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_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一起当侦探—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数理模型,以及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引导,结合教师提示与操作演示,完成学案中的各项任务,在尝试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图。

提示:假设小偷为X,那么X有可能是1号、2号、3号、4号,可以用枚举法。

分析画出问题解决的流程图。

的流程图在数学中已经学习过,在前面第一章第2节中也讲过,它是后续程序设计的关键,因此,让学生自己画出此问题的流程图。

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提示1:假设小偷为x,那么x可能性为1.2.3.4号,可以用枚举法,从1到4号可以考虑使用for语句。

提示2:判断关系式成不成立,可使用if语句。

提示3:把每个可能性都带入关系式,如果关系式成立则可以确定x即为小偷所对应的编号。

参考程序:ClsFor x=1 to 4 step 1b= (x<>1 and x<>3)+ (x<>2 and x<>1and x=4)+ (x<>3 and x=2)+(x<>4)If b=-3 thenPrint xEnd IfNext x任务四: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体会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指导学生编写正确的程序解决问题。

打开vb编程软件老师指导学生写入程序代码、调试运行,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情分析在信息技术必修课本中,学生对于算法与编程模块掌握的也不是很好,考虑到《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的开设,所以当时没有很好地深入教学,但学生对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掌握得还不错。

而在第一章的理论学习中,若没有实践的介入,学生觉得很是枯燥乏味,故我调整了课时的安排,把第三章VB可视化环境的应用提前上了一节,简单地把控件及其属性等大致给学生指导了一下,这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在后期的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教学得以更好地认知,更能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肯定。

高中信息技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二中高中信息技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1)教案新必修教学目的1、体验程序运行过程及作用;2、熟悉简单的VB程序设计;教学任务1、用程序对文本文件加密和解密2、如何用VB设计简单程序3、理解加密和解密程序代码教学重点理解程序及代码。

教学方法案例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交流教学引入:通过对案例"文本文件加密"引出程序及编写程序这个主题。

联络学生学过的Word中加密、Winzip中加密等引入加密问题,由软件加密引入程序加密。

设计意图:通过加密案例及演示,使学生对程序及其作用有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1、按照P74通过运行程序,对文本文件进展加密和解密教师演示加密和解密程序过程,然后让学生尝试运行加密和解密程序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尝试,让学生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作用。

2、观摩"程序1.vbp"和"程序2.vbp"教师在VB系统中翻开这两个源程序,对照P76和P77让学生观看程序代码。

设计意图:通过观摩,让学生看到程序内部代码情况,从而理解程序设计过程和内容。

3、理解程序、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等概念及关系1〕什么是程序?2〕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常用的有哪些?3〕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与软件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明白这些概念,并有初步理解和认识。

4、简要熟悉理解VB的界面和使用方法以一些简单的举例,让学生复习并熟悉VB的根本使用和运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实际感受编程语言的使用和程序设计的过程。

以方便学生理解程序代码及程序的作用。

本课小节:本课通过案例“文本文件的加密和解密〞,让学生对程序及程序的作用有了感性认识,并通过熟悉VB环境以及在VB中观察程序代码等,使学生理解和感受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增强了对程序和程序设计的认识和探究的兴趣。

练习:1、完成P72的任务,对文本文件“kk.txt〞进展加密和解密。

1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2)

1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2)
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材内容:3.1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适应的课程标准:
1.7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学生活动
(1)
活动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实践,编程画一个正五边形。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画正方形的过程,集合团队的智慧,学生一般能找出画正五边形的方法。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展示成果,并引导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使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并提炼成流程图,制作相应表格:
(1)抽象与建模
在用计算机绘制正五边形时,先根据公式(n-2)*180/n计算内角度数,再通过重复执行“画一条等长的边,旋转一定角度(180-内角度数)”的操作来完成。
此2题需要精心设计画不同半径圆和填充颜色的顺序,培养学生先设计算法再编写程序的习惯;通过调整语句顺序,实现不同的效果,体会算法顺序结构的特征。
每个项目实例均要求学生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按照流程图填写表格,体验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修改计算机程序实现绘制图形的变化,比较贴近程序设计初学者的最近能力发展区。通过算法的重新设计、程序的修改、思维的迭代,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设计算法
计算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d=(5-2)*180/5
将以下过程重复执行5遍:画一条等长的边,旋转(180-d)度。
(3)编写程序
活动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实践,编程画一个五角星。
要求学生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按照流程图填写表格。
待学生完成任务后,进一步提出要求,如何为五角星填充颜色?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说课稿

