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性能优化
《Java性能调优指南》

《Java性能调优指南》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Java作为一种重要的编程语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Java程序的性能问题也随之出现。
如何调优Java 程序的性能,成为了每个开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Java性能调优的指南。
一、JVM参数设置JVM(Java虚拟机)参数设置是Java性能调优的关键。
JVM有众多的参数,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对Java程序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用的JVM参数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存设置内存是Java程序的一大瓶颈。
如果内存设置不合理,会导致Java程序频繁地进行垃圾回收,造成程序的延迟和不稳定。
在设置内存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Xmx: 最大堆内存,设置合理的最大堆内存大小可以减少JVM的垃圾回收次数,提高程序性能。
- -Xms: 初始堆内存,设置合理的初始堆内存大小可以加快程序启动时间,提高程序性能。
- -XX:NewRatio: 新生代与老年代的比例,如果设置得当,可以减少垃圾回收的次数。
通常新生代的大小为总堆容量的1\/3或1\/4,老年代的大小为总堆容量的2\/3或3\/4。
2. 垃圾回收设置垃圾回收是Java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合理的垃圾回收参数设置可以提高程序性能。
常用的垃圾回收参数设置包括以下几点:- -XX:+UseParallelGC: 使用并行GC,适用于多核CPU。
- -XX:+UseConcMarkSweepGC: 使用CMS GC,适用于大型Web应用程序。
- -XX:+UseG1GC: 使用G1 GC,适用于大内存应用程序。
3. JIT设置JIT(即时编译器)是Java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JIT参数设置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
常用的JIT参数设置包括以下几点:- -XX:+TieredCompilation: 启用分层编译,可以提高程序启动时间和性能。
- -XX:CompileThreshold: JIT编译阈值,设置JIT编译的最小方法调用次数,可以提高程序性能。
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及性能优化

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及性能优化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在设计和性能优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原理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
二、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设计1. 技术选型在设计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时,首先需要考虑技术选型。
Java作为一种稳定、安全、跨平台的编程语言,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强大的社区支持,因此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的首选开发语言。
同时,结合Spring框架、Spring MVC和MyBatis等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在线教育平台。
2. 架构设计在架构设计方面,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通过消息队列、缓存等技术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
同时,引入微服务架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线教育平台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建立索引以及优化SQL查询语句,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读写效率。
此外,采用主从复制、分库分表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4.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是在线教育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界面布局、优化页面加载速度以及提供个性化推荐等功能,可以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和粘性。
三、基于Java的在线教育平台性能优化1. 代码优化在进行性能优化时,首先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
