量;如果图像过亮说明是曝光过量;需要缩小光圈使之达到曝光标准..只有曝光标准的图像才能拍出最佳的照片..一定要掌握好曝光量..2、变焦与聚焦:变焦指的是改变成像的大小;变焦有自动和手动之分;有推拉式和旋转两种;一般都是手动变焦;通过改变变焦得到所需的成像的大小;焦距就是焦点的距离;通常我们讲的清晰的;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是自动聚焦的;半按快门按钮开始自动聚焦;再按快门执行拍照..3、白平衡设置;白平衡指的是照片的色彩设定;如果白平衡设置不匹配拍出来的图像会发生偏色;通常所说的颜色不正;色温分日光、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等在室内一般用的都是闪光灯;白平衡有自动白平衡设定于自定义设定;拍摄大场面多色彩时自动白平衡比较准;一般都用自定义白平衡..4、存储卡的设定:数码相机成像的大小采用像素设定来决定的;数码相机一般用大、中、小或者高、中、低来表示..同一张存储卡像素越大拍的张数越少;拍的张数越多像素就越少;相对应的是像素大照片的放大倍率就越大;相反就越小..5、影是闪光灯同步设定:专业的数码相机都具备闪光同步功能;我们在影视灯下拍照一定选择闪光同步挡否则无法得到满意的曝光量;同步设置要根据相机的说明来设置..摄影基础知识二、光的运用:摄影离不开光;在摄影中光分为顺光、侧光和逆光三种;顺光指的是光线从被摄者正面打过来;侧光是从被摄者侧面打过来;逆光是从被摄者后背打过来..拍摄人像一般大都采用顺光或侧面光;很少采用逆光;顺光用得最多..在摄影室中通常分为主光等和辅助灯;顾名思义主光灯是整个照明的主要效果;辅助灯光起到连接补光作用;主光照射角度一般成45度角略高被拍者;辅助光角度与被拍者持平;主光量度要超过辅助光的亮度..灯光的距离取决于等的指数;距离要求远场面要求大闪光灯指数也要大才行..为得到光滑细腻柔和效果必须采用柔光箱..光的使用;现在的摄影用光大多采用平光;平光使用适合大多数..1、构图;照片看上去是否顺眼用什么衡量;首先用的是构图;构图的方法大致分为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法、九宫格法等;只有达到这几点线上看起来操受看;否则就会不顺眼;黄金分割是将长方形分别纵向横向分成两等分;交叉四点就是黄金点;将主体方到点上;对角线法是主体在对角线上..人像分为特写、头像、半身像、七分像、全身像;合影等..2、色彩搭配;再派人像时背景和人物主体色彩尽可能协调一致;看起来才耐看;妆面上的眼影色彩一般许多人就会采用预服饰一致的搭配着也说明统一的;色彩的搭配淡雅的色彩更耐一些;大多数用作婚纱照..三、姿造型:姿势在照片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是;人物面部的朝向的空间要比面部的空间大一些;脚前的空间要小于脑后的空间;姿势分;直线、曲线、到三角、向内等等..人像摄影的美姿造型是商业人像摄影所特有的..商业人像摄影的受众是顾客;由于大多数顾客都希望拍出的照片把自己表现得漂亮一些;这就需要摄影师充分利用拍摄角度、道具环境、灯光造型等手段去美化顾客..在商业人像摄影中人物的美姿造型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1、顾客的气质类型一个人的气质是经历、素养、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摄影师在看到顾客并与之接触后;对顾客的气质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分类;比如有的顾客活泼开朗;有的顾客文静端庄;有的顾客高贵典雅等等..如为文静端庄的顾;客设计时;要使面部表情含绪微妙;四肢和身体的体块的变化不大;人物的姿态造型应是静态的..2、顾客的外部特征人像摄影中一般重点注意面部特征和人物体型特征;不同的面部特征顾客的美姿造型不同;一般我们拍摄的顾客都或多或少存在面部长相的缺;陷和体型的不完美;对此;美姿造型应有所不同..1、前额突出:拍摄时应请被摄者下颏上倾..或者设计被摄者的手、头发等掩饰前额..2、胖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对着镜头..拍正面人像;忌使用大平光..3、瘦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面部正对镜头;用大平光、低光位..在取景框中看不要使人物面部颧骨或腮帮轮廊突出..4、鼻形不正: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或侧面对着镜头..避面正面拍摄..5、高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面对镜头;用平光位;柔性光..6、凹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对镜头;用顺光位;最好在人物鼻粱上产生高光..7、秃头:拍摄时让被摄者戴上帽子或假发;不要使顾客摆弯腰、头顶正对镜头的动作..8、双下巴:无论胖瘦;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拍摄时请被摄者下巴向前伸、拉长下巴肌肉;就不会挤在一起..