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断句选择题
高中文言断句练习答案

高中文言断句练习练习检测一参考答案:1.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需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玉不琢磨,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4.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
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求学的人提问,不只要听师长的论说,还必须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只要了解方法,还必须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
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
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
提问是为了问清搞懂学习中的疑难。
既然是一个人就不能不学习,既然学习就不可以不问题。
)练习检测二2009年高考题1.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 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3.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文言文断句真题(含答案)

1.(2014新课标卷Ⅰ)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2.(2014·全国卷Ⅱ)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3.(2014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4.(2013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断句(解析版)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句式1.(2020·临川一中·月考)从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 )A.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式)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B.为天下笑(被动句)沛公安在(状语后置)C.惟兄嫂是依(定语前置)函谷举(被动句)D.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式)负而前驱(宾语前置)2.(2020·蚌埠二中·月考)从文言句式的角度来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A.客有吹洞箫者B.不拘于时,学于余C.渺渺兮予怀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2020·厦门一中·月考)从常见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客有吹洞箫者 B.不拘于时,学于余C.渺渺兮予怀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2020·淮北一中·期中)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月出于东山之上B.大王来何操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2020·合肥一六八·开学考试)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方得意于五物也B.何为久读此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D.草木震动6.(2020·临川二中·月考)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凌万顷之茫然C.渺渺兮予怀D.而今安在哉7.(2020·武汉外国语·期中)就文言特殊句式看,下面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甚矣,汝之不惠 B.而耻学于师C.句读之不知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2018·武汉外国语·期中)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句式特点的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亦将有感于斯文C.客有吹洞箫者D.当其欣于所遇9.(2020·扬州中学·月考)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 (2)

(2023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 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 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君 遇 之 A 无 礼 B 彼 若 有 时 C 反 D 国 E 而 起 兵 F 即 恐 为 曹伤 G 君 H 不 如 杀 之 。
【2022年新高考Ⅰ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 语,所以G处断。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答解析】“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 “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
“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 “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
选C。
“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
“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
开,排除B。
年份卷别 2所0有16全—考国2情0微卷22观及年 2020—2022年 所有新高考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1.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之L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不为N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 德城兵才B 千余C 若D 战E 不利城F 陷G 必矣H 不若I 以恩J 义抚K 而安之L 必M 不为N 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4.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O悲P名Q 岂R不S痛T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
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
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高中文言断句检测

