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在中国下怎样一盘大棋

合集下载

高通反垄断案对中国手机业影响深远

高通反垄断案对中国手机业影响深远

高通反垄断案对中国手机业影响深远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12期本报记者陈炳欣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终于有了结果。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高通违反了《反垄断法》。

高通将不寻求任何进一步的法律程序进行抗辩。

同时,高通同意实施整改方案来修改高通在中国的某些商业行为以完全满足国家发改委决定中的要求。

本次整改方案中的关键条款包括:一是高通对其现有的3G和4G必要中国专利的许可将和高通其他专利的许可分开,并且高通将在协商过程中提供专利清单。

二是对于为在中国使用而销售的品牌设备的高通3G和4G必要中国专利的许可,高通将会对3G设备(包括3G/4G 多模设备)收取5%的许可费,对包括3模LTE-TDD在内的4G设备如不实施CD-MA或WCDMA则收取3.5%的许可费,在上述每种情况中许可费基数为设备净售价的65%。

三是高通将给其现有的被许可人从2015年1月1日开始为在中国使用而销售的品牌设备采取新的条款的机会。

四是高通的基带芯片销售将不会把芯片客户签署的具有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不合理条款的许可协议或芯片客户不挑战其许可协议中的不合理条款作为条件。

另外,国家发改委还对高通公司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基于当前汇率约9.75亿美元)的罚款,高通将不对此进行抗辩,并将按国家发改委要求适时支付罚款。

Gartner半导体研究总监盛陵海认为,达成的这一解决方案是一个互有进展,又都有让步的结果。

国家发改委收取了大额的罚金,近10亿美元,同时迫使高通下调了3G和4G相关的专利许可费用。

对高通来说,则没有改变其专利收费的经营模式,也可以接受。

不过这毕竟是中国第一次对半导体领域国际龙头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大大积累了我国国际专利诉讼和国际反垄断处理的经验,尤其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跨越式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意义深远。

对此,iSupplv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这次是中国政府独立对全球一流的半导体企业进行国际性的反垄断调查,而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及判罚达成了实质性的进展,领先于其他政府和国际组织。

高通遭反垄断调查 国产芯片或“弯道超车”

高通遭反垄断调查 国产芯片或“弯道超车”

高通遭反垄断调查国产芯片或“弯道超车”中国发改委发起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或涉及4G领域。

分析人士指出,4G时代将以中低端为主,国产芯片商将是重要推动力量,国内芯片厂商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高通(Nasdaq:Qcom)周一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对公司的反垄断调查,虽然高通方面表态不清楚存在任何垄断行为,但业内已多有猜测,反垄断调查或将主要针对即将商用的4G专利费用方面。

目前,高通在LTE产业链方面具有领先主导地位,在此前的中移动LTE终端集采中,高通芯片占比达六成以上,并且拥有较多的LTE专利权,中兴等国内手机厂商须向其缴纳一定的专利费用。

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有可能是为了在4G专利授权费谈判中寻求优势。

不过发改委尚未就此次发垄断调查发起理由作出公开表态。

华创证券分析师马军表示,目前相关细节还未出来,可能不是为了4G专利费谈判。

从反垄断调查的定义来看,是指一家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是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对市场的发展不利。

芯片国产化是去IOE化的底层,此次发改委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将是国内芯片厂商在4G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大机遇。

目前国内厂商动作频频,都在积极研发自主4G芯片。

马军曾表示,随着4G牌照的发放,必然催发对4G终端的需求,而芯片也必然受到拉动。

国内厂商将迎来发展机遇,必会加大研发力度。

4G芯片走向普及,需要从高端到低端市场的4G智能手机的全面覆盖,国内芯片商是推动1500元以下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预计2015年4G智能手机在中低端市场爆发,同时4G芯片步入普及阶段,国内芯片商成为。

反垄断案落幕:高通开启中国新征程

反垄断案落幕:高通开启中国新征程

反垄断案落幕:高通开启中国新征程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5年第5期盘点近年来通信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历时1年有余的高通反垄断案无疑榜上有名。

中国发改委对这家移动芯片制造商开出了中国反垄断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罚单60.88亿元,并责令其全面整改。

