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定义和分类及飞机研制过程

合集下载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民用飞机的研制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装配、试飞测试以及生产交付等。

概念设计阶段是研制民用飞机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制定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研发团队会进行各种分析,包括市场需求、性能要求、安全标准、成本和时间约束等。

然后,他们会使用计算机模拟和飞行试验来验证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改进,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

此阶段还将评估飞机的外观、内部布局和机载设备的选择。

详细设计阶段是在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的。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们会详细设计飞机的每个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发动机、座舱和航电系统等。

他们还会进行研究,确定使用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并制定详细的制造和装配计划。

制造和装配阶段是将详细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飞机的各个零部件将被制造,并在装配线上组装成完整的飞机。

制造过程可能包括金属加工、3D打印、复合材料制造和电子系统安装等。

这个阶段还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以确保每个零部件的质量和装配的准确性。

试飞测试阶段是验证飞机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飞机将接受一系列的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

地面测试包括对各种系统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如发动机启动、操纵系统和电气系统测试等。

飞行测试则包括飞机的性能和飞行特性试验,如起降性能、飞行稳定性和机动性能等。

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团队将对飞机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飞机将进入生产交付阶段。

在这个阶段,制造商将根据订单的需求量开始量产飞机,并按照制造和装配计划逐步交付给客户。

交付过程中还包括对飞机进行质量检查和飞机的适航认证等程序。

一旦飞机通过所有的测试和认证,它将被交付给客户使用。

民用飞机的研制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多个阶段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只有经过严格的验证和认证程序,才能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的实现。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飞机百科全书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大气中飞行的装置。

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民航、军航等领域。

下面将对飞机的起源、构造、分类、原理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起源人类一直向往飞翔的能力,飞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公元前五世纪,中国的鲁班提出了飞行的理论,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进行了一些飞行器的研究。

然而,直到19世纪末,莱特兄弟的飞机实现了真正的飞行,开启了现代飞机的时代。

二、构造1. 机翼:飞机的机翼承载着飞机的重量并产生升力,通常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2. 动力系统:飞机的动力系统通常由发动机、推进器和燃油系统组成。

燃油被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从而驱动飞机前进。

3. 舱体:飞机的舱体用于容纳乘客、货物和设备。

根据用途的不同,舱体可以采用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制成。

4. 尾翼:飞机的尾翼用于稳定飞机的姿态和方向。

它通常由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组成。

5. 起落架:飞机的起落架用于在地面上行驶和着陆时提供支撑,通常由几个支腿和轮子组成。

6. 控制系统:飞机的控制系统用于操纵飞机的运动,包括操纵杆、脚蹬和液压系统等。

三、分类飞机可以根据其用途、起降方式和发动机类型等进行分类。

1. 民用飞机:用于民航运输、私人飞行等。

常见的民用飞机包括客机、直升机和私人飞机等。

2. 军用飞机:用于军事作战和运输。

常见的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等。

3. 固定翼飞机: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如客机、战斗机等。

4. 旋翼飞机:通过旋转翼叶产生升力,如直升机。

5. 垂直起降飞机:可以垂直起降,如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

6. 喷气发动机飞机:使用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如大多数现代客机和战斗机。

7. 螺旋桨飞机:使用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如涡桨飞机和小型螺旋桨客机。

四、原理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可归结为气动力学和牛顿力学。

1. 升力:根据伯努利定律,机翼上下表面流速不同会导致气压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民用飞机研制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通常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以及测试和认证等。

概念设计阶段是民用飞机研制的起点。

研制团队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飞机的定位、规格要求和性能目标。

然后开始进行创意设计和初步设计,包括外形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等,最终形成一个可行的概念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阶段是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制定详细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结构设计、航电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性能计算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到飞机的飞行特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造阶段是将设计方案实际转化为真实的飞机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和工艺规程的制定,确定生产工艺和装配工艺。

然后开始材料采购和制造工作,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机电设备等的加工和装配。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保证飞机的质量和安全性。

测试和认证阶段是对制造完成的飞机进行各项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这包括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两个方面。

地面试验主要是对飞机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结构强度试验、飞行操纵试验、动力系统试验等。

飞行试验则是对飞机在真实飞行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进行测试和验证。

测试完成后,还需要向相关的航空监管机构提交飞机的认证申请,通过审核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民用飞机型号证书。

除了上述的四个阶段,民用飞机的研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支持工作,包括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