第四章第一节《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人们把现实世界的任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代码。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是在人们的具体指令之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

以往使用过的工具软件事实上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只不过那是别人已经编写好的,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使用的工具软件而已。

通过操作和剖析已经编好的计算机程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析并了解其工作过程,这种通过问题分析并形成算法再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尝试用一段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建立对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工作过程的初步认识;然后解剖程序实例;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引出一段实用计算机程序,了解运行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二部分内容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的有关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修改完善。

3、教学目标⑴初步掌握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⑵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⑶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目的。

⑷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⑸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4、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程序的体验来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问题结构化的步进分析与程序的调试。

(二)学生分析在信息技术必修课本中,学生对于算法与编程模块掌握的也不是很好,考虑到《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的开设,所以当时没有很好地深入教学,但学生对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掌握得还不错。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特点。

3. 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4. 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算法。

5. 编程实践: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方法及编程语言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程序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编程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教室: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安装有编程软件。

2. 网络环境:便于学生查阅资料和分享程序。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编程实践:评估学生编写程序的正确性、效率和创新性。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5.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教学计划:第1课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1. 讲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定义及意义。

2. 介绍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特点。

3.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2课时: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算法1. 讲解排序和查找算法。

2. 分析典型的排序和查找案例。

3. 介绍其他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算法。

第3课时:编程实践(一)1. 讲解编程规范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分析程序运行结果,讲解程序的正确性和改进方法。

第4课时:编程实践(二)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编程任务。

2. 展示各组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5课时:综合案例分析1. 分析一个综合性的编程案例。

高中信息技术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本章概述课程内容标准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展信息处理的几种根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根本特征。

2、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根本工作过程,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3、符合标准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4、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理论。

5、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可以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6、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根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7、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纯熟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8、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通过介绍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以及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其工作过程,从而理解其根本特征或者者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信息处理的一些根本方法。

大多数人除了使用现成的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者者加工软件等)进展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种根本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以及剖析计算机程序的操作,初步掌握信息处理的几种根本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个人开展是非常有益的。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为此只要求学生对这两种信息处理的根本方法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对于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制程序的根本过程有所理解,这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根底内容的衔接部分;而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只是要求学生检验其工作过程,对部分智能工具软件的根本知识、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价值有所理解,进步学生对信息智能处理的相关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对学习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有所帮助和准备。

另外,本章还讲述了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有关内容,学生通过进展相关的主题活动,理解信息发布的根本方式、网上信息发布的方法以及利用网络进展交流活动的根本方式,帮助学生在信息发布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到遵守相关的道德标准是相当有必要的。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设计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设计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计算机编程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让学生学会使用编程环境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编程的定义和作用常见编程语言的介绍和比较编程环境的使用方法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示范法,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编程环境的使用方法。

利用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编程的概念和原理。

1.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基本语法和结构。

课后作业:完成编程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问题的定义和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定义和表述计算机问题。

让学生掌握问题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了解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2.2 教学内容问题的定义和表述方法问题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算法的设计和分析伪代码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讲解问题定义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伪代码的使用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和互助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编写伪代码,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的练习题。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编程实践和调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编程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和技巧,找出和修正程序错误。

3.2 教学内容编程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常见程序错误的类型和解决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和实践操作,讲解编程实践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调试工具的使用技巧。

利用互动讨论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找出和修正程序错误。

3.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编写程序并调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完成编程实践和调试的练习题。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黄文杰(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日主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能说出用QB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程序,熟悉程序的表达方法。

通过上机实践,初步体验QB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及上机实践及各种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产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同时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解剖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教学难点:在Qbasic中操作执行一段简单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直接开门见山讲程序,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好接受的,不如从一个有趣的例了引入:提出问题:百钱买百鸡公元前一五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里提出一个数学史上有名的百鸡问题。

