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简易呼吸球囊
合集下载
简易呼吸球囊

确认患者口腔、呼吸道无异物,保持通畅。
将球囊与患者口鼻对接,确保密封。
用力挤压球囊,每次挤压时间约1-2秒,保持患者呼吸 道畅通。
挤压数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需进一步急救, 及时送往医院。
使用球囊进行急救的注意事项
使用前务必检查球囊及附件是否完好无 损。
用后及时清洁和保养球囊,以备下次使 用。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 免异物阻塞。
挤压球囊时用力要均匀,避免过猛或过 轻。
05
如何制作更先进的简易呼吸球囊
高级材料的选择
高质量的硅胶材料
使用高质量的硅胶材料,可以增加简易呼吸球囊的耐用性和 稳定性,同时确保其弹性性能。
医用级别的材料
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注意密封性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医 护人员,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球囊与连接管的 密封性,防止漏气影响通气效果。
控制通气频率
注意患者反应
在通气过程中,要控制通气频率和时长,避 免过度通气导致气压伤或其他并发症。
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 ,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采取相应措施。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挤压球囊时,球囊内的气体被压缩,将空气吸入患者肺部;当球囊回弹时,球 囊扩张,将空气排出患者肺部。
呼吸模式
简易呼吸球囊可提供潮气量、吸呼比和吸气流速等参数,以满足患者不同的呼吸 需求。
02
简易呼吸球囊的设计与制作
球囊设计
尺寸
球囊的大小应与使用者的年龄 、体重和身高相匹配,以确保 足够的通气量和合适的面罩位
简易呼吸球囊

操作简便
01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简单易学,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帮助患
者进行呼吸辅助。
效果稳定
02
相比于人工呼吸,简易呼吸球囊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呼吸支持
,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改善心脏供氧
03
通过简易呼吸球囊的辅助呼吸,可以改善患者心脏的供氧状况
,有助于稳定病情。
安全性
操作正确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时需要注意 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
优点
简易呼吸球囊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 便、易于携带、成本低廉等优点。同 时,由于其不依赖电源或其他辅助设 备,因此在停电或其他设备故障的情 况下,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缺点
简易呼吸球囊的缺点在于其提供的气 体流量和压力相对较低,因此需要操 作者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正确 使用。此外,由于简易呼吸球囊没有 氧气储备功能,因此需要连接充氧设 备才能使用。
当导致患者受到伤害。
安全性高
只要操作正确,简易呼吸球囊 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造
成伤害。
避免长时间使用
简易呼吸球囊不能长时间使用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损伤
。
05
简易呼吸球囊的优势
操作简便
01
02
03
无需电源
简易呼吸球囊采用手动操 作,无需电源,可随时随 地使用。
简单易学
呼吸球囊的使用方法简单 易懂,经过简单培训即可 掌握。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简易呼吸球囊通过充气和放气的方式 ,模拟人的呼吸过程。使用时,将球 囊连接到一个充氧设备(如氧气瓶或 氧气管道),然后用手捏住球囊的空 气入口,将气体慢慢吸入球囊,直到 感觉到阻力为止。当患者无法自主呼 吸时,将球囊口部插入患者口中,捏 住球囊的空气入口,缓慢放气,使气 体进入患者肺部。
简易呼吸球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 上模拟肺。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 得模拟肺膨胀,如模拟肺没有膨胀时,检 查单向阀是否就组装正确。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4.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 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 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 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储气阀
单向阀 (鸭嘴阀)
呼气阀
进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活瓣漏气, 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测 试、维修和保养。气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 影响弹性。
1 2 3 4
气囊的测试 进气阀测试 储氧袋测试 储氧安全阀测试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 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 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 正确。
评估
• 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
• 立即通知医生。
•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
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使储气袋充盈。
连接病人前我们首要的工作——
1. 将呼吸球各部件接好 2. 接上储气袋和氧气装置,将氧气流量调 到达8-10升/分;若无供氧则不要接储 氧袋 3. 在患者端接上一个呼吸袋,将呼吸球体 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 回复速度以及是否有漏气现象——确定 有起伏,无漏气 4. 确定阀门是正常工作
挤压球囊
•频 率 • 吸呼比 • 潮气量
12-20次/分;
1 : 1.5-2;
潮气量应控制在足以产生可见的 胸廓起伏; • 胸外按压与挤压球囊之比为 30 : 2
急救简易呼吸球囊

(此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
注意事项
4、未建立人工气道旳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压 力安全阀关闭,反之应打开,防止气压伤旳发生
5、注意人工通气频率旳掌握。如有自主呼吸旳患者 ,应注意同步辅助人工呼吸
6、随时观察简易呼吸器是否工作正常、通气有效性
注意事项
