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背后的大老板究竟是谁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 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

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谁是国内互联网巨头幕后老板在2004年上市之前,腾讯对股权结构重新调整,MIH 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
目前,南非MIH集团持有腾讯33.93%的股权,马化腾持股10.22%,还不及MIH的三分之一。
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团对于马化腾给予充分信任,一开始就放弃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权,因此马化腾持有腾讯的股份比例虽然不高,但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他和几位联合创始人来负责。
百度:美国德丰杰持股25.8%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中,百度超过560亿美元的市值远高于其他公司,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发行价为27美元,2010年曾以10比1的比例进行拆分,目前股价仍然超过160美元。
同样,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也不是公司的最大股东,百度从创办到上市前一共进行过三轮融资,来自美国的投资基金德丰杰都是主要投资人。
百度上市时,德丰杰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5.8%。
当时,百度高管团队持有公司43.5%的股份,其中李彦宏个人持股22.4%,为最大的个人股东。
根据百度2012年年报,李彦宏持股比例变为15.98%,其妻子马东敏持股4.8%。
虽然李彦宏和马东敏持股比例合计为20.78%,少于德丰杰,不过美国股市允许“AB股”的双重架构,通过该模式李彦宏和马东敏的投票权高达68.17%,稳稳地掌握了公司控制权。
阿里巴巴:日本软银持股31.9%2012年,阿里巴巴和雅虎签署协议,前者以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0%阿里巴巴股份。
回购之后,雅虎和软银持股比例分别为24%和31.9%,来自日本的软银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管理层目前仅持有公司股份10%左右,马云一人就占7.43%。
如果按照香港股市“同股同权”的原则,投票权应与股权比例相当,阿里巴巴管理层的投票权只有10%左右。
摆在阿里巴巴管理层面前原本只有两条路,要么采用“AB 股”架构赴美上市,要么效仿腾讯,说服大股东放弃投票权。
此前有消息称,为了让阿里巴巴能够顺利在香港IPO,软银愿意放弃部分投票权。
腾讯最大股东竟然不是马化腾,工商银行才是腾讯幕后控制人

腾讯最大股东竟然不是马化腾,工商银行才是腾讯幕后控制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国三大互联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最大股东都不是他们的创始人,而且也不是中国企业。
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百度的大股东是美国的德丰杰,腾讯的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HIM。
因为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所以阿里巴巴多年因为大股东的事情也产生了颇多争议。
李彦宏从美国归来拿了美国投行的钱可以理解,马云为了顶住互联网泡沫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就把阿里巴巴给卖了。
腾讯当年又是为什么落入南非人之手呢?腾讯创业初期,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
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之后,MIH 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
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随着腾讯市值超过3350亿美元,其最大股东南非Naspers所持的近34%股份价值增至逾1100亿美元,比该公司自己的市值还高出20%。
HIM是现在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aer)全资子公司。
不过之后,宇宙第一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数十亿的美金入股了南非标准银行,成为了南非标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于是网上许多人就传言腾讯已经落入了工商银行的口袋,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南非标准银行(SB),之前宇宙第一大行以五十多亿美金入股SB,为第一大股东,占股20%,第二股东是PIC,占股13.2%。
而问题的关键是SB真的是南非报业的控股股东么?PIC是类似中国的社保基金。
2021电商行业十大人物事迹

2021电商行业十大人物事迹2021年电商行业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是我列举的十位电商行业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迹:1.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在2021年,马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通过阿里巴巴基金会捐赠医疗物资,帮助抗击疫情,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普惠金融的发展。
2. 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2021年宣布将辞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职务,转向其他慈善和太空探索项目,同时继续关注亚马逊的发展。
