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1.来源: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_邵光华顾泠沅

笔记: 1、美国着名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2、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将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3、多数教师一次反思时间通常不多于半小时

4、研究表明,“教师需要的是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反思后必须要有行为跟进,没有行为跟进的反思常常是无效的反思

5、多数教师是对问题进行反思的,没有问题将难以反思

7、反思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的和有效果的

8、多数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对反思的作用效能比较认可,这对进一步有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9、被教师认为最有实效的反思形式是同事间讨论,最不被看好的是写教学总结,其他的形式如写反思日记及不写只做内省式的反思则被大多数教师认为不太具有实效性

10、对于不同的教师其有效反思形式有所不同,表明有效反思的形式具有个体差异性

11、多数教师还是出于比较实际的想法———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而进行反思的

12、教师是务实的,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是课程实施者、执行者,他们的职责自认为是根据课程和教材要求,搞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更多是关注课堂教学目标,而较少考虑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

13、多数教师还是认为教师是要经常进行反思的,至少一周一次

14、教师的反思多指向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目的多是总结经验和教训

15、“制度化的反思只能使教师被动地反映,而决非主动

16、“教学反思很大程度上只取决于教师自身从事工作的需要和自身的态度、认知水平等

17、反思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行动,所以,写也可,不写也可,无需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重质轻量,不要一味地写”

18、目前教师的反思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角单一,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而其他方面的反思如教育观念的反思、学生问题的反思、专业发展的反思、个人成长的反思等较少被作为反思的内容,而这些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19、当前教师缺少对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而关于优秀教师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 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 …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2、来源: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刘加霞,申继亮

笔记: 1、反思型教师观是针对技术型教师观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观点,技术型教师观认为教师基本上承担技术人员的角色,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去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

2、洛克在使用“反思”这个词时,认为反思是指对自身心灵状态的知觉或者指对心灵运作(思维活动)的注意,是以思维活动为思维的对象,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则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他把自己认识论的方法称为“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观念本身是认识的结果,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对于作为认识结果的观念的再认识和对于这种再认识之所得观念的再认识,这种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斯宾诺莎的反思是以思维活动的结果为思维对象的,而洛克的反思是以思维活动的过程为反思的对象

3、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how we think)一书中,对反思做了界定: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2]并进一步解释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对其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

4、一般说来,反省思维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它允许在问题获得解决之前存在怀疑和困惑

5、杜威认为,个体进行反思,有三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开放的头脑(Open- mindedness),二是责任感(Responsibility),三是专心致志(Whole- heartedness),[4]正是这三种态度确保和推动了人们的反思行为

6、提出的两个概念:“行动中反思”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不断地对与他以往经验不符合的、未曾预料的问题情境的重新建构。“行动后反思”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行为的回顾性的思考,其中也包括对行动中反思的结果与过程的反思

7、的另一精髓就是他所提出的行动中知识(Knowing- in- action)或缄默的知识(Tacit-knowledge)的概念(1983)——有一些行动、理解和判断,我们是本能地执行的,行动前或行动中我们并没有思考过,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这就是行动中知识(Knowing- in-action)或缄默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就是意识到自己的缄默知识,并加以激活、评判、验证和发展,使之升华为教育理论

8、Grimmet和Erickson(1988)认为对教学反思主要有三种:(1)、认为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Cruickshank,1985),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这里的“应用”从性质上说是技术性的、甚至是机械地应用——该观点的教师,是一种指导和控制教学实践,并认为新的信息只来自“权威” (2)、认为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教学观”进行深入思考并依此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观点的教师能够考虑到教育事件发生的背景,能够预期不同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3)、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该观点下,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并由此达到三个目的:a、对各种教学活动的背景有新的理解b、对自身作为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文化环境有新的理解;c、对关于教学的一些想当然的假设有新的理解

9、Van Manen对反思水平的划分:(1)经验分析模式——依据个人的经验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进行非系统的、非理论性的观察,往往看不到目的的存在——处于这种水平的教师只注意