还可以采用高机位拍摄..9、两眼大小不一:当有明显的大小眼时;可由造型师通过贴假双眼皮的办法解决;也可以请顾客拍照时将小眼睁大或者让眼睛转看不同的地方;还可以让被摄者的小眼靠近镜头;利用近太远小的透视变化修饰被摄者..10、凸眼睛:拍摄时可以拍正面人像;用平柔的光线顺光投向被摄者..11、面部一侧有斑痕:让被摄者有斑痕的一侧背向照相机或者用头发、手、饰物掩盖..12、扇风耳:用头发、手、头饰掩盖;让靠近相机一侧的耳朵处在阴影之中..不宜拍正面人像..13、对眼:尽量不拍正面平视;让顾客左右上下转动寻找最合适的角度拍摄..14、体形矮胖:让被摄者穿暗深色衣服;用暗深色背景、道具拍摄..15、两腿稍短:拍摄时让被摄者穿统一色调的服装;机位偏低拍摄..16、手臂太粗:用服饰修饰改善..拍照时手臂离开身体;不要挤压手臂;用饰物遮掩手指;减少手臂在画面中所占面积..17、小腹突出:拍摄时让顾客挺胸收腹;并可用手势或拿花等方式来作改善..18两人合影胖瘦距离太大:让较瘦的一方靠近相机;将另一方遮挡一部分或者转动角度使较胖者显瘦..19、两腿太租:让被摄者穿长裙或用道具、饰物掩饰..20、手形不美:转动手的角度;选择美的角度拍;如果没有理想角度可采取戴手套;用饰物掩饰等方法拍摄..四、被摄者的姿势、仪态1、站姿人像:站姿是人像摄影最常见的姿态之一;站姿人像能够充分展示人物体型线条;美姿自由度大、姿势多..在摆拍站姿人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被摄者的一条腿站直;另一条腿自由交叉或稍稍抬起;站直的一条腿不要弯曲;抬起的一只腿保持身体平恒..摆好腿脚是摆好上面身体部分的前提..B、被摄者的头部、胸部、臀部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让身体主线形成曲线或S线..C、头部、胸部、臀部形成的体块的平面一般不应在一个平面内..如:胸部体块正向时;面部要侧面;又如:胸部侧向时臀部转正向正面..D、一般摆站姿都要求从脚下摆起..2、坐姿人像:坐姿人像相对站姿人像局限性大一些;但坐姿能形成优美的曲线;还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紧张心理..坐姿以与相机成45度斜向坐姿为基准;分成斜侧向坐姿、背向坐姿与侧背向坐姿三种..而以上下身躯干所形成的角度来区分;则可分为直角坐姿、钝角坐姿与锐角坐姿;若以两腿交叉摆放的样式来细分;则又可分为大腿上交式与小腿下交式两种..在拍摄坐姿人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坐姿人像适合表现静态的表情;被摄者的表情宜内敛、含畜..B、对被摄者关节处的处理是关键部位..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正面坐姿拍照;因为这样一来膝盖冲向镜头;大腿就会显得粗短笨拙..C、坐姿人像脊柱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因为坐姿人像的情绪就写在背上;尤其当拍摄侧背向坐姿与背身坐姿时;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时;脊柱总是直挺挺的..当情绪不佳时;脊柱将会大幅度蜷缩起来;而平常心态下的脊柱只是微微的弯曲;因此;当被摄者坐下时;摄影师要提醒他不要坐得太实;应虚虚地坐;脊背不能靠在椅背上;注意用脊梁骨去支撑上半身..D、坐姿人像不易显身形;一般不选择宽松肥大的服装;为了更好地体现身段曲线与四肢的线条;最好让顾客穿紧身一点的服装..E、摆坐姿造型时;首先要从镜头中寻找最恰当的身体比例..只有比例正常了;视觉感受才会舒适..线条的流畅完整是坐姿造型处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坐着的姿势往往会使延伸中的身段曲线中断;坐姿中的线条容易显得锁碎、零乱;但坐姿能更加从容地展示上身躯体的造型优势;可充分地利用上身的外侧轮廊特征曲线来显示体形;加上四肢的协调配合;便可形成较为完整流畅的身体曲线;在处理身体裸露部位;如臂弯、腰腹、大腿等处时;切不要显露因转动挤压而造成皮肉扭曲的线条..3、双人造型:双人合影照在婚纱摄影中常常遇到;相对于单人照片来说;双人照片的美姿造型更加多样..它不单有单个人物的体块、线条、人物表情的变化;还有人物之间的交流;在摆双人美姿时;一定不要忘了两人之间神、形的呼应和变化..拍双人婚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双人美姿在造型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体块变化;从人体结构上来看..人体分头部、胸部、臀部三大体块;在研究双人美姿造型时我们将两人的体块分成两组体块来研究;一般被摄者相对相机有六种基本结构组合:女正身男侧身、女半侧身顺男半侧身、女半侧身对男半侧身、男侧身女侧身、男正身女正身、男背身女背身..在这六种基本组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微调细分就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美姿造型..B、双人美姿造型要注意画面的线条变化;画面中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刚直、雄健等;适合表现男性之美..曲线给人温柔、恬静的韵味;适于表现优美的环境或者温柔的女性之美..斜线具有动感;如果斜线的量在画面中占得很少..动感就少;如果斜线多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就会变得很强烈..