市场推广是通过参加航展、组织演示飞行等方式,向潜在用户宣传和推广新型民用飞机。

售后服务则是确保飞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包括技术支持、备件供应等。

整个民用飞机的研制流程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团队协作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才能最终研制出一款符合市场需求、安全可靠的民用飞机。

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展历程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飞机的发展历程》的内容,具体内容: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关于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到底是由谁发明?争议法国人认为世界最早的飞机是由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Clment Ader)发明,于1890年10月9日在法国试飞成功,部分人认为他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美国人认为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于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试飞成功。

巴西人认为是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发明了飞机,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飞机成功地飞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飞行,之前的飞行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飞"的标准。

一般普遍认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有部分人认为是由克雷芒阿德尔或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发明。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

民用飞机研制流程研究民用飞机是指专门为民用目的而设计和制造的飞机,包括商用、运输、通勤和私人飞机等。

其研发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下面将对民用飞机的研制流程进行分析。

1.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整个飞机研制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整个项目最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飞机的初始要求和设计方案需要被定义,并且需要经过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以确定飞机的最终性能和造价。

这阶段的目的是建立一份初步设计的方案,明确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如飞行速度、最大起飞重量、续航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后续的工作计划。

在经过概念设计阶段的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飞机的详细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更明确地确定飞机的各个部分的技术细节和设计参数,包括飞机的机身、结构、动力系统、飞行控制和装备系统等。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三个团队:结构设计团队、系统设计团队和飞机装配团队。

3.材料与部件选型阶段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后,由于不同材料和部件对飞机性能和飞行安全的影响较大,材料与部件选型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天气适应性、材料成本等。

此外,对零件制造商的选择也是一个必要的考虑,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制造经验和成本优势等。

4.飞机原型制造和测试阶段在完成材料和部件的选型后,需要进行飞机原型的制造和测试。

制造过程需要有实验室和工厂两个阶段,通过精密加工和质量监控,确保飞机装配的准确性和精度。

原型测试阶段需要进行的测试包括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

地面测试包括模拟飞行、制造质量检查、操作验证等,飞行测试包括初始飞行、静稳性试验、机动性能和飞行表现等多个测试项。

5.证书和监管阶段一旦原型测试被证明完全符合设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飞机制造商需要向国际也可能向初始用户申请证书,以证明他们的飞机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标准和质量要求。

此外,飞机监管部门还需要定期跟踪并审核飞机维修、保养和更新要求,以确保所有飞机的安全和可靠性。

6.市场介绍和销售阶段最后一步是市场介绍和销售阶段,也是整个研制流程中最具挑战性和商业性的环节。

飞机的资料

飞机的资料

飞机的资料1. 概述飞机是一种用于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

它由机身、机翼、发动机和舱体等组成,通常用于人员运输、货物运输、军事行动等领域。

飞机的发明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使得遥远的地方瞬间变得临近,加速了信息和物资的流动。

2. 发展历史飞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当时的发明家庄周提出了“鸟铠”,即以人工模仿鸟类飞行的设备。

然而,真正的飞机发明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完成的。

2.1 热气球与飞艇时代最早的空中飞行实践来源于热气球。

1783年,蒙格尔兄弟成功地在法国进行了第一次载人气球飞行实验。

随后,飞艇作为一种更加稳定和可控的飞行工具被开发出来。

德国工程师福尔布里希·齐泽尔发明的可行性蒸汽动力飞艇在19世纪末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空中旅行的主要方式。

2.2 螺旋桨飞机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飞机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螺旋桨飞机成为主流。

这种飞机采用内燃机驱动,通过螺旋桨产生推进力。

同时,飞机的机翼、机身和其他部分也经历了多次改进。

大战中的飞机不仅用于侦察和观察,还开始进行飞行战斗。

2.3 喷气式飞机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式飞机逐渐取代了螺旋桨飞机。

1944年,德国的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尔茨尔首次成功试飞了具有喷气推进的飞机。

而英国的英国航空制造商在1949年推出了第一架量产喷气式客机,即DH106喷气式飞机。

3. 飞机的构成3.1 机身飞机的机身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用于容纳乘客和货物。

机身通常采用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

机身还包括飞机的座舱,提供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工作和休息空间。

3.2 机翼机翼是飞机的承载结构,用于产生升力。

常见的机翼形式包括直翼、悬臂翼和后掠翼等。

机翼上通常还装有用于改变飞机姿态和操纵的副翼、襟翼和襟翼等。

3.3 发动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用于产生推力。

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发动机可以分为活塞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两种类型。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

