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芬说明书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商品名:罗氏芬®/Rocephin®通用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曾用名:头孢三嗪英文名: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理化特性】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曲松钠其化学名为:[6R-[6α,7β(Z)]]-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基]氨基]-8-氧代-5-硫杂-1-氧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结构式:分子式:C18H16N8Na2O7S3·31/2H2O分子量:661.59【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性】头孢曲松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杀菌活性。
头孢曲松在体外对许多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发挥杀菌作用,并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及头孢菌素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头孢曲松在体外试验及临床感染(见适应症)中通常对以下致病菌发挥抗菌作用。
内酰胺酶所致。
**这些种类中的一些分离菌的耐药,是由于产生广谱的,质粒传递的β-内酰胺酶所致。
注:以上细菌的许多菌株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如:氨基-和酰脲-青霉素,老一代的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抗菌素等,但对头孢曲松敏感。
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对头孢曲松敏感,临床调查显示,一期和二期梅注:产β-内酰胺酶的类杆菌属的某些菌种(值得注意的是:脆弱类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
细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可根据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所推荐试验的标准化技术,通过纸片扩散试验或者通过琼脂或肉汤稀释试验进行测定。
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对头孢曲松作出以下鉴定。
性,故应以头孢曲松纸片进行药敏试验。
如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所推荐的标准不是常规使用,DIN、ICS和其他组织发布的十分标准化的药物敏感判定标准也可取而代之。
罗氏芬皮试方法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ug/ml[1]。
观察时间和判定方法同青霉素皮试。
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参照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皮试液配制方法如下,供参考。
所需药品:0.25g/支罗氏芬1支;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0.9%NS)3支
所需耗材:1ml和10ml注射器各2支
第一步:0.25g罗氏芬加入10 ml 0.9%NS,充分溶解,得到25mg/ml溶液(A)。
第二步:用10ml注射器从上述A溶液中抽取2ml,用0.9%NS加至10ml,混匀,得到5mg/ml溶液(B)。
第三步:用1ml注射器从上述B溶液中抽取0.6ml,用0.9%NS加至10ml,混匀,得到300ug/ml溶液。
第四步:取300ug/ml的皮试液0.1ml皮内注射。
注:新配溶液能在室温下保持其物理及化学稳定性达6h或在2-8℃下保持24h[2]。
参考文献:
1.新编药物学(17版);
2.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2013年1月22日修改)。
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及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参考建议

目前,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常规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目前]^[^^,尤其在2010版《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中至今仍无明确规定头孢菌素类药物需要皮试。
2008年,北京药学会抗生紫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家医院调研,完成《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 论坛专家共识》2,也是0前相比比较完整和科学的一份指导建议。共识建议: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 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鑤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 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8/011 ,注射量 为0,101。
在目前的临床循证证据屮,《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118/011;周自永和王 世祥主编的《新编常用药物手册》,李家泰主编的《临床药理学》及陈孝治主编的《药物手册》 皮试液浓度均为500118/^1。而在己发表的文献中,国外皮试液浓度为100-200008/①!3'4'5'6:在国内 有250, 300, 500 118/^1等不同浓度的相应支持证据",8'9。
罗氏芬@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及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准
考建议
一 . 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
逍照《关于贯彻实施23号局令统一药品批准文号工作的迎知》,国家药品监"^^理局药品注册司公布 《化学药品说明书目录》以及统一的规范说明书样稿,要求各药品生产企业根据公布的说明.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欤验髙钥论坛专家共识.临床药物'冶疗杂志.2008年第6卷
第'1期