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循环、避免频繁创建对象以及合理使用缓存等手段,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是在线教育平台性能瓶颈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索引、定期清理无用数据以及使用数据库连接池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速度。
3. 缓存优化缓存是提升系统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Redis等内存数据库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加快数据读取速度。
【Java】嵌套For循环性能优化案例

【Java】嵌套For循环性能优化案例1 案例描述某⽇,在JavaEye上看到⼀道⾯试题,题⽬是这样的:请对以下的代码进⾏优化Java代码1. for (int i = 0; i < 1000; i++)2. for (int j = 0; j < 100; j++)3. for (int k = 0; k < 10; k++)4. testFunction (i, j, k);(注:为了同后⾯的内容⼀致,这⾥对原题⽬进⾏了部分修改)2 案例分析从给出的代码可知,不论如何优化,testFunction执⾏的次数都是相同的,该部分不存在优化的可能。
那么,代码的优化只能从循环变量i、j、k的实例化、初始化、⽐较、⾃增等⽅⾯的耗时上进⾏分析。
⾸先,我们先分析原题代码循环变量在实例化、初始化、⽐较、⾃增等⽅⾯的耗时情况:变量实例化(次数)初始化(次数)⽐较(次数)⾃增(次数)i1110001000j100010001000 * 1001000 * 100k1000 * 1001000 * 1001000 * 100 * 101000 * 100 * 10(注:由于单次耗时视不同机器配置⽽不同,上表相关耗时采⽤处理的次数进⾏说明)该代码的性能优化就是尽可能减少循环变量i、j、k的实例化、初始化、⽐较、⾃增的次数,同时,不能引进其它可能的运算耗时。
3 解决过程从案例分析,对于原题代码,我们提出有两种优化⽅案:3.1 优化⽅案⼀代码如下:Java代码1. for (int i = 0; i < 10; i++)2. for (int j = 0; j < 100; j++)3. for (int k = 0; k < 1000; k++)4. testFunction (k, j, i);该⽅案主要是将循环次数最少的放到外⾯,循环次数最多的放⾥⾯,这样可以最⼤程度的(注:3个不同次数的循环变量共有6种排列组合情况,此种组合为最优)减少相关循环变量的实例化次数、初始化次数、⽐较次数、⾃增次数,⽅案耗时情况如下:变量实例化(次数)初始化(次数)⽐较(次数)⾃增(次数)i111010j101010 * 10010 * 100k10 * 10010 * 10010 * 100 * 100010 * 100 * 10003.2 优化⽅案⼆代码如下:Java代码1. int i, j, k;2. for (i = 0; i < 10; i++)3. for (j = 0; j < 100; j++)4. for (k = 0; k < 1000; k++)5. testFunction (k, j, i);该⽅案在⽅案⼀的基础上,将循环变量的实例化放到循环外,这样可以进⼀步减少相关循环变量的实例化次数,⽅案耗时情况如下:变量实例化(次数)初始化(次数)⽐较(次数)⾃增(次数)i111010j11010 * 10010 * 100k110 * 10010 * 100 * 100010 * 100 * 10004 解决结果那么,提出的优化⽅案是否如我们分析的那样有了性能上的提升了呢?我们编写⼀些测试代码进⾏验证,数据更能说明我们的优化效果。
java 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java 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在Java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建议:问题1:性能问题在开发和部署Java应用程序时,经常会遇到性能问题,比如应用响应变慢或者占用大量内存等。
这通常是由于代码不够高效、数据库查询优化不充分或者服务器配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建议:- 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优化代码性能。
- 使用数据库查询优化技巧,如创建适当的索引、合理使用数据库缓存等。
- 配置合适的服务器硬件和软件,如增加内存、优化线程池等。
问题2:并发问题由于Java应用程序通常是多线程的,所以在处理并发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线程安全问题、死锁等。
解决建议:- 使用同步机制(如synchronized关键字)来确保线程安全。
- 使用并发工具类(如Lock、ConcurrentHashMap等)来优雅地处理并发问题。
- 使用经典的并发设计模式来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如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读写锁等。
问题3:内存泄漏Java的垃圾收集机制可以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但有时会发生内存泄漏,即一些无用的对象没有被回收造成内存占用过高。