关于飞机的百科全书飞机百科全书一、引言飞机是一种能够在大气中飞行的航空器。

它是人类科技的杰出成果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飞机的起源、分类、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详细了解飞机的相关知识。

二、起源与分类1. 起源: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当时的飞行器为鸿蒙木鸟。

人类对飞行的探索与实践持续了几千年,直到19世纪末,莱特兄弟的成功飞行标志着飞机真正的诞生。

2. 分类:根据用途和特点,飞机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商用飞机:主要用于民航运输,分为客机和货机两种类型。

- 军用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等,用于军事目的。

- 私人飞机:用于个人或组织的私人乘坐或特定任务。

- 直升机:一种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具备悬停和起降能力。

- 无人机:没有人类驾驶员的飞行器,广泛应用于无人侦查、作业等领域。

三、工作原理飞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

关于飞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升力原理:通过飞机的机翼形状和气动特性,利用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来产生适当的升力,使其能够离开地面并保持飞行。

2. 推力原理:通过飞机的推进系统,如发动机和螺旋桨,产生向后的推力,以克服空气阻力和重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3. 控制原理:飞机通过操纵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等控制面实现三维姿态的改变,来控制方向、姿态和稳定性。

四、发展历程1. 早期飞行:20世纪初,莱特兄弟首次成功实现了有人驾驶的动力飞行,奠定了后来飞机发展的基础。

2. 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在战争中的应用推动了飞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战斗机、轰炸机等新型飞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喷气式飞机和导弹技术。

4. 民航发展:二战后民航业迅猛发展,从涡扇喷气式飞机到现代的大型喷气式客机,民航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5. 空军技术升级:现代军用飞机如战斗机、无人机等技术不断提升,成为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撑。

飞机-百度百科

飞机-百度百科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飞机英文名称:airplane;aeroplane定义:由固定翼产生升力,由推进装置产生推(拉)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航空器(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莱特兄弟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

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目录简介术语定义原理特点分类机型波音公司空中客车结构机身起落架动力其他操纵附录最早的飞行器航速航程载重力发明史争议莱特改进喷气发动机参数飞行姿态自动化飞行黑匣子航线小型机常识旅行须知趣味性专业设备检疫附录中国空难《Airplanes(飞机)》歌词简介术语定义原理特点分类机型波音公司空中客车结构机身尾翼起落架动力操纵附录最早的飞行器航速航程载重力发明史争议莱特改进喷气发动机参数飞行姿态自动化飞行黑匣子航线小型机常识旅行须知趣味性专业设备检疫附录中国空难《Airplanes(飞机)》歌词展开编辑本段简介术语飞机(Aircraft,plane,aeroplane, airplane, aeronef, aeroplane, flying machine),专业术语是固定翼机(fixed-wing aircraft),泛指比空气重,有动力装置驱动,机翼固定于机身且不会相对机身运动,靠空气对机翼的作用力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这种定义是为了与滑翔机和旋翼机有所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定义和分类及飞机研制过程有动力装置和固定机翼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动力装置用于产生推(拉)力或动力升力,机翼用于在大气中运动时产生升力。

也有人把气球、飞艇以外的航空器泛称为飞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飞行。

一、飞机的分类飞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载工具。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飞机的飞行性能已达到很高水平。

以速度为例,虽然目前大部分民航机都是亚音速(即飞机飞行速度与音速之比或称马赫数M小于0.75)民航机,但跨音速(M在0.75至1.2之间)、超音速(M在1.2至5.0之间)民航飞机也已投入运营,如前苏联1977年投入运营的图—144飞机,英、法合作发展、1976年投入定期航线运营的"协和"号飞机等。

所有飞行器可以分为航空器和航天器,前者是大气飞行器,而后者是空间飞行器(如火箭、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等)。

航空器可分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等)与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如飞机与各种直升机、滑翔机、旋翼机等。

飞机是最主要的航空器,由于它的用途很多,其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按构造分类按不同的构造可将飞机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机翼数目,飞机一般可分为双翼机和单翼机。

