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PPT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1)》优质教学课件

感谢观看
圆形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或圆形物体表 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则S=πr2。
巩固应用
(教材P54 巩固应用T1)
1.看图填空。
(1)
(2)
(3)
O
6 cm
高3.5 cm
圆的半径=(1.8cm)圆的直径=( 6cm )圆的直径=( 7cm ) 直径=(3.6cm) 半径=( 3cm ) 半径=(3.5cm)
图形 周长/dm 长/dm 宽/dm 面积/dm2
20
9
1
9
长
20
8
2
16
方
形
20
7
3
21
20
6
4
24
20
圆
20
5
5
25
约31.85
(1)分析以上实验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用一根长20dm的铁丝围成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2)用上面的发现解释为什么排水管的 横截面都是圆形的。
所有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横截面是圆形,面积 最大,排水最快、最好。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优 翼
知识回顾
圆
圆
圆
圆
的
的
的
特
周
面
征
长
积
圆的特征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 点到圆的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点O是圆心;
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
O
字母r表示;
线段BC是直径,通常用字 母d表示。
圆的特征
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 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课件] 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课件] 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e5fb0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2.png)
竖着看
2个几 二二得四 3个几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4个几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5个几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6个几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7个几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8个几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9个几
一一得一 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 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6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81 九九八十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5×7=35 7×5=35
一五得五 一六得六 一七得七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6×6=36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同桌合作:一人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人说出可以用它计算的乘法 算式,然后再互换。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360 525 640 730 905
360-187=173(千米) 525-360=165(千米) 640-525=115(千米) 730-640=90(千米) 905-730=175(千米) 175>173>165>115>90 答:李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分别为173千米、165 千米、115千米、90千米、175千米。星期五最多,星期四最少。
巩固练习 1.
(课本P44T10)
(1)笑笑上学有( 2 )条路线,走哪条路线近? 在图中标出来。
(2)妙想列出了一个算式180+305-405,她解决 的是什么问题? 从家到学校比去笑笑家远多少米?
2. (1)徐州到连云港有多少千米?
539-349=190(千米)
答:徐州到连云港有 190千米。
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出车时的 读数为187千米。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360 525 640 730 905
(1)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 同伴说一说。
(2)算一算李叔叔每天行驶的里程数,哪一天最多?
哪一天最少?
星期一出车时的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读数为187千米。
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5+5×3 =45+15 =60
7×4-15 =28-15 =13
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对于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 减法。
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126-6÷3 =126-2 =124
8÷4+36 =2+36 =38
3.带有小括号混合运算
计算:84÷2=42
84÷2 80÷2=40
80 4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运用不够熟练,对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表示。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说出一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的数。
例如,老师出示数字3,学生需要说出数字4,使得3+4=7。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比较大小。
例如,呈现数字23和35,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并比较结果的大小。
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案

年级:_五年级_ 主备:厉艳珍 审核:_____ 准印:_____ 时间:2016..
1 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教学案 训练点
1. 复习分数的加减、乘法。
2. 能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乘,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案
点 案 【基础部分】
(学习程序:独立完成导学案,时间约20分钟。
课内小组交流基础部分,教师巡视,完成
第二次学情调查。
然后组织小展示、点评,时间约10分钟。
1. 书本52页第1、2题。
2. 书本52页第3、4题。
【要点部分】
(学习程序:先独立学习要点部分,再组内群学要点部分,时间约8分钟。
然后按教师分
配的任务重点探究,时间约3分钟,最后再大展示、师生点评,时间约12分钟。
)
1. 书本52页第6题。
2.书本53页第8题。
3. 书本53页第9题。
【拓展部分】
1. 书本53页第10题
2. 书本54页第11题
3. 书本54页第12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先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转 化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3)如果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 或者是整数,就用0补足; (4)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练习单 在探索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111页8—14题(部分题) 二、创编题 圣诞树 圣诞帽 圣诞风铃 圣诞蜡烛 32元 2.2元 10.6元 1.8元 (1)猜一猜: 老师买了两件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单价大约是另一件的 3 倍。你知道老师买了( )和( )。 (2)选一选: 如果用10元钱买圣诞帽,最多能买( )顶。 (3)做一做: 如果买3顶圣诞帽和3个圣诞蜡烛一共需要多少元?
物品 圣诞树 单价 32元 1.猜一猜:
圣诞帽
圣诞风铃
圣诞蜡烛
2.2元
10.6元
1.8元
老师买了两件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单价大约是另 一件物品的3倍。你知道老师买了( ) 圣诞树 和( )。 圣诞风铃
2.选一选:
如果用10元钱买圣诞帽,最多能买( A.3 B.4 C.5
B
)顶。
3.做一做: 如果买3顶圣诞帽和3个圣诞蜡烛一共需要多少元?
——数的世界
自 主 整 理
知识整理单(6分钟) 1.快速阅读书本第一、三、八单元所有内容。简单记录本 学期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结合书本第110页上面的“数的 世界”问题) (1) (2) (3) (4) 2.本学期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 (1) (2) (3) 3.本学期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 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基 本 练 习
( 65 ) 1.(1)6角5分是1元的————,写成小数是( ( 100 ) 。 ( 29 ) (2)29毫米是1米的————,写成小数是( ( 100 ) 。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整理与提升(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例2.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 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C. 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D. 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以防止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 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小,故选 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 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 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量不足,不能完全 消耗完瓶内氧气,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动植物呼吸 炼钢
医疗
2、氮气(N2)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标准状况下 的密度
熔点
氮无 气色
气无 态味
1.251g/L
-209.9℃
气焊
沸点 -195.8℃
是否易溶于 水
不易溶 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 燃烧、不供呼吸。
(3)氮气的用途:①制硝酸、化肥 ②作致冷剂 ③作保护气 (利用氮气不活泼)
(2).拉瓦锡 实验现象):
(3).拉瓦 锡实验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gO
Hg O2
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
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一。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 气体积的1/5。
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实验装置
(2). 原理:所选试剂能在空气中燃烧
且生成物是固体(或生成物是气体但生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复习课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复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课本,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复习课件,梳理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
2.准备典型例题,用于讲解和巩固知识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复习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复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0.16
0.24
(0.24)>(0.16)>(0.05)
在直线上,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也就是在直线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课堂练习
0.02
0.17
0.3
>
<
=
=
>
<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0.1 0.01 0.001 0.0001
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堂探索
读出下面的小数,说一说读小数要注意什么?
0.8读作: 零点八
。
45.67读作: 四十五点六七
。
8.09读作: 八点零九
。
304.2008读作: 三百零四点二零零八 。
注意: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但可以用分数
表示,还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
数……来表示。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探索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
整数部分
数
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万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分 万分 …
名称 位 位 位 位 位
分分 位 位
.位位
计数 …
…
一 十 百 千 万
课堂探索
想一想,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小数比较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 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 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 就大……
课堂探索
小兔回家。
课堂探索
在下图中表示0.05,0.16,0.24,并把这些
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05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课件设计:易 君
课堂引入
想一想,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性质
小数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数
课堂探索
把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
( 0.4 )
( 0.21 )
( 0.201 )
像 这 种 把 一 个 整 体 平 均 分 成 10 份 、 100 份 、
课堂探索
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050 =( 0.05 )
0.9 =( 0.90 )
3.140 =( 3.14 )
60.3 =( 60.30 )
103.090 =( 103.09 ) 12 =( 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