7、注意病人症状旳缓解情况,有无其他并发症旳出 现(如呕吐、腹胀、人工呼吸与自主呼吸旳不同 步等)
成人8-10ml/kg 小朋友10ml/kg。
呼吸频率
成人12-16次/分 小朋友14-20次/分。
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30:2
吸呼百分比 吸呼比 1:1.5-2
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选择合适型号旳面罩 2、应调整氧气流量>10L/min,至储氧气袋充斥氧气
后再使用。有储氧袋时,氧浓度可达99%,无储氧 袋时,氧浓度为45% 3、如无氧气源,应该取下储气袋和氧气连接管
检测
5、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 袋膨胀,挤压储氧袋,可见呼气阀打开,气体自呼 气阀溢出,阐明呼气阀功能良好。
6、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 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阐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 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溢 出,阐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储氧安全阀检测
呼气阀
进气阀
储氧安全阀
鸭嘴阀
构成
压力安全范围: 40—60cmH20 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 建立人工气道后:打开安全阀
工作原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
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2. 当停止挤压时,球体复原,鸭嘴阀关闭,呼气阀打开,病人呼出 旳气体由呼气阀口排出。 同步,进气阀因为球体复原产生负压旳作 用,阀门打开,储氧袋内氧气进入球体。
注意事项
4、未建立人工气道旳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压 力安全阀关闭,反之应打开,防止气压伤旳发生
5、注意人工通气频率旳掌握。如有自主呼吸旳患者 ,应注意同步辅助人工呼吸
6、随时观察简易呼吸器是否工作正常、通气有效性
注意事项
7、注意病人症状旳缓解情况,有无其他并发症旳出 现(如呕吐、腹胀、人工呼吸与自主呼吸旳不同 步等)
成人8-10ml/kg 小朋友10ml/kg。
呼吸频率
成人12-16次/分 小朋友14-20次/分。
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30:2
吸呼百分比 吸呼比 1:1.5-2
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选择合适型号旳面罩 2、应调整氧气流量>10L/min,至储氧气袋充斥氧气
后再使用。有储氧袋时,氧浓度可达99%,无储氧 袋时,氧浓度为45% 3、如无氧气源,应该取下储气袋和氧气连接管
检测
5、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 袋膨胀,挤压储氧袋,可见呼气阀打开,气体自呼 气阀溢出,阐明呼气阀功能良好。
6、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 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阐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 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溢 出,阐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储氧安全阀检测
呼气阀
进气阀
储氧安全阀
鸭嘴阀
构成
压力安全范围: 40—60cmH20 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 建立人工气道后:打开安全阀
工作原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
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2. 当停止挤压时,球体复原,鸭嘴阀关闭,呼气阀打开,病人呼出 旳气体由呼气阀口排出。 同步,进气阀因为球体复原产生负压旳作 用,阀门打开,储氧袋内氧气进入球体。
简易呼吸球囊的临床应用

如何判断正常换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看 一感觉
注意事项
1.请勿在有毒气的场合使用。
2.未装置氧气时,请将储氧袋卸下。
3.面罩固定时注意不要漏气,同时也要避免损伤 病人的皮肤粘膜。
4.请勿将安全压力阀之弹簧卸下清洗,以免影响 压力的正确性。
5.连接氧气时,要保证管道的通畅。
6.呼吸间隔在2秒以上。
清洁消毒
1. 氧气连接管与面罩为一次性使用; 2. 球体和储氧袋交供应室处理后密封保存。
测试方法
1.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
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3. 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着接头处接上呼吸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得
呼吸袋膨账,如呼吸袋没有膨胀时,检查单向阀、呼吸袋是否就组装正确。 4. 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
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储氧阀和储氧袋需配合外接氧气使用, 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 氧气 经储氧阀充满储氧袋,暂存于球体内, 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储气安全阀
释放出过量气体,避兔储氧袋内压力过 高,以便保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 着的安全。
相关阀门功能说明
名称 压力安全阀
进气阀
图片
功能说明
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的挤 压次数而造成球体及储氧袋内压力 过高,以便保持低压的氧气供保障 患者安全,正常压力为1520cmH2O,当球体内成人> 60cmH2O,儿童、婴儿> 40cmH2O时,压力阀会自动开启, 以保护肺部免于受到高压力伤害。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规程

简易呼吸球囊操作规程
一、目的:用于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治疗;处理呼吸机报警原因过程中短时间替代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前的过渡准备等。
二、操作程序
(一)选择适合患者面部大小的面罩;
(二)置患者于平卧位,迅速连接呼吸球囊与面罩,有条件的情况下连接氧气源与球囊,调节氧流量至10L/min—15L/min。
(若使用带储气囊的呼吸球囊,当氧流量达到15L/min时,可获得100%的氧供给。
)
(三)迅速开放气道。
(四)使用适当的手法固定面罩,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
(单手E-C手法、双手E-C手法、双手钳夹法参见相应心肺复苏操作规范。
)