按发动机类型可分为活塞发动机及螺旋桨组飞机和喷气式飞机。

按发动机数目可分为单发动机飞机、双发动机飞机、三发动机飞机和四发动机飞机。

按起落地点可分为陆上飞机、雪(冰)上飞机、水上飞机、两栖飞机和舰载飞机。

按起落方式可分为滑跑起落式飞机和垂直/短距起落式飞机。

此外,还可按尾翼位置或数量、机身数量分类。

(二)按用途分类由于飞机的性能、构造和外形基本上由用途来确定的,故按用途分类是最主要的分类方法之一。

现代飞机按用途主要可分为军用机与民用机两类,另有一类专门用于科研和试验的飞机,可称为研究机。

下面主要介绍民用机。

1. 旅客机用于运载旅客和邮件,联络国内各城市与地区,或国际间的城市。

旅客机可按大小和航程进一步分为:洲际航线上使用的远程(大型)旅客机;国内干线上使用的中程(中型)旅客机;地方航线(支线)上使用的近程(轻型)旅客机。

目前各国使用的旅客机大都是亚音速机。

超音速旅客机有两种,其最大巡航速度约为二倍音速。

中型旅客机使用较广泛,既有喷气式的,也有带螺旋桨的,如"三叉戟"。

2. 货机用于运送货物,一般载重较大,有较大的舱门,或机身可转折,便于装卸货物;货机修理维护简易,可在复杂气候下飞行。

3. 教练机(民用)用于训练民航飞行人员,一般可分为初级教练机和高级教练机。

4. 农业机、林业机用于农业喷药、施肥、播种、森林巡逻、灭火等。

大部分属于轻型飞机。

5. 体育运动机用于发展体育运动,如运动跳伞等,可作机动飞行。

6. 多用途轻型飞机这类飞机种类与用途繁多,如用于地质勘探、航空摄影、空中游览、紧急救护、短途运输等。

农、林业机、体育运动机、多用途轻型飞机均属于通用航空(Ge neral Aviatio n)范畴。

在美、英等国,通用航空一般指既不属于军用航空、也不属于定期民用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组成: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机体、起落装置、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机载设备,以及其它系统。

作战飞机还有机载武器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 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

20 世纪40 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

80 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 米,最大速度超过3 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 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 吨。

飞机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现。

100 多年来,飞机作为航空技术的重要代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航空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也同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促进、推动的作用。

在现代飞机上,综合运用了一系列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就,包括力学、材料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以及制造工艺等各个方面的成果,实际上现代飞机已成为一个先进而又复杂的工程系统。

正因为如此,也促使了飞机的设计工作、设计方法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和革新,并逐步向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发展。

一、飞机的分类和对飞机的要求飞机按其功用可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两大类。

军用飞机的功用主要是完成空中拦击、侦察、轰炸、攻击、预警、反潜、电子干扰以及军事运输、空降等任务。

民用飞机是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包括商业用的旅客机、货机等运输机,它们已成为一稀快速、方便、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还有一些通用航空中使用的飞机,如用于农业作业,、护林造林、救灾、医疗救护、空中勘测和体育运动等。

为了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对不同的飞机就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对于军用飞机称为战术技术要求;对于民用飞机称为使用技术要求。

它除了飞机最大:速度、升限、航程、起飞着陆滑跑距离、载重量、机动性(对战斗机)等指标外,还有如能否全天候飞行,对机场以及对飞机本身的维修性、保障性等方面的要求。

从发展看军用飞机和现代大型旅客机的飞行速度、升限和航程都不断增加。

现代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通常为音速的两倍多,即Ma>2 ;飞行升限约在20000m 以上。

如图 5.1 的苏—30MK 和图 5.4 的阵风式战斗机均为第三代(也有称之为三代半的)高机动性超音速战斗机。

苏—30MK 设计中采用翼一身融合技术,其Ma 数最大为 2.49 ,升限为18.5km ,转场航程可到3700km ;且机动性能很好,使用载荷系数(也称使用过载系数)可高达9g ,能完成著名的“眼镜蛇”机动,是其他飞机不易做到的。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的战场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而复杂,各种新型雷达、先进探测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问世,对军用飞机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为了提高军用飞机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各国正努力发展低可见度的隐身技术,图 1.1 所示F—117A 是美国使用早期隐形技术的第一代亚音速隐身飞机,其外形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小平面拼接而成。

