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分析(定稿)
【干货】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正极材料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正极材料介绍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本文以钴酸锂为例,全面讲解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锂电池的性能与测试、生产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一,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一、工作原理1、正极构造LiCoO2 + 导电剂 + 粘合剂 (PVDF) + 集流体(铝箔)2、负极构造石墨 + 导电剂 + 增稠剂 (CMC) + 粘结剂 (SBR) + 集流体(铜箔)3、工作原理3.1 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3.2 电池放电过程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
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
电子和Li+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3.3 充放电特性电芯正极采用LiCoO2 、LiNiO2、LiMn2O2,其中L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个Li离子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
通过研究发现当x >0.5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其外部表现为电芯的压倒终结。
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Li1-xCoO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4.2V那么x小于0.5 ,这时Li1-xCoO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挪移电子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的高性能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轻量化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 电池结构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锂金属氧化物,如锂钴酸锂(LiCoO2)、锂镍酸锂(LiNiO2)和锂铁酸锂(LiFePO4)。
负极材料通常使用石墨。
电解质是一种离子导体,可以使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
隔膜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2. 充放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的。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流,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被氧化,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回负极,与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锂金属。
在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中的锂金属被氧化,释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到正极,与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锂金属氧化物。
3. 离子迁移机制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是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导体实现的。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导体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嵌入。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导体迁移到正极材料中嵌入。
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
4. 反应方程式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充电:正极材料(LiCoO2)+ C6 → Li1-xCoO2 + xLi+ + xe-负极材料(石墨)+ xLi+ + xe- → Li1-xC6放电:正极材料(Li1-xCoO2)+ xLi+ + xe- → LiCoO2 + C6负极材料(Li1-xC6)+ xLi+ + xe- → C6其中,LiCoO2代表锂钴酸锂,C6代表石墨,x代表锂离子插入或者脱出的比例。
5. 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剂,当电池受到外部撞击、过热或者过充时,有可能引起热失控和燃烧。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工作原理锂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池。
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其中正极材料通常是锂化合物,如锰酸锂、钴酸锂或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一般是碳材料;而电解质则是锂盐的溶液。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的运动。
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会脱离正极,通过电解质传导到负极,在负极与电解质反应后形成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电子,经过外部电路进行工作。
而在充电过程中,电流反向,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会重新回到正极。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步骤概括: 1. 放电:正极材料脱离锂离子,锂离子传导到负极形成化合物,释放电子。
2. 电子流动:释放的电子沿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能供给设备使用。
3. 充电:电流反向,负极材料的锂离子再次回到正极。
4. 正极材料再次可使用:一次放电结束后,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被重新嵌入,准备下一次充放电循环。
二、应用领域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轻质化和长周期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锂电池的主要应用:1. 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有广泛的应用,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由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能够为这些设备提供持久的电力支持,同时锂电池的轻质化也满足了便携设备的需求。
2. 电动工具和交通工具锂电池在电动工具和交通工具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无人机等。
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周期特性使得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电动交通工具的需求。
3. 太阳能储能系统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普及,太阳能储能系统也成为了重要的应用领域。
锂电池能够高效地储存太阳能,提供连续的电力供应,使得家庭和商业用途的太阳能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和稳定。
4. 医疗设备锂电池在医疗设备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心脏起搏器、假肢等。
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小型化使得它能够满足医疗设备对电力支持的需求,并且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较长,减少了更换电池的频率。
三、总结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轻质化和长周期特性,成为了各个领域中最重要的电池之一。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 正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通常使用锂化合物,如锂钴酸锂(LiCoO2)、锂铁磷酸锂(LiFePO4)等。
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在充电时从正极材料中脱嵌,放电时则嵌入正极材料中。