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请同学们解答教师演示:运行VB小程序(用时不到一秒钟)程序展示:Private Sub Command l_Click()For i = 0 To 20Forj = OTo33k= 100-i-jIf i * 5 + j * 3 + k / 3 = 10() Then Print ”公鸡、母鸡、小鸡分另U为” & i & ” ” & j & ”” & k & ”只”Next j, iEnd Sub用短短几行就把这个经典问题完成了,这就是程序的魅力所在,而且,我们来看这个程序,其实就是一些常见单词的组合,在细读一下,你应该不难理解他的意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程序这神秘的面纱,我先请几个同学配合我们全班同学表演两个小小的游戏。

二、新课开始:L做游戏游戏一:准备三个杯了,一杯装有可乐,一杯是雪智。

问如何把两个杯了中的饮料互换。

请做游戏的同学讲讲你的操作过程:杯子A—杯子C,杯了B—杯了A,杯了C一杯子B,从而实现杯了A和杯子B里饮料的调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4.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本节的课程标准内容: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本节课程标准分析: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算法含义,理解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心。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让学生体验用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从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选择、设计相应的算法,通过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来编制程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的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一节,教材通过演示并解剖一段给文本文件加密和解密的计算机程序,来帮助学生了解利用高级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作过程,然后以这段加密和解密的计算机程序为例,讲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使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结构和作用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学习选修模块打下基础。

但对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编写加密解密的程序很困难,学生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整地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一过程。

【学情分析】
编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高深而神秘的。

即使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学习,但对于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编程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熟悉。

部分地区的初中教材中有涉及VB,但一般放在9年级,学生面临中考,一般没有很好的学习。

因此,老师就要选择最容易上手的编程工具,避开复杂的代码,引导这些零起点的学生编写最简单的程序,使其亲历如何利用编程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一过程。

【任务分析】
算法教学和数学是密切联系的。

《课标》指出:算法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教师选择的实例最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

为此,我选择编写程序来分析“读心术”游戏为实例,该实例贴近生活,趣味性强,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scratch的基本操作,能使用scratch来编写简单的程序;
初步了解什么是算法和常见的编程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能归纳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能设计多种算法来实现分析“读心术”。

亲历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更多知识,体验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编写程序分析“读心术”。

【设计思想】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因而,我认为程序设计的教学要尽量满足以下两点:一是选择的例子(载体)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既要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又能体现技术的真实内涵;二是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即通过把抽象的问题分析成为具体步骤或方法,从而形成算法,然后根据算法设计进行编制程序。

最终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

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初步尝试编程。

但实际上在一节课中无论让学生用QB 还是VB来编程,都显得太难。

为此,我选择scratch了作为该实例的程序设计语言。

因为教材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scratch充满童趣的编程界面,流程图即代码的特点,减少学生对编程的神秘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1.设置情境。

这是吉普赛人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游戏。


先想好一个10 ~ 99之间的数,把这个数的十
位与个位相加,再把想好的数减去这个和。

例如:你想的数是23,然后2+3=5,再然后
23-5=18。

在图表中找出与最后得出的数相对
应的符号。

把这个符号牢记心中,然后点击
水晶球,奇迹就出现了……
2.分析问题。

(1)出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水晶球真的会“读心术”吗?全班这么多同学,想好的数字肯定不会都相同,为什么选
择的图案却一样?
通过讨论,推荐一个看上去很“笨”却很有效的办法:将所有的二位数逐一计算,根据结果来分析,最终找出原因。

计算机因为其计算速度快,最适合来解决这种重复的计算工作。

那么如何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问题。

①给出一个数i,i=10;
②取出i的十位上的数字;
③取出i的个位上的数字;
④计算i-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的结果,输出;
⑤把i的值加上1;
⑥重复执行①-⑤,直到i=100。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把抽象的问题分析成为具体步骤或方法。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称之为算法。

它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

3.编写程序
(1)介绍编程软件(scratch)演示:
教师打开scratch,按照算法,编写程序演示。

(2)学生实践:
使用Scratch编写分析读心术的程序。

如果学过VB或者其他的编程语言,也可以用其他的编程语言来编写这个程序。

(3)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读心术的数字原理。

4.课堂总结。

(1)概括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分析适用计算机程序解决的问题的特点。

5.布置作业:
通过网络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并用scratch编写“韩信点兵”。

【知识结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