册IL F-Li7AS^^4 I攻击林I 札切發誰2—曲起港嫖:3- Mitncn?f)H一左A主7—丸音材料前壕L A三畢抗抠具盒詰禅,机弱豐悴・《!*9—即"畀H询禅剧興1山宣合材報新lii11-吏肩f舟薛離(集朋尢童宴合材料h蛙一v揺用鼻下詳园定径匸B-盘宜的览型机拌气PhR—粽夯鼻療科'B【K M亦飽廉皮订币-机背抽稻*诂匕榔的空申加袖拢札门丫一左■,右#!进吒西‘检―釆用EL即-加奢蓬岸头的GBVI-卸井酣19 £14口蛋卫QOC直激光制曇烽鞍・E机刑独胖菌内也叮携带备杵战术战斗机常用叫耳障.在吃战中有自卫張力】目前正在发展中的第四代战斗机(俄罗斯称之为第五代战斗机)更着重强调同时具备隐身技术、超音速巡航、过失速机动和推力矢量控制、近距起落和良好的维修性等性能,美国的F-22是其第一个代表机种鮎46團1上结榔妙BOI肋楓掃諾-屮拭*7 —JSMJtil—Kttii—ttiMWifl- «*»|7―苗迭无戟眾注-翟凰魁丁韶坦杵」亍痢曲曲上口爼件」W—机身•極H I —IFfffTda^FlIlil?-窑捕耙门Hh】4 W*Knt3>*15-中货世国门用八此一議・中腆期盒*】卩一jrkAitnintsine—菱越机堆%rr国雪雷越%週謠D—%密罹止1 一机身恳船苗轲(鯉一*亶宋定圃柿嫌㈣一莖蛀京面K和囂一坯宜安宦面H虫涵一•川旬幫・筋一中巽利机号发动也文持tfttt -升障IE*凶"体粗定■[再典Ml-*平妥应Hie盘」吐一来环安羞而韜矗]歸一鞠曲功力皱■齟n期一机iwtfl!駆作劇,器一p鶴凜弭詔s-由咼興M—井w再严一倒瞧曲j御孙开墓势丹一机長盘力K盒1 “ 机Mttrftixs mii6»iti7#^ia-i兮烫渤m吊果川毛一】号友动机血I甘扯劭札范喩罩I 心 5逛桥犁挺门皿了一專魅1&门1心皿一机野龙诽無躺杵|硼一主圍蔣凰髓门二、飞机的研制过程一种新飞机的投入使用,须经过下述四个阶段。

1 •拟订技术要求通常可由飞机设计单位和订货单位协商后共同拟订出新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或使用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确定了飞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使用条件和机载设备等。

设计单位必须保证新飞机能达到这些技术要求,订货单位则根据这些要求来验收新飞机。

因此,飞机的技术要求是飞机设计的基本依据。

2.飞机设计过程飞机设计单位根据拟订好的飞机技术要求进行飞机设计。

飞机设计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

总体设计:主要工作是确定全机主要参数,即全机重量G,发动机推力户和翼载G/S(S 为机翼面积);确定飞机的基本外形,如机翼、尾翼平面形状、大致尺寸和气动布局;选择发动机;然后进行飞行性能的初步估算。

如满足要求,则画出飞机的三面图;进行飞机的部位安排;确定结构型式和主要受力构件布置,并给出飞机各部件的重量控制指标。

结构设计:在总体设计基础上,进行飞机各部件结构的初步设计(或称结构打样设计);对全机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完成零构件的详细设计和细节设计,完成结构的全部零构件图纸和部件、组件安装图。

3.飞机制造过程.飞机制造工厂根据飞机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试制。

完成后装上全部设备、系统和发动机,由飞机工厂首批(一般称“ 0 ”批,生产2〜4架)试制出来的新飞机即可投入全机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的验证试验和试飞。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单位中大部分设计工作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来完成,包括分析、计算、构形设计,并可直接用计算机绘图、发图。

有的已发展到CAD/CAM 一体化,可采用无图设计,只需在制造时把已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全部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使整个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达到高度的集成化。

4.飞机的试飞、定型过程在通过全机静强度试验、某些必要的疲劳、损伤容艰的早期验证试验、起落架试验和全机各系统试验后进行试飞。

通过试飞全面检验飞机能否确保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把设计、制造中和试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更改设计或改进制造方法等全部排除。

最后将飞机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

在新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往往须进行相当数量的科学研究和试验。

比如为选择满意的外形须做大量的风洞试验;对用新材料(如复合材料)制作的结构性能进行某些专题研究和试验(详见 6 .7 节);对某些关键的结构件或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疲劳或损伤容限的设计研制试验,为详细设计提供数据或进行早期验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