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因和分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龋的分类
急性龋
慢性龋
速度
静止龋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以病变发展速度分(龋损类型) ⑴ 急性龋(湿性)
多见:儿童,青年 特点:发展快、色浅、
质软、湿润、易 去除、坏死区多 修复性牙本质:少
⑵ 慢性龋(干性) 多见:成人 特点:发展慢、色深、 质硬、干燥难去 除,坏死区少 修复性牙本质:多
氟牙症
深龋 牙本质深层(龋)
同中龋
深洞 变软 有 有
可复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注:√书中表 2-6 内没有,★为重点掌握内容。
浅龋、中龋、
深龋
原发龋
继发龋
依治疗分(龋损发生时间)
⑴ 原发性龋:未经治疗的龋坏 ⑵ 继发性龋:治疗后 原龋坏未去净
B=becteria,F=food,H=host
四 联 因 素 学 说
重要的细菌:
变形链球菌组尤其是变形链球菌和远缘 链球菌S.
其他:粘性放线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仅与龋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粘性放线菌与根面龋·窝沟龋及牙周组
织破坏有关
牙菌斑
细菌致龋均通过牙菌斑来实现。 牙菌斑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上
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三联因素学说 四联因素学说
三联因素学说
时间:在 60 年代初, 人物:Keyes 基本论点龋是由细菌(菌斑)、食物(糖)和宿主
(牙)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即精制的 食物或(和)蔗糖进入口腔后,经过细菌作用产 生酸,酸在牙抗龋力降低时,可使牙脱矿而形 成龋。从而形成了龋的病因学现代理论的基本 要素。
菌斑与龋病有关,龈下菌斑与牙周病有 关。 牙菌斑同时也可分为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 斑
菌斑的致龋性
牙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是产生龋病损害的直接原因。 牙菌斑在摄取糖之前也有酸存在,以乙酸含量最高,
摄取糖以后则以乳酸最高。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可造成 釉质溶解,矿物质丧失。 一般情况下,口腔表面-----唾液缓冲--------有机酸中 和-------无龋;菌斑内-------胶质状结构-----不能清除-----釉质脱矿--------龋病开始。 两种理论 特异性菌斑学说和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只有暴露在口腔的牙才患龋。
牙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都与龋的发生有关。如 牙排列不整齐,后牙牙合面深而狭窄的点隙、 裂沟均有利于食物和菌斑的滞留而发生龋。
牙发育不全和矿化不全等缺陷也有利于龋的发 生。
宿主(唾液)因素
唾液的质与量的改变,缓冲能力的大小 以及抗菌系统的变化都与龋病发生过程 有着密切关系。
龋病 caries
学习要求
掌握内容:釉质龋肉眼所见;釉质龋的 病理分层及各层的结构;釉质龋的超微 结构;牙本质龋成洞前的变化;牙本质 龋的病理分层及各层的病理变化;牙骨 质龋的病理变化。龋的再矿化。
熟悉了解内容:龋的分类及特点、三联 因素学说、龋的转归及预防治疗
学习流Fra Baidu bibliotek:
概述 分类
转归 治疗
⑶ 猛性龋(猖獗) 鼻咽癌头颈部放疗后唾液腺萎缩 唾液量 舍格林氏综合征:腺体淋巴细胞浸润,结
缔组织化 唾液量下降
⑷ 静止龋 邻牙拔除后,患牙邻面龋自洁作用 增强 龋损静止
急性龋 (acute caries)又称猖獗龋。多见于青少 年、某些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放射性龋)
慢性龋 (chronic caries)
碟形,边界不清。
⑶ 根面龋 部位:龈退缩的根面 特点:碟形、以放线菌较多
★ 4.依临床分(病变程度)
病变部位 色改变 形改变 质改变 激发痛
√修复性牙本质
√鉴别诊断
浅龋 釉质或牙骨质(龋)
白垩、黑褐、墨浸 状 浅洞 变松 无
中龋 牙本质浅层(龋)
白垩、黄褐、深褐
中洞 变软 可有

可有
釉质钙化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
重碳酸盐是唾液缓冲功能的最重要物质 唾液中的蛋白质与龋病关系
时间因素
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 能完成。
获得性膜的产生,菌斑的形成,产酸脱 矿等过程都需要时间。 时间因素还包括牙萌出之后的时间;碳 水化合物滞留于牙面上的时间。
结论
龋病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 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 适宜的底物,而这些底物又 必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病理学
病因及 发病机 理
概述
定义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 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 病
为常见病、多发病。它在口腔疾病中的 发病率占首位。
三大疾病之一。
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 方面均发生变化
临床特征: 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
变化 细菌感染性 多发性,常发性 古老性和现代性 慢性破坏性
好发部位
1. 龋病的好发牙 后牙多于前牙。在后 牙中,下颌多于上颌;在前牙中,上颌 多于下颌。
2.龋病的好发牙面 牙合面,邻面(近 中面和远中面),唇颊面,舌面
3.龋病的好发部位 牙合面,邻面(近中 面和远中面),牙颈部
在恒牙,最常见于下颌第一磨牙
好发牙面及部位:
龋的病变过程一般进展缓慢
特点: 口小底大、呈墨浸状、以变
形链球菌为主
窝沟龋:临床上早期为点隙窝沟变为棕色、 黑色,探针探诊时有粘滞感。(好发)
平滑面:
邻面龋
颈部龋
⑵ 平滑面龋 部位:接触点、牙颈部、舌面 特点:口大底小、潜行性破坏
根龋多发生于牙
龈萎缩、根面外 露的老年人牙, 根面变软,龋洞 形成,龋洞范围 较广泛,较浅,
食物因素:
食物的物理性状,如粗糙或纤维性食物在咀嚼时有自 洁作用,可以减少龋的发生。而粘性食物则易粘附于 牙面上,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细菌滋生而产生龋。
单糖、双糖致龋力强。蔗糖的致龋力最强。其次为葡 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醇、木糖醇 防龋的甜味替代剂------山梨糖和木糖醇
宿主(牙)因素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静止龋外形呈浅碟状, 外口大而浅。由于唾液中矿物盐及色素逐渐沉 积于表面而呈棕褐色、质硬。显微镜下观察, 浅凹表面的牙本质小管呈整齐的断面,表面可 再矿化。邻牙拔除后和前牙自洁作用。
窝沟龋


受侵

部位

根龋
3.依部位分
⑴ 窝沟龋 部位:牙合 面、颊、舌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