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气体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有三根长度皆为l =0.3 m 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O 点,另一端分别栓有质量皆为m =1.0×10﹣2kg 的带电小球A 和B ,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 =1.0×10﹣6C .A 、B 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 =2.0×105N/C 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平衡时A 、B 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k =9×109N•m 2/C 2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A 、B 间的库仑力的大小 (2)连接A 、B 的轻线的拉力大小. 【答案】(1)F=0.1N (2)10.042T N = 【解析】试题分析:(1)以B 球为研究对象,B 球受到重力mg ,电场力Eq ,静电力F ,AB 间绳子的拉力1T 和OB 绳子的拉力2T ,共5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A 、B 间的静电力22q F k l=,代入数据可得F=0.1N(2)在竖直方向上有:2sin 60T mg ︒=,在水平方向上有:12cos 60qE F T T =++︒ 代入数据可得10.042T N =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名师点睛】注意成立的条件,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理解三角知识运用,注意平衡条件的方程的建立.2.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相隔2L 的,A 、B 两点固定有两个电量均为Q 的正点电荷,C 、O 、D 是AB 连线上的三个点,O 为连线的中点,CO=OD=L/2。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电物块以初速度v0从c点出发沿AB连线向B运动,运动过程中物块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当物块运动到O点时,物块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到达D点刚好速度为零,然后返回做往复运动,直至最后静止在O点。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求:(1)AB两处的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物块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的大小;(3)带电物块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答案】(1)(2)(3)【解析】【分析】【详解】(1)设两个正点电荷在电场中C点的场强分别为E1和E2,在C点的合场强为E C;则12()2kQEL=;223()2kQEL=则E C=E1-E2解得:E C=2329kQL.(2)带电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AB连线上对称点φC=φD,电场力对带电物块做功为零.设物块受到的阻力为f,由动能定理有:−fL=0−12mv02解得:212f mvL=(3)设带电物块从C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W电,根据动能定理得:220011222LW f n mv mv电=-⋅⋅-解得:()201214W n mv-电=设带电物块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有:W电−fs=0−12mv02解得:s=(n+0.5)L【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清楚电荷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与场的叠加原理即可正确解题.3.如图所示,两异种点电荷的电荷量均为Q ,绝缘竖直平面过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 且与连线垂直,平面上A 、O 、B 三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AO BO L ==,点电荷到O 点的距离也为L 。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测试卷检测题(Word 版 含答案)一、必修第3册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B 点的正上方O 处固定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的A 点放另一个质点,两个质点的质量均为m ,带电量均为+Q 。

C 为AB 直线上的另一点(O 、A 、B 、C 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AO 间的距离为L ,AB 和BC 间的距离均为2L,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

试问: (1)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其方向如何?(2)给A 处的质点一个指向C 点的初速度,该质点到达B 点时所受的电场力多大? (3)若初速度大小为v 0,质点到达C 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多大?【答案】(1)22kQ L ,方向由A 指向C ;273kQ ;(3)22kQ mL 220kQ v mL+【解析】 【分析】(1)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对A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

(2)质点到达B 点时受竖直向下的O 点的库仑力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根据力的合成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出C 点时速度。

