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模拟试卷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_真题-无答案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2013年世界500强超级计算机排序中,中国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位居世界第一,其浮点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千万亿次。
A. 10.51B. 17.59C. 33.86D. 17.172. 4个整数都用8位补码表示,分别放在寄存器R1=7FH,R2=b8H,R3=53H,R4=22H,运算结果放在8位的寄存器AC中,则下列运算中发生溢出的是( )。
A. R1-R2B. R1+R2C. R3-R4D. R3+R43. 假设用工表示单总线结构的ALU运算器,Ⅱ表示双总线结构的ALU运算器,Ⅲ表示三总线结构的ALU运算器。
若三种运算器都执行定点加法操作,则操作时间快慢的排序是( )。
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Ⅰ、ⅡD. Ⅲ、Ⅱ、Ⅰ4. 假定用若干个2K×8位芯片组成8K×16位存储器,则地址0A2FH所在芯片的最大地址是( )。
A. 0AFFHB. 0F2FHC. 0A3FHD. 0FFFFH5. 下列有关SRAM和DRAM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SRAM和DRAM的存储机理相同,都采用触发器记忆②DRAM的集成度不如SRAM的集成度高③SRAM不需要刷新,DRAM需定期刷新④SRAM和DRAM都是随机读写存储器A. 仅①②B. 仅②③④C. 仅③④D. 仅②③6. 下列因素中,与cache的命中率无关的是( )。
A. cache的组织方式B. cache的容量C. 块的大小D. 主存的存取时间7. 下列选项中,体现总线标准发展历程的是( )。
A. ISA→EISA→VESA→PCIB. PCI→EISA→ISA→VESAC. EISA→VESA→PCI→ISAD. ISA→EISA→PCI→VESA8. 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 )两级存储器组成,其中辅存是大容量的磁表面存储器。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设备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存储器是( )。
A.软磁盘B.硬磁盘C.固态盘√D.光盘3.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B.1MB √C.256KBD.2MB4.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定义了一个VGA扩展集,将显示方式标准化,这称为著名的( )显示方式。
A.AVGAB.SVGAC.VESA √D.EGA5.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到设备中,主机与设备间采用( )接口。
A.SCSI √B.专用C.ESDI6.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 )MB,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
A.1.44MB,512B √B.1MB,1024BC.2MB,256BD.1.44MB,128B7.MD光盘和PC光盘是( )型光盘。
A.只读B.一次C.重写√8.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B.软盘转速快,存取速度快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9.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形比图像更适合表现类似于照片和绘画之类的有真实感的画面B.一般说来图像比图形的数据量要少一些C.图形比图像更容易编辑、修改√D.图像比图形更有用10.视频电子学标准协会制定的局部总线称为( )。
A.VESA √B.VISAC.PCID.EISA11.在软盘存储器中,软盘适配器是( )。
A.软盘驱动器与CPU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口√B.存储数据的介质设备C.将信号放大的设备D.抑制干扰的设备12.PC机所配置的显示器,若显示控制卡上刷存容量是1MB,则当采用800×600的分辨率模式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颜色。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排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排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序列中,(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福州大学1998一、9(2分)】A.[68,11,18,69] [23,93,73]B.[68,11,69,23] [18,93,73]C.[93,73][68,11,69,23,18] √D.[68,11,69,23,18] [93,73]枢轴是73。
2.适合并行处理的排序算法是(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一、8(1分)】【电子科技大学2005一、8(1分)】A.选择排序B.快速排序√C.希尔排序D.基数排序3.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 )。
【北京交通大学2005一、8(2分)【燕山大学2001一、4(2分)】A.(38,40,46,56,79,84)B.(40,38,46,79,56,84)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如何对一趟快速排序的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这里给出建议:首先84应该不动,所以D排除了;接着40应调到序列首,所以A排除了;接着79应调到移走40的空位上,B排除了。
选择答案C,不必再继续做了(假定确有唯一正确答案)。
4.下列排序算法中,( )算法可能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初始数据有序时,花费的时间反而最多。
【中南大学2005一、4(2分)】A.快速排序√B.堆排序C.希尔排序D.冒泡排序5.将一组无序的数据重新排列成有序序列,其方法有:( )。
【武汉理工大学2004一、8(3分)】A.拓扑排序B.快速排序√C.堆排序√D.基数排序√6.就平均性能而言,目前最好的内排序方法是( )排序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一、9(2分)】A.冒泡B.希尔插,AC.交换D.快速√7.如果只想得到1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第5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的序列,用( )方法最快。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009年全国试题7(2分)】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Ⅱ.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Ⅲ.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分数:2.00)A.只有I √B.只有ⅡC.I和ⅡD.I和Ⅲ解析:解析:无向图中一条边要连接两个顶点,因此顶点的度数之和必为偶数。
n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至少需要n-1条边。
无向连通图并不要求“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
2.若无向图G=(V,E)中含有7个顶点,要保证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