斜线的倾斜程度不太大时;动感也就变得缓和了..五、美姿造型要与人物表情和环境气氛一致人像摄影中被摄人物的姿态表情与人物所处的艺术空间是相互关联的..被摄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美姿造型也不同..例如表现被摄人物处在温馨的环境中时;人物的姿态造型要柔和一些..表摄人物处在热烈环境时;人物的美姿造型要奔放一些..在人像摄影中;被摄者的姿态造型与画面中的其它造型元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画面中任何造型元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被摄人物的美姿造型..摄影者一定不能脱离被摄者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去研究美姿造型..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各类摄影中;最具变化性、戏剧性与挑战性的题材;你必须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并融入自然;有时为拍到一幅成功的照片;需要往返几次甚至几十次;风餐露宿;这里面的苦衷常人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我们向喜爱风景摄影的众影友提几点建议:以风景摄影而论;摄影装备自然是越精良越好;越齐越好;但这不是初学摄影者能达到的;也大可不必一味地去追求装备的精良和齐全..一些摄影爱好者专注于对器材的兴趣;而忘却了摄影的本身;这种本末倒置;是摄影中应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倾向..我们应创造性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从最感兴趣的题材和形式出发;也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摄风光题材最好使用中画幅以上的相机;这倒不是底片越大越出作品;135的底片照样能出好片子;但是风景摄影若以大型相机拍摄;大底片特有的解像力与质感均佳;对于表现风景中细微东西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但此类相机体积庞大;机动性差;操作不易..35毫米单反相机但它的底片面积太小;照片放大到20寸以上时;影像的颗粒较粗糙;细节也会有很大损失..但任何相机都很难将风光的表现方法涵盖进去;135相机不论电子式或机械式体积均小;机动性高;操作与测光亦容易;这是大型机无法比拟的..你需要了解你的相机;善于利用它的长处去拍摄..镜头:镜头种类繁多;35mm相机所使用镜头综合归纳为变焦与定焦两种..变焦镜头不必变换镜头;具有一支多用功能;机动性高;可迅速抓住动态画面之高潮与美感;且价格上又比同时购买多支定焦镜头便宜..若初学者选用此类变焦镜头为佳;你可以携带35至70mm及70至210mm各一支便可运用自如;缺点是解像力远逊于同级定焦镜头;照片放大尺寸过大时质感较差;这也是必然要考虑的缺失..拍摄风光时最好使用专业反转片;它的优势在于能逼真地表现拍摄对象;获得非常满意的质量和效果..但专业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比负片要小得多;所以准确把握曝光成为风光摄影最主要的问题..进行风景摄影时;常需使用小光圈来获得大景深;或需要慢速快门来表达动感;为了防止手持相机时震动而影响照片放大品质; 一个结实、性能很好的三脚架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即使用了三脚架;并经过仔细调焦后;所得照片仍不够清晰;这种情况多是因为三脚架的稳固性太差造成的..尤其经常使用到200mm左右之长镜头;应选用约2公斤左右的三脚架较为稳定..为了防止慢速快门拍摄;用手指按快门时所造成之相机震动;或拍摄晨昏与夜景时;长时间曝光;快门线也是必备的工具;遮光罩用以遮挡阳光;避免侵入镜头产生光晕;而破坏影像明锐度及色彩;对提升画质颇有益处;惟使用广角镜头拍照;即应取下遮光罩;以免相机拍到该罩边缘;使作品四角产生黑影;滤镜是风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器材;它们可以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经常性使用之滤镜有天光镜SL、偏光镜PL、减光镜ND等;当处于阴暗状态下之近景可用闪光灯适度补光;以捕捉清晰影像与鲜锐之色彩;风景摄影中会面临各种风、雪、雨、雾等恶劣天候;对相机与镜头之损伤甚为严重;应随身带有一橡皮吹..冬天相机从室外到室内;应等一阵时间再将相机由摄影包中拿出..防止镜头产生水蒸气..。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

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曾经作为一名摄影小白,刚拿起相机时也是充满了对摄影世界的好奇,拍照有些时日,但自知仍在摄影世界的门外徘徊,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摄影入门知识总结(通用6篇),一起来看看吧!摄影入门知识总结篇1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