【详解】(1)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 处的质点处于静止,对A 进行受力分析,AO 间的库仑力为22Q F K L=;根据平衡条件得:sin F EQ θ= 2sin 2F KQE Q Lθ== 方向由A 指向C(2)该质点到达B 点时受竖直向下的O 点的库仑力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库仑力为22'(sin60)Q F K L =;水平向右的电场力F EQ "=B点时所受的电场力22222273()[](sin60)6kQ kQ F EQ L L=+= (3)质点到达C 点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222sin Q K EQ F KQ L a m m mL θ+===合. 从A 点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221122o EQL mv mv =-; 22kQ v mLυ=+ 【点睛】本题的关键要耐心细致地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处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气体》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氢气的温度低于氧气的温度,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小于氧分子的平均速率B.同质量同温度的氦气和氩气的分子的总动能相等C.同物质的量的氮气和氧气,当温度相同时,它们的分子的总动能相等D.二氧化碳气体在60 ℃时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比它在50 ℃时任何分子的运动速率大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打越费力的原因是( )A.车胎内气体的压强越打越大B.气筒的摩擦越打越大C.大气压强越打越小D.气体的温度越打越高3.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TA <TB,TB<TCB.TA>TB,TB=TCC.TA>TB,TB<TCD.TA=TB,TB>TC4.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5.在下列图中,不能反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后,又可以回到初始状态的图是( )A. B. C. D.6.如图所示,A、B两容器容积相等,用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连接,两容器内装有不同气体,细管中央有一段水银柱,在两边气体作用下保持平衡时,A中气体的温度为0 ℃,B中气体温度为20 ℃,如果将它们的温度都降低10 ℃,则水银柱将( )A.向A移动 B.向B移动 C.不动 D.不能确定7.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成正比B.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温度升高1 ℃,增加的压强是原来压强的C.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气体压强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D.由查理定律可知,等容变化中,气体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气体压强由p1增加到p,则p2=p1(1+)28.如图所示,在均匀U型管两端开口,装有如图所示的水银,今在管的一侧B上端加入同种液体,设缓缓加入且中间不留空隙,则B、C液面高度差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密闭容器,甲中恰好装满水,乙中充满空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容器容积恒定) ( )A.两容器中器壁的压强都是由于分子撞击器壁而产生的B.两容器中器壁的压强都是由所装物质的重力而产生的C.甲容器中pA >pB,乙容器中pC=pDD.当温度升高时,pA 、pB变大,pC、pD也要变大10.如图所示,A、B两点代表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两个不同的状态,状态A的温度为TA,状态B的温度为TB.由图可知( )A.TA =2TBB.TB=4TAC.TB=6TAD.TB=8TA11.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它的压强不变,降低温度,使它的体积为0 ℃时的倍,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 ( )A.℃ B.℃ C.℃ D. 273n(n-1) ℃12.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要使它的密度减小,可能的办法是( )A.保持气体体积一定,升高温度B.保持气体的压强和温度一定,增大体积C.保持气体的温度一定,增大压强D.保持气体的压强一定,升高温度二、多选题13. 注射器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在缓慢压下活塞,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气体的压强 B.分子平均速率C.分子的密集程度 D.气体的密度14.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下列有关气体的状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每升高1 ℃,压强的增加量是原来压强的B.温度每升高1 ℃,压强的增加量是0 ℃时压强的C.气体压强和热力学温度成正比D.气体压强与摄氏温度成正比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a态是汽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汽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 ℃)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对活塞的冲击力较大C.a、b两态的气体对活塞的冲击力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的密度增加16.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C.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D.温度升高,压强和体积都可能不变17.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在0 ℃和100 ℃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速率分布情况,由图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均变大B.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小C.0 ℃和100 ℃时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D.100 ℃的氧气与0 ℃的氧气相比,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较大三、实验题18.如图所示,有同学在做“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用连接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直接测得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值.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 mL变为12.0 mL.实验共测了5次,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如下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V(×105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2)根据你在(1)中的选择,说明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19.(1)在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实验必须要做到的是( )A.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B.注射器的密封性良好C.在等温条件下操作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2)实验中发现各组同学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值不完全相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气体的________不同.四、计算题20.用真空泵抽出某容器中的空气,若该容器的容积为V,真空泵一次抽出空气的体积为V0、设抽气时气体温度不变,容器里原来的空气压强为p,问抽出n次空气后容器中剩余空气的压强是多少?21.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40 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缸底60 cm处设有a、b两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b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0(p0=1.0×105Pa为大气压强),温度为300 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为330 K,活塞恰好离开a、b.求:(1)活塞的质量;(2)当温度升为360 K时活塞上升的高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理想气体也不能严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B.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高、压强不太小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C.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D.所有的实际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理想气体2.氧气瓶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氧气缓慢泄漏(设环境温度不变),其瓶内氧气的压强和体积变化如图中A到B所示,则瓶内氧气的温度 ()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不变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t图象如图所示,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体积将()A.一定不变B.一定减小C.一定增大D.不能判定怎样变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减小而增大的微观原因是:每个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B.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减小的微观原因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C.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微观原因是: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D.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微观原因是:分子的密度增大5.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6.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等于()A.B.+C.p0+D.p0+7.在一定温度下,当一定量气体的体积增大时,气体的压强减小,这是由于()A.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变少,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减少B.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分子对器壁的吸引力变小C.每个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都变小D.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单位体积内分子的重量变小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AB变化到状态B,A、C、B三点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分别记为TA、TC、T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之比TA∶TB∶TC为()A. 1∶1∶1B. 1∶2∶3C. 3∶3∶4D. 4∶4∶39.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其压强不变,若热力学温度降为原来的一半,则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A.四倍B.二倍C.一半D.四分之一10.如图所示,质量为M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由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系在光滑斜面上.汽缸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活塞,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汽缸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大气压强增大(温度不变),则()A.气体的体积增大B.细线的张力增大C.气体的压强增大D.斜面对汽缸的支持力增大11.伽耳顿板可以演示统计规律.如图,让大量小球从上方漏斗形入口落下,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最终落在槽内小球的分布情况的是()A.B.C.D.12.如图所示为A、B两部分理想气体的V-t图象,设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知()A.当t=273.15 ℃时,气体的体积A比B大0.2 m3B.当tA=tB时,VA∶VB=3∶1C.当tA=tB时,VA∶VB=1∶3D.A,B两部分气体都作等压变化,它们的压强之比pA∶pB=3∶11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减小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增大14.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而温度由100 ℃上升到200 ℃时,其压强()A.增大到原来的两倍B.比原来增加倍C.比原来增加倍D.比原来增加倍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16.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0 ℃升高到10 ℃时,其压强的增加量为Δp1,当它由100 ℃升高到110 ℃时,其压强的增加量为Δp2,则Δp1与Δp2之比是()A. 1∶1B. 1∶10C. 1∶11D. 11∶117.如图所示,玻璃管内活塞P下方封闭着空气,P上有细线系住,线上端悬于O点,如不计水银、活塞与玻璃管的摩擦力,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则当气体温度降低时 ()A.管内气体压强恒定B.管内气柱压强将减小C.细线上的拉力将减小D.细线上的拉力将变大18.如图所示,三支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中间都用一段水银柱封住温度相同的空气柱,且V1=V2>V3,h1<h2=h3.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则管中水银柱向上移动最多的是()A.丙管B.甲管和乙管C.乙管和丙管D.三管中水银柱上移一样多19.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的p-t 图象.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VB=3 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A到状态B气体的体积越来越大B.状态B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C.状态A的压强是0.5 atmD.状态C体积是2 L20.如图所示,a、b表示两部分气体的等压线,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知,当t=273 ℃,气体a的体积比气体b的体积大()A. 0.1 m3B. 0.2 m3C. 0.3 m3D. 0.4 m3第Ⅱ卷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21.(1)在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实验必须要做到的是()A.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B.注射器的密封性良好C.在等温条件下操作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2)实验中发现各组同学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值不完全相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气体的________不同.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2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其横截面积为1×10-3m2,汽缸内有质量m=2 kg的活塞,活塞与汽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开始时活塞被销子K销于如图位置,离缸底12 cm,此时汽缸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1.5×105Pa,温度为300 K.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g=10 m/s2.(1)现对密闭气体加热,当温度升到400 K时,其压强多大?(2)若在此时拔去销子K,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当它最后静止在某一位置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360 K,则这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多少?23.有人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B 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1)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B管进行温度标刻(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的压强).已知当温度t1=27 ℃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x1=16 cm,此高度即为27 ℃的刻线,问t=0 ℃的刻线在何处?(2)若大气压已变为相当于75 cmHg的压强,利用该测温装置测量温度时所得读数仍为27 ℃,问:此时的实际温度为多少?24.如图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V0,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0和;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挤压;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0,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1)恒温热源的温度T;(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理想气体是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A错误;它是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的抽象,故C正确,B、D错误.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玻意耳定律适用条件的掌握.乍一看,本题极易错选B,错误原因是只简单地对A、B及A到B的过程进行分析后,作出各状态下的等温线,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tA>t1>t2>tB,从而误选B,却忽略了“只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才满足tA>t1>t2>tB.密封不严说明漏气,说明气体质量发生变化,“缓慢”说明氧气瓶中氧气可充分同外界进行热交换,隐含与外界“等温”,正确答案应为D.3.【答案】D【解析】题目中给出的图线是p-t(摄氏温度)图,而不是p-T图,在图甲中,p-t图中的等容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273 ℃,0),而没有通过原点,只有在p-T图中的等容线才能通过原点,如图乙所示.因该题中的AB反向延长线是否通过-273 ℃,题设条件中无法找到,所以就不能判断A到B变化过程中体积如何变化,故D正确.4.【答案】B【解析】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微观因素是分子密集程度和分子平均动能,宏观上体现在体积和温度上.若温度不变,压强随分子密度的变化而变化,A错,B对,若体积不变,压强随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而变化,C、D错误.5.【答案】B【解析】体积不变,当温度降低时,由查理定律=C可知,压强减小,故B项正确.6.【答案】D【解析】为求气体的压强,应以封闭气体的圆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p·cosθ=p0S+Mg解得:p=p0+,所以正确选项为D.7.【答案】A【解析】温度不变,一定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速率不变,每次碰撞分子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不变,但体积增大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因此单位时间内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减小,A正确,B、C、D错误.8.【答案】C【解析】由p-V图象可知,pA=3 atm,VA=1 L,pB=1 atm,VB=3 L,pC=2 atm,VC=2 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代入数据得TA∶TB∶TC=3∶3∶4.9.【答案】C【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其压强不变,若热力学温度降为原来的一半,则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