而面对天文数字罚单,高通公司的谦和姿态令人玩味——欣然认罚、股价大涨、巨资深耕中国、开启全新市场……然而,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这宗轰轰烈烈的反垄断大案,究竟对高通及相关电信业带来了哪些改变?文/马钰高通求变技术创新随着历时14个月的“反垄断案”落下帷幕,高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依然充足。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移动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对于企业的全球业绩贡献率不容小觑。

尽管已经遭遇巨额处罚和各类整改,高通总裁德里克阿伯利仍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高通公司在中国发展逾十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计划与当地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向市场推出高速的4G无线网络。

阿伯利认为高通“有机会,并将努力争取”继续这种双赢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制造商,高通正利用其在移动设备方面的丰富储备,转型为一个覆盖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汽车、医药技术等行业领域的科技巨人。

阿伯利表示:“我们利用相当小的增量投资,进入诺多新兴市场,以抓住大的发展机遇。

”2015年,高通聚焦“物联网”的两大主要领域是汽车和医疗。

在汽车领域,高通将建立联网汽车,建立类似通用“OnStar”的安全与导航系统,提供数字显示板和安全系统。

譬如,当摄像机发现司机脸上出现疲劳迹象时,便会在有必要时刻发出警告。

进军汽车行业,将令高通与图形芯片制造商nVidia发生直接竞争,后者亦在开发类似系统。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在2015美国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表示:“未来人们的汽车,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

”在医疗行业,高通公司与连锁药店Walgreens和制药商Novartis结为合作伙伴关系。

高通的生存方式——从市场垄断到标准垄断

高通的生存方式——从市场垄断到标准垄断
高通的生存方式 从市场垄断到标准垄断
孙丽最近在国内备受关注的高通是一家坐拥标准,靠出售知识产权为生的公司,在一片打压声中扶摇直上,以令人艳羡的生存方式,过上了风光的日子。中国的企业,除了艳羡之外,还能悟出点什么?高通公司的总部在美国圣地亚哥。一堵厚厚的墙上镶嵌着高通所持有的CDMA的1400多项专利,横亘在一进大门的地方。高通的先行者和后来者总是像到麦加朝圣一样向这面墙致注目礼,因为高通的一切都凝聚在这里:财富、地位、声望。这就是高通生命的基础。高通,一家专门经营和销售知识产权的公司。它所创造的赢利模式,被几乎所有的技术性公司艳羡不已,也正在逐渐成为知识经济下顶尖企业的生存方式。高通的武器十六年前,高通还什么都不是。高通的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曾经开了一家小公司。这个普通的卖产品的公司和后来的高通毫无相似之处,也没有把什么经营理念传给高通。但是卖掉它的钱,为高通公司积累了第一笔原始资本。雅各布卖掉这个小公司后,准备在圣地亚哥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颐养天年了。这个时候,他看上了原属于美国军方所有的CDMA技术。因为当时还没有移动通信,运输卡车在离开公司总部之后就音讯杳然。雅各布利用CDMA技术作成了专门为外出的卡车和总部联络提供通讯的卫星定位装置。比起后来的CDMA手机,这些大盒子笨重粗鄙,而且还不能传递声音。尽管如此,卡车司机和总部却都因为能够通过卫星定位和敲击键盘来传递即时消息而感到快乐。最初的CDMA产品赚到了一些钱。雅各布此时产生了一个奢望:把这个东西变成被全世界采用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CDMA技术在雅各布之前,曾被很多人注意过,但是没有人产生过如此疯狂的念头。于是,雅各布又成立了一个公司来实现他的狂想,这就是今天的高通。3年之后,雅各布召集了20多个技术天才将CDMA技术成功地“军转民”;可用于个人移动通信的CDMA技术诞生了。可当时它的竞争对手——GSM技术的产品化已经趋向成熟。高

