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 第三章竖向设计
《场地竖向设计》

为统计迳流汇水面积,需要1:2000一l:10000的地形图。
2.总平面布置图及道路布置图 必须准确地掌握场地内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图及道路 布置图;当有单独的场地道路时,该道路的平面图、横断面图 及纵断面等设计条件也必须掌握。
精选ppt
[步骤5] 确定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根据交叉口相邻道路的坡向状态(即相对、
一致或分离),和道路横断面形式是单坡或双坡,来判 断是否有积水点,以此来确定交叉口雨水口的数量和位 置。如第Ⅰ、Ⅱ、Ⅲ、V和Ⅵ号交叉口在东南角有一个 积水点,第Ⅳ号交叉口有三个积水点,而第Ⅶ号交叉口 没有积水点。
精选ppt
关系,具体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及室外设计标高等。 3.确定场地排雨水 首先根据建筑群布置及场地内排水组织的要求,确定排水
方向,划分排水分区,定出地面排水的组织计划,应保证场地 雨水不得向周围场地排泄,即将场地的雨水有组织的排放。正 确处理设计地面与散水坡、道路、排水沟等高程控制点的关系,
对于场地内的排水沟,也需要进行结构选型。 精选ppt
地形的竖向处理,并明确表达出设计地面的情况。设计地面应尽可能 接近自然地面,以减少土方量;其坡向要求能迅速排除地面雨水;选 择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衔接形式,保证场地内外地面衔接处的安全 和稳定。在山谷地段开发建设时,如果设置了排洪沟,需进行相应的 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结构设计。
2.计算土方量 针对具体的竖向处理方案,计算土方量。若土方量过大,或填、 挖方不平衡而土源或弃土困难,或超过技术经济要求时,则调整设计 地面标高,使土方量接近平衡。 3.进行支挡构筑物的竖向设计 对于支挡构筑物包括边坡、挡土墙和台阶等,需进行平面布置和 竖向设计。 为防止坡面形成的“山洪”对建筑物冲刷,应进行截洪沟设计, 以确定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竖向设计形式及其选择

(1)能为铁路、道路创 在自然地形比较
造良好的技术条件;(2)平坦,场地面积 平整场地土方量大;(3)不 排大水,,利场用地暗为管渗 排水条件较差,往往需 透性土壤的条件
要结合排水管网。
下选用
5.2.2 竖向设计形式的比较
分类名称
形式特点
形式比较
选用条件
单向斜面 斜 平坡式 面 型 双向斜面 平 平坡式 坡 多向斜面 式 平坡式
组合型 平坡式
在自然地形坡度较小,自
(1)能利用地形、然地面单向倾斜时选用
场地设计整平 便于排水;(2) 在自然地形中央凸出,向
面有平缓坡度,可减少平整场地 周围倾斜或在自然地形周
高差小于1.0m 的土方量;(3) 围偏高,而中央比较低洼
米
若两个坡面的连 时宜选用
接处形成汇水形
状,如V、L型时,
场地由多个接 近于自然地形
5.2.3.1 影响选择的因素 场地特征 生产工艺
建、构筑物布局 运输方式 管线敷设 其他因素
5.2.3 竖向设计形式的选择
5.2.3.2 按自然地形坡度和厂区宽度选择 在自然地形坡度较小,厂区宽度不大时,宜采
用平坡式。 在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或自然地形坡度虽较小,
但厂区宽度较大时,宜采用阶梯式。 当自然地形坡度有缓有陡时,可考虑平坡与台
高差在以内
5.2.1 竖向设计的形式
水平型平坡式
场地设计整平面无坡度(i=0)
单向斜面平坡式
平
坡 式
斜面型平坡式
场地设计整平面由一个或 几个不同坡向的斜面组成
双向斜面平坡式
组合型平坡式
场地由多个接近于自然地 形的设计平面和斜面组成
多向斜面平坡式
5.2.1 竖向设计的形式
场地设计平坦场地的竖向设计

场地设计 Site Design
6.2.4 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
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
场地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在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的处理 上,既影响到景观效果,又关系到场地的安全与稳定。 1 边坡
▪ 边坡是一段连续的斜坡面。 ▪ 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边坡坡度,一般用高宽比表示,其取值要根据地勘报告确
场地设计 Site Design
上节回顾
6.1 竖向设计概述
竖向设计概念
竖向设计又称为垂直设计、竖向布置,是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及建、构筑物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 标高 设计。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1、总体规划 2、确定地坪 3、组织排水 4、平衡土方 5、计算结构
竖向设计的原则
1、满足建、构筑物的功能布置要求 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3、满足各项技术规范、规程要求 4、解决场地的排水问题 5、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
场地设计 Site Design
2 建、构筑物位于边坡或挡土墙底部地面
▪ 应满足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道路管线绿化等所需用地,以及施工距离。 ▪ 应满足采光、通风、排水等要求。
S1----散水坡宽,0.8~1.0m S3----排水宽度,0.6~1.5m
S=S1+S2+S3+S4
S2----根据管线埋设采光消防绿化等要求确定 S4----护坡道宽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
占地面积,并确定
可布置建筑物的范
围。
D
竖向设计的基本条件
1、现状地形图 2、总平面布置图和道路布置图 3、.地质条件及水文资料 4、.地下管线情况 5、.填土土源与弃土位置
场地设计 Site Design
上节思考题
第三章竖向设计

