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每天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方案随着人口的加添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因此,建立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至关紧要,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以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回收利用,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第一步:污水收集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设施和收集管道。
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到各个区域的用水情况,对应设置管道网络,以便收集和传输污水。
建议采纳分区收集的方式,将不同性质的废水进行分类,以便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管道系统的牢靠性和完整性,以免发生泄漏和事故。
第二步:初步处理将污水集中各处理站,采纳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这些方法包括筛选、沉淀、调整pH值等。
这一步可以去除大部分污染物,使后续处理更加有效。
第三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中,针对有机和生物性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
在反应器中,污水被微生物吞噬并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
这一步是削减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的关键步骤,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削减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
第四步:滤波和消毒在生物反应器后,需要去除残余的悬浮颗粒物。
可以使用滤网进行过滤。
然后,污水需要进行消毒,以杀死任何细菌和病毒。
消毒剂可以采纳氯气、次氯酸钠等,实在选择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五步:净化在完成消毒后,污水处理过程还需要进行一次净化过程,以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和有机物。
可以采纳各种技术如吸附、膜过滤、活性炭等,以去除细小的有机物和难分解有机物等污染物。
第六步:回收利用最后一步是回收利用。
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餐厅绿化、浇灌、洗车、道路冲洗等公共设施,或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这样,将削减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进展做出贡献。
综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案需要多个步骤和技术,不仅可以削减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也可以利用废水作为再利用的水源。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能源,且存在运营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体化污水处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二、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定义三、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1.减少土地占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在城市中土地资源有限。
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考虑最大程度减少土地占用,可以采用地下、立体的形式进行布局设计。
2.环保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可以采用先进的污水预处理和生化处理技术,如生物膜反应器、反硝化除磷等技术,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优化处理效果: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注重处理效果的优化。
可以采用多级处理工艺,将污水处理过程分成多个环节进行处理,以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注重智能化管理。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智能优化。
5.多元化用途: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应注重多元化用途的开发利用。
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生产等方面,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进行相关法规政策的研究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2.设计规划:根据需求和调研结果,制定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设计规划,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工程布局等。
3.设计评估:进行设计评估,包括经济性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包括污水预处理设备、生化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等。
5.施工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和设备采购情况,进行施工建设,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管道布置等。
6.运营管理:建成后,进行运营管理,包括设备运行和维护、污水处理效果监测和评估等。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概述: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
该方案旨在将农村生活污水、农田灌溉污水和农村工业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净化水质、保护环境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目标。
方案设计:1. 确定处理工艺:根据农村污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混合处理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结合多种工艺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 设计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
处理设备包括进水口、格栅机、沉砂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过滤器、消毒器等。
每个处理设备的尺寸和数量应根据农村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来确定。
3. 建设处理站点:根据农村污水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处理站点。
处理站点应离农村居民区和农田适当距离,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运输便利和后期维护的方便性。
4. 确定处理流程:根据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确定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应包括进水、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每个步骤的操作顺序和处理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确定处理效果: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农村污水的特点,确定处理效果。
处理效果应包括去除悬浮物、C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要求。
同时,还应考虑到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符合农田灌溉和环境排放的要求。
运营管理:1. 建立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方案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2.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洗、检修、更换等,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3. 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处理站点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处理效果等指标,评估结果用于优化处理方案和改进运营管理。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一种综合的污水处理方案,实现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以保护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二、问题分析1. 污水排放量大: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量庞大,主要来自家庭生活、农田灌溉和养殖业等。
2. 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农村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严重污染水体。
3. 污水处理技术落后:传统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晾晒、沼气池等简单方式,处理效果差,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三、方案设计1. 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农村污水。
污水处理厂应包括进水口、格栅除渣、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等处理设施。
2. 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以高效降解有机物质,提高处理效果。
3.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厂应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沼气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
4. 水质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与规划:制定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立项报告,明确项目目标、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等。