(五)缓慢均匀地挤压球囊,吹气量为约10ml/ kg,吹入一次潮气量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秒(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胃胀气等不良反应的可能)。
(六)通过扶持面罩的手感觉气流在口部、咽喉部的震动;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胸部听诊判断呼吸音的方法,判断球囊面罩人工通气的有效性。
(七)双人配合使用球囊面罩可获得更好的面部密封程度,可达到更好的通气效果。
(八)抢救完毕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及病人病情变化。
(九)对球囊面罩进行及时的清洁消毒,保持球囊面罩结构完备功能正常,放置于指定位置,以备下一次有效使用。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简介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它 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 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 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迅速建立人工 呼吸,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 织缺氧状态。 适用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时的紧急通 气使用,各种危重症病人的转运等
进气阀闭
呼气动作流程
球体松开
球内产生负压
松开
鸭嘴阀F关闭, 同时上移,呼气 阀G打开
进气阀E开 放,气体送 入球体
气体呼出
鸭嘴阀闭
进气
气体排出
松开
氧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 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 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法: 成人: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 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成60°角 婴儿(1岁内):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成30°角
双人球囊面罩通气效果更好,如还有第三人,可通气时压住 环状软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
面罩固定手法
单手“CE”
深浅度),是否符合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症。 2. 评估有无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 3. 简易呼吸器性能 摆体位 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暴露胸廓 清除口腔与咽喉异物及假牙,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道 开放气道 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
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 将面罩紧扣口鼻,用“EC”手势,C手势压紧面罩,E手势保
双手“CE”
双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托颌法)
如果有2人配合,则可由1人扣紧面罩,另1人帮助挤压气囊。 检查压力阀开关是否已打开,将压力控制在40CMH2O,实施简 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判断通 气是否有效,通气是否适宜。
简介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它 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 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 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迅速建立人工 呼吸,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 织缺氧状态。 适用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时的紧急通 气使用,各种危重症病人的转运等
进气阀闭
呼气动作流程
球体松开
球内产生负压
松开
鸭嘴阀F关闭, 同时上移,呼气 阀G打开
进气阀E开 放,气体送 入球体
气体呼出
鸭嘴阀闭
进气
气体排出
松开
氧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 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 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法: 成人: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 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成60°角 婴儿(1岁内):下颌角和耳垂与患者身体的长轴成30°角
双人球囊面罩通气效果更好,如还有第三人,可通气时压住 环状软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
面罩固定手法
单手“CE”
深浅度),是否符合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症。 2. 评估有无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 3. 简易呼吸器性能 摆体位 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暴露胸廓 清除口腔与咽喉异物及假牙,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道 开放气道 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向后仰,
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 将面罩紧扣口鼻,用“EC”手势,C手势压紧面罩,E手势保
双手“CE”
双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托颌法)
如果有2人配合,则可由1人扣紧面罩,另1人帮助挤压气囊。 检查压力阀开关是否已打开,将压力控制在40CMH2O,实施简 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判断通 气是否有效,通气是否适宜。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

建议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简易呼吸球囊前,先进行心肺复苏 和人工呼吸的培训和学习
紧急情况:先进行心肺复苏 和人工呼吸,再使用简易呼 吸球囊
培训内容:掌握正确的操作 流程和注意事项
培训和学习:提高使用简易 呼吸球囊的效率和安全性
学习方式:通过专业教材、 视频教程和模拟演练等方式
进行培训和学习
建议定期对简易呼吸球囊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 常运转
患者气道异物 阻塞怎么办?