负极材料一般使用石墨,锂离子在充电时嵌入石墨层,放电时从石墨层脱嵌。
2. 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是连接正负极的介质,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如碳酸酯)和锂盐(如锂盐酸、六氟磷酸锂等)的混合物。
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能,能够促进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
3. 工作原理: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施加电压,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被氧化成锂离子,通过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上,同时电流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完成充电过程。
充电完成后,锂离子嵌入负极材料,电池处于充满状态。
在放电过程中,外部负载连接到电池上,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经过电解质迁移到正极材料上,同时电流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完成放电过程。
放电完成后,锂离子重新嵌入正极材料,电池处于放电状态。
4. 反应方程式:充电反应方程式:正极:LiCoO2 ↔ Li1-xCoO2 + xLi+ + xe-负极:xLi+ + xe- + 6C ↔ LixC6放电反应方程式:正极: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负极:LixC6 ↔ xLi+ + xe- + 6C5. 安全性考虑: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避免过充、过放和高温等情况。
过充和过放可能导致电池内部产生气体、热量积聚和电解液泄漏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电池需要配备保护电路来监控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总结: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材料之间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来实现充放电过程。
关于浅谈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的专业论文

关于浅谈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的专业论文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正常使用锂电池,充电电路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锂电池充电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锂电池的基本原理。
锂电池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完成电荷和放电过程的。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将正极与负极连接,电流从外部电源流向正极,经过电解质,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在负极嵌入。
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在电解质中迁移至正极,完成放电过程。
基于锂电池的特点,锂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充电电路应能提供合适的充电电流,以满足电池容量的要求,并尽可能减少充电时间。
其次,充电电路应具有适当的充电终止机制,以防止过充、过放和过高温现象的发生,从而保护电池的安全性。
最后,充电电路应能进行电池的均衡充电,避免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差异增大,以提高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锂电池充电电路。
这个电路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充电电流控制单元、电池保护单元和均衡充电单元。
充电电流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限制电池的充电电流,在安全范围内提供足够的充电电流。
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使用恒流充电器,该充电器通过固定的电流源将恒定电流提供给电池,直到电池达到设定的充电终止电压。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需要充分考虑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充电终止机制,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电池保护单元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和保护电池,防止过充、过放和过高温。
该单元通常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等。
电压检测电路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当电压达到设定的过充或过放电压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电池与外部电源的连接,以防止电池受到损害。
温度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电池的温度变化,并在温度过高时采取保护措施。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工作原理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2.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通常采用锂金属氧化物,负极通常采用石墨。
3.充电时,外部电源将电能输入电池,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穿过隔膜,嵌入负极。
同时,电子从外部通过电路流动,完成充电过程。
4.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穿过隔膜,嵌入正极。
同时,电子从负极通过电路流动,完成放电过程。
5.锂离子电池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即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6.移动电话:锂离子电池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和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通信设备。
7.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同样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较长的使用时间。
8.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为汽车提供动力。
9.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家庭储能系统、电网调度储能等。
10.可穿戴设备:锂离子电池为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可穿戴设备提供电源。
11.医疗器械:部分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胰岛素泵等也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
12.无人机:锂离子电池为无人机提供飞行所需的电能,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等领域。
13.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应用,用于储存白天发电的电能,以应对夜晚或阴天时的电力需求。
14.其它应用:锂离子电池还可应用于电动工具、户外照明、无线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因其优越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习题及方法:1.习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原理,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金属氧化物,如锂钴氧化物(LCO)、锂锰氧化物(LMO)、锂镍钴锰氧化物(NCM)等。
答案:锂金属氧化物,如锂钴氧化物(LCO)、锂锰氧化物(LMO)、锂镍钴锰氧化物(NCM)等。
简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简述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式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迁移和嵌入/脱嵌反应。
以下是简要的工作原理:
1. 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是氧化物,如锂钴酸锂(LiCoO2)、锂铁磷酸锂(LiFePO4)等;负极材料通常是碳材料,如石墨。