【2010年全国试题7(2分)】(分数:2.00)A.6B.15C.16 √D.21解析:解析:要保证n个顶点的无向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先由n-1个顶点组成完全图,从第n个顶点引一条到n-1任一顶点的边,则图肯定是连通的。
本题先由6个顶点组成完全图,需要6(6-1)/2=15条边,故按题目要求“需要的边数最少”是15+1=16。
3.对下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拓扑序列的个数是( )。
【2010年全国试题8(2分)(分数:2.00)A.4B.3 √C.2D.1解析:4.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011年全国试题8(2分)】I.回路是简单路径Ⅱ.存储稀疏图,用邻接矩阵比邻接表更省空间Ⅲ.若有向图中存在拓扑序列,则该图不存在回路(分数:2.00)A.仅ⅡB.仅I、ⅡC.仅Ⅲ√D.仅I、Ⅲ解析:解析:图中第1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或环。
序列中所有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简单路径,邻接矩阵的大小只和顶点个数相关,存储稀疏图,用邻接表比邻接矩阵更省空间。
拓扑序列成功的前提是有向图中不存在回路。
5.对有n个结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 )。
【西安交通大学1996三、2(3分)】(分数:2.00)A.250B.500C.254D.505E.以上答案都不对2.一棵124个叶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最多有( )个结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5十四、3(2分)】(分数:2.00)A.247B.248C.249D.250E.2513.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中共有626个结点,叶子结点的个数应为( )。
【上海交通大学2005四、6(2分)】(分数:2.00)A.3 11B.3 12C.3 13D.3 14E.其他4.具有300个结点的二叉树,其高度至少应为( )。
【北京理工大学2006五、8(1分)】(分数:2.00)A.6B.7C.8D.95.当结点数目一定时,具有最小深度的二叉树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分数:2.00)A.满二叉树B.完全二叉树C.线索二叉树D.二叉排序树6.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含有的结点数为( )。
【中山大学1998二、7(2分)】【北京理工大学2001六、5(2分)】(分数:2.00)A.2 IB.2 I-1一1C.2 I-1D.2 I一17.从树根(第0层)起,自上到下,逐层从左到右给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从1开始编号,则完全二叉树的第h 层的从左到右第k个结点的编号为( )。
【电子科技大学2005一、6(1分)】(分数:2.00)A.2 h +h-1B.2 h一k+1C.2 h +k+1D.2 h一k-18.下列判断中,( )是正确的。
【华南理工大学2006一、2(2分)】(分数:2.00)A.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2 k -1个结点(k≥1),最少有k个结点B.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C.对二叉树遍历是指先序、中序或后序遍历中的一种D.构造线索二叉树是为能方便找到每个结点的双亲9.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设T和P是两个给定的串,在T中寻找等于P的子串的过程称为(1),又称P为(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二、5(16/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模式匹配 (2)模式串)2.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表现在(1) ;串的两种最基本的存储方式是(2)、(3);两个串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4)。
【中国矿业大学2000一、3(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其数据元素都是字符(2)顺序存储(3)链式存储(4)串的长度相等且两串中对应位置的字符也相等)3.使用“求子串”subString(S,pos,len)和“联结”concat(S1,s2)的串操作,可从串s=‘conduction’中的字符得到串t=”cont”,则求t的串表达式为__________。
【北京工业大学2005二、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t=concat(subStIling(s,1,3),subString(s,7,1)))4.下列程序读入无符号十六进制数(出现的字母为小写),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输出。
请将程序空缺部分补全。
int f(char *s) {int n=0,i;for(i=0;s[i]!="\0"; i++)n=n*16+(1);return n;} main() {char s[10]; scanf(“%s”,s);printf(“%d\n”(2) ); }【浙江大学2002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s[i]>=977 s[i]一87:s[i]-48) //"a"到"f"的ASCII码是97到102 (2)f(s)) 5.已知U=‘xyxyxyxxyxy’;t=‘xxy’;ASSIGN(S,U);ASSIGN(V,SUBSTR(S,INDEX(s,t),LENCt)+1)),ASSIGN(m,‘ww’)求REPLACE(S,y,m)=__________。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查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真题-无答案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查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0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____的线性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A. 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B. 散列存储结构C. 索引存储结构D. 压缩存储结构2. 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A. (n—1)/2B. n/2C. (n+1)/2D. n3. 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____。
