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理综 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化学部分)4

2013年高考理综 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化学部分)4

2013年高考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4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l50分钟,满分3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Fe—56 C—12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有机物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气体甲通入溶液乙,溶液乙颜色褪去,说明气体甲一定具有漂白性C.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度D.向氯化银固液混合物中滴入碘化钾溶液,有碘化银沉淀生成,说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碘化银的溶解度9.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O(1)2H (g)O (g)2H 222=+ 1mol 484kJ ΔH -⋅-= B .(g)1/2O (g)H O(g)H 222+= 1mol 242kJ ΔH -⋅+= C .O(g)H (g)O 2/1(g)H 222=+ 1mol 242kJ ΔH -⋅+=D .O(g)2H (g)O (g)2H 222=+1mol 484kJ ΔH -⋅+=10.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0mL 、1mol ·L -1的AlCl 3溶液中,含有Al 3+的数目为0.1N A B .5.6g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0.1N AD .2.8g 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0.1N A11.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 L M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2+3 +2+6、-2 -2 A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 2T <H 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 <QC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与强酸强碱均可反应D .离子半径:R 2-<L 2+12.常温下pH = 11的氨水和pH =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溶液体积的变化)刚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A .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的浓度B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C.原氨水中NH4+占含氮微粒总数的1%D.反应后的溶液中:mol/L05.0)()()(3234=+⋅++NHcOHNHcNHc13.已知:O3HKIO5KI6KOH3I232++=+。

2013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卸识点】橋題可1⅛化学与生活的存关知识・化学与能源的内容 【答案】I) 【斛析】甲醉・天然气.浪化石油气都伶仃ffi>ι2⅛t 燃⅛⅛⅛J y Γ√⅛⅛Jfe 1⅝;氢气燃烧生IS 曲无污組是赧环保的0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丙烯的结构简式: C 3H 6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 CfcIiH?-J 的化学川粘 ⅛l ⅛f ⅛A> ⅛ f 式.Ki Γ⅛^^√⅛I ¾W ⅛⅛Γ的・【解折】l ⅛i ⅛!Tj 结构简Λ¾<-H2=C>∣<∣B. IM -轧丫[槪的咆鬥弋为LO'H 】.I lin 盹 中f ⅛ h HS. M Γ S 为9Z 的铀Kl f 的质 ⅛tt ⅛23B. DittiM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KS Sθ42~、NO 3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 : Cu 2+> HCO 3「、NO 3「 C . 0. 1 mol L -1AgNO 3 溶液:H 、K +、SO 42 、丨D . 0. 1 mol L -1NaAlO 2 溶液:H +、Na +、Cl _、SO 42~【知识点】本题考查离了并存问题。

【答案】A【解析】便甲基橙变纣的諮液是酸杵瘠液.卩q 种离F 能大最共苗 A 正确;⅛^⅛变红色的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Ni 59 CU 64Cl 35. 5 Ca 40 Mn 55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 •甲醇B •天然气C .液化石油气Fe 56 20分。

2013年高考理综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化学部分)3

2013年高考理综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化学部分)3

2013年高考最新绝密前瞻模拟试题3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l50分钟,满分3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 6 S 32 Cl 35.5 Mg 24 Cu 64 Ag 1086.含元素种类最少的物质是()A.氨水B.氯水C.重水D.硬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了CO2和H2OC.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醇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A.NO2 B.Ba(OH)2 C.Cl2 D.CH3COONa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H4(g)+H2O(g)CO(g)+3H2(g)△H>0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甲烷的量,上式中△H 增大B.增大水蒸气的量,可提高甲烷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D.增大体系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10.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11.下列6种试剂:①烧碱溶液②金属钠③浓硝酸④葡萄糖溶液⑤氯化铝溶液⑥氨水,可以直接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中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④C.③和⑥D.④和⑤12.将标准状况下2.24L CO2缓慢通入100mL 1mol·L-1NaOH溶液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a+)>c(CO2-3)>c(HCO-3)B.c(Na+)+c(H+)=c(HCO-3)+2c(CO2-3)+c(OH-)C.c(Na+)>c(HCO-3)>c(H+)>c(OH-)D.c(HCO-3)+2c(CO2-3)+c(H2CO3)=1mol·L-123.(14分)X、Y、Z、Q、R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依次增大。

2013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word)