3. 丁磊(网易创始人),丁磊在2021年致力于推动网易的多元化发展,包括电商、游戏、音乐、教育等领域,并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4. 创始人刘强东(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带领京东在2021年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物流网络的优化,并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如智能物流和无人机配送。
5. 张勇(阿里巴巴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在2021年继续推动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转型,加强阿里生态系统的整合,推动新零售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6. 李彦宏(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1年推动百度的智能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
7.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21年继续推动华为的全球化发展,加强5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8.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2021年推出了锤子科技的新品牌「坚果」,并积极拓展产品线,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
9. 雷军(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21年继续推动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加强研发和创新,推出了多款备受关注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
10. 张一鸣(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2021年推动字节跳动的全球化发展,加强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创新,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这些人物在2021年电商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举措和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他们的事迹展示了电商行业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

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现在上市的阿里巴巴并不是设立在中国的阿里本体公司,而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壳公司,此公司属于目前中国政府多数管理人和普通经济学界根本不懂的一种诡异的〝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VIEs)。
外资(日本软银、雅虎和高盛代表蔡系)控股的跨国公司阿里巴巴是披有很多诡异外衣的。
近日在纽约上市的阿里巴巴注册在离岸港(开曼群岛),通过VlE模式控制阿里巴巴的中国国內公司。
该公司日本软银等国际之股权十数倍于马云,并且股权永久持有,实际当然是财务及利益主体为日本的跨国公司。
只是在国內被VIE控制的阿里巴巴本体是中国公司,由马云控制,但这二者不是一个公司并非一个概念,有人就是在利用中国人对于国际金融游戏的整体无知故意混淆。
所谓〝可变利益实体〞,简单地说,就是一家大陆公司在美国上市时,美国投资者买的其实不是这家大陆实体公司的股票,而是设在开曼群岛上的空壳公司的股票。
这个空壳公司通过一系列运作,在香港设立公司,再由香港的公司在大陆设立全资子公司,并由这个全资子公司与大陆的实体公司签订一个或多个协议,达到享有大陆实体公司利益的目的,同时可以规避多种经济责任。
注: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VIEs),即“VIE结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U.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使用的术语,也称为“协议控制”。
可变利益实体,是指投资者对某一实体有绝对控股权,决策方面不需要依据大多数投票权,同特别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概念密切相关。
可变利益实体为企业所拥有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来源,但是企业本身对此利益实体并无完全的控制权,此利益实体系指合法经营的公司、企业或投资。
VIE结构实质是国际共济会金融家近年为规避主权国家公司管制而发明的一种诡异跨国公司形式。
中国财阀家族排名

中国财阀家族排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也是一个财富家庭的出现率最高的地方。
近几年,中国财阀家族的排名势头直涨,因此让我们来看看目前排名前十的家族有谁,它们的财富来源和地位都怎么样。
首先,华为家族排名第一。
该家族的财富来源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由任正非创建,其集团的营收增长超过20%。
华为家族管理着多个企业,包括移动通信、护理、家电、食品、保险和零售等。
其次,恒大家族排名第二。
该家族拥有恒大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恒大家族把钱花在房地产项目上,还涉足了金融服务、电力、旅游等多个行业。
第三,马云家族排名第三。
马云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商务企业家之一。
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集团在2019年营收突破10,000亿美元,家族成员拥有大量股份。
紧接着是马化腾家族排名第四,其财富来源是腾讯公司,它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和在线游戏企业。
腾讯家族管理着多个产业,包括电子商务、支付服务和旅游业等。
再加上兰氏家族排名第五,它是中国最大的私营医疗保健企业,财富来源主要来自医疗、保健、医药、生物技术和慈善等领域。
最后,陈氏家族排名第六。
该家族的财富来源是陈氏制药,它是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