高中物理第九章-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第九章-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对金刚石和石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B.前者是绝缘体,后者是导体C.由同种物质微粒构成D.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2.人们感觉到空气的干湿程度,是决定于()A.大气里所含水蒸气的多少B.气温C.绝对湿度D.相对湿度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是()A.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B.布伞有孔,但不漏水C.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形4.如图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 A.甲片一定是晶体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A.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规则地排列C.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相等的是非晶体6.把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在温度不变时,可以增加它的体积,减小压强B.在温度不变时,可以减小它的体积,增加压强C.增高未饱和汽的温度D.在降低温度时,增大它的体积而保持它的压强不变7.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稀疏的原因是()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斥力,比液体内部分子的斥力强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强C.固体分子对附着层中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弱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中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8.关于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9. 做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A.椭圆形 B.长方形C.圆形 D.任意形状10.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因是()A.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B.增加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和洗涤剂容易进入被洗物的纤维和附着的污垢粒子之间C.洗涤剂分子的吸引力将污垢粒子吸入水中D.洗涤剂的分子斥力将污垢粒子推离织物表11.有关晶体的排列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B.同种元素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12.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与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空间结构不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13. 晶体在熔解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吸热是()A.温度保持不变,不需继续加热B.温度保持不变,要继续加热C.温度保持不变,但吸热增加内能D.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14.为了浇铸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则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一个凝固过程 B. 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再熔化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同B.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不同非晶体的熔化热不相同D.汽化热与温度、压强的有关二、填空题16、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液柱面呈_________形,液面表面张力的合力方向为_________,合力大小与毛细管内高于管外液面的液柱重力大小__________。