3^ 16511 5, 64 31.』10765118 ^\116「801 010 1^0111001^
罗氏芬Rocephin(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核准日期核准日期::2006年11月26日修改日期修改日期::2007年3月13日2007年11月9日 2009年11月16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商品名称:罗氏芬® Rocephin ®英文名称: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成份】化学名称:(6R,7R )-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 18H 16N 8Na 2O 7S 3·31/2H 2O分子量:661.59辅料名称:本品不含其他辅料【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适应症】对罗氏芬® 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
【规格】按CH18N8O7S3计算181.0 g0.5 g0.25 g【用法用量】标准剂量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罗氏芬® 的通常剂量是1~2克,每日一次(每24小时)。
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4克,每日一次。
新生儿、婴儿及12岁以下儿童建议按以下剂量每日使用一次。
罗氏芬皮试方法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ug/ml[1]。
观察时间和判定方法同青霉素皮试。
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参照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皮试液配制方法如下,供参考。
所需药品:0.25g/支罗氏芬1支;10ml 0.9%氯化钠注射液(0.9%NS)3支
所需耗材:1ml和10ml注射器各2支
第一步:0.25g罗氏芬加入10 ml 0.9%NS,充分溶解,得到25mg/ml溶液(A)。
第二步:用10ml注射器从上述A溶液中抽取2ml,用0.9%NS加至10ml,混匀,得到5mg/ml溶液(B)。
第三步:用1ml注射器从上述B溶液中抽取0.6ml,用0.9%NS加至10ml,混匀,得到300ug/ml溶液。
第四步:取300ug/ml的皮试液0.1ml皮内注射。
注:新配溶液能在室温下保持其物理及化学稳定性达6h或在2-8℃下保持24h[2]。
参考文献:
1.新编药物学(17版);
2.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2013年1月22日修改)。
罗氏芬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的报道及分析

罗氏芬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的报道及分析发表时间:2015-10-19T14:44:07.26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作者:李瑾[导读] 南京市建邺医院江苏南京 210019 罗氏芬是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它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杀菌活性.(南京市建邺医院江苏南京 210019)【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44-02 罗氏芬是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它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杀菌活性,在体外对许多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发挥杀菌作用,并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大多数口一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但禁用于已知对头孢菌索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能会对罗氏芬产生交叉过敏反应。
我院急诊输液室于2013年10月7日发生1例静脉滴注罗氏芬致严重过敏性休克并死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于2013年10月7日上午至我院儿科就诊,医师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为患者摄片检查诊断为肺炎,遂以罗氏芬抗感染,输液前做头孢皮试为阴性,上午10:00输注罗氏芬约2分钟患者即诉手脚发麻,护士立即停止输注罗氏芬并更换液体为阿奇霉素及输液管后通知医生,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气喘、呼吸困难,全身稍有紫绀,小便失禁,即护送患者推至抢救室。
心电监护示心率90-150次/分,律不齐。
血压测不出,呼吸40次/分,血氧饱和度为50%;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静脉可触及搏动,极微弱;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全身紫绀,四肢末梢苍白冰冷;全身大汗淋漓。
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电监护,应用激素、呼吸兴奋剂、心三联等药物、于20min后恢复自主心律,自主呼吸始终未恢复,中间间断抢救至下午17:44宣布临床死亡。
2 讨论2.1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分析头孢曲松(ceftriaxone)是广谱、长效、耐酶的半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于多种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
罗氏芬

罗氏芬抗菌谱与头孢噻肟近似,对革兰阳性菌有中度的抗菌作用。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强,主要敏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属、奈瑟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沙雷杆菌、各型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消化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对本品也敏感。
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氨苄青霉素的流感嗜血杆菌、耐第一代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一些革兰阴性菌常可对本品敏感。