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初学者摄影基础知识

初学者摄影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追求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它可以通过镜头,把人见所未见,呈现出最真实、最生动的图像。
若想进一步了解这门学科,就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讲解初学者应该掌握的摄影基础知识。
第一章摄影原理1. 光线原理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影响着摄影中的曝光和色彩。
摄影师需要了解光线的种类和方向,以此来把握好对景物的拍摄。
例如,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比较柔和,是人象拍摄的好时机;而中午的阳光比较强烈,容易影响照片的质量。
2. 快门原理快门是指相机中控制光线通过时间的机构,也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重要工具。
快门的速度以s为单位,快门快速度越快,通过字符串影响相机成像的时间越短。
因此,快速的快门能够帮助摄影师清晰地捕捉运动中的场景图像。
3. 光圈原理控制摄影中景深的另一种操作是光圈大小。
光圈的大小以f为单位,在不同的拍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控制景深。
较大光圈可以很好的捕捉景物的细节,并使背景模糊,呈现出景深。
在人像摄影中,大光圈能够让焦点集中在拍摄人物特征上,背景虚化,凸显人物。
第二章拍摄技巧1. 用三分法构图构图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主体放置在照片中心。
其中,三分法就是最常用的构图原则。
它可以将图片分为9个区域,将镜头对准其中的2/3或者1/3来进行构图,以达到更好的美感。
2. 充分利用前景前景是指离相机更近的区域,常用的手法是在前景放置一些特殊的元素,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例如,在拍摄风景时,可以在前景放置一些花草,增强整体画面的美感,让照片更美丽。
3. 自然光线使用自然光线进行拍摄,可以将摄影作品中的色彩、明暗度等方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早晨和傍晚的阳光,或者在晴朗的天气下,将主题放在光线最好的地方,就能够在摄影中捕捉到美丽的光影变化。
第三章后期修图1. 怎样修出好的素材在照片刚起步时,很难避免一些小错位或者照片所带来的噪点。
这时需要使用后期修图,将误差和瑕疵进行修复。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充满了创造力和表达。
无论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还是捕捉大自然的美丽,摄影都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摄影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
1. 摄影器材1.1 相机的选择选择相机是入门的第一步。
市场上有很多种相机,像单反、无反、傻瓜机。
单反相机适合认真想学摄影的人,它可以换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无反相机更轻便,适合随身携带。
傻瓜机则简单易用,适合日常记录。
如果你刚开始,可以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相机,不必追求顶尖设备。
1.2 镜头的作用镜头是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镜头适合不同的拍摄场景。
广角镜头适合风景,能拍摄更广阔的视野;微距镜头则能让你拍摄细节,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定焦镜头一般光圈大,适合拍人像,背景模糊效果好。
而变焦镜头则灵活,适合多种场合。
入门时可以从一两支常用镜头开始,慢慢积累。
2. 基础摄影技巧2.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的核心。
三要素分别是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快门速度决定拍摄的时间长短,快一点的速度能定格瞬间,慢一点的速度可以制造动态模糊效果。
光圈影响景深,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ISO感光度则影响照片的亮度,ISO越高,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效果越好,但噪点也会增加。
掌握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2.2 构图的艺术构图是摄影的灵魂。
常见的构图法有三分法、对称法和引导线法。
三分法是将画面分成九个格子,把重要的元素放在交点上,能让画面更有吸引力。