对自然地形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自然地 形,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成为
能 满足使用要求、适宜建设的场地。
场地的竖向是为了保证场地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 做好场地设计有利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速度。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内容
竖向设计的内容: (1)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2)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高程; (3)拟订场地排水方案; (4)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5)设计有关的构筑物。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原则
竖向设计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 (2)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 (3)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 (4)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5)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 (6)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第三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基础资料
形、是否有车出入确定室内外的高差。
楼
0.50~0.60m
学校、医院
0.60~0.90m
车间
0.15~0.30m
•第三章竖向设计
坡向与日照间距
坡地上布置建筑,可缩小或扩大建筑日照间距。
•第三章竖向设计
道路的竖向设计
道路的竖向设计方式: 道路布置与地形相结合、满足道路自身的技术要求、
室外地面标高; (3)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 (4)用箭头表明地面的排水方向; (5)排水明沟沟底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明沟端面的高
宽比; (6)较复杂的地形,为提高设计精度,可增加场地设计
剖面,说明标高的变化。
•第三章竖向设计
2、纵横端面法
用于地形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精度的场地设计。 特点:精度较高、容易形成立体的概念,但工作量
山地建筑场地总体布局竖向设计

1. 区域区分 该学校在设计时考虑了建筑用地周围的公路条件将学 校前门置于较宽的一条公路公路附近,交通较为便利,学 校后门置于较窄一条公路附近减轻正门人流压力。 在正门后设计了一篇前门广场,连接正门与教学区域, 教学区域位于学校中心区域,包括单层教室和占地面积最 大的教学楼组成,前门广场与教学楼连接处存在较长的坡 度,设计者将其设计为活动台地与台阶,达到教学楼。由 于地势东南方较低,将南方向低洼处设置为低洼台地式运 动场馆,运动场馆西面设置室外操场,同时紧邻学生食堂, 三处紧靠学校后门,使物资出入更为方便,且食堂距离教 学楼更近使学生在休息时间能更快就餐。 男女生宿舍设置在建筑用地较高处的西北方,地势较 高离教学楼与活动区保持了一定距离使该处更为安静,有 限的距离使学生上课路程较短不会耽误上课 2. 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开挖的场地竖向设计 由于工地内部有山脊且存在坡度差异,建筑工地内部 才能在较高的高低差,最高处高低差达到 40m,且土地 地形高低差大,区域范围大,传统的建筑方式需要对建筑 工地内的突出土地进行挖掘平整工作,为减少该工作的工 作量,在功能型建筑进行安排建筑时,充分利用高低差进 行安置,同时通过高低差接通建筑最底层与最高层,形成 连接。 3. 交通通道的分散处理 除校门口设置的城市干道外,校园内沿西、北校园边 缘设置车道,其他区域为步行道,避免车流与人流混杂, 停车位设置于正门、后门、教学楼侧面共供教师使用。
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作图步骤

场地与建筑设计---竖向设计作图步骤四、竖向设计作图步骤道路是场地设计的骨架,首先进行场地主要道路定线。
场地四邻规划现状或控制的高程是确定场地竖向设计高程的坡向主要因素。
场地道路出入口衔接场地外市政道路的高程,是场地内道路与整个其场地竖向控制高程设计的条件、依据和控制高程。
竖向设计高程步骤:一般先作道路,后作场地。
根据设计规范道路和排雨水坡度的规定,按照场地坡向道路与节省土石方要求,考虑建筑室外场地处于较高地形为前提。
也就是说,从确定主要道路中线交点、折点、起伏变化点的标高开始,计算出道路分段长度与坡度,使道路成为一个高低不同各点相连的立体网架。
这个立体网架控制着整个地形,一切工程标高都与它发生关系,受它的影响和制约。
在场地地形处理标高过程中,可以反过来再调整道路的标高。
一般来讲与道路相邻的场地标高要高,而建筑室外标高更高,建筑室内标高为。
这样由道路至地形,再由地形至道路,经过几次反复调整,并结合不同方案土石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合理的结果。
(一)场地道路标高作图(二)场地四角标高推算(三)场地绘等高线先求出建筑用地四边控制线上的等高线通过点。
或依照场地需要标高点,为确定排水趋势的设计意图,把各边建筑控制线或辅助线上标高相同的点连线。
这样就形成全新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设计建筑控制线转折点标高及相应的每条边线上等高线通过点标高相同,但有时由于地块内部的确定点或确定高点及排水趋势有不同的选择,因而绘出多种不同的等高线图,即多种竖向设计方案。
2.建筑室外四角标高及场地竖向设计某楼其场地四角高程不变,场地竖向设计可以根据建筑师设计地形的需要做出多种地形以供选用。
本场地未考虑土方平衡及内部加设道路等问题。
提供六种不同的竖向设计图,供大家学习理解之用。
(1)箭头法,定控制标高的记忆法利用推算场地四角标高。
建筑室外四角略高于相邻场地四角标高,并人口为点。
雨水远离建筑物从场地东南两路往西北角排出。
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