【太原科技大学2007年】A.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B.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4. 对有2500个记录的索引顺序表(分块表)进行查找,最理想的块长为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A. 50B. 125C. 500D. [log22500]5.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南京理工大学1996年】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6. 当n足够大时,在按值有序的顺序表中进行折半查找,当查找概率相等的情况下,其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是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A. (n+1)/2B. n/2C. log2(n+1)一1D. log2(n+1)7. 在具有15个记录的排序连续顺序文件上采用折半查找方法查找一个文件中不存在的记录.需要进行____次关键字值的比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A. 0B. 4C. 5D. 158. 对一个长度为50的有序表进行折半查找,最多比较____次就能查找出结果。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模拟试卷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C.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2.串行接口是指(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B.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C.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D.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3.在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 )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响应过程被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干扰。
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设备完成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5.一个由微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周期为20ms,A/D转换时间为25μs,则当CPU采用( )方式读取数据时,其效率最高。
A.查询B.中断√C.无条件传送D.延时采样6.在采用DMA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B.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C.由CPU执行的程序完成的D.由CPU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7.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 )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方式8.CPU对通道的请求形式是( )。
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I/O指令√9.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CPU对外设的选择是基于设备编址的√B.统一编址是指系统按照统一的设备管理方案对外设进行统一编码C.设备编址是CPU对外设的选择编码,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不会造成混淆10.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模拟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第一个结点,则下面最节省运算时间的存储方式是( )。
(分数:2.00)A.单链表B.带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C.双链表D.带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解析:解析:在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要知道终端结点的地址,所以,单链表、带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双链表都不合适。
考虑在带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中删除第一个结点,其时间性能是O(1),所以答案是D。
3.已知两个长度分别为l和s的降序链表,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长度为l+s的升序链表,则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
(分数:2.00)A.O(l)B.O(ls)C.O(min(l,s))D.O(max(l,s)) √解析:解析:在合并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两个链表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比较的次数最少是m和n中的最大值。
4.线性表中存放的主要是( )。
(分数:2.00)A.整型常量B.字符C.数据元素√D.信息元素解析:解析:线性表中主要存放的是数据元素,而数据元素可以是整型也可以是字符型,但对于一个线性表来说,所有的数据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
5.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线性表在链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成正比Ⅱ.线性表在链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无关Ⅲ.线性表在顺序存储时,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值成正比(分数:2.00)A.仅I √B.仅ⅡC.仅ⅢD.I、Ⅱ、Ⅲ解析:解析:在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中,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的位置成正比。
而在顺序存储结构中查找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的位置无关。
6.对于某线性表来说,主要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运算,那么应该选择(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分数:2.00)A.顺序表√B.双链表C.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D.单循环链表解析:解析:线性表中要想最省时间地存取某一指定序号的元素,那么就要利用顺序表这种存储方式。
但顺序表不利于插入和删除运算,可是题目中强调是在最后进行插入运算,因此,本题最合适的选项是顺序表。
7.若线性表最常用的运算是查找第i个元素及其前驱的值,则下列存储方式中最节省时间的是( )。
(分数:2.00)A.单链表B.双链表C.单循环链表D.顺序表√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在线性表中主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其特点如下: (1)顺序表可以实现随机存取,其时间复杂度为O(1)。
但在顺序表中,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的元素,其时间复杂度为O(n);(2)链表中只能实现顺序查找,其时间复杂度为O(n)。
但链表中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移动元素,只需要修改指针,其时间复杂度为O(1)。
本题中,线性表中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所以应选择随机存取结构,即顺序表;同时在顺序表中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驱也很方便。
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既不能实现随机存取,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驱也不方便;双链表虽然能快速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驱,但不能实现随机存取。