但粪链球菌和耐新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对本品均耐药。
目录编辑本段用于肺炎、支气管炎、腹膜炎、胸膜炎、皮肤和软组织、尿路、胆道、骨及关节、耳鼻咽喉、创面等部位的感染,还用于脑膜炎败血症。
编辑本段用法及用量肌注或静注:一般感染,每日1次1g。
严重感染则每日2g,分2次给予。
脑膜炎可按1日每千克体重100mg(但总量不超过4g),分2次给予。
淋病单次用药250mg即足。
儿童用量一般按成人量的1/2给予。
肌注:将1次药量溶于适量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深部肌注。
静注:按1g药物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缓缓注入,历时2~4分钟。
静滴:1次量1g或1日量2g,溶于等渗盐水或5%~10%葡萄糖液50~100ml中,于0.5~1小时内滴入。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头孢三嗪一般都能为人充分耐受。
1.不良反应如皮疹及其它过敏反应、腹泻和其他胃肠紊乱,轻微的可逆性化验改变等。
2.维生素K合成障碍及维生素K储备不足(如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病人,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补充维生素K。
3.本品抗菌范围甚广,胆汁中排出甚多,故可使结肠菌群发生明显改变。
4.本品与胆囊内胆汁泥沙形成有关,可致胆囊炎、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
规格:注射剂:每瓶1g。
生产厂家:是否医保用药:医保是否非处方药:处方注意事项:本药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病人,需定期测定本药之血浆浓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临床研究显示,本药无诱变致畸作用,但妊娠期(特别是前3个月)病人不应使用。
罗氏芬(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不良反应】 使用罗氏芬®期间,发现一些可自行逆转的或停药后即消失的副作用。
全身性副作用 胃肠道不适(约占病例数的 2%):稀便或腹泻、恶心、呕吐、胃炎和舌炎。 血液学改变(约 2%):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 少等。曾经报道过粒细胞缺乏(<500/mm3)的独立病例,其中多数都发生在治疗 10 天后, 且总剂量为 20g 以上。 皮肤反应(约 1%):皮疹,过敏性皮炎,瘙痒,荨麻珍,水肿,多形性红斑等。曾经报道 过严重皮肤反应(多形性红斑,Stevens Johnson 综合症或 Lyell 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 症)的独立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副作用 在极少的情况下,静脉用药后发生静脉炎,可通过减慢静脉注射速度(2-4 分钟)以减少此 现象的发生。肌肉注射时,如不加用利多卡因会导致疼痛。
【禁忌】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也可能对罗氏芬®过敏。 头孢曲松不得用于高胆红素血的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治疗。体外研究表明头孢曲松能取代胆红 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导致这些病人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 如果新生儿(≤28 天)需要(或预期需要)使用含钙的静脉输液包括静脉输注营养液治疗, 则禁止使用罗氏芬®,因为有产生头孢曲松-钙沉淀物的风险。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商品名称:罗氏芬® 英文名称: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
【成份】 化学名称:(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
(9) 与其他抗生素一样,也可能会遇到罗氏芬®不敏感的严重感染。通常继发于使用超过 所推荐的标准剂量之后,胆囊超声图会误诊为胆囊结石之阴影。这些会随着罗氏芬® 治疗的结束或中止用药而消失,阴影是由于头孢曲松钙盐沉积所致。极少的情况下 以上检查所见会伴有症状,对这些伴有症状的病人,建议进行保守的非手术治疗。 对伴有症状的病人,应由临床医师判定是否停用罗氏芬®。
第 4 页 共 11 页
少有一例死亡的报道;对这名新生儿进行尸检未发现晶体状物质。除了新生儿,在其他病人 中未见类似报道(见【注意事项】)。 伪膜性肠炎及凝血障碍是极其罕见的副作用。 极为罕见的肾脏沉积病例,多见于 3 岁以上儿童,他们曾接受每日大剂量(如每天≥80mg/kg) 治疗,或总剂量超过 10g,并有其他威胁因素(如限制液体、卧床等)。这一事件可以是有 症状的或无症状的,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但停药后可以逆转。
低,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用药方法 新配制的溶液能在室温下保持其物理及化学稳定性达 6 小时或在 2-8℃环境下保持 24 小时, 但按一般原则,配制后的溶液应立刻使用。依其浓度及保存时间的不同,溶液呈现为淡黄色 到琥珀色。但这些有效成份的特性对药效及耐受性方面并无意义。 肌肉注射:罗氏芬® 0.25 克或 0.5 克溶于 1%盐酸利多卡因 2 毫升中,1 克溶于 3.5 毫升中用 于肌肉注射,以注射于相对大些的肌肉为好,不主张在一处的肌肉内注射 1 克以上剂量。利 多卡因溶液绝对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16N8Na2O7S3·31/2H2O 分子量:661.59
第 1 页 共 11 页
辅料名称:本品不含其他辅料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前肾功能衰竭病人(肌酐清除率<10 毫升/分钟),每日罗氏芬®用量不能超过 2 克。由于头
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病人,如肾功
能完好亦无须减少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者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
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但由于这类病人的药物清除率可能会降
【不良反应】 使用罗氏芬®期间,发现一些可自行逆转的或停药后即消失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 量、疗程有关。