孟朴:高通与中国密不可分

孟朴:高通与中国密不可分
甚至一些国内的大厂也没有授权 , 为什么会在去年 选择 与联 发科合作 , 很多人 都表 示特别吃惊。 之前, 你们是 无线市场的竞争对手。
孟模 : 公众 对高 通 的商 业模式 有误 解。高通 的授权 模式 是公 开
的、主 动 的 , 球 授 权 有一 个行 规 : 平 、 理 、无 歧 视 是 大 原 则 。并 全 公 合 不 是 说 哪 一 个 公 司 因 为跟 高 通 竞 争 , 通 就 可 以 不 授 权 给 它 了。过 去 高 几 年 有 很 多公 司和 高通 有 这 方面 的法 律 诉 讼 , 最 后 并 未 认 定 高 通 在 到
上 , 我 坚信这 只是 时 间早 晚 的问题 。 但 ” 孟模 所指 的 “ 技 术 ” 19 年 是个 爆 发。 一 年 , 谷 所 新 在 5 9 这 硅
此外 , 通还 在 不同场合推 介它们 的Be MP 高 w 操 r 作 系 统 , 家公 司希 望 凭 借 此 操 作 系 统 将 很 多原 本 只 能 这
否 保 持 领 先是 最 关键 的。 @
征 简维举携费 — 上国S 板以为 手笔)种设电 (称加行际子 以记间 便及 展 机 斯的的介众 月C斯电消 能 下本,脑成 美E平国于 和之 备 拉上 各 智 公
关 注 的 焦 点 。关 于 后 者 , 费 电子 联 盟 预 测 消 在 2 1 年 全球 将 售 出3 O 万 台左 右 , 销 售 额 将 达 到 0O OO 总
“ 0 0 ” 设备 中, 此过程 中, 放弃 每一次与 中 3 0万 台 在 不 国 企 业 合 作 的 机 会 。在 CE 上 , 刚 被 联 想 集 团用 2 S 刚 亿 美 元 回 购 的联 想 移 动 适 时展 出了业 内首 款 基 于 ARM 架 构 的 智 能 本 S yih , 高 通 评 价 为 “ n p rg n kl t被 g S a d a o 系列 芯 片的 里 程 碑 事 件 ” 。

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手机芯片厂商高通

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手机芯片厂商高通

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手机芯片厂商高通
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高通近日表示,中国国家发改委已对其启动反垄断调查。

不过,发改委对此未作回应。

有观点称,调查或与4G技术有关,中国政府有可能是为了在4G专利
授权费谈判中寻求优势。

11月25日,高通发布在其网站的声明中表示,公司受到中国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目前尚不清楚存在何种垄断行为,但将配合中国发改委的调查。

高通发言人也拒绝对此消息置评。

据了解,高通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芯片,而主要利润来自专利技术授权费。

中国是高通的关键市场,在截至9月底的前12个月中,高通来自中国
市场的营收为123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9%。

目前,中国4G牌照即将发放,中国移动正准备升级至速度更快的TD-LTE网络,而高通掌握大量的4G 专利。

高通希望从中国4G技术的发展中获得大笔专利授权费收入。

在此前的
电话会议上,高通CEO保罗-雅各布表示,随着LTE网络的部署,高通将有机会销售更多智能手机芯片,并获得更多专利授权费。

据媒体报道,高通目前正在就LTE芯片和专利授权价格与中国手机厂商展开谈判。

而中国手机企业对高通LTE芯片和专利授权价格普遍不满,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价格外,还会按照单机售价,额外支付3%~5%的专利授权费用。

一些分析师认为,发改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是为了在与高通的专利授权费谈判中占得先机。

高通吃独食终掘坑自埋CDMA出路被堵前景微妙

高通吃独食终掘坑自埋CDMA出路被堵前景微妙


到 的 是 近 年来 全 球 C D M A 投 资 趋 于 萎 缩


世 界 最 大 的 CD MA 设 备 商 阿 朗和 北 电 网 络
舟 ( 发 自圣 地

哥 北京)

均 已 裁 减 了 C D M A 部 门 而 摩 托 罗 拉等 手 机

厂 商 也 在裁 减 C D M A 的 研 发 部 门
都绕 不 过 高 通 !
不 够 还 需 获 得 其 他 厂 商 的 支持 才能 生 存发
展 即必 须 要 有
, ,

