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护法(全)带图片
紧急救护程序培训PPT

拉出来。
若病人带有假牙,人工呼吸前应取下。
做人工呼吸前,为防止疾病传染,可用手帕、纸巾等覆
在病人嘴双臂伸直,使用身体的重量均匀地按
压。按压要有规律,不要左右摇摆,也不要冲击似
的按压。按压的频率成人是100次/分钟,按压的力
度就是胸骨下陷4~5厘米。
胸外心脏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先做2次人工
根放好位置后,另一手重叠于其上。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将两手的手指互扣或跷起,以免压迫肋骨造成骨折。
注意
有关节炎者为他人实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依照图一、二、三的做法,一手掌根放好位置后,以另一手紧握此手的手腕部。
定位胸外按压的位置小诀窍:
救助者位于病人右侧,将右手掌平伸,手指紧贴病人喉部并指向喉部,平放病人胸前,大约掌根所在位置即为按压的地方。这样将手掌向外旋转90度,左手叠放在定位的手上,两只手交叉,手指翘起,进行按压。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
(3)调整病人体位。使病人平躺于硬地上。 (4)畅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压病人前额,另一手拇 指与食指成手枪形抬下巴)。 (5)看、听、感有无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以耳朵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以脸颊 感觉有无出气。 (6)检查病人脉搏。用食指及中指找到病人颈部中 央位置喉咙处,沿着一侧下滑1.5~2厘米处, 微压来感觉病人是否有脉搏。 (7)若无脉搏,则需开展胸外按压。
施救者面向病人跪着,两腿打开,与肩同宽,肩膀在伤患胸骨的正上方,双臂伸直,用体重的力量,直接下压,压力推至胸骨上。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每次下压时,应将胸骨压下4~5厘米,放松时,手不施压力,但不可移动手的位置。
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紧急救护法

紧急救护法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护方法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以下是紧急情况下的几种救护方法: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在突然停止呼吸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呼吸的方法。
应该在进行心肺复苏前进行人工呼吸,因为身体失去了自主呼吸。
以下是进行人工呼吸的步骤:1.将受害者放置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使其仰面朝上。
2.抬高受害者的下巴并向上推,这样就可以打开气道。
3.手指扩张口腔。
4.加强呼吸。
5.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它表示每分钟有 8 到 10 次呼吸。
6.继续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在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进行胸外按压以提供血液循环。
以下是胸外按压的步骤:1.身体排列良好,双手交叉放在受害者的胸膛上,第一个手指压住胸骨。
第二只手握拳,放在第一只手上。
2.使胸膛下陷至少两英寸。
尽量减慢下沉速度。
3.放松压力,抬起双手并使胸膛回到原来的位置。
每分钟进行至少 100次胸外按压,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进行。
AEDAED 是一个自动除颤器,用于试图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这些机器通常会在地铁站、机场、学校和公共场所等地方提供。
以下是 AED 的步骤:1.打开 AED 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2.遵循该设备的语音指示并使用电极对受害者进行除颤。
3.必须遵循 AED 的语言提示。
就算除颤未生效, AED 仍然会建议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等救护方法。
窒息急救措施当受害者喉咙中有异物或食物时,可能发生窒息。
以下是窒息救护方法:1.询问受害者是否正在窒息。
2.立即握住受害者的下腹部并进行急剧向内的推压。
这将帮助排出异物。
3.如果窒息的情况仍然存在,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在紧急情况下,救护措施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 AED 是最常见的救护方法。
如果受害者窒息,可以进行推压和人工呼吸。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紧急救护法急救规范标准

附录1 紧急救护法摘录自《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 692—2008)。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行业紧急救护工作中的技术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电力行业各企业单位的生产现场紧急救护技术操作,不适用于医院内的紧急救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紧急救护组织3.1电力行业各企业单位应组建相应的院外急救网络,形成现场急救—转送急救—医院急救的急救链,以提高伤员抢救的成功率。
3.2电力行业各企业单位的院外紧急救护小组应明确任务,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并负责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技术培训。
紧急救护小组应经常处于应急状态,接到急救通知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开展紧急救护工作。
在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立即与当地急救中心或就近医院取得联系,以得到下一步的急救指导。
3.3院外急救小组应准备随时接受重大急救指令或现场紧急救护人员的咨询,并负责和指导伤员转送。
3.4现场事故发生后,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在班组安全员或受过紧急救护培训人员的带领下,迅速地开展现场紧急救护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急救医疗支援。
4培训4.1电力行业各企业单位应普及现场紧急救护的知识,努力提高职工自救、互救的能力。
4.2现场紧急救护培训是电力行业安全教育必修内容之一,是加强事故防范意识、提高伤员现场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4.3培训目的:a)使电力行业全体人员掌握附录A中的内容,能进行现场徒手抢救;b)使生产第一线人员掌握紧急救护原则,能根据附录A中规定的急救技术规范,熟练、正确地进行现场徒手抢救,并能正确使用简易急救设备;c)使生产第一线人员能遵照附录B~附录E进行相应简单的现场急救;d)使行业医务人员能较熟练地掌握现场紧急救护的基本理论,不仅能熟练地进行现场徒手抢救,并能使用现场急救设备,而且应具有进行紧急救护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技术工作的能力。
紧急救护的方法