它的营收增长迅速,其生产的几种重要制药品斩获多项专利。
此外,徐氏家族排名第七,它们的财富来源是徐氏投资,一家从事国内各类投资活动的私募基金,主要聚焦零售业、服务业、金融服务和科技软件等行业。
衡氏家族排名第八,它们的财富来源是衡氏投资集团,一家专注于投资金融、能源和房地产的私募股权基金。
沙氏家族排名第九,它们的财富来源是沙氏投资,沙氏投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投资房地产、能源、汽车制造和金融服务等行业。
最后,贾氏家族排名第十,它们的财富源自贾氏集团,一家专注于投资金融、保险、服装、体育、文化创意和互联网等行业的私募基金。
以上就是中国财阀家族排名前十的全部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财富鼎盛、影响力强大的财阀家族。
阿里巴巴公司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一)回购股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尽管以马云为代表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并不持有多数股权,但在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之前,尤其是在2010年10月之前,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问题,并不会过于担忧。
因为,虽然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并不持有多数股权,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他们依然牢牢掌控着公司的控制权。
但随着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的高速增长和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计划的启动,对于马云来说,也就意味着“失去阿里巴巴控制权”的巨大风险,马云及其团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
其中一个方法是回购雅虎手中的股权。
2011 年 9 月,阿里巴巴启动了员工股权购买计划,“长征计划”即回购雅虎股权计划随后展开。
2012 年 5 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签署协议,允许阿里巴巴集团分阶段回购雅虎持有的股份。
该协议规定:阿里巴巴将以 76 亿美元回购大约 50%雅虎持有的该集团股份。
根据2005 年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签署的协议估算,该笔回购使雅虎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 40%减少到 20%。
该协议还规定,如果阿里巴巴集团上市,阿里有权在上市时以 IPO 价格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一半,其余的股份可以在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禁售期过后选择出售。
在2012年9月阿里巴巴成功回购了雅虎手中一半的股权股权(20%)。
作为回购交易的一部分,雅虎放弃了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利,同时也放弃了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
在支付了76亿美元的赎身款之后,马云不无得意地说:“股份回购计划的完成,让公司的股份结构更加健康,也意味阿里巴巴集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的确,在此次交易之后,虽然阿里巴巴为了融资不得不引入了中投等新投资方,但这些机构持有的股权更为分散,软银和雅虎联手即可绝对控股的格局,不复存在。
可以说,76亿美元买回来的,不仅是20%的股份,而是让马云重新夺回控制权。
(二)创新公司治理机制,实行合伙人制度在此次回购完成之后,阿里巴巴的整体上市计划正式启动了。
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和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
时间:2004年2月
融资额:8200万美元 投资方:软银(6000万)、富达投资、GGV 融资背景:阿里巴巴网站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 B2B网 站, 03 年一天实现收入过百万。孙正义本打算投资阿里 3000万美元,但被马云拒绝只接受2000万美元。
雅虎进入阿里巴巴之前的股权结构图
问题:1、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与阿里集团什么关系? 2、阿里为什么要从香港退市?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图
双层股权结构
普通股分为两个系列,A系列和B系列。
A 系列股票,一张股票对应一个投票权,主要流通于普通 公众。
B 系列股票,一张股票对应十个投票权,主要流通于公司 创始人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雅虎进入阿里之后的股权结构
此时的雅虎已成为阿里的第一大股东, 而且在董事会四个席位中获得一席,不 知马云有何想法
76亿美元回购雅虎在 阿里股权的50%,依 然是老大
阿里巴巴第五次融资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上 市,发行价13.5港元每股,开盘价30港元涨幅122%融资 15 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融资之最。 2012 年阿里从香 港退市,退市价仍然为13.5元每股。此轮融资对阿里来说 就是从股民手中获得了一个五年期190亿港币的无息贷款。
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资
时间:1999年10月
融资金额:500万美元 投资方:高盛、富达投资、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 Invest AB 融资背景:1999年3月马云以50万的原始资本将阿里巴巴 投入运作,半年后,会员数达41000。蔡崇信, InvestorAB 在亚洲做风险投资的负责人,1999 年与马云 接触后决定加入阿里巴巴。1999年蔡在华尔街的人脉发挥 作用,马云获得了以高盛为首的风险投资 500万美元。蔡 崇信也作为投资者进入公司董事会。
4次成为中国首富,被捧上神坛的马云,为什么只感谢这4个人?