到了教学知识和基本课堂原则的应用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看不到教学结果以及课堂、学校以及社会中的问题(Zeichner和Liston,1987) (2)、现象学模式——能够对系统和理论进行整合,经常认为教学事件中存在着问题,但往往表现出个人的偏见——处于这种水平的教师,开始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和方针是否适宜,如何发挥作用(3)、批判———辩证的模式——能够整合道德与伦理的标准。在这一阶段,教师以开放的意识,将道德和伦理标准整合到关于实践行为的论述中——在这一阶段,教师不带个人偏见地关注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知识和社会环境的价值

10、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仅仅包括反思的内容,还涉及反思的过程和反思的策略

11、反思是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的过程

12、反思既可能是短暂、迅速的(行动中反思),也可以是持续、系统的(行动后反思)

13、教学反思内容的指向不同:技术水平的反思、实用水平的反思、批判水平的反思

14、只有当信念对自己而言是真实、清晰的时候,我们才能与别人交流,才能促进个人化信念的发展。我们认为,反思是一种社会性、公共性的活动,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最好方式是教师以及研究者之间的合作。

15、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认知行为,在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教师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与教师的非认知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反思即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非认知成分

3来源:教师的教学反思为何不见效_以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学反思经历为例_胡定荣

笔记: 1、没有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合理性进行质疑,教学反思缺乏系统深入和有证据的思考以及缺乏同伴和专家的引领是造成案例中教师教学反思失效的真正原因

2、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获得教学专业知识的途径是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自己教学观念和行为合理性的质疑来获得教学知识的认识过程

3、有效的教学反思活动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2)、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合理性的质疑为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需要根据教学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行为背后的一些想当然的教学观念的合理性进行质疑,产生问题(3)、以观察和系统的思考为方法杜威曾经说过,一个有思维的人,是指他能够审时、度势、深思熟虑,根据对情景的观察产生问题和疑难,提出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5]可以说,没有正确的思考方法,就得不到合理的思考结果(4)、以帮助教师改进自身教学实践和获得教学实践知识为目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不是为了获得理论知识,满足研究者的求知欲,而是以增长自己的教学实践知识和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教学反思是思考与行动结合的过程

4、教师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应发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不能一般性地号召或提倡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让教师个人去摸索教学反思之道;应教会教师反思,帮助教师明确反思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反思的培训不能从理论知识的传递出发,应从教师的经验和具体情境出发,帮助教师诊断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验证方案的效果,使教师通过对自身反思实践的反思,形成正确的教学反思观,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技能

4、来源:论教师的教学反思_申继亮/刘加霞

笔记: 1、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人、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2、杜威指出,“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以便审查种种情境。有些观察是直接通过感官进行的;另外一些是回忆自己的或别人的旧经验”。——教学反思也始于教师对

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观察或教学后对教学过程以及自身或他人教学经验、理念的回忆。

3、参照(1977)对教学反思水平的划分,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教学反思的内容,将教学反思划分以下水平: (1)、前反思水平——教师关注最多的是程序性的、技术的问题,即如何利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最短时间内,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所关注的是“怎么教学”、“面临问题应该怎么处理”的问题。——处于该水平的教师最关心的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重视手段的效果和效率,而将教育目的看作理所当然,没有对教育目的的分析、审视和检讨。(2)、准反思水平——教师能够透过教学行为层面来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这种分析往往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其目的在于探讨或澄清个人对行为的理解,考虑行为背后的原因、意义。——主要是基于个人的经验来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对结果做解释是基于个人对环境的主观观点而不是对客观结果的描述,还达不到反思意义的水平, (3)、反思水平——教师在反思时能够考虑道德的、伦理的标准,并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背景下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揭露潜藏于这些问题中的意识形态,以引导改革——教育者关注知识的价值以及对教师而言有利的社会环境并且能够去除个人的偏见。进一步,教师对于课堂和学校行为能够做出防御性而非盲目的(不是人云亦云)选择,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其中包括伦理、道德的思考。这一水平,能够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下来分析教学行为