2013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精编(word)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元素D.CHCH3CH2O 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CHCH2O3OnCO,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为OHOHOH…………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 + 3H2O = KIO3 + 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3届高三考前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考前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考前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Na :23 S :32 I :127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各组离子:(1)K +、Fe 2+、SO 42-、ClO - (2)K +、Al 3+、Cl -、HCO 3- (3)ClO -、Cl -、K +、OH -(4)Fe 3+、Cu 2+、SO 42-、Cl -(5)Na +、K +、AlO 2-、HCO 3- (6)Ca 2+、Na +、SO 42-、CO 3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和(6)B .(3)和(4)C .(2)和(5)D .(1)和(4)8.某种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B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4OH -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 保持不变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9.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 ,仰视时读数为 x mL ,俯视时读数为y mL ,若x>n>y ,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A .量筒B .容量瓶C .滴定管D .以上均不对10.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 - Q 1 ; 2H 2(g)+O 2(g) →2H 2O(g) ΔH == - Q 2;H 2O(g) →H 2O(l) ΔH == - Q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 2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4Q 1+0.5Q 2B 、4Q 1+Q 2+10Q 3C 、4Q 1+2Q 2D 、4Q 1+0.5Q 2+9Q 311.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 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

2013江苏高考试卷化学卷(含答案)

2013江苏高考试卷化学卷(含答案)

2013江苏高考试卷化学卷(含答案)D- 2 -- 3 -- 4 -- 5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 === Al(OH)3↓+3H+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 === 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 CaCO3↓+H2O 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10.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 6 -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B.元素Z、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D.只含X、Y、Z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 分。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 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7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12.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8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2013年全国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江苏化学,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 .甲醇B .天然气C .液化石油气D .氢气 答案:D解析:H 2燃烧的产物为H 2O ,所以H 2作燃料最环保。

2.(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丙烯的结构简式:C 3H 6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答案:B解析: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3CH===CH 2,A 错;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错;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原子:23892U ,D 错。

3.(2013江苏化学,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 2+、K +、24SO -、3NO -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 +、Cu 2+、3HCO -、3NO -C .0.1 mol·L -1 AgNO 3溶液:H +、K +、24SO -、I -D .0.1 mol·L -1 NaAlO 2溶液:H +、Na +、Cl -、24SO -答案:A解析:A 中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则四种离子均能大量共存;B 中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为碱性,Cu 2+、3HCO -不能大量共存;C 中Ag +与24SO -、I -不能大量共存;D 中2AlO -与H +不能共存。

2013高考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江苏卷)(出版原稿)(精)

2013高考化学真题专业解析(江苏卷)(出版原稿)(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江苏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 5 Ca 40 Mn 55 Fe 56 Ni 59 Cu 64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解题思路: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分析,A、B、C和D都能构成燃料电池,做燃料电池的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从环保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过程:解:选项A中,甲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B中,天然气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C中,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碳元素,燃烧容易生成污染物;选项D中,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是最环保的。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规律总结: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率为 80%,普通燃烧过程能量转换率为 30%左右(《选修四》教材P77),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产物又是水,对环境无危害性,从能效比及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氢气的确是最理想的能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的表示方法。

解题思路: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来分析A;根据电子式分析B;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分析C、D。

解答过程:解:选项A中,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故A错误;选项B中,氢氧根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选项C中,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选项D中,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原子的质量数为2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考前辅导材料江海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一、考前的心理准备心态调整:化学是高考的最后一门。

之前的考试,你可能是一路上顺风顺水;你也可能是磕磕绊绊,还在那捶胸顿足,有点后悔、有点郁闷、有点不爽。

但此时不是庆功的时候,也不是泄气、怨天尤人的时候,考好的四门,已是煮熟的鸭子(用我们的专业术语讲是不可逆的),所以让往考随风而去,收拾好心情轻装上路,打响最后一战,打好最后一战。

我难人亦难我不怕难我易人亦易我不大意心理状态好七分本事得十分心理状态差十分本事得七分若要化学夺高分心态平衡是根本心态平衡不怕不慌不骄不躁沉着冷静果断仔细二、考试争分策略容易题全得分,中难题少失分,较难题能争分。

与其难题多争一分,不如易题少失5分。

熟题不一定易,生题不一定难。

新题不会难大题不会深。

不要怕难题怪题,不要耗在难题上。

重Ⅰ卷,保证拿足基本分。

攻Ⅱ卷,规范表达夺高分。

争取急中生智,避免忙中出乱。

该得的分一定要得到,不该失的分一分都不失。

先做Ⅰ卷,且做完后马上涂卡;接着找“选做题”,选做“物质结构模块题”。

试想:此时不已把40+12=52分收入囊中了吗?心里踏实啦,后面就能势如破竹!再后的解题顺序就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了。