2. 设计与选址: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选择合适的选址,考虑到周边环境和运营成本等因素。
3. 建设与设备采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
4. 运营与管理:建设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与管理,包括设备维护、水质监测、污泥处理等。
5. 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污水处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五、预期效果1. 水环境改善:通过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案,有效减少污水直接排放,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目录1. 内容综述 (3)1.1 背景与意义 (4)1.2 技术方案框架 (4)1.3 技术方案的目标与预期效果 (6)1.4 其他参考资料 (7)2.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系统设计 (7)2.1 污水处理设备的基本原理 (9)2.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9)2.3 系统设计参数分析 (11)2.4 设备布局与空间利用 (12)3. 材料与设备选择 (13)3.1 材料选择标准 (14)3.2 设备类型与性能指标 (16)3.3 设备供应商与采购策略 (17)3.4 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要求 (18)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18)4.1 预处理工艺 (20)4.2 生物处理工艺 (21)4.3 深度处理工艺 (23)4.4 污泥处理与处置 (24)4.5 污水处理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26)5. 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 (27)5.1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28)5.2 电气系统配置 (29)5.3 控制系统软件与硬件选型 (31)5.4 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32)6. 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 (33)6.1 环境影响分析 (34)6.2 环境影响预防与控制措施 (36)6.3 环境监测与报告制度 (36)7. 安全和卫生保障 (38)7.1 设备安全设计要求 (39)7.2 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监管 (40)7.3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41)8. 设备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分析 (42)8.1 设备成本估算 (43)8.2 运营成本分析 (44)8.3 经济效益评估 (45)8.4 政策与市场分析 (47)9. 应用案例分析 (49)9.1 成功案例介绍 (49)9.2 案例分析与评估 (51)9.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52)10. 结论与建议 (53)10.1 技术方案的总结 (55)10.2 技术创新点 (56)10.3 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57)1. 内容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体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每天10T)

一体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每天10T)XXX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一、设计条件本项目要求处理水量为10 m3/d,合0.41m3/h。
由于业主方未提供详尽的水质报告,本方案按常规生活污水水质设计。
出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2002)标准,中水出水指标为BOD5≤20mg/L,CODcr≤50mg/L,SS≤20mg/L,氨氮(NH3-N)≤15mg/L,pH 为6~9.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经原有处理设施处理完后,经提篮格栅拦截较大悬浮物后,排放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由潜水提升泵送入缺氧池,之后自流进入MBR膜池,膜池混合液经回流至缺氧池以去除氨氮及总氮,MBR膜系统(膜组件)产水进入其他系统或达标排放。
三、工艺说明MBR工艺是一种膜生物反应器,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增加菌群数量和种类,特别适合培养缓慢增殖微生物菌群种类,改善生化系统中生物相的功能和效率。
MBR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污染物去除率高,可去除包括有机物和悬浮物在内的大量杂质、细菌等微生物,出水水质好。
2.污泥截留易控制,泥水分离效果好,污泥排放量小。
3.水力停留时间和固体停留时间分离,使运行更加稳定。
4.工艺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5.传质效率高,对生物处理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
四、主要处理工艺说明本项目采用MBR膜工艺,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增加菌群数量和种类,改善生化系统中生物相的功能和效率,达到出水水质标准。
五、一体化设计本项目采用一体化设计,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六、主要设备清单本项目主要设备包括提篮格栅、调节池、潜水提升泵、缺氧池、MBR膜池等。
七、系统电气负荷表暂无。
八、各单元设施处理效果分析表本项目采用MBR膜工艺,能够达到出水水质标准。
九、设备清单及报价本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及报价详见附件。
十、售后服务本公司提供售后服务,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PEIER膜组件的产水自吸泵利用负压抽吸产水。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一、原理1.1 生物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1.2 厌氧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厌氧池可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1.3 深度处理原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将污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实现对污水中弱小颗粒和微生物的深度处理。
二、优势2.1 小型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适合于城市中空间有限的场所。
2.2 高效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处理能力,同时能够利用厌氧处理产生的能源,实现能源的再利用,降低能耗。
2.3 自动化控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处理效果并减少人工干预。
三、应用领域3.1 城市污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够高效处理大量的城市污水,提高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3.2 工业废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工业厂区,能够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保护环境并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3.3 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合于农村地区,能够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清洁的水源,改善农村环境。
四、设备选型4.1 设备规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规模,包括处理能力、处理效果等指标。
4.2 设备配置: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置,包括生物处理单元、厌氧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等。
4.3 设备运维: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时制定科学的运维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的内容。
一、污水收集与输送1.1 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的第一步是建设污水收集系统。
这包括安装污水收集管道和检查井,确保农村各个地区的污水能够被有效收集起来。
1.2 污水输送系统设计污水输送系统设计是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的关键环节。
需要考虑污水输送的距离、管道的材料选择以及污水泵站的设置等。
合理设计的污水输送系统能够确保污水能够快速、高效地输送到污水处理站。
1.3 污水输送系统的运维管理污水输送系统的运维管理是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的持续保障。
需要定期检查污水管道的状况,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确保污水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污水处理技术选择2.1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厌氧处理等。
这些技术成本较低,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小的农村污水。
但是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对水质的提升有限。
2.2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中的一种高效处理技术。
通过在生物膜上附着微生物,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2.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隔离和过滤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水和回用水。
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悬浮物和溶解物,获得高质量的处理水。
三、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3.1 污泥脱水与干化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脱水与干化处理。
通过离心脱水和烘干等技术,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减少体积,方便后续处理和利用。