4、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思产生于“问题”或“无知境界”。

5、来源: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_涂荣豹

笔记:1、反思性数学学习通过对数学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数学学习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2、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探究性就是在考察自己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并在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以外的信息

3、反思性数学学习的优势是可以帮助学生从例行公事的行为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学会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可以使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可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反思性数学学习可以说是针对操作性数学学习的这两种学习形成鲜明对照操作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所依赖的是那些通常并不清楚的经验和理解进行的自动化的直觉的操作活动

5、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地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即坚持反思性数学学习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6、反思性数学学习要反思什么即如何进行反思?(1)、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2)、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可能提供对某一个数学对象提高认识水平的机会——与情境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才是活的认识才是能够迁移的认识才是在新的问题情景下能够加以运用的认识才是真正有用的认识(3)、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数学的思想方法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在数学的各类教科书上没有也很难系统的讲述往往蕴涵在具体内容的字里行间或伴随在具体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播和学习主要靠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提示归纳点拨更要靠学生自己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领悟吸收和运用(4)、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

进行反思(5)、要求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过程进行反思(6)、对解题思路推理的过程运算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7)、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8)、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示范引导但重要的是要学生自己学会反思并在数学学习中自己自觉地进行反思逐渐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书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 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 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 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 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 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 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 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 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 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 。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 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 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 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 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 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 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 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 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 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 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 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 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 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 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现将文中的一些精彩内容摘录如下: 1、如何上好一节课?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 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 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目录 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 第二篇:《感恩中成长》读书笔记 第三篇:读书笔记《在自我完善中不断成长》 第四篇:《童年》读书笔记600字--在苦难中成长 第五篇:反思中进步反思中成长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常常听到家长们反应,说自己家的宝宝把老师的话视为诏书,无论老师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永远都是“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难免会有如许的语言风俗,即能怎么样大概必须不克不及怎么样,对错都在老师的话语之间得出了判定。我们班级里的昆昆是个特殊有正义感的孩子,很勇敢。如果班级里某某小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时他总会像个小好汉一样,保护别人。但他的方式总是会引起另外小朋友的反感,甚至有的时间会伤及到别人。一面为了想要发扬昆昆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又想让昆昆能够换一种方式去“伸张正义”,我感触一些棘手。终于一件

事变的产生,使得这个题目不得不去面临了。那天,昆昆正在和别的孩子一起视察小乌龟呢,小乌龟爬在乌龟爸爸的身上,真有趣。也许是出于对乌龟宝宝的喜欢、可能也许是为了掩护乌龟爸爸,突然,洋洋的小手不自觉的伸向了那两只乌龟,想要把它们拎出来,昆昆瞥见了,显得特殊的恼怒,一下子就把住了洋洋的手,并且把洋洋往天然角表面拽,想让他赶快脱离小乌龟。洋洋被他都拽到地上了,可昆昆还是没有一点放手的意思。我看到了这一景象赶快克制了昆昆,昆昆特别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洋洋他伤害乌龟,我要保护他!!!!”看到这里,我有点生机,要让昆昆致歉,可是昆昆仍旧重复着那句话,他觉得他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准确的。可此时,我转念一想,那句想要保护动物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把我想要批评昆昆的话先吞了归去。我明白,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昆昆是什么作用都起不了的,甚至还会引起他的反感。我拉着昆昆的手,微笑着让他坐到我的阁下,轻轻地拍着他,刚刚还感情冲动的昆昆,现在变得平静了。我与昆昆讨论起了这件事变,昆昆也很乐意把事变的颠末讲给我听,在集体中,我表扬了昆昆的勇敢、正义,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和睦相处,知道动武是解决不了题目的。读《在反思中成长》一书时,也发现了雷同如许的案例,面临淘气的孩子,捉弄搭档无所不能,而且不认错,细心的老师的做法给与了我处置惩罚此类变乱的开导。首先可以利用家访相识孩子的家庭环境,也许这样“调皮”孩子的家长也大概是非常权威性的,管教严厉,以为不打不长进,所以处理一切事情都是以武力来办理。这样不准确的修养方法,一定要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无利的;其次,老师还要抓住这个宝宝的“闪光点”,如我们班级的昆昆是个非常爱救济别人的人,那么老师可以让昆昆担当起“乐于助人”