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注在图上。
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为以地面排水符号(即箭头)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
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
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3)、局部剖面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竖向布置的基本任务有五点:①选择场地竖向布置方式,合理确定标高,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并满足生产和交通运输要求。
②拟定场内排水方式,保证地面雨水顺利排除。
③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露天堆场的地坪标高,以及铁路、道路、排水标高,内外能互相衔接。
④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和确定土方平整方案,选定弃土或取土的场地。
并使场⑤合理确定场内由于挖填方而必须建造的工程构筑物(护坡、挡土墙)及排水构筑物(散水坡、排水沟)。
竖向设计作图步骤道路是场地设计的骨架,首先进行场地主要道路定线。
场地四邻规划现状或控制的高程是确定场地竖向设计高程的坡向主要因素。
场地道路出入口衔接场地外市政道路的高程,是场地内道路与整个其场地竖向控制高程设计的条件、依据和控制高程。
竖向设计高程步骤:一般先作道路,后作场地。
根据设计规范道路和排雨水坡度的规定,按照场地坡向道路与节省土石方要求,考虑建筑室外场地处于较高地形为前提。
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场地的竖向设计是指对场地垂直方向(高度)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建筑物、植被、地形、水体等在垂直方向上的布局和组织。
以下是在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中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
1.建筑高度和结构:确定场地上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布局。
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风格、视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因素。
2.植被层次:规划不同高度层次的植被,包括地面层、灌木层、树冠层等。
通过合理搭配植被,可以创造出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垂直景观。
3.地形设计:利用地形的高差来创建不同高度的平台、坡地、台阶等景观。
这可以增加场地的立体感,丰富视觉层次。
4.水体设计:如有水体,考虑水体的高差、喷泉、瀑布等元素,以实现水景在垂直方向上的设计。
水体的流动和声音可以为园林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
5.垂直花园:在建筑物表面或结构上设计垂直花园,通过爬山虎、藤蔓等植物打造垂直绿墙,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美化环境。
6.景观照明:在不同高度设置合适的景观照明,以突显建筑物、植被或水体的垂直线条和特征。
夜间的照明设计可以为场地带来别样的美感。
7.观景点设计:在场地高点或设计的特定位置设置观景点,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和观赏体验。
这可以是平台、天桥、观景塔等结构。
8.交通和连接:确保垂直设计考虑到交通流线,包括楼梯、电梯、坡道等,以便居民或游客能够便捷地在不同高度之间移动。
在进行园林场地竖向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功能需求等多个方面,以打造一个丰富、宜人、具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
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可持续性、可访问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结合地形布置的方式
平行等高线
与等高线斜交
垂直等高线
混合布置
提高勒脚
筑台
跌落
错层
掉层
错跌
分层入口
建筑物的室内外地坪高差
急坡:50%以上(一般不用于建筑设。)
各种场地适用坡度
地面的竖向布置形式
平坡式
台阶式
混合式
平坡式
台 阶 式
台阶式竖向布置
台阶式竖向布置就是场地由分别处在不同高程上的 若干台地组成。台阶的划分和场地的建筑布局、交通运 输、管线布置有关系,就是将场地的“平面”和“立面” 统 一考虑。
台阶的宽度、高度、坡度
建筑物、引车道与道路的关系
引车道交错布置以加大建筑物高差
山 脊 与 山 谷
等高线向低的方向凸出称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
山 脊 与 山 谷
判读
竖向设计标高的确定主要因素
(1)满足地表水的排水、场地防洪; (2)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的影响,涉及建筑物基础的埋 深、对地下设施的侵蚀; (3)交通运输的要求; (4)尽可能减少土方量和建设工程量。
竖向设计标高的确定的步骤
台阶的宽度一般在20~30m左右。过小影响场地的使用功 能,过大加大了土方量和基础工程量。 台阶的高度一般以3~4m为宜(最高4~6m)。最低不小于 1m,过小没有多大意义,过大势必使联系道路的坡道 过长、交通组织困难,加大挡土墙等支撑结构的工程 量。 台阶的坡度一般在0.5%~2%之间。满足地面排水和施工误 差的要求。
竖向设计的步骤
1、收集核实现状资料、现场勘察; 2、竖向设计贯穿场地设计的全过程,结合场地的总体布 局,进行场地的竖向总体布局;场地的排水组织和道 路的竖向布置; (1)地形坡向(2)地面标高(3)坡度和距离(4)对 外衔接 3、土方平衡 4、竖向设计的细部处理,包括挡土墙、边坡、排水明沟 的设计。