3.2 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
例如,可以将污泥用作有机肥料,提供养分给农田,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
3.3 污泥焚烧发电污泥还可以通过焚烧发电技术进行能源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净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240m3/d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地址:山东泰安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邮编:271400电话:网址:邮箱:第一章综述1.工程概述该排放污水主要为树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关条款,所排污水经处理后必需达到《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DB37/656-2006)标准中相应要求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纳入附近水域。
此外,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也可用于排放或用于绿地灌溉、洗车、厕所冲洗、冲洗地面。
既可以增加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是一项利国利民一举两得的好事。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
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生活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为钢结构,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安置在地上。
2. 企业概况:山东净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原为水处理环保工程公司,专业从事生活污水、养殖屠宰废水、化工废水等工程处理项目,包括项目设计、安装、调试,全方位为业主提供水处理解决方案。
2011年公司融资建设超滤生产基地,年产PVDF 超滤膜200万平,生产多种型号的柱式膜产品、帘式MBR专用膜产品。
结合原有污水处理技术,公司推广生产多种类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从工艺原理上可分为:传统工艺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A/O及其变形工艺为主),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专利MBR膜产品为核心);从安装方式上可分为:地埋/半地埋式,地面放置式(多为设备间内)。
该污水处理方案采用地埋式M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器设计,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3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3-86)(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4-87)(1997年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J16-87)(2001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046-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GB50062-92)《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8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50209-9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JTJ/T239-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2-98)《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4-9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9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GB12348-90)2、设计原则1) 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国家及建设单位文件要求的排放标准;2) 本着技术先进合理,工艺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使灵活性、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 使用成熟的先进工艺技术,同时充分考虑污水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对系统的影响,使处理系统的稳定性较好;4) 强化除臭和噪音防治措施,避免二次污染;5) 主要设备国产化,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装备,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6)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考虑操作运行稳定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7)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强制性规定。
3、设计范围甲方污水处理工程建造设计包括以下内容:3.3.1根据现有情况对污水处理站总平面进行设计3.3.2工艺设计(包括污泥处理部分的设计)3.3.3土建构(建)筑物设计3.3.4设备工艺、管道等设计3.3.5电器及自动控制设计3.3.6其他配套设施设计(照明、道路、绿化等)3.3.7 从污水处理进设备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3.3.8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气控制等设计工作。
3.3.9污水处理工程的钢砼结构及碳钢防腐结构,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3.3.10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公司负责。
3.3.11不包括废水的收集管网及废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4、设计要求按照治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对该污水处理站进行设计和建造,力求获得最大的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结合国家及地方的现行有关环保法规及经济技术政策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本着技术上先进成熟、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采用成熟的工艺路线,减少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处理后废水排放标准达到《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DB37/656-2006)标准中的相应要求。
第三章工艺参数1.处理水量每天产生污水为240m3;平均每小时排水量为10吨,则本技术规范书按一套10m3/h设计处理运行。
2.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进水水质根据常规污水水质(COD≤800、BOD≤300、SS≤300);处理后水质达到《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DB37/656-2006)标准。
3.设计规模根据本工程设计核定,污水处理规模按一套5m3/h进行设计处理运行。
第四章设计处理工艺1.工艺选择本工艺拟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2.工艺流程3.工艺说明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并且使污水的温度将至25℃,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水解酸化池,在其中进行厌氧反应,水解酸化池把微生物的厌氧发酵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保证后续生化处理效果;同时填料层起到了较强的截流作用,对去除水体的SS有较好的效果;另外,兼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池内很适合反硝化菌的生长。
水解酸化池利用原水中丰富的碳源,对来自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硝化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将水中的硝态氮还原为N2排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废水经水解酸化池处理后,进入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废水中剩余的大部分BOD5可被降解为CO2和H2O。
此外,膜截留作用能更好的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病源微生物。
MBR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清水池,最终出水一部分回用绿化,其余达标排放。
水解酸化沉泥及MBR排放的剩余污泥一并进入污泥浓缩池,利用重力使泥水分离,达到初步压缩污泥的作用,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左右,定期外运。
4.工艺设施(1)格栅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框式。
(2)调节池(集水池)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调节池设计为钢筋砼结构。
(3)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由池体、填料和布水系统组成。
生物的厌氧发酵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
在水解阶段,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厌氧反应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和填料层时,污泥层对悬浮物、有机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
填料层的设置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层的稳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积极作用,并起到了较强的截流作用,对去除水体的SS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兼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池内很适合反硝化菌的生长。
水解酸化池利用原水中丰富的碳源,对来自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硝化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将水中的硝态氮还原为N2排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