正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2. 锂离子嵌入/脱嵌: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材料(充电过程),或从负极脱嵌回到正极材料(放电过程)。
这种锂离子的迁移是通过电解质中的锂离子进行的。
3. 电解质:电解质是正负极之间的介质,通常采用有机溶液,其中含有锂盐(如锂盐溴化物)和溶剂(如有机碳酸酯)。
电解质具有高离子导电性,能够促进锂离子的迁移。
4. 电化学反应: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材料发生还原反应。
正极氧化反应的方程式通常表示为:LiCoO2 →
Li1-xCoO2 + xLi+ + xe-,其中x表示锂离子的嵌入/脱嵌程度。
负极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通常表示为:6C + xLi+ + xe- → Li6C6。
5. 充放电过程: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流,通过正极和负极,使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同时在负极上释放出电子,形成蓄电能状态。
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嵌入锂离子开始脱嵌回到正极,释放出电子供外部电路使用。
总体而言,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嵌入/脱嵌反应来实现充放电过程。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自放电率和较小的记忆效应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化学特性分析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化学特性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它们都离不开电池的支持。
而在众多种类的电池中,锂离子电池成为了一种备受青睐的选择。
本文将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化学特性分析入手,探究锂电池的优势所在。
一、锂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锂电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质。
正极材料常用的有钴酸锂、三元材料等,负极材料则为石墨等碳材料。
电解质是一种离子导体,通常采用的是有机碳酸盐类化合物,其中多数为液态。
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被电解液中的离子所支持,从而组成了一个电化学反应系统。
当锂电池连接到外部电路后,电池内部开始发生复杂的电化学反应。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的锂离子开始脱离晶格,并且通过电解液向负极石墨处移动,与电解液中的电子发生反应生成LiC6化合物,从而储存电能。
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化学反应在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来回反复,实现了电能的转换。
此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会向负极材料移动,与负极中的石墨反应,释放出电子,使电池产生了电流。
而随着电流的流动,原本存在于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也会移动,向着正极材料重新辐射,实现电池电量的自然耗损。
二、锂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分析从锂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锂电池有不少的电化学特性。
根据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锂电池的性能,以及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比能量对于电池来说,比能量是一种重要的参数,可以标志其高效利用电能的能力。
在锂电池的比能量中,同时考虑了电池的容量和电池的重量,其单位常用Wh/kg或J/kg表示。
比能量越高,则代表着电池在储存电能方面的能力越强,同时,也意味着电池的功率密度更高,即电池可以更快地释放电能,更快地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
目前,三元材料比能量约为200Wh/kg左右,陶瓷固态电池比能量最高可达500Wh/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分析学院名称理学院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杨大华学号20072708指导教师施鹏程讲师二〇一一年六月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分析摘要: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各种新能源电池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动力型电池之一。
本论文通过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与工作原理,提高了对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性和工作机制的认识。
通过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动态,指出了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品上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向着更抗衰老,更低回收率,更耐受过充,更长寿命方向发展。
最后针对国内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的六大问题,提出了七个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工作原理;应用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The Work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heLithium-ion BatteryAbstract: Lithium ion battery is a new type of battery.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In all kinds of new energy battery, lithium ion batter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new energy.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tructure of lithium-ion battery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raw materials and working principle. Through analyzing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 researching trends, the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are in our country are closing to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 and facing to a more anti-aging, more low recovery, more tolerance overcharge, longer life direction.Finally, according to six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put forward seven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New energy;Working principle;Apply2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3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1)1.2为何A股市场上有锂走遍天下 (2)1.3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4)1.