紧急救护的方法
紧急救护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2. 外伤止血:对于因外伤导致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止血方法包括指压动脉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屈肢加垫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3. 呼吸道异物清除:对于呼吸道异物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清除处理。
清除方法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4. 烫伤急救:对于烫伤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冷却治疗,如用流水冲洗或用冷毛巾敷在患处,以减轻烫伤程度。
对于二度烫伤的患者,应避免弄破水泡,并迅速到医院就诊。
5. 毒蛇咬伤:对于毒蛇咬伤的患者,应立即用布条在伤口上方扎紧,以防止毒液扩散,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总之,紧急救护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紧急救护法

附录Q 紧急救护法Q1 通则Q1.1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
急救成功的关键是动作快,操作正确。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Q1.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
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心脏停止跳动后,只有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Q1.3 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Q1.4 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Q2 触电急救Q2.1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与医务人员接替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在触电者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得间断抢救。
Q2.2 迅速脱离电源Q2.2.1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Q2.2.2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所有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
在脱离电源过程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该伤员脱离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形成复合伤。
Q2.2.3 低压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
创伤病人现场急救

指压止血
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 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 而达到止血目的。
是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 是一种临时性的,用于动脉出血的
止血方法。
颈动脉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近头端意外出血(建议非紧急情 况下勿用)
位置:喉结旁开1-1.5cm处胸锁乳突肌内侧 方法:拇指压住颈动脉搏动点,余四指固定
手扶髋 医生头肩锁
固定头部
担架员翻 转伤者 护士平放 脊柱板
司机翻转 伤者
医生头肩锁 固定头部、
喊口令
担架员平 放伤者 护士稳定 脊柱板
司机平放 伤者
医生头肩锁 固定头部、
喊口令
担架员平 推伤者
护士倒锁、 稳定脊柱板
司机平推 伤者
医生改双肩 锁固定头部、
喊口令
担架员稳 定脊柱板 护士倒锁、调 整伤者位置
时间
可控制的出血、解除窒息使呼吸道通畅应该在 “急救白金10分钟”内完成。
休克应该在“抗休克30分”内有效地干预并控制。 胸、腹、盆腔的内脏损伤出血、严重的颅脑伤应
该在“黄金1小时”内进行确定性的救命手术。 只有在上述时间窗分别正确有效的应对,才能真
正保证从伤后到最终的救治在时间窗和措施上的 连续性和完整性。
呼吸障碍 循环障碍 大量活动性出血 再次详细检查及相应处理
“黄金1小时与白金10分钟”
指伤后开始至伤后1小时 以内的时间。它是以伤 后在院前、院内抢救的 连续性为基础上提高生 存率的最佳时间窗。
这是急诊创伤确定性救 命手术的术前准备时限。
“抗休克30分”
强调及时的、正确液体复苏,以维持 基本的灌注,以延长或维持为确定性救命 手术创造安全的全身灌注条件,减少并发 症。这也是对于休克的控制时间要求:即 失血/创伤性休克要在30分钟以内得到控制。
《急救心肺复苏》ppt课件

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要领
⑤每次吹气量700~1100ml; ⑥以患者的胸部抬起为适度; ⑦每次吹气1秒钟以上; ⑧要匀速而缓缓地吹气; ⑨如伤病员只需人工呼吸,吹气约为5-6 秒钟一次。
脉搏检查
《国际心脏复苏指南2000》建议对非 专业急救人员,在行CPR前不再要求将 检查颈动脉搏动。 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 可以假定为心脏停搏。 专业急救人员,检查颈动脉所需时间应 在10秒钟以内。
胸外按压动作要领
① 用掌跟部按压,手指不要接触 胸壁。 ②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以 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③正常形体的患者,按压深度为 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胸外按压动作要领
④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 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掌跟不 要离开胸骨; ⑤下压与放松时间要相等; ⑥ 如果有两位急救者,应每2分钟 互相轮换胸外按压,轮换在5秒钟 内完成。
胸 廓
相关解剖知识
循环系统:循 环系统是以心 脏为中心的密 闭管道系统。 血管分为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 管三种。
相关解剖知识
心脏象一个泵有节律的收缩,富含氧 气的血液通过动脉送到全身各地,又 把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到肺部。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 60~100次/分钟,平均为80次/分钟。 心脏收缩跳动使血管压力发生变化而 产生的搏动叫脉搏。
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胸外按压定位(图)
正确的按压位置: 患者胸骨的中下 1/3交界处
胸外按压定位(图)
胸外按压定位
① 手指沿着肋弓向中线滑动,找到 肋骨与胸骨连接处; ② 将手掌贴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 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 ③ 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 致,保证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可 避免发生肋骨骨折,不要按压剑突;
外伤紧急救护