8.如果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分数:2.00)A.单链表B.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C.双链表D.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解析:解析:最常用的操作是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9.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
(分数:2.00)A.问题的规模B.待处理数据的初态C.A和B √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定义。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输入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数据的初态,所以选C。
A和B都不全面。
10.关于链表的特点,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插入、删除运算方便B.可实现随机访问任一元素√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解析:解析:链表的特点包括:事先不需要申请存储空间,插入和删除运算方便,但不能实现随机存取。
11.设线性表中有2n个元素,以下操作中,在单链表上实现要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的是( )。
(分数:2.00)A.删除指定元素√B.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C.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1个元素的值(i=0,1,…,n一1)解析:解析:对于A,删除指定元素,在顺序表中需要移动较多元素,而在单链表上执行同样的操作不需要移动元素,因此单链表的效率要高一些。
对于B,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不需要移动元素,顺序表的效率和单链表相同。
对于C,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单链表和顺序表的效率几乎相同。
对于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一1个元素的值(i=0,1,…,n—1),由于顺序表可以实现随机查找,因此顺序表的效率会更高一些。
12.下面的算法实现的是带附加头结点的单链表数据结点逆序连接,空缺处应当填入( )。
voidreverse(pointer h) { //h为附加头结点指针pointer p,q; P=h一>next;h一>next=NULL;while(P!=null){ q=P: P=P一>next: q一>next=h一>next; h一>next=( ); } }(分数:2.00)A.hB.PC.q √D.q一>next解析:解析:h一>next=q;表示将当前结点作为头结点后的第一元素结点插入。
13.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1≤i≤n+1)。
(分数:2.00)A.O(0)B.O(1)C.O(n) √D.O(n 2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表基本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插入元素时需要从插入位置开始向后移动元素,腾出位置以便插入,平均移动次数为(n+1)/2,所以复杂度为O(n),选C。
14.线性表(a 1,a 2,…,a n )以链式存储方式存储时,访问第i位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
(分数:2.00)A.O(i)B.O(1)C.O(n) √D.O(i—1)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表基本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链式存储的线性表访问第i个位置的元素时需要从头开始向后查找,平均查找次数为(n+1)/2,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选C。
15.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P满足( )。
(分数:2.00)A.p一>next=head √B.p->next=NULLC.P=NULLD.P=head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循环单链表的存储定义。
非空的循环单链表的尾结点的指针指向头结点,所以选A。
B、C、D均不能构成非空的循环单链表。
16.双向链表中有两个指针域,即prior和next,分别指向前驱及后继,设P指向链表中的一个结点,q指向一个待插入结点,现要求在P前插入q,则正确的插入为( )。
(分数:2.00)A.p一>prior=q;q一>next=P;p一>prior一>next=q;q一>prior=p一>prior;√B.q一>prior=p一>prior;p一>prior一>next=q;q一>next=P;p一>prior=q;C.q一>next=P;p一>next=q;p一>prior一>next=q;q一>next=P;D.p一>prior一>next=q;q一>next=P;q一>prior=p一>prior;p一>prior=q;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双向链表的插入操作。
在p前插入,要修改p的prior指针、p的prior 所指结点的next指针,所以选A。
B、C、D都将使地址丢失,连接失败。
17.静态链表中指针表示的是( )。
(分数:2.00)A.内存地址B.数组下标C.下一元素数组下标√D.左、右孩子地址解析:解析:静态链表中指针表示的是下一元素的数组下标。
18.在单链表指针为P的结点之后插入指针为s的结点,正确的操作是( )。
(分数:2.00)A.p一>next=s;s一>next=p一>next;B.s一>next=p一>next;p一>next=s;√C.p一>next=s;p一>next=s一>next;D.p一>next=s一>next;p一>next=s;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单链表的插入操作。
要先保存p的后继结点,再连入s结点,所以选B。
A、C、D都将使地址丢失,连接失败。
19.对于一个头指针为head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判定该表为空表的条件是( )。
(分数:2.00)A.head==NULLB.head->next==NULL √C.head一>next==headD.head!=NULL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带头结点的单链表操作。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空的时候表示只有一个结点存在,但没有存信息。
所以选B。
A表示没有结点,C表示循环单链表,D表示有一个指针不为空,所以都不对。
20.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 )。
(分数:2.00)A.循环队列B.链表C.哈希表D.栈√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的理解。
A、B、C描述的均为物理结构即数据的存储结构,D是逻辑结构,所以选D。
21.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线性数据结构。
(分数:2.00)A.广义表B.二叉树C.稀疏矩阵D.串√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结构的定义。
线性结构的定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元素只有一个前导、一个后继,而A、B、C有多个后继,均错,所以选D。
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5,分数:30.00)22.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3.有两个集合A和B,利用带头结点链表表示,设头指针分别为la和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