2、纵横端面法
用于地形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精度的场地设计。 特点:精度较高、容易形成立体的概念,但工作量 大、耗时多。
纵横端面法
纵横端面法的内容
(1)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要求设计精度,以适当的间 距绘制方格网,10m、20m、40m等。 (2)确定场地网格交点的自然标高; (3)确定场地网格交点的设计标高; (4)绘制场地的纵横端面图,自然地面的和设计地面的, 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场地的土方量。 (5)最后,以设计地面的端面表达合计成果。
建筑物与道路的关系
(1)一般关系: 为了防止雨水在建筑物周围形成集水,建筑物的室 外地面应高于道路中心线,两者之间的地面应形成向 道路的坡,一般0.5%~2%。
(2)引车道: 如果建筑物有车出入,道路和建筑物间应设引车道, 坡度为3%~6%。 (3)道路、建筑物、引车道之间的关系。
建筑物与道路的关系
3、设计等高线法
特点:能直观的表示设计地形和自然地形之间的关 系,方便使用。设计等高线小于自然地形等高线,为挖 方;反之,为填方。
设 计 等 高 线 法
设计等高线法的内容
(1)确定场地内道路控制线、控制点的平面图和平面坐 标; (2)确定场地内道路交叉点、转折点、变坡点等控制点 的标高; (3)用插入法确定道路控制点之间的标高和建筑物的角 点标高; (4)结合场地建筑布局、场地雨水排放、排水系统的类 型绘制道路和场地的设计等高线。
问题的提出
竖向设计
对自然地择设计标高,使之成为 能
满足使用要求、适宜建设的场地。
场地的竖向是为了保证场地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
做好场地设计有利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速度。
竖向设计内容
竖向设计的内容: (1)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布置; (2)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高程; (3)拟订场地排水方案; (4)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5)设计有关的构筑物。
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性质、道路条件、场地地 形、是否有车出入确定室内外的高差。 住宅、宿舍 办公楼 学校、医院 车间 0.15~0.45m 0.50~0.60m 0.60~0.90m 0.15~0.30m
坡向与日照间距
坡地上布置建筑,可缩小或扩大建筑日照间距。
道路的竖向设计
道路的竖向设计方式: 道路布置与地形相结合、满足道路自身的技术要求、 利用地形灵活布置道路。 道路竖向设计的要点: (1)道路连续纵坡坡度大于5%时,应设置缓坡,坡度小 于3%,长度大于300米; (2)道路要结合地形,合理定线,减少土方量; (3)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 (4)道路纵坡小于8%(一般为6%)。
竖向设计的表达方式
竖向设计的常用表达方式: 高程箭头法 纵横断面法 设计等高线法
1、高程箭头法(设计标高法)
特点:简便易行,制图工作量小,易于改动;但比 较粗略,准确性较低。
高程箭头法(设计标高法)
高程箭头法所要表示的内容
(1)场地设计区域内的自然地形; (2)建筑物的坐标、四个角点的标高、室内地面标高、 室外地面标高; (3)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 (4)用箭头表明地面的排水方向; (5)排水明沟沟底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明沟端面的高 宽比; (6)较复杂的地形,为提高设计精度,可增加场地设计 剖面,说明标高的变化。
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土方平衡表
土方计算(网格法)表示方法
土 方 计 算
自然地面坡度的划分
平坡:3%以下(场地布置受地面坡度影响小,布置较随意。) 缓坡:3%~10%
(场地布置受地面坡度影响小,布置较随意。)
中坡:10%~25%(需要作台阶,场地布置要结合地形。)
陡坡:25%~50%
(施工不便,费用大。)
竖向设计的原则
竖向设计的原则: (1)满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 (2)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
(3)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
(4)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5)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
(6)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竖向设计的基础资料
(1)地形图
比例:1:500、1:1000;等高距:0.50~1.00m;纵横坐标网:50~100m.
(2)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资料 (3)场地平面布局 (4)场地道路布局 (5)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 (6)地下管线的情况 (7)填土土源与弃土地点
竖向设计的设计成果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竖向设计部分);竖向布置图;有关技 术
经济指标;内部作业的图纸和资料。
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竖向设计部分);竖向布置图;土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