高中物理3-3《气体》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3-3《气体》单元测试

《气体》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2.如图所示为上端封闭的连通器,A、B、C三管中的水银面相平,三管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 A>S B>S C,管内水银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为L A<L B<L C.若从下方通过阀门K流出少量水银(保持三个管中均有水银).三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关系是( )A. A管中水银面最高B. C管中水银面最高C. 一样高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导热气缸竖直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光滑活塞封闭在气缸内,设环境的大气压保持不变,若外界温度逐渐升高,则缸内的气体( )A. 气体的体积增大,内能减小B. 气体的体积增大,吸收热量C. 气体的体积不变,内能增大D. 气体的体积不变,放出热量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三种升温过程,那么,以下四种解释中正确的是()A. a→d的过程气体体积增加B. b→d的过程气体体积增加C. c→d的过程气体体积增加D. a→d的过程气体体积减小5.如图所示的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10−6m2,限压阀重为0.7N.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大气压强为1.01×105Pa)( )p(×105Pa)1.01 1.43 1.54 1.63 1.73 1.82 1.912.01 2.12 2.21℃100110112114116118120122124126A. 100℃B. 112℃C. 122℃D. 124℃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6.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B. 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不计),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D. 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气体温度升高,则压强必然增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为零,瞬时速率不可能为零B.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应越明显C. 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与气体的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率是非常小的C. 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的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和体积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其压强增大9.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D.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10.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闻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则( )A. 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 b的温度升高了C. 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 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11.一个开口玻璃瓶内有空气,现将瓶口向下按入水中,在水面下5m深处恰能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瓶稍向下按,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B. 将瓶稍向下按,放手后加速下沉C. 将瓶稍向上提,放手后又回到原处D. 将瓶稍向上提,放手后加速上升12.如下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的质量可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k=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

高三物理复习气体计算题 含答案以及解析

高三物理复习气体计算题 含答案以及解析

气体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连通器与贮有水银的瓶M 通过软管相连,连通器的两支上端封闭、粗细均匀、内径相同的直管A 和B 竖直放置,管内水银的上方均封有空气。

A 、B 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cm 、空气柱的长度均为2h cm 。

已知当时空气的温度为T 0 K ,A 管内空气的压强与3h 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现使两管内空气柱的温度都升高到1.5T 0 K ,同时调节M 的高度,使B 管中的水银面的高度不变。