好的,以下是一些高中文言断句的练习题目:
1.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尝试为这些句子断句,断句位置用斜杠表示。
1.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试题近几年全国卷主要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考核断不断和如何断,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核,指向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学科素养的考查。
文言断句【典例引领】(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节选自《说苑•贵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B.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C.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D.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答案】B考向一【解析】句意:周公说:“让他们各自住着自己的房屋,耕作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只亲近仁义的人。
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身上。
”武王说:“看得远大啊,(这样做足以)平定天下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啊。
”从内容来看,划线句是“周公”和“武王”的对话,两个“曰”是标志,“武王曰”前面是“周公”所言,所以“武王”前面断开,排除CD;从句式结构来看,“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是“……者,……也”的判断句,且“贵士君子”是动宾短语作“者”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B。
【方法技巧】1. 根据“曰”“云”“言”等对话词语断句。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班别姓名座号评分分。
一、以下1—6小题选自课内文段,完成断句练习。
1、以下文段选自《阿房宫赋》,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以下文段选自《过秦论》,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3、以下文段选自《劝学》,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以下文段选自《兰亭集序》,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以下文段选自《桃李园序》,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B、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D、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6、以下文段选自《师说》,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小题的断句练习。
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
①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
其师林公宽勉应乡贡。
既入院,门卒有儒士衣索扶书者,乃叹曰:“是岂士所以致身之意邪?”遂趋出,不复就试。
隐居教授,资弟子束修以为养。
及父母卒,居处葬祭悉遵礼制。
②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
少多病,其亲忧之,后每读书至《论语》“父母惟其疾之忧”,则必废书而泣。
奉其兄训尤极友爱,训字师敬,尝为盐运司史,以廉能称。
常熟东始人范某,延君与居,教其子。
家东始者十年,弟子信从益众。
及范君没,而所教之子亦卒,因还吴城。
③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
及闻子翼病且笃,瞿然曰:“吾与子翼约,其可食言乎?”④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
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于太玄皇极之学,文章非古道不苟作。
至正丙申,师敬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谒告还吴。
适外兵薄城甚急,俄闻城陷,即呼其妻并与君诀曰:“⑤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
”语讫,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共譬解。
兵入,胁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
众以君儒冠,掖之于门,复求入,见其兄已殪,伏尸号恸,因并见害,悉投于河。
而广陵成元章素善君,募人求其尸,得于筱桥下,兄弟犹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为异。
而求其所著书,皆散失。
⑥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节选自《稗史集传》)7、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①,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B、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C、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D、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8、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②,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B、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C、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D、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9、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③,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B、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C、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D、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10、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④,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B、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C、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D、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11、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⑤,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B、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C、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D、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12、以下文段选自文中⑥,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B、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C、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D、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答案1——6小题为课内文段,请参照课本:1、【B】2、【D】3、【B】4、【C】5、【A】6、【A】7——12小题为课外文段,原文及翻译如下:7、【C】 8、【B】 9、【D】 10、【C】 11、【A】 12、【D】【原文】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
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
其师林公宽勉应乡贡。
既入院,门卒有儒士衣索扶书者,乃叹曰:“是岂士所以致身之意邪?”遂趋出,不复就试。
隐居教授,资弟子束修以为养。
及父母卒,居处葬祭悉遵礼制,初,父病重思鳜,因市以进,而父没,遂终身不忍食鳜。
少多病,其亲忧之,后每读书至《论语》“父母惟其疾之忧”,则必废书而泣。
奉其兄训尤极友爱,训字师敬,尝为盐运司史,以廉能称。
常熟东始人范某,延君与居,教其子。
家东始者十年,弟子信从益众。
及范君没,而所教之子亦卒,因还吴城。
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
及闻子翼病且笃,瞿然曰:“吾与子翼约,其可食言乎?”即持资诣京口,访子翼,为毕嫁事。
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于太玄皇极之学,文章非古道不苟作。
至正丙申,师敬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谒告还吴。
适外兵薄城甚急,俄闻城陷,即呼其妻并与君诀曰:“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
弟处士耳,宜往避。
”语讫,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共譬解。
兵入,胁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
众以君儒冠,掖之于门,复求入,见其兄已殪,伏尸号恸,因并见害,悉投于河。
而广陵成元章素善君,募人求其尸,得于筱桥下,兄弟犹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为异。
而求其所著书,皆散失。
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
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节选自《稗史集传》)【译文】陈谦字子平,平江人。
他为人十分孝顺,善于观察父母的脸色,问候饮食起居,并亲自过问父母的饮食冷暖这些事项。
他的老师林公宽勉励他参加科举考试,他进入考场之后,看见有穿着儒生衣服的门生向怀藏书籍的人求取,于是叹息道:“这怎么是读书人用来求取才德的途径呢?”于是急忙出去,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陈谦隐居起来教人读书,凭借弟子的学费来供养生活。
等到父母去世,他的住所以及葬礼祭祀都遵循礼制规范,起初,他的父亲病重想吃鳜鱼,于是他买来鳜鱼给父亲吃,后来父亲去世,他终身不忍心再吃鳜鱼。
陈谦年少时多病,他的双亲为此很忧虑,后来他每次读书读到《论语》中“父母惟其疾之忧”一句时,一定停下来哭泣。
他侍奉兄长陈训极其友爱,陈训字师敬,曾经做盐运司史一职,因廉洁有才能而著称。
常熟东始人范某,请你到东始居住,教导他的儿子。
在东始居住了十年,弟子和相信跟随他的人更多了。
等到范某死了,你所教的范某的儿子也死了,就回到了吴城。
京口有个和孙子翼友好的士人,与你也交好,可是家里十分贫困,有个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却不能出嫁,你曾经答应给予资助。
等到听说子翼病重,吃惊地说:“我和子翼有约定,难道可以誓言吗?”立即带着费用到京口去探望子翼,替他办完女儿的婚事。
在读书方面陈谦无所不读,尤其精通太极皇极这些学说,文章则不是古风不随便乱写。
到了正丙申年,兄长师敬担任江浙行中书省照磨,告假回吴城。
恰逢敌兵迫近吴城,情况十分紧急,不久听说吴城被攻陷,师敬赶紧叫来妻子和你诀别道:“我虽然地位卑微,但是曾为人臣,应坚守义节不受侮辱,我不可以出去。
但弟弟你是一隐居不仕之人,应该去避一避。
”说完,就拔出佩刀想自杀,家人抱着阻止他,正在一起劝说,敌兵进入,威胁让他跪拜他不肯屈服,于是刺向他的胸膛,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遮蔽兄长,请求用自己替代兄长去死。
众人因为你是一介书生,把你拖到门外,你又请求进来,看见兄长已死,趴在尸体上号哭,于是一起被杀害,全部扔到河里。
广陵人成元章向来与你友善,找人寻找尸体,在筱桥下得到了,兄弟二人还互相倚靠着站在水中,好像抱着的样子,人们都认为很奇异。
寻找他所写得文章,都已经散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