创伤与止血壹、创伤一、创伤的定义所谓创伤(trauma)就是体表或体内组织遭受外力伤害,而造成皮肤或其它组织遭受破坏的现象。
二、创伤的原因与分类创伤主要是由外力造成的,如跌倒、钝器打击、车祸、机械、枪弹等所造成的伤害。
大致分成两类:(一)闭锁性创伤:皮肤完整而皮肤以下组织受到损伤,轻者如挫伤,严重者可能伤及体内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
(二)开放性创伤:有开放性伤口,皮肤及皮肤以下组织均受到损伤,如擦伤、切割伤、撕裂伤、穿刺伤、断裂伤等。
三、创伤的合并损伤(一)出血:因伤势而异,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二)特别组织损伤:在创伤的同时,伤及血管、神经、骨骼与肌腱等,也可能因为创伤没有救护或处理不当而加重以上组织的损伤。
(三)感染:引起发炎、化脓、组织坏死、败血症、破伤风等。
四、创伤处理的目的(一)控制严重出血。
(二)预防休克。
(三)预防感染。
(四)送医治疗。
五、创伤的急救救护人员于触碰伤患体液时,应先戴上手套,以自我保护。
(一)轻微出血之处理l.用清水及肥皂,彻底洗净急救员的双手,并戴上保护手套或代用品。
2.用凉开水、自来水或生理食盐水等,以伤口为中心,环型向四周冲洗,彻底洗净伤口,以无菌棉签或纱布将伤口拭干。
3.用消毒纱布块或干净布块,敷盖保护伤口,然后用绷带包扎或胶布固定。
4.伤口已有感染症状时(局部的症状如肿胀、发红、疼痛﹑化脓、发热。
全身的症状如发烧、淋巴结肿大等),应立即就医。
5.预防破伤风的感染。
(二)严重出血的处理1.步骤(1)立刻以敷料覆盖伤口,施加压力设法止血。
(2)使伤员静卧,若无骨折,抬高伤处。
(3)伤口血液凝块,不要除去。
(4)覆盖伤口,预防污染。
(5)伤员清醒时,可给予饮料,以供身体所需的液体。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可给予任何饮料,如呕吐、头部及胸部、腹部严重创伤者、需要手术者或昏迷者。
(6)伤口内刺入异物或有断骨、肠子突出等,不可移动、取出或推回伤口内,应先用无菌的Y型敷料覆盖伤口,以大小合适的环形垫置于伤口四周,便于止血及包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救护法1 通则1.1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
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应当记住,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 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进行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 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 触电急救2.1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来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2.2 脱离电源:2.2.1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2.2.3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2.2.4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2.2.5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
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2.2.6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及戴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2.2.7 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则对于低压带电线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
不论是在何级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
2.2.8 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 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体后,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的地方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2.2.9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
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2.3 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2.3.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3.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识。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2.3.3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2.4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2.4.1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见图1),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图1 看、听、试2.4.1.1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2.4.1.2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2.4.1.3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2.4.2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2.5 心肺复苏法2.5.1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a. 通畅气道;b.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c.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2.5.2 通畅气道:2.5.2.1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2.5.2.2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见图2)。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可参见图3)。
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5.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见图4):图2 仰头抬颏法图3 气道状况(a)气道通畅;(b)气道阻塞图4 口对口人工呼吸2.5.3.1 在保持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5.3.2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2.5.3.3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2.5.4 胸外按压2.5.4.1 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a.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b.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心(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c.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见图5)。
图5 正确的按压位置2.5.4.2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a.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b.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c.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便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见图6)。
图6 按压姿势与用力方法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2.5.4.3 操作频率:a.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b.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2.6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2.6.1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6.2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膊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2.6.3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7 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见图7):2.7.1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
图7 搬动伤员(a)正常担架;(b)临时担架及木板;(c)错误搬运2.7.2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
在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2.7.3 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作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及完全复苏。
2.8 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
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2.9 杆上或高处触电急救:2.9.1 发现杆上或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杆上或高处开始进行抢救。
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救。
2.9.2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2.9.3 高处抢救:2.9.3.1 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将伤员扶卧在自己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并注意保持伤员气道通畅2.9.3.2 救护人员迅速按2.3和2.4条规定判定反应、呼吸和循环情况。
2.9.3.3 如伤员呼吸停止,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s继续吹气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
2.9.3.4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早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
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参照图8所示方法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台上。
图8 杆上或高处触电下放方法2.9.3.5 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
2.9.3.6 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2.10 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