高 通 过 于 沉 迷 自 己 的技 术

又 对 产业
但 高 通 太 过 独 断 它 的 高 利 润 完 全是 建

条完 整 的 产 业链 在 某 种 情


习用 日
1

况 下 产 业 链 的 重 要 性 甚 至 超 过 技术本 身 高 通 这 次 被 迫 退 f }Iu M B 即 是很 好 的证 明
主 要 的CD MA 运 营 商

有 非 常 良好 的 向
下兼容特性
GSM

无 线 Spr in

K DDI SK
电讯 等 均 已 明


确表 示 将 选 择 L T E 建 设 后 3 G 网 络

的演进 则是

事 实 上 随 着 近 年 C D M A 产 业 链 卜企 业
的 众 叛 亲离

跳跃式的
要 是 它 在专 利 上 的 垄 断 破 坏 了 产 业 链 的发

L W CDMA/ S PA /T E 技 术 H

中国反垄断第一大案:高通反垄断案评析

中国反垄断第一大案:高通反垄断案评析


钟 磊

高通公司 1 9 8 5 年创 立于美 国 将 自己所有 的专利 向高通进 行免 比如高通大概拥有 圣地亚哥, 是一家研发和推动 C D M A 费 的反 向许可,
5 5 项 4 G标准必要 专利 ,华 为拥 无线 电通信 技术 的小型公司, 第一 6
0 3项,按 照与高通 的协议 , 华 建 笔大订单是一个采用 C D M A解决卫 有 6 否 歪 星通讯问题的政府项目, 合同标的 为 的专利都要免费许可给高通 ,
的市场支 配地位来看 ,包括 苹果 、 外, 中国制造 的所有 3 G和 4 G手机 除了拥有丰 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 三星 以及 我 国各 大 品牌几 乎所 有 都必 须寻 求 高通 的无 线技 术标 准 累之外 ,高通 目前每年 的研发投入 0 亿美元 , 高 出联发科近 6 的手 机制 造 商都对 高 通芯 片有 高 必要专利许可 。 作为一个芯片开发 达到近 5 度依赖性 ,一旦其拒绝提供 芯片 , 商, 高通 向购 买其芯片 的厂商 提供 倍,甚至比联发科一年 的营业收入
了一大批必 不可缺 , 在通讯领域 已 签订包 含上述 不合 理条款 的专 利 或 已经签署 协议但 日后 经成 为技术标准 的专利 , 即标准 必 许可协 议,
就专 利许 可协 议产 生 争议 并提起 标准 ” 的理论 。我 国手 机制造商在 研发经验 ,拥有近 8万件授权专利 诉讼 , 高通就拒 绝 出售芯片 。从表 生产手 机、 基站 、 交换 机时 , 要想使 的技术积累 。芯片市场 占有率第二
标的额 巨大 ,一直 备受各界关注 。 式多年来饱受非议 , 依据我 国发 改
本文对 案情 进行了梳理和 分析 , 提 委 的调查结果 , 高通实施 了三类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通在中国下怎样一盘大棋
高通正力图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与中国政府以及本地产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芯片行业的格局洗盘仍在继续。

6月23日下午,一家名叫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公司(下称中芯新技术)的新公司浮出水面,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华为、IMEC(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美国高通4家企业共同投资。

在第一阶段,这家由中芯国际控股的公司将着力研发14纳米CMOS逻辑工艺的量产技术――这将促进中芯国际的
纳米级电子研发,并快速提升它的先进制程与晶圆制造实力。

在此之前,高通已经与中芯国际展开28纳米的合作,并成立了规模为1.5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战略基金。

显然,高通正力图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与中国政府和本地产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确保这个重大市场不失。

今年2月,高通因垄断行为收到中国国家发改委开出的60亿元人民币罚单。

而此次合作背后,高通又有哪些战略意图,对它的未来布局又有怎样的影响?就此,2015年6月23日,《财经国家
周刊》记者在合作消息宣布后的第一时间,对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进行了专访。

推进14纳米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去年中国对高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高通承诺在中国加强投资,这次合作是兑现承诺的举措吗?决策过程能否透露?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很早就与中芯国际有合作,大约两年前,我们一起将半导体工艺提升到更领先的28纳米。