对称法则适合拍摄建筑或自然景观,能营造平衡感。
引导线法利用线条引导视线,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构图不是死板的规则,多尝试,多感受,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风格。
2.3 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自然光和人造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日出和日落的光线柔和,适合拍风景和人像;正午的阳光强烈,适合拍摄建筑和细节。
逆光拍摄能制造剪影效果,十分美丽。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窗户的光线,创造出温暖的氛围。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快门和ISO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曝光。
光圈控制的是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控制的是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ISO控制的是感光度,ISO值越高,照片越亮,但也越容易出现噪点。
2. 焦距和景深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变焦程度,短焦距适合拍摄广角景观,长焦距适合拍摄远景或特写;景深决定了照片中的清晰度范围,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景,小景深适合突出主题。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一样的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让照片更亮或更暗,适应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
5.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可以帮助拍摄更清晰的照片。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常见的相机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高级手机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非常重要的。
2. 镜头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成像效果,不同的焦段和光圈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3. 三脚架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适用于长曝光、夜景、微距等拍摄。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进光情况、减少反射、增加对比度等效果,适用于特定的拍摄条件下。
5. 闪光灯闪光灯适用于光线不足或者需要拍摄特殊效果的场景下。
6. 存储卡存储卡的速度和容量直接关系到照片的保存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存储卡非常重要。
7. 清洁用具保持相机和镜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指纹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以及重要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交汇点上,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白平衡效果
自动白平衡
白枳灯白平衡
白平衡的运用
采 用 白 平 衡 来 获 得 特 殊 效 果 的 例 子
测光方式和18%灰度
• 测光方式主要有:中心重点测光,点测光,分区测光或矩阵测光 • 自动相机在测光的时候,是按18%灰度来进行测光的。如中心重
点测光,点测光方式 • 18%灰度的意思,是测光系统会将整个画面的暴光值按18%灰度
• 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室内钨 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 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 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为了 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 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这就需要摄像机进行色彩校 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就称为白平衡调整。