《教师反思的方法》读后感

读《教师反思的方法》有感 本书主要以教师经历新手-成熟-专家的专业成长过程为依据,将教师定位为一位学习者、适应者和探索者,从而鼓励与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正确、持续地自我反思来加快专业发展。全书从教师反思的含义、作用、影响因素、方法这四大方面来逐层展开讨论,使教师在自我定位、教育教学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生存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切实的指导,有利于他们真正增进新智慧、形成新本领。 《教师反思的方法》介绍了教师反思的含义、作用,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教师反思的方法包括: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后记、网络教研等。 我们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积累教学中一些好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加以分析,提出适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吕洪波编著的《教师反思的方法》,通过阅读,使我对反思有了更深的认识:反思不等同于“思考”、“回顾”或是“总结”,不同于课堂听讲,不同于读书学理论,反思是另外一种学习。 教师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是立足于自己言传口述的工作实践中,有感受,有体验,不是在教学之外搞“空对空导弹”,追求那种徒有其表的“火光”与“声音”,而是留意观察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设法“定点清除”有碍收益的问题。而问题就是课题、教案就是论文。每次反思的三言两语,都是最有价值的“珍珠”,一旦将这些成熟饱满的珍珠串成项链,那定是价值不菲的教学指南法宝。源于教学的反思,定会指导教学,并且优化教学。他在此书中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已有的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论来反思检验新的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实际上,这样的

教学反思读书笔记

1.来源: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_邵光华顾泠沅 笔记: 1、美国着名教师教育专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2、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将反思自觉纳入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3、多数教师一次反思时间通常不多于半小时 4、研究表明,“教师需要的是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反思后必须要有行为跟进,没有行为跟进的反思常常是无效的反思 5、多数教师是对问题进行反思的,没有问题将难以反思 7、反思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的和有效果的 8、多数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对反思的作用效能比较认可,这对进一步有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9、被教师认为最有实效的反思形式是同事间讨论,最不被看好的是写教学总结,其他的形式如写反思日记及不写只做内省式的反思则被大多数教师认为不太具有实效性 10、对于不同的教师其有效反思形式有所不同,表明有效反思的形式具有个体差异性 11、多数教师还是出于比较实际的想法———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而进行反思的 12、教师是务实的,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是课程实施者、执行者,他们的职责自认为是根据课程和教材要求,搞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更多是关注课堂教学目标,而较少考虑大的教育目的和方针 13、多数教师还是认为教师是要经常进行反思的,至少一周一次 14、教师的反思多指向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目的多是总结经验和教训 15、“制度化的反思只能使教师被动地反映,而决非主动 16、“教学反思很大程度上只取决于教师自身从事工作的需要和自身的态度、认知水平等 17、反思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行动,所以,写也可,不写也可,无需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重质轻量,不要一味地写” 18、目前教师的反思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角单一,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而其他方面的反思如教育观念的反思、学生问题的反思、专业发展的反思、个人成长的反思等较少被作为反思的内容,而这些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关于教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教学的读书笔记 【篇一: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 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 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 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 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 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 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 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 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 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 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 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 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 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 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