立即使用 Heimlich手法
进行急救
呼吸球囊连接 不良怎么办? 检查连接管道 是否松动或漏
气
呼吸球囊破裂 或漏气怎么办? 更换呼吸球囊 或使用备用呼
吸球囊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后的总结与建议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时,要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确认患者口腔、鼻腔无异物,充分打开气道 将简易呼吸球囊与氧气连接,调整氧气流量 将面罩置于患者面部,用双手挤压球囊,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保证通气效果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球囊:主要作用是储存氧气,通过挤压和放松球囊来控制氧气流量。
氧气面罩:覆盖在患者的口鼻部位,用于将氧气输送至患者体内。
氧气接口:连接氧气源和球囊,确保氧气能够流入球囊中。
用于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组成:面罩、呼吸囊、 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
作用:提供氧气,辅助 呼吸,心肺复苏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的步骤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
汇报时间:20XX/X
1
简易呼吸球囊的组成和作用
2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的步骤
3
使用简易呼吸球囊的注意事项
4
简易呼吸球囊的维护和保养
5
简易呼吸球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阀 (鸭嘴阀)
储气阀
呼气阀
进气阀
简易呼吸器的检测
注意: 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 题——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 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 测试、维修和保养。气囊不宜挤 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
床旁及抢救车内的简 易呼吸器必须是经过 检测、结构功能完好、 处于备用状态
通过几次按压球体逐 步完成各部件的检测
注意事项
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
清洁与消毒
➢ 将各配件按顺序拆开,将痰液等污物清洗干净 ➢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 ➢ 如遇特殊感染患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储氧袋只能擦拭消毒,严禁浸泡
清洁与消毒
检测
5、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 袋膨胀,挤压储氧袋,可见呼气阀打开,气体自呼 气阀溢出,说明呼气阀功能良好。
6、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 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说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 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溢 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储氧安全阀检测
概述
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球 适用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时紧急通气使用 辅助或强制病人通气 无需源动力,供现场抢救用
—— 医院和公共场所
熟练掌握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技术为抢救病人 赢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组成(四部分、六个阀)
单向阀 压力安全阀 气囊/球囊 (鸭嘴阀)
储气阀 储氧袋
氧
气
面罩
急救技术之二 ——简易呼吸器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 概述(了解) ➢ 结构与原理(熟悉) ➢ 适用症与禁忌症(掌握) ➢ 操作方法(掌握) ➢ 注意事项(掌握) ➢ 清洁与消毒(掌握) ➢ 检测方法(掌握)
主要内容
1 简易呼吸器组成 2 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3 简易呼吸器检测 4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 简易呼吸器清洁与消毒
连
接
管
呼气阀
进气阀
储氧安全阀
鸭嘴阀
组成
压力安全范围: 40—60cmH20 建立人工气道前:关闭安全阀 建立人工气道后:打开安全阀
工作原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
嘴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2. 当停止挤压时,球体复原,鸭嘴阀关闭,呼气阀打开,病人呼出 的气体由呼气阀口排出。 同时,进气阀由于球体复原产生负压的作 用,阀门打开,储氧袋内氧气进入球体。
➢ 摆体位:—病人去枕仰卧、头后仰
➢ 清除口腔异物
➢ 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仰头举颌法 —托颌法:适用于颈椎损伤的患者
操作方法
将患者去枕仰卧,仰头抬颌 法(无颈椎损伤者)开放气 道(清除口腔与喉中任何可 见之物)要求下颌与耳垂连 线与地面垂直
目的:解除舌根后坠造成的气 道梗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
呼吸频率
成人12-16次/分 儿童14-20次/分。
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与呼吸比30:2
吸呼比例 吸呼比 1:1.5-2
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应调节氧气流量>10L/min,至储氧气袋充满氧气
后再使用。有储氧袋时,氧浓度可达99%,无储氧 袋时,氧浓度为45% 3、如无氧气源,应该取下储气袋和氧气连接管
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 球体,使储氧袋膨胀,说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 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 溢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适应症
紧急情况下出现的呼吸微弱后呼吸停止 转运病人,使用呼吸机前或脱机前
禁忌症
中等活动以上的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 腔积液等。
操作方法
(此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
注意事项
4、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压 力安全阀关闭,反之应打开,避免气压伤的发生
5、注意人工通气频率的掌握。如有自主呼吸的患者 ,应注意同步辅助人工呼吸
6、随时观察简易呼状况,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出 现(如呕吐、腹胀、人工呼吸与自主呼吸的不同 步等)
➢ 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将 各部件依顺序组装
➢ 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小结
➢ 选择合适的面罩 ➢ 托起下颌,开放气道 ➢ E-C法固定面罩, ➢ 紧密罩住防止漏气 ➢ 适量通气
检测步骤
1、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鸭嘴阀张开;将手松 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鸭嘴阀、进气 阀功能良好。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关闭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 时,球体不易被压下,说明球体、进气阀、压力 安全阀功能良好。
检测步骤
3.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 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说明储气袋完好
操作方法
面罩固定手法
单手“E-C”手法
双手“E-C”手法
操作方法
患者有脉搏无呼吸时: 成人10—12次/分(相当于5—6秒送气一次) 儿童12—20次/分(相当于3—5秒送气一次)
患者无脉搏无呼吸时/建立人工气道后: 8—10次/分(相当于6—8秒送气一次)
每次送气时间>1S
有关数据
潮气量
成人8-10ml/kg 儿童10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