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5)第二章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 (6)2.1正极材料 (6)2.2电解质材料 (7)2.3负极材料 (8)2.4隔膜 (9)第三章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1)3.1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结构图 (11)3.2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第四章现阶段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分析 (14)4.1现阶段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14)4.2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现状 (15)4.2.1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动态 (15)4.2.2历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产量 (16)4.2.3历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出口情况 (16)4.2.4 2010年我国各类电池出口情况 (17)4.3国内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7)4.4针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发展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8)第五章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市场前景 (20)5.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障碍 (20)5.2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 (20)5.3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 (21)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3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近年来,油价逐步攀升和城市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传统的燃油汽车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低以及环境友好的新型交通工具,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各种新型交通工具中,以新能源动力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备受瞩目。
在各种新能源动力形式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之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锂离子电池是锂电池发展而来。
所以在介绍锂离子电池之前,先介绍锂电池。
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负极是锂。
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池即有电压,不需充电。
这种电池也可以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好,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枝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禁止充电的。
1970年代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1]。
1982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R.R.Agarwal和J.R.Selman发现锂离子具有嵌入石墨的特性,此过程是快速的,并且可逆[2]。
与此同时,采用金属锂制成的锂电池,其安全隐患备受关注,因此人们尝试利用锂离子嵌入石墨的特性制作充电电池。
首个可用的锂离子石墨电极由贝尔实验室试制成功。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3]。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
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
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运动到负极,再由负极运动到正极的状态。
锂离子电池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像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
所以锂离子电池又叫摇椅式电池。
1.2为何A 股市场上有锂走遍天下在能源与环保日益成为全球性热点的大环境下,新能源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但就目前而言,锂电产业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应用和推广也还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A 股市场上相关的上市公司,对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业大多还处在研发等投入阶段,产出尚早。
不过,这些因素并不影响A 股市场上的各路资金对"锂离子电池概念"的追棒。
锂离子电池概念的股票被炒得风生水起,诞生了成飞集成(002190)这样的大牛股。
图1-1成飞集成股价的K 线图成飞集成在A 股市场上的表现,可谓疯狂。
如图1-1,从2010年7月6日到9月9日,一共35个交易日,成飞集成13次涨停,股价从6月28日的收盘价11.49元,一直涨到9月9日的最高价52.29元。
35个交易日,涨幅高达355%。
是什么原因使得成飞集成的股价涨幅如此之大呢?正是锂离子电池这一概念。
2010年7月6日, 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通过非公开增发股票1.06亿股,募集不超过10.2亿元。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资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4]。
增资完成后,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将持有中航锂电约60%的股权,从而实现对其的绝对控股。
今年以来,我国频繁推出对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众多企业也开始涉足锂离子电池这一热门新兴产业。
自二次电池进入使用以来,主要经历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这几个阶段。
其中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绿色二次电池,这是锂离子电池概念股受到关注的最主要原因。
市场看好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认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空间巨大,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业务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中航锂电目前的大股东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已有多年的研究,可定制动力模块和储能模块,并且已有一定的规模,是国内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领跑者。
市场众多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认为,成飞集成通过增资后控股的中航锂电有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技术支持,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业绩将大幅度提升,给控股股东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成飞集成35个交易日,股价涨幅355%。
成飞集成股价的大幅度上涨带动了A股市场上相关的锂离子电池概念股。
2010年7、8月份,A股市场上一些原本主营业务不是锂离子电池的公司,甚至有些毫不相关的公司也纷纷加入到锂离子电池概念中来,纷纷发布公告称进军锂离子电池,因为只要与锂离子电池沾上一点点边,股价立刻就会大幅上涨。
比如佛山照明(000541),虽然传出"内幕交易"和"泄密"丑闻,但这并没有阻止佛山照明向新能源领域高歌猛进,其也成为了8月份的明星股。
据了解,佛山照明目前大部分的主营业务收入仍来自照明器材及灯具。
8月17日,佛山照明发布公告称,将审议公司投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生产等事项,当日停牌一天。
虽然佛山照明是投资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但其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仍为初始阶段,实际发展前景还有待时间检验。
然而公司股价18日复牌后立刻涨停,其后连续大涨。
更夸张的是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的铜峰电子(600237),在公司已经确认是集团公司做锂离子电池项目后,公司股价依旧"肆无忌惮"地涨停。
整个7、8月份,锂离子电池概念股全线上涨,横店东磁、江特电机涨幅超过100%;德赛电池、佛山照明、金瑞科技、湘潭电化涨幅超过50%;江苏国泰、路翔股份、西部矿业涨幅超过30%。
正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前景巨大,才使得锂离子电池概念股在A股市场上股价大幅上涨。
3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3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在各种新能源动力形式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