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 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一) 当班主任,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班级经费,要收取保管;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几位捣蛋鬼又会生出些许是非,直搅得你焦头烂额。为了让自己更轻松的、更快乐的干好班主任这个工作,能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我在书店里苦苦寻找着……在购书导购员的推荐下我买了一本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书。从这本书中它给了我强有力的回答。 魏老师以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全面介绍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它寓大道理于小故事之中,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蕴涵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他的书中首先谈的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少抱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要求我们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生活乃至对待生命。要多互助,少互斗,多商量,多挑重担,少推责任。其实说穿了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的根本。 魏老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称

之为科学管理班集体。对,这就是科学。我不能说为什么这是科学,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科学。他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事实是最好的证明。书中第三章科学管理班集体、第四章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第七章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等,给了我育人的启迪,帮我打开这因循守旧的大脑,帮我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深深体会到: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浇灌,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美好光明、积极向上的花儿。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即使有很多恶习的、心理阴暗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从而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摒弃自己不良行为的强烈愿望,最终被引入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二)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

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的奉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

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徐家集中心小学 王运玲

读书笔记《把课堂还给学生》——王业兵

把课堂还给学生 读《<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双语部王业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里,有四个“还给”,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我曾经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工作一年的时间。这短短的一年里,我感觉到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幸福和辛苦。阵痛伴随着无数的期待。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但是孩子们能量的开关却并不是完全的打开。这也是我理解的为什么孩子们之间是有差距的。当然并不能够否认,天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能够紧紧凭着孩子们现有的成绩和表现去否定部分现在仍处于学习困顿期的孩子。所以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的体现,也是我们老师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学生去努力思考的表现。 当我每一次走近教室,然后踏入教室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里莫名的兴奋。一年的相处完全的把陌生的师生变成了如同亲密无间的亲人。或许有老师会疑问,这位年轻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疯,怎么一点老师的威严都没有。 其实不然。

在决定做老师之前,我有一段短暂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但是自己最终坚定选择向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职业努力着。于是我在龙虎塘实验小学存在了。谈起这两个月的教学,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对待的工作态度。 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还是谈谈语文课上自己的改变吧。 记得该校的顾校长曾经听过我两节课。第一次之后的反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顾校长说的“关注学生”、“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的思考,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关注学生”。之后的一段时间的教学,我都在认真的实践。我尝试过师生互动的多样性,比如我可以抛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小组思考之后,然后通过学生代表的发言和几个小组发言的综合,总结出最终思考的价值。我也尝试过很“蹩脚”的生生互动。这也是顾校长听过的第二节课,之后的反馈最深刻印象的是很别扭。这节课,我一直在尝试学生设疑,学生释疑。我把自己的角色由教师变成了主持人。一问一答之间,孩子们的差距显露无遗。孩子们的问题设置层次不同,当然回答起来难度也不一样。在课后的认真反思中,我总结了一句话:“教育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但是也是关注人的发展的过程。我不能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们,我应该学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引导孩子们自主的探索知识的奥秘。” 也许,这就是新基础教育对我最大的感悟。 当然,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把自己置于学生之外的孤立位置。我一直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把书教得多么的好,而是教会孩子做人。我认为会做人的孩子,一定会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 经常听到家长们反映,说自己家的宝宝把老师的话视为圣旨,无论老师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永远都是“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难免会有这样的语言习惯,即能怎么样或者必须不能怎么样,对错都在老师的话语之间得出了鉴定。 我们班级里的昆昆是个特别有正义感的孩子,很勇敢。如果班级里某某小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时他总会像个小英雄一样,保护别人。但他的方式总是会引起别的小朋友的反感,甚至有的时候会伤及到别人。一面为了想要发扬昆昆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又想让昆昆能够换一种方式去“伸张正义”,我感到一些棘手。终于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这个问题不得不去面对了。那天,昆昆正在和别的孩子一起观察小乌龟呢,小乌龟爬在乌龟爸爸的身上,真有趣。也许是出于对乌龟宝宝的喜欢、可能也许是为了保护乌龟爸爸,突然,洋洋的小手不自觉的伸向了那两只乌龟,想要把它们拎出来,昆昆看见了,显得特别的愤怒,一下子就把住了洋洋的手,并且把洋洋往自然角外面拽,想让他赶紧离开小乌龟。洋洋被他都拽到地上了,可昆昆还是没有一点松手的意思。我看到了这一情景赶紧制止了昆昆,昆昆特别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洋洋他伤害乌龟,我要保护他!!!!”看到这里,我有点生气,要让昆昆道歉,可是昆昆依旧重复着那句话,他觉得他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可此时,我转念一想,那句想要保护动物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把我想要批评昆昆的话先吞了回去。我明白,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昆昆是什么作用都起不了的,甚至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我拉着昆昆的手,微笑着让他坐到我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刚刚还情绪激动的昆昆,此刻变得安静了。我与昆昆讨论起了这件事情,昆昆也很乐意把事情的经过讲给我听,在集体中,我表扬了昆昆的勇敢、正义,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和睦相处,知道动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教育类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类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读书笔记一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教育读书笔记二 书籍------人类的朋友,人类进步的阶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