解决建议:- 注意观察内存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内存泄漏问题。
-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内存分析和调优,如Java自带的VisualVM或者第三方工具。
- 确保正确地释放和销毁对象,避免意外的对象引用。
问题4:代码质量问题写出高质量的Java代码是每个Java开发人员的追求,但有时可能会写出冗长、复杂或者难以维护的代码。
解决建议:- 遵循良好的编码规范和设计原则,如单一责任原则、开闭原则等。
- 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思想来优化代码结构和可读性。
- 进行代码审查和重构,及时修复和提升代码质量。
总的来说,Java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保持学习和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充分发挥Java强大的生态系统和工具支持来解决问题。
Java中的性能优化有哪些常见方法

Java中的性能优化有哪些常见方法在 Java 开发中,性能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确保程序能够高效运行、快速响应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Java 中的一些常见性能优化方法。
一、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是性能优化的基础。
例如,对于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链表可能比数组更合适;对于快速查找操作,哈希表可能比线性搜索更高效。
在实际开发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比如,在一个需要快速查找元素是否存在的场景中,如果使用线性搜索,时间复杂度为 O(n),而使用哈希表,平均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1)。
这将大大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二、减少对象创建和销毁在 Java 中,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是相对耗费资源的操作。
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和销毁。
可以通过对象复用、使用对象池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在一个循环中,如果每次都创建一个新的对象,会导致大量的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操作。
可以将对象创建放在循环外部,或者使用对象池来重复利用已经创建的对象。
另外,使用基本数据类型代替对象类型也能减少对象创建的开销。
比如,如果只需要存储一个整数,使用`int`类型而不是`Integer`对象。
三、字符串操作的优化字符串操作在很多应用中都非常常见,因此对字符串操作进行优化也能显著提升性能。
避免频繁的字符串拼接操作,因为这会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
可以使用`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类来进行字符串的拼接,它们在内部进行了优化,能够减少对象的创建。
在字符串比较时,如果不需要区分大小写,可以使用`equalsIgnoreCase()`方法,而不是先将字符串转换为小写或大写后再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减少额外的字符串转换操作。
四、合理使用缓存缓存是一种常见的性能优化手段。
可以将经常使用的数据或计算结果缓存起来,避免重复计算或重复获取数据。
Java中性能优化的35种方法汇总

Java中性能优化的35种⽅法汇总前⾔对程序员们来说,代码优化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可能有些⼈觉得没⽤,⼀些细⼩的地⽅有什么好修改的,改与不改对于代码的运⾏效率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就像⼤海⾥⾯的鲸鱼⼀样,它吃⼀条⼩虾⽶有⽤吗?没⽤,但是,吃的⼩虾⽶⼀多之后,鲸鱼就被喂饱了。
代码优化也是⼀样,如果项⽬着眼于尽快⽆BUG上线,那么此时可以抓⼤放⼩,代码的细节可以不精打细磨;但是如果有⾜够的时间开发、维护代码,这时候就必须考虑每个可以优化的细节了,⼀个⼀个细⼩的优化点累积起来,对于代码的运⾏效率绝对是有提升的。
代码优化的⽬标是:1、减⼩代码的体积2、提⾼代码运⾏的效率代码优化细节1、尽量指定类、⽅法的final修饰符带有final修饰符的类是不可派⽣的。
在Java核⼼API中,有许多应⽤final的例⼦,例如ng.String,整个类都是final的。
为类指定final修饰符可以让类不可以被继承,为⽅法指定final修饰符可以让⽅法不可以被重写。
如果指定了⼀个类为final,则该类所有的⽅法都是final的。
Java编译器会寻找机会内联所有的final⽅法,内联对于提升Java运⾏效率作⽤重⼤,具体参见Java 运⾏期优化。
此举能够使性能平均提⾼50%。
2、尽量重⽤对象特别是String对象的使⽤,出现字符串连接时应该使⽤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代替。