全身性副作用 消化道反应(3.45%):稀便或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 消化不良、口腔炎和舌炎等。 实验室检查异常约 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14%):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粒细 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等。曾经报道过粒细胞缺乏(<500/mm3)的独立 病例,其中多数都发生在治疗 10 天后,且总剂量为 20g 以上。肝肾功能异常者为 5%和 1.4%。 皮肤反应(约 1%):皮疹,过敏性皮炎,瘙痒,荨麻疹,水肿等。曾经报道过严重皮肤反 应(多形性红斑,Stevens Johnson 综合症或 Lyell 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的独立病 例。
第 3 页 共 11 页
静脉注射:罗氏芬® 0.25 克或 0.5 克溶于 5 毫升灭菌注射用水中,1 克溶于 10 毫升中用于静 脉注射,注射时间不能少于 2~4 分钟。 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 30 分钟,罗氏芬®2 克溶于 40 毫升以下其中一种无钙静脉 注射液中如:氯化钠溶液,0.45%氯化钠+2.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5% 葡萄糖中加 6%葡聚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等。由于可能会产生 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罗氏芬®混合或加入含有其他抗菌药物之溶液中。亦不能将其 稀释于以上列出的溶液之外的其他液体中。
第 5 页 共 11 页
艰难梭菌产生毒素 A 和 B,毒素 A 和 B 促进 CDAD 的发生。艰难梭菌毒素高产菌 株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为这类感染是抗生素难以治愈的,可能需要进行结肠 切除。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所有病人都必须考虑 CDAD。有必要仔细记录病历, 据报道 CDAD 在抗生素治疗后两个月中出现。 如果疑似或确诊为 CDAD,可能需要停止正在使用的对艰难梭菌无作用的抗生素。 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适当的体液和电解质处理、蛋白质补充、针对艰难梭菌进行抗生 素治疗和外科手术评价。
(10) 在已知的科学数据中,同时使用罗氏芬和含钙溶液或产品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除新 生儿外尚无血管内沉淀作用的报道。但是,在任何患者中,头孢曲松不得与含钙溶 液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通过不同的输液管(见【禁忌】中关于新生儿的信息)。
罗氏芬®对新生儿、婴儿及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用量及使用方法一节中阐明。 研究表明,同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一样,头孢曲松也会从血浆白蛋白中置换出胆红素。
克单剂。
术前预防性用药:预防污染或非污染手术之术后感染,根据感染的危险程度,推荐在术前
30~90 分钟,注射罗氏芬® 1~2 克单剂。对结直肠手术者以罗氏芬®单独使用或与 5-硝基咪唑
(如甲硝唑)联合用药(但分开使用)已被证实是有效的。
肝、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病人,如其肝功能无受损则无须减少罗氏芬®用量,仅对末期
核准日期:2006 年 11 月 26 日 修改日期:2007 年 03 月 13 日
2007 年 11 月 09 日 2009 年 11 月 16 日 2011 年 09 月 01 日 2013 年 01 月 22 日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注意事项】 警惕 (1) 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一样,本品也有过敏反应致死的报道,
即使病人不知道是过敏或之前有用药。 (2)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
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 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者达 5%~10%;如作 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 20%。 (3)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 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4) 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包括罗氏芬®的病人中观察到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在成年人 和儿童治疗中都有严重溶血性贫血包括死亡的病例报道。如果病人在进行头孢曲松 治疗时出现贫血,诊断时应考虑是否为头孢曲松性贫血,并停用头孢曲松直到确定 病因。 (5) 几乎所有抗生素包括罗氏芬®在使用时都有艰难梭菌性腹泻(CDAD)的报道,根据 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为轻度腹泻至致命性结肠炎。抗生素治疗改变了结肠的正常菌群, 而导致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
【用法用量】 标准剂量 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罗氏芬® 的通常剂量是 1~2 克,每日一次(每 24 小时)。 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 4 克,每日一次。 新生儿、婴儿及 12 岁以下儿童 建议按以下剂量每日使用一次。 新生儿(14 天以下)每日剂量为按体重 20~50 毫克/千克,不超过 50 毫克/千克,无需区分 早产儿及足月婴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 2kg 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 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适应症】 对罗氏芬® 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 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 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 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
【规格】 按 C18H18N8O7S3 计算 1.0 g 0.5 g 0.2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