4次成为中国首富,被捧上神坛的马云,为什么只感谢这4个人?论商业成就,马云确实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
短短20年的时间,阿里巴巴就成为了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坐拥7亿多活跃用户,淘宝和天猫成为了人们的主要购物平台。
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结构,让互联网经济成为了实体经济之外的另一极。
此外,阿里巴巴就相当于一个母体,不断裂变出各种新的业务,估值2.1万亿的蚂蚁集团就是从阿里独立出来的,现在还有阿里云、钉钉、闲鱼、飞猪等等一系列的业务。
阿里巴巴自称是一个经济体,一年的GMV超过6万亿,目标是要进入全球前二十大经济体。
阿里取得巨大成功,马云自然是功劳最大的。
他收获也多,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马云在2014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共4次成为胡润百富榜的中国首富。
身价几千亿,根本就花不完,难怪马云说对钱不感兴趣。
此外,马云俨然成为了企业家明星,被不少人捧上神坛,走到哪里都有大批的追随者。
从一个连续失败的创业者,到市值最高公司的掌门人,马云的成就单单就靠他自己吗?其实,任何企业家在事业的发展道路上,都会遇到贵人,比如马化腾当初有IDG,南非传媒集团;刘强东有徐新、张磊;黄峥有段永平、丁磊,那马云的贵人又是谁呢?他曾说过,最想感谢的有4个人,分别是蔡崇信、孙正义、杨致远、金庸。
1、蔡崇信蔡崇信之于马云,绝对是贵人。
为了马云放弃70万美元年薪,拿着500元一个月工资。
刚成立的阿里巴巴被称为“三无团队”,什么都没有,蔡崇信让阿里从家族企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合同制企业。
当然,蔡崇信最大的功劳还是“搞钱”,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给阿里拉来高盛的500万美元投资,随后的软银、雅虎等等,都有他的功劳,没有蔡崇信,阿里很可能就没有今日的规模,甚至有可能都垮了。
遇到蔡崇信,马云是幸运的,当然蔡崇信也是幸运的,如果他继续在外资企业打工,也最多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收入不错。
但是在阿里,他是“二号人物”,是创始合伙人,也是阿里第二大个人股东,如今仍有持有1.6%的股份,在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蔡崇信以116亿美元身价排在第189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云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背后的大老板究竟是谁
提到马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尤其是双11刚过,很多剁手党都成为马云背后的男人、女人。
一直以为马云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毕竟他是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
但是实际上,马云不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那么背后的大老板,究竟是谁?2012年:马云阿里巴巴股份为7.43%,日本软银持股31.9%在2012年的时候,阿里巴巴同雅虎签订了一个协议。
协议中规定,前者将以76亿美元,将雅虎手中所持有的20%阿里巴巴股份回购。
在回购之后,雅虎持股比例是24%,而软银持股比例是31.9%。
这样,日本的软银,也就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这时候,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所持有的股份是10%,而马云的股份是7.43%。
香港股市历来有同股同权的说法,也就是说投票权要同股权比例相一致。
按照这种原则,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所拥有的投票权是10%。
此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仿照腾讯,说服那些大股东放弃自己的投票权。
第二条路是采用AB 股架构赴美上市。
之后阿里巴巴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清楚。
2013年:马云个人持股比例不到5%2013年10月15日,阿里巴巴举行了全球路演。
在这次路演上,阿里巴巴公布了招股说明书的初稿。
按照文件说明,阿里巴巴中马云个人所持的股份,不到5%。
要知道马云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创办人,
公司上市后,马云所持的股份比例竟然小于5%,这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2014年:马云持有阿里巴巴8.9%股份,日本软银持股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