由于Java虚拟机不仅要花时间⽣成对象,以后可能还需要花时间对这些对象进⾏垃圾回收和处理,因此,⽣成过多的对象将会给程序的性能带来很⼤的影响。
3、尽可能使⽤局部变量调⽤⽅法时传递的参数以及在调⽤中创建的临时变量都保存在栈中速度较快,其他变量,如静态变量、实例变量等,都在堆中创建,速度较慢。
另外,栈中创建的变量,随着⽅法的运⾏结束,这些内容就没了,不需要额外的垃圾回收。
4、及时关闭流Java编程过程中,进⾏数据库连接、I/O流操作时务必⼩⼼,在使⽤完毕后,及时关闭以释放资源。
Java中BigDecimal计算优化方法

Java中BigDecimal计算优化方法在Java中,BigDecimal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类,用于进行高精度的浮点数计算。
然而,由于其内部实现和算法,使用BigDecimal进行计算可能会比使用 double或 float慢一些。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 BigDecimal计算速度的方法:1.批量运算: 如果你需要对大量BigDecimal对象进行相同的操作(如加、减、乘、除等),可以首先对这些 BigDecimal进行一次排序或重新排列,然后进行批量运算。
2.使用已有的方法: 尽可能使用已经存在的方法,而不是创建新的BigDecimal。
例如,可以使用add、subtract、multiply、divide等方法,而不是手动实现加、减、乘、除等操作。
3.减少小数位数: 如果你的BigDecimal值没有太多小数位数,可以尝试在创建BigDecimal时减少它们。
例如,可以使用setScale(int scale, RoundingMode roundingMode)方法来设置小数位数和舍入模式。
4.使用 MathContext: MathContext类允许你指定舍入模式和精度。
通过设置合适的MathContext,你可以控制BigDecimal的计算精度和舍入方式,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5.避免不必要的转换: 尽量避免将BigDecimal转换为其他数据类型(如double或 float),因为这些转换可能会导致精度损失和性能下降。
6.合理利用缓存: 如果在多个地方进行相同的计算,可以考虑将结果缓存起来,以避免重复计算。
7.并行计算: 如果你的计算任务可以并行处理,那么可以使用 Java 的并发 API(如ExecutorService、ForkJoinPool等)来并行处理任务,以提高计算速度。
记住,这些优化措施通常只有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在非常苛刻的性能要求下才需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BigDecimal的默认行为应该足够好。
jvm原理及性能调优

jvm原理及性能调优JVM原理及性能调优。
JVM(Java Virtual Machine)是Java虚拟机的缩写,是Java程序运行的核心组件。
它负责将Java字节码文件解释成特定平台上的机器指令。
JVM的性能对于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JVM的原理并进行性能调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JVM的基本原理。
JVM主要由类加载器、运行时数据区、执行引擎三部分组成。
类加载器负责将class文件加载到JVM中,并对类进行初始化、连接和加载。
运行时数据区包括方法区、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它们分别用于存储类的结构信息、对象实例、方法调用、本地方法和线程执行的位置。
执行引擎负责执行字节码指令,将Java程序转换成机器代码。
了解了JVM的基本原理之后,我们需要关注JVM性能调优的相关内容。
JVM 性能调优主要包括内存管理、垃圾回收、JIT编译器优化和线程管理等方面。
在内存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堆内存大小、永久代大小、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比例等参数来优化内存的使用。
合理的内存分配可以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内存使用效率。
垃圾回收是JVM性能调优的重要一环。
通过调整垃圾回收器的类型、参数和触发条件,我们可以优化垃圾回收的效率,减少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JIT编译器是JVM的即时编译器,它负责将热点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代码,以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JIT编译器的参数来优化编译效率,提高程序的性能。
线程管理也是JVM性能调优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线程调度和线程池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减少线程的竞争和阻塞,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除了上述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监控工具对JVM进行性能分析,找出程序的瓶颈,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常用的监控工具包括JVisualVM、JConsole、JProfiler 等。