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 人像一般使用70-135mm之间焦距的镜头。以防止 大鼻子或者平脸
• 采用最大或者次大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主题。环 境人像,如一般的“到此一游”照,可采用F8的光圈
• 对眼睛进行对焦 • 采用色彩还原比较真实的胶片,如E100S。数码相
机使用对比度及锐度较低的人像模式设置
环境人像构图的考虑
例如,使用100mm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 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 mm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 mm 镜头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 mm镜头的4倍,等等
• 28mm焦距
不同的焦距
• 160mm焦距
景深及影响景深的因素
• 1. 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不同,景深就会 产生不同。长镜头可以产生比 较短的景深效果,短镜头可以 产生比较长的景深效果。
很远 好远 。看 走到 上这 去两 ,母 抓女 拍走 了过 这来 张,
有 说 有 笑 , 神 情
走近抓拍的例子
走近抓拍的例子
先构图,再等待的例子
看到这堵红墙和转经 的藏民后,预想好这 个构图及题材,架好 相机调好焦距,等待 转经的藏民走进画面
偷拍的例子
风光摄影的技巧
• 主题要鲜明 • 在拍摄风景照片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拍摄意图,照片的主题和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 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 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 意力的内容。
一个鲜明的主题
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画面简洁
摄影的基本概念
• 光圈和光圈大小 • 快门和快门速度 • 焦距 • 景深及影响景深的因素 • ISO • 测光方式和18%灰度 • 色温和白平衡
大纲
• 三条基本原则 • 摄影的基本概念 • 摄影的基础知识 • 相机的种类 • 构图的基本方法 • 纪实摄影的基本技巧 • 风光摄影的基本技巧 • 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 微距摄影的基本技巧
三条基本原则
• 照片的三条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 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 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 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偿增加曝光值 • 如果整个画面比较黑,如黑墙,就需要通过曝光补偿减少
曝光值 • 如果被摄物的背景比较亮,而被摄物相对背景比较暗,测
光系统会按背景正常来测光,这样造成被摄物曝光不足。 这时需要曝光补偿来增加曝光,或者通过给被摄物打闪光 灯来解决曝光不足问题。
相机的种类
• 135相机 / 120相机 / APS相机 / 大 画幅相机
倍数关系。ISO200需要的光量是ISO100的一半 • ISO越大,画面的颗粒就越粗,反之画面越细腻 • 在光线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小的ISO值 • 白天拍风景,使用最小的ISO值,以得到细腻的画面。夜
晚拍照,使用较高的ISO,以提高快门速度。 • Tips:尽量不要使用高于800的ISO,否则画面颗粒很大
• 书籍: • 《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 《四季风光》——姜平
• 网站: • • • •
后记
• 感谢刘付茵茵给胶片做的美工 • 感谢资料组王艳英和摄影协会会长
杨杰的支持
所有示例照片由本胶片作者所拍, 摄影交流可联系QQ:75935082
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的关系
• 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的配合,决定了进光量的多少。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曝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 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 同得暴光值,但曝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 题。
• 相同快门速度下,F8的进光量是F16的两倍