反思性教学读书笔记

《反思性教学》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具体来说: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探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三是,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发展,而且促进教师发展。反思性教学实践帮助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以审慎的意志方式行动,从而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成熟。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要真正实施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必须养成在教学中自觉反思的习惯(即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究竟应该“反思什么”

(即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即反思的策略与方法) 1、反思内容 包括(1)教学技术,即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策略、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如选择了哪些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2)教学理念,即反思得以推进所依赖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假定,如教学的人性假定、目的预设、价值观及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等。(3)教学伦理,即反思直接或间接与教学有关的道德、伦理规范,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否有害于学生及其他主体的主体性的彰显,是否符合主体间性原则等。(4)教学背景,教师要对教学赖以存在和进行的社会、组织、文化背景等十分敏感并不断进行反思。 2、反思策略 (1)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可记下对以下一些问题的回答:在这段时间的教学生活中,我感到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的时刻——这一时刻我对自己说“这是做一个教师的本来面目吗?”我感到最不投入或最厌烦的时刻——这一时刻我对自己说“我表现出这种糟糕的样子吗?”最让我感到焦虑或沮丧的情形是什么?最让我惊奇的事件——这样的事情让我震动、让我停止前进或让我感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吗?我在教学中

关于教育类的读书笔记

关于教育类的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小编收集了关于教育类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关于教育类的读书笔记【一】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请保留此标记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

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这里想给小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亲爱的同事,请你记住: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当然,你应当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 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关于教育类的读书笔记【二】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这是一本有着千万呼声的书,这更是一本有着充分教育意义的书.这就是>。 本文是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从与朋友们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到因父母工作变更,而不得不转学.安利柯,这个10岁的小男孩逐渐

读书笔记反思

读书笔记反思 【篇一:读书笔记、反思】 读书笔记 用心读书 如果你想对一个故事加入一点点你的想法的话,你就首先必须要读 懂这个故事。那究竟怎样才能读懂一个故事呢?就是要用心去读。 这里的用心包含两点:一是要投入感情,二是要有一定的智慧。我 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 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的故事才更精彩, 为他们以后叙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个扎实和正确的铺垫。我们教师 不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陌路人,我们应该是他们的朋友甚至 亲人;我们用付出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爱,我们用付出的感 情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友情亲情。我们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 心去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大家所谓的?坏孩子?们, 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读出他们故事里也有很多美好的情节,也有 很多闪光点;只要我们用温情对他们稍加引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故 事一样会充满阳光,也一定会很精彩。当然了,教育不光是老师真 心的对待学生就够了,毕竟老师还要负责传授学生各种知识,每个 学生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老师要 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还是要用心,就是要用心去想办法, 用你的智慧和行动为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孩子都是故事》 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学生还会有很多 很多。从这本书里我读懂了?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 我说:只有用心才能读懂这个故事! 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好习惯好人生》。看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古时,曾有位名人说过:?欲做事,先做人!?看似多么简单的话,却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做起来更是不简单。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我的身边是一群活泼而稚嫩的孩子,看 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的?小霸王?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独?,而在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 时期,而对育人者的我们来说,肩上更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孩