总的来说,JVM的性能调优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显(注:这个问题在 JDK1.6的版本中已被优化)如例1.1所示
注:String s = “a” + “b” + “c”,实际上在编译后是String s=“abc”,执行时不存在相加问题
2、在字符串相加的时候,如果该字符串只有一个字符的话 如:String str = s + “d” 应该换作 string = s + „d‟来执行。如例1.2所示
增长,以提高性能。如例1.3所示
返回
返回
返回
乘法和除法的优化技巧
考虑下面的代码
for (val = 0; val < 100000; val +=5) {
alterX = val * 8; myResult = val / 2; } 用移位操作替代乘法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性能。下面是修改后的代码: for (val = 0; val < 100000; val += 5) { alterX = val << 3; myResult = val >> 1; } 修改后的代码不再做乘以8的操作,而是改用等价的左移3位操作,每左移1位相当 于乘以2。相应地,右移1位操作相当于除以2。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移位操作速度快, 但可能使代码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最好加上一些注释。
用new关键词创建类的实例时,构造函数链中的所有构造函数都会被自动调用。但如果一个 对象实现了Cloneable接口,我们可以调用它的clone()方法。clone()方法不会调用任何类构造 函数。 在使用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的场合,如果用Factory模式创建对象,则改用 clone()方法创建新的对象实例非常简单。例如,下面是Factory模式的一个典型实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ublic static Credit getNewCredit() { return new Credit(); } 改进后的代码使用clone()方法,如下所示 private static Credit BaseCredit = new Credit(); public static Credit getNewCredit() { return (Credit) BaseCredit.clone(); }
循环(Loop)中的优化技巧
因为循环中的代码会被反复的执行,所以循环中经常是寻找有关性能问题的地方,嵌 套的循环更容易产生性能问题, 在循环中,我们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循环常量,在循环中它的值不会改变,因此,它的值应该在循环外先计算出来。 循环条件,在不做编译优化的情况下,循环条件会被反复计算,如果不使用复杂表达式, 而使循环条件值不变的话,程序将会运行的更快。如下例所示 class CEL { void method (Vector vector) { for (int i = 0; i < vector.size (); i++) } } 应更改为: class CEL_fixed { void method (Vector vector) { int size = vector.size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 计算 size的时间大概有0.000001s,如果表达式更复杂时间消耗更多,尽量将表达式的计 算放在循环外来作。 2、由于在方法中使用本地变量比使用对象的属性消耗较少的资源,但在循环中却不 一样, 因为循环中的代码要反复地被运行,因此,尽量少地在循环中创建对象和变量。 3、尽早结束循环,如果循环体在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结束,就应尽快结束。
选择合适的集合类,将对程序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将一些常用的类进行比较:
Vector和ArrayList Vector和ArrayList在使用上非常相似,都可用来表示一组数量可变的对象应用的集
合,并且可以随机地访问其中的元素。它们的区别如下:
1、Vector的方法都是同步的(Synchronized),是线程安全的(thread-safe),而ArrayList 的方法不是,由于线程的同步必然要影响性能,因此,ArrayList的性能比Vector好. 2、当Vector或ArrayList中的元素超过它的初始大小时,Vector会将它的容量翻倍,而 ArrayList只增加50%的大小,这样ArrayList就有利于节约内存空间。如例1.5
Hashtable和HashMap 它们的性能方面的比较类似 Vector和ArrayList,比如Hashtable的方法是同步的,而 HashMap的不是。 当它们中的元素超过它的初始大小时,都会将它的容量翻倍。
ArrayList和LinkedList