求: (1)此时B 管中气体的压强; (2)流入A 管的水银柱的长度。

2.如图所示,左端封闭的U 形管中,空气柱将水银分为A 、B 两部分,空气柱的温度t =87 C ,长度L =12.5cm ,水银柱A 的长度h 1=25cm ,水银柱B 两边液面的高度差h 2=45cm ,大气压强p 0=75cmHg ,(1)当空气柱的温度为多少时,水银柱A 对U 形管的顶部没有压力; (2)空气柱保持(1)中温度不变,在右管中注入多长的水银柱,可以使形管内水银柱B 两边液面相平。

3.如图所示,U 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细管又与U 型玻璃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

U 型管左管上端封有长11cm 的理想气体B ,右管上端开口并与大气相通,此时U 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恰好相平,水银面距U 型玻璃管底部为15cm 。

水平细管内用小活塞封有长度10cm 的理想气体A 。

现将活塞缓慢向右推,使气体B 的长度为10cm ,此时气体A 仍封闭在气体B 左侧的玻璃管内。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 。

试求:(1)最终气体B 压强; (2)活塞推动的距离。

hBMh 1Lh 24.如图所示,封闭有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汽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开口向右放置,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活塞通过轻绳连接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轻绳跨在定滑轮上。

开始时汽缸内外压强相同,均为大气压0p 0(mg s)p .汽缸内气体的温度0T ,轻绳处在伸直状态.不计摩擦.缓慢降低汽缸内温度,最终使得气体体积减半,求:(1)重物刚离地时气缸内的温度1T ; (2)气体体积减半时的温度2T ;(3)在下列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并标注相关点的坐标值.5.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距底部的高度为h ,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3物理 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1)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写出地球引力场的“引力场强度 E”的定义式,并结合万有引
力定律,推导距离地心为
r(r>R)处的引力场强度的表达式
E引=G
M r2

(2)设地面处和距离地面高为 h 处的引力场强度分别为 E引 和 E引' ,如果它们满足
E引' E引 0.02 ,则该空间就可以近似为匀强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力场。请估算地 E引
02
【点睛】
本题的关键要耐心细致地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动能定理、牛
顿第二定律进行处理。
2.我们可以借鉴研究静电场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周围空间的引力场,如用“引力场强度”、 “引力势”的概念描述引力场。已知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将地球 视为均质球体,且忽略自转。
W引=0-Ep =-Ep

E p =-W引
则当质量为 m 的物体自无穷远处移动到距离地球 r 处时,引力做功为W引
通过计算得
W引
G
Mm r
>0
所以
Mm Ep =-G r
引 =-G
M r
3.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可视为点电荷的带电小球 P 和 Q 用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已知匀强电场强度为 E, 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为 L,PQ 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θ,静电常数为 k (1)画出小球 P、Q 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 P、Q 两小球分别所带的电量。
【答案】(1)P 带负电,Q 带正电;(2) EL2 k sin
【解析】 【详解】 (1)依题意得,小球 P、Q 受力示意图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P 带负电,Q 带正电 ① (2)设 P 带电量为-q1,Q 带电量为 q2 根据库仑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气体>>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请将所选选项填入第Ⅱ卷表格中) 1.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D ) A.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
B.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等于-273.15℃
C.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D.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 其体积趋近于零
2.若在水银气压计上端混入少量空气, 气压计的示数与实际大气压就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 B )
A.气压计的读数可能大于外界大气压
B.气压计的读数总小于实际大气压
C.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 气压计的示数就是定值
D.可以通过修正气压计的刻度来予以校正
3.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上表面水平,下表面与水平成α角 摩擦不计,外界大气压为p o ,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C ) A 、p o —m gcosα/S B 、p o cosα—mg/S C 、p o —mg/S D 、p o —mgcos 2α/S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0℃时压强为p o ,27℃时压强为p 1,则温度每变化1K ,压
强变化为( AD ) A 、
2731p o B 、271p o C 、3001p o D 、3001p 1 5.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BD)
A.气体的密度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气体的压强增大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6.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玻璃管内,有一小段水银柱封住了一段空气柱。