最新《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第二篇:《感恩中成长》读书笔记第三篇:读书笔记《在自我完善中不断成长》第四篇:《童年》读书笔记600字--在苦难中成长第五篇:反思中进步反思中成长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长》读书笔记经常听到家长们反映,说自己家的宝宝把老师的话视为圣旨,无论老师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永远都是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难免会有这样的语言习惯,即能怎么样或者必须不能怎么样,对错都在老师的话语之间得出了鉴定。 我们班级里的昆昆是个特别有正义感的孩子,很勇敢。如果班级里某某小朋友受到别人的欺负时他总会像个小英雄一样,保护别人。但他的方式总是会引起别的小朋友的反感,甚至有的时候会伤及到别人。一面为了想要发扬昆昆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又想让昆昆能够换一种方式去伸张正义,我感到一些棘手。终于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这个问题不得不去面对了。那天,昆昆正在和别的孩子一起观察小乌龟呢,小乌龟爬在乌龟爸爸的身上,真有趣。也许是出于对乌龟宝宝的喜欢、可能也许是为了保护乌龟爸爸,突然,洋洋的小手不自觉的伸向了那两只乌龟,想要把

它们拎出来,昆昆看见了,显得特别的愤怒,一下子就把住了洋洋的手,并且把洋洋往自然角外面拽,想让他赶紧离开小乌龟。洋洋被他都拽到地上了,可昆昆还是没有一点松手的意思。我看到了这一情景赶紧制止了昆昆,昆昆特别着急地对我说:老师,洋洋他伤害乌龟,我要保护他!!!!看到这里,我有点生气,要让昆昆道歉,可是昆昆依旧重复着那句话,他觉得他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可此时,我转念一想,那句想要保护动物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把我想要批评昆昆的话先吞了回去。我明白,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昆昆是什么作用都起不了的,甚至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我拉着昆昆的手,微笑着让他坐到我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刚刚还情绪激动的昆昆,此刻变得安静了。我与昆昆讨论起了这件事情,昆昆也很乐意把事情的经过讲给我听,在集体中,我表扬了昆昆的勇敢、正义,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和睦相处,知道动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读《在反思中成长》一书时,也发现了类似这样的案例,面对调皮的孩子,捉弄同伴无所不能,并且不认错,细心的老师的做法给与了我处理此类事件的启发。 首先可以利用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也许这样调皮孩子的家长也可能是非常权威性的,管教严厉,认为不打不成才,所以处理一切事情都是以武力来解决。这样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一定要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无利的;其次,

有效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读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儿童研究评价家加里.鲍里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收获很大。书中认为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 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清晰授课”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可以问许多不同的问题,把它们与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另一方面指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有: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如果教师把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那么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将要学生掌握并要考查的内容)。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它是指用于学习的时间百分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忙于教学材料并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收益。有时尽管老师可能在任务导向地教学,也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内容,但学生可能并没有投入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积极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师提供的内容。这种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比如看起来精神集中但实际上却在走神。要增加学生的投入率,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1、)制定规则让学生满足个人的或程序性的需要,不必每次都得到教师的许可。(2、)四处走动监督学生课堂作业,并同学生交流表明你注意到了他们的进步。(3、)确保独立作业是有趣的,值得干的,并且要足够简单,让每个同学无需你的指导就能够完成。(4、)在黑板上写出当日的进度表,从而使费时活动尽可能减少,比如发指令和组织教学。(5、)充分利用一些资源和活动,它们或者适合于或者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避免时间安排的错误。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或恶化,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比率有三种难度水平: 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 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 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任务。 研究表明,产生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