对于处理一列数据项,Java提供了两个类ArrayList和LinkedList,ArrayList的内部实现是基 于内部数组Object[],所以从概念上讲,它更象数组,但LinkedList的内部实现是基于一组连 接的记录,所以,它更象一个链表结构,所以,它们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 (1)在ArrayList的前面或中间插入数据时,你必须将其后的所有数据相应的后移,这样必 然要花费较多时间,所以,当你的操作是在一列数据的后面添加数据而不是在前面或中间, 并且需要随机地访问其中的元素时,使用ArrayList会提供比较好的性能。 (2)访问链表中的某个元素时,就必须从链表的一端开始沿着连接方向一个一个元素地 去查找,直到找到所需的元素为止,所以,当你的操作是在一列数据的前面或中间添加或删 除数据,并且按照顺序访问其中的元素时,就应该使用LinkedList了。 注意:在Java集合框架中的大部分类的大小是可以随着元素个数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的, 我们似乎不用关心它的初始大小,但如果我们考虑类的性能问题时,就一定要考虑尽可能地 设置好集合对象的初始大小,这将大大提高代码的性能,比如,Hashtable缺省的初始大小为 11,载入因子为0.75,即如果其中的元素个数超过7个,它就必须增加大小并重新组织元素, 所以,如果你知道在创建一个新的Hashtable对象时就知道元素的确切数目如为12,那么,就应 将其初始大小设为12/0.75=16,这样,就可以避免重新组织内存并增加大小。(默认Vector ArrayList 10个大小,Hashtable 11,HashMap 16)
3、由于在创建一个StringBuffer对象时, StringBuffer的构造器会创建一个默认大小(
通常是16)的字符数组。在使用中,如果超出这个大小,就会重新分配内存,创建一个 更大的数组,并将原先的数组复制过来,再丢弃旧的数组。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可 以的话 ,在创建StringBuffer的时候应指定大小,这样就避免了在容量不够的时候自动
JAVA性能优化
2009/04/25 王景男
JAVA优化技巧 类的方法内联,方法的同步及局部变量 的使用 创建类的实例优化策略 建立对象池提升性能策略 JAVA垃圾回收机制及引用优化策略
String与StringBuffer的使用技巧
1、字符串在JAVA中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String 对象是不可改变的, 所以如果 我们试图将两个String对象相加的时候,它实际的执行是产生一个中间对象StringBuffer, 并调用它的append ()法来进行相加的,最后调用StringBufffer的toString()方法来返回一 个String的对象,如果只是一般的相加差别不大,但是 如果是在循环中,性能差距就较
返回
返回
Java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初始化对象和调用其方法的过程,其中对方 法的调用花费了很多资源,这些资源都用来转移线程控制,传递参数,返回结果 和创建用于存放本地变量及中间结果的栈(stack)。这部分优化有下面三点 内联(Inlining)方法: 由于方法的调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Java编译器可以将一些方法调用转化为代 码嵌入,就是将一段代码对一个方法的调用转化为将该方法的代码在编译时嵌入到调用 处,这样,由于减少了方法的调用,就可以大大提高代码的性能,当将一个方法声明为final, static,private时,编译器就会自动的使用代码嵌入技术将该方法代码在编译时嵌入到调 用处。此举能够使性能平均提高50%。例如如果有两个方法A和B,A方法中多次调用B 方法,如果B没有被指定为final,则B不会被内联到A中,那么你每调用一次方法B,就 要多花费一些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JAVA虚拟机能够自动判断你的程序是否需要内联。 注意:假如方法B中有很多循环嵌套语句,系统会认为这些语句给程序的正确执行带来 干扰,将不会把它设置为内联。测试见例2.1 同步(Synchronized)方法: 在多线程访问共享数据时,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就必然要使用同步技术,但使用同 步方法比使用非同步方法的性能要低,见例1.5。因此,我们应尽量少使用同步方法,并 且调用同步方法的代码本身就不需要再同步了。 局部变量: 尽量使用局部变量,因为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以及在调用中创建的临时变量都保 存在栈(Stack)中,而且栈的存取速度较快。其他变量,如静态变量、实例变量在堆 (Heap)中创建,速度较慢。
返回
返回
Java对象的内存是自动管理的,但并不意味着程序员不用担心内存的使用,内存的使用会 给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比如,Java并不阻止程序占用过多的内存,当对象向堆所请求的内存不 足时,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or)就会自动启动,释放那些引用数为零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 ,Java不会自动释放无用的对象的引用,如果程序忘记释放指向对象的引用,则程序运行时的内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发生所谓内存泄漏,创建对象不但消耗CPU的时间和内存,同时,为释 放对象内存JVM需不停地启动垃圾收集器,这也会消耗大量的CPU时间。 策略: 尽量避免在被经常调用的代码中创建对象。比如前面讲的不要在For循环中创建对象和变 量,也不应该在频繁被调用的方法中创建对象和变量,如果需要可以做为方法的参数传 递进去。 当只是访问一个类的某个方法时,不要创建该类的对象,而是将该方法设计成一个static的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