高通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所以我们一直和大的晶圆生产企业深入合作。

我们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为生产企业同时带来规模效应和先进技术的厂商。

2014年底,我们跟中芯宣布下线了第一颗28纳米的芯片,今天我们把制程工艺进一步向前推进到了14纳米。

目前,我们跟中芯国际的28纳米合作,已经非常接近大规模的商业化量产。

未来中芯可以不用找其他厂商寻求技术授权,因为它自己就具有14纳米的技术能力。

《财经国家周刊》:高通在新公司占有多少股份?
德里克?阿博利:中芯国际拥有最大股份,其他的股份暂时不便公布。

《财经国家周刊》:这个合作是为高通改善中国商业形势的一次投资,还是着眼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举动?
德里克?阿博利:这是高通对中国长期承诺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与中国产业链的合作。

《财经国家周刊》:怎么看此次合作模式?
德里克?阿博利:这是很好的合作模式。

以企业为主导创新,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最及时有效的研发与生产。

让无晶圆半导体厂商以股东身份加入工艺的研发过程中,可显著缩短产品开发流程,加快先进工艺节点投片时间。

向中国迁移
《财经国家周刊》:在新公司中,高通除了资金,还将投入哪些资源?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会提供全面的支持。

同时我们的支持不仅限于中芯国际。

因为我们的支持,不仅能让中芯国际获得先进技术和成长机会,而且它是一个生产厂商,对整个中国芯片产业生态链都会带来积极改变。

我们其实还有一个远景目标,而且也正在一步步实现,就是越来越多地向客户靠近。

现在我们的客户很多在中国,而我们的很多员工都在不断调到北京和上海,他们在向中国迁移。

《财经国家周刊》:如果中芯能够实现量产,对全球半导体的代工格局会不会产生变化?
德里克?阿博利:这是一定的。

中芯国际的成长非常快速,绝对有成为领头羊的实力,我们看到了它的竞争力,希望它
能快速成长。

《财经国家周刊》:去年以来,高通中国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期也有了重大的人事调整(注:高通中国董事长王翔离职并加盟小米,此前曾担任该职的世纪互联总裁孟朴回归高通中国掌舵),对此高通将怎样调整战略布局?
德里克?阿博利:近期高通中国高管层的变化是正常而且积极的人才流动。

王翔是能力非常强的领导,我们非常感谢他这些年带领高通中国的发展与变化,他去小米对他个人是很好的变化,对两家企业也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紧密合作的好伙伴。

孟朴也是大家的好朋友,我很开心他能重新加入公司。

他以前就在高通工作了很长时间,今天还有很多员工和客户跟他非常熟悉。

说到公司策略,过去半年的时间,大家已经看到我们正在不断变化,并获得了相应的成效,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关注中国市场的变化,并为之作出改变。

《财经国家周刊》:对高通来说,今年以来在中国的商业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德里克?阿博利:只要我们一直专注核心业务和最擅长的事,和中国厂商更多地合作,商业环境就会越变越好。

仍将考虑投资并购机会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芯片业内很多并购与合作,产业的跨界越来越多,过去专注于移动的高通,会不会在其他领域做一些收购?
德里克?阿博利:其实,我们几个月前宣布了一个收购,CSR(英国芯片厂商),目前正在征求各国政府批准当中。

这家公司做的很多业务,与高通现在的业务都有互补,比如汽车电子和物联网。

此外,CSR在这么多年的经营当中,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渠道,它能够销售进入这些渠道,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因为在无线通信产业中,我们习惯于把芯片卖给数量相对小的厂商,他们每一家会购买大量的芯片,但未来汽车电子产品则与之相反,这种模式下,它能够与我们形成互补,所以可以利用收购来补齐。

以后我们也还会考虑这样的机会。

未来5-10年,你一定会看到很多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融合了其他很多产业基础的
产品,比如汽车电子、机器人、无线医疗,等等。

无线通信将让这些产业重新焕发青春。

《财经国家周刊》:会考虑中国公司吗?
德里克?阿博利:当然。

如果有机会,我们不会考虑任何国家的界限。

其实,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规模为1.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近期我们还与中国有服务器芯片方面的合作。

而且未
来类似这种机会还会不断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