• 相同光圈大小下,1/60的进光量是1/30的一半
• 切忌将人放在画面的正中间。一般可放在黄金分割点 • 切忌人物背后有突出的树或电线杆之类的物体 • 切忌背景有比较明显的线条从头或者脖子穿过 • 海边拍摄,可将拍摄机位降低(如蹲着拍摄),使海平面降
低到人的上身以下,防止大水淹过人的感觉
抓住人物的神情
抓住人物的神情
微距摄影的基本技巧
• 由于被摄物相当近,所以景深也非常短。在1:1的 情况下,F8光圈的景深只有1-2mm。所以需要使用 小光圈。
光圈和光圈大小
• 光圈
•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 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 光圈大小
• 不同的光圈大小就决定了单位时间进光量的不同。F后面的数值 越大,光圈越小,也就是说单位时间的进光量越少。
快门和快门速度
• 快门
• 类似一个帘子,挡在镜头光圈和感光部件之间。按下快门的一瞬 间,快门帘打开。
地平线放在画面中央的反例
2/3构图
采用剪影的方式
日出日落的拍摄
日出日落,在正常测光值下,采用暴光补偿减半档来拍摄
滤镜的使用• 几种常用滤镜 • - U源自镜 • - 偏光镜 • - 渐变镜
使用了偏光镜的照片
流水的拍摄
• 将光圈缩小,使用 1s到1/4s之间的快 门,根据流水速度 来定。速度慢就使 用慢的快门
色温和白平衡
•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不同光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 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 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 2. 光圈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 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 3. 镜头距离主体的距离
距离被摄主体越近,那么景 深就越短。距离被摄主体越 远,景深越长。
景深的不同-长景深
景深的不同-短景深
ISO
• ISO是胶片或CCD/CMOS的感光度的标准 • 有ISO50, ISO100, ISO200…ISO1600等 • 数值越大,感光度越大。形成画面需要的光量就越小,成
的效果来计算。 • 如果被摄物是黑碳,测光方式会自动拍成18%灰度的灰色,如果
被摄物是白雪,测光系统也会自动拍成18%灰度的灰色。 • 比较先进的测光系统,如Nikon的矩阵测光,不遵循这个规律
曝光补偿
• 由于测光系统的这个特点,对于反差比较大的画面就需要 进行曝光补偿
• 曝光补偿有1/2EV,1/3EV作为加减的量,每EV俗成1档 • 如果整个画面比较白,如雪山,白墙,就需要通过曝光补
• 单镜头反光(单反)相机 / 旁轴相机 / 双镜头反光相机
基本构图技巧
• 黄金分割方式 • 1/3和2/3方式
纪实摄影的基本技巧
• 布拉松的“决定性瞬间” • 使用长焦或者小型的广角相机,以增加隐蔽性 • 主要就是拍摄“人”这个动态主体,有几种方法:
1)主动接近主体,以主体为主题来构图(抢拍) 2)先构图,再等待主体走入我们为它预留的位置(预 想及等待) 3)使用长焦偷拍
• F8和1/60组合,和F16和1/30组合的进光量是一样的
焦距
• 什么是焦距
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 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影 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 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是拍上下对称的画面 • 地平线一般可放在画面上下黄金分割点或2/3处 • 日出日落时,可采用剪影的方式。可进行暴光补偿减半档,以
增加色彩的饱和 • 选择饱和度比较大的胶片,如柯达E100VS。数码摄影将饱和
度调到比较大,对比度比较大,锐度比较大的选项
逆光拍摄
大广角拍摄
蓝天的拍摄技巧
对着天空蓝色部分进行测光,可采用点测光,在测光结果基础上进行 减1/3或1/2的曝光补偿
表现内容,心中要有设想。 根据这一要求,在拍摄风景照片时,要大胆取舍,把不必要的, 杂乱的景物从画面上避开,使主体在位置远近,形体大小,色调 对比上都能处于主要地位。使画面集中,生动而优美。 • 光线是风光摄影的灵魂 • 构图时注意安排一个前景,使照片有纵深的感觉
风光摄影的技巧
• 拍摄时间,多选择早晨和黄昏 • 多使用测光,逆光拍摄,少用顺光拍摄 • 多选择大广角来突出气势 • 地平线要平。一般情况下,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心,除非
• 尽可能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来拍摄 • 带些小工具,如喷水壶,镜子,电筒,小反光板 • 使用景深预测功能来判断景深的长短
微距摄影的基本技巧
洞里萨河的小孩
连南油岭排的小孩
黄姚古镇的小孩
党岭葫芦海
泸沽湖
坝上风光
夏洛多吉雪山
稻城红草地
甘南的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