玻璃管绕通过其封闭端的水平轴,从竖直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水银不溢出),管内空气压强p 随夹角θ变化的关系图象大
致为( D )
7.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
布,由图可得信息( A )
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
布规律
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
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处于某一初态, 现要使它经过一些状态变化后回到原来初温, 下列哪些过程可能实现( BD )
A.先等压压缩, 再等容减压
B.先等压膨胀, 再等容减压
C.先等容增压, 再等压膨胀
D.先等容减压, 再等压膨胀
9.右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气体的压强P和密度ρ,质量一定
的理想气体在状态A和B的热力温度分别为T
A 和T
B
,由图可知( C )
A、T
A =T
B
B、T
A
=2T
B
C、T
A =4T
B
D、T
B
=8T
A
10.一绝热隔板将一绝热长方形容器隔成两部分, 两边分别充满气体, 隔板可无摩擦移动.开始时, 左边的温度为0℃,右边的温度为20℃,隔板处于静止状态;当左边的气体加热到20℃, 右边的气体加热到40℃时, 则达到平衡状态时隔板的最终位置( B )
A.保持不动
B.在初始位置右侧
C.在初始位置左侧
D.决定于加热过程
11.如图所示, 一气缸竖直倒放, 气缸内有一质量不可忽略的活塞, 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在气缸内, 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 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保持温度不变, 把气缸稍微倾一点, 在达到平衡后, 与原来相比, 则( BC )
A.气体的压强变小
B.气体的压强变大
C.气体的体积变小
D.气体的体积变大
12.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倒插在水银槽中,其位置保持固定。

已知封闭端内有少量空气。

若大气压强变小一些,则管中在水银槽水银面上方的水银柱高度h和封闭端内空气的压强p将如何变化( D )
A.h变小,p变大
B.h变大,p变大
C.h变大,p变小
D.h变小,p变小
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过程,ab、bc、cd和da这四个过程中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
原点O,bc垂直于ab而cd平行于ab,由图可以判断( BC )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
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请将第Ⅰ卷选项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2分)
14.一只汽车轮胎, 充足气体时的体积是0.8 m 3,压强是5.7×105 Pa.装在汽车上后(汽车静止), 受到车身的压力而发生形变, 体积减小到0.76 m 3, 这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为___6.0×105 Pa.
15.如图所示是同一种质量相等的A 、B 两部分气体的等容线, 由图中的已知条件, 可求出当t =273℃时, 气体A 的压强比B 大___4__ atm,它们的体积之比为V A ∶V B =_1:3____.
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6、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如图甲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 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1)已知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为T A =300K,求气体在状态B 、C 和D 的温度是多少?(2)将上述变化过程在图乙V-T 图象中表示出来(标明A 、B 、C 、D 四点,并用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解
:

P-V



,





量:P A =4atm,V A =10L,P C =2atm,V C =40L, P D =2atm,V D =20L (1)根据气态方程
D
D
D C C C A A A T V P T V P T V P ==(2分) 得K K T V P V P T A A A C C c 60030010
4402=⨯⨯⨯=⋅=
(2分) 图甲
K K T V P V P T A A A D D D 30030040
420
2=⨯⨯⨯=⋅=
(2分) 因B-C 为等温变化过程:K T T C B 600==(1分) (2)状态B-C 由玻意尔定律C C B B V P V P =得
L L P V P V B C C B 204
40
2=⨯==
(2分) (画V-T 图3分) 17、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平发明了高压锅,现在高压锅在我国城乡被广泛使用,
高压锅与普通铝锅不同,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体镶嵌旋紧,加上锅盖与锅体之间的橡皮制的密封圈,所以锅体与锅盖之间不会漏气,在锅盖中间有一个排气孔,上面再盖上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把限压阀顶起来,这时高压蒸汽就从排气孔向外排出,由于高压锅内压强大,温度高,食物易煮烂,若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质量为0.05kg .排气孔直径为0.4 cm ,则锅内气体的压强可达多少?设压强每增加3.6×l 03Pa ,水的沸点增加1℃,则锅内最高温度可达到多少?(P 0 =1.0×l 05Pa)
18、如图所示,重G 1的活塞a 和重G 2的活塞b ,将长为L 的气室分成体积比为1﹕2的A 、B 两部分,温度是127℃,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温度缓慢地降到27℃时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求活塞a 、b 移动的距离。

解:如图所示,设b 向上移动y ,a 向上移动 x , 因为两个气室都做等压变化 所以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对于A 室系统: 300
)(400313
1S
x L LS -= (4分) 对于B 室系统: 300
)(400323
2S x y L LS +-= (4分)
Pa S mg p p 5650104.110
414.35.0100.1⨯=⨯⨯+⨯=+
=-图乙
解得:x=L/12 (2分) y=L/4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