三、明确高考评分的要求及评分时坚持的原则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如:催.化剂;加成.反应;苯.;油脂.;酯.化;金刚.石;容量瓶;坩埚..(钳);铵.盐、氨.气等等。

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的,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有倍数(非最小公倍数),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3.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四、明确高考评分的要求及评卷中的有关规范的问题(1)结构式: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等均应按教材的规范要求规范写出,许多官能团连在链的左边和右边写法不一样,例如:硝基(O2N- -NO2)、氨基(H2N- -NH2)、羟基(HO- -OH)、羧基(HOOC- -COOH)、醛基( OHC- -CHO)等,若不规范,则一律扣分,有时甚至定为“0”分。

(2)化学用语必须正确使用:①有机题中官能团名称与结构简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反应类型与反应方程式不能混淆,小分子不能漏写;②主观题中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电解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③最后一题中一定要看清“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离子”等要求。

(3)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定要规范,该大写的要大写;该小写的一定要小写,如Mn、Mg、Al、As、Fe等,一定要按教材的要求规范书写,Na就不能写成na。

(4)化学方程式方面的问题: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反应条件、沉淀、气体的符号等完全正确,缺一不可,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完全正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标出聚集状态。

(5)计算题①用字母表示,又有分式,不管是分子还是分母,只要有字母相加,如(a + b)/ c,则“a + b”一定要加括号写成(a + b),否则会引起歧义。

②单位。

有些考生在最后结果中没有单位一定要扣分,单位不规范的也会扣分。

③计算式。

如果题目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则在答题时,则一定要求有相应的计算过程,若仅有答案,而没有计算过程的,则以0分计。

一般可以分步解题,因为在批卷时是分步得分的。

解题过程要清晰,如关系式法要把根据题意得出的关系先列出来。

④以数字表示的计算结果按正常的步骤计算,所得结果应四舍五入,只要是合理的,则给满分,但不合理的,则为0分。

五、应试能力强化1.审题是前提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总审:看题量,看要求,看页数,看大题。

初审:找出关键词语划出已知数据揭示隐含条件建立解题思路2.解题抓关键建立解题思路属于什么问题涉及那些知识运用解题规律可用那些方法应用什么规律提高解题速度深思熟虑果断简洁明了全面(1)选择题试题难度不大,综合程度较小,如涉及计算也是巧解巧算,只要思路清晰,仔细辨析,就一定能夺取这40分,为全面夺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抓关键词语:相反要求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顺序要求从大到小由高到低程度要求一定、可能,最佳、最省条件要求什么条件下正确或不正确抓住首末项:提高选择得分率排除明显错答利用限制条件确定可能选项利用选项提供的信息,可帮助答题,验证。

正确选项选准错误选项验证保证选择得分(2)化工生产工艺流程题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命题者在选取相关材料时,往往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工生产流程作考题,所以这类题往往是流程图比较复杂,而问题设置比较简单。

我们千万不能被新包装所迷惑、所吓倒。

我们在答题时不要求把生产流程图中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需把握大的方向,再根据题中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平时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

如考生拘泥于流程图中每一个细节,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分析流程图,则会误入歧途。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题一般分为制备类和提纯类两种题型,制备类中要明确原始物质及目标产物;提纯类要明确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和提纯需要得到的物质;在物质制备中一般都会涉及提纯。

一个完整的物质制备化工生产流程一般都有下面的程序为主线:原料——对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反应——产品的提出和分离——目标产物。

解题步骤为:①从题干中获得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起操作和反应均是为了得到产品而服务的。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在考试时,“笔要勤”,必须将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注在对应的框图或图线上,然后通过对题给素材的阅读、敏捷而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处理,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切记:在审题上要慎重再慎重,不审清不做题;在答题上要规范再规范,所写的化学反应式一定要符合化学基本原理(写出产物后要检查其合理性)且必须配平(不配平的反应式1分都得不到)。

(3)有机题理清常考的主要考点,成竹在胸:①官能团的结构(名称)与性质的判断。

②分子式、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③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④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书写与数目的判断。

⑤利用所给原料合成有机物并设计合成路线。

抓住结构本质,抓住反应官能团。

防止答案结构简式错写,生成物小分子漏写。

要充分运用题示信息,结合书本知识,全面分析推理,综合分析解答。

推出各物质后,应重新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4)计算题一般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工业转化率的计算、滴定方法的应用、溶度积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图表的计算。

混合物的计算,主要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转化、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等。

核心的方法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若是两种物质的混合,那么有两个数据,列两个方程便可解决。

列方程的过程中,有些关系很明显,如质量守恒;有些需仔细审题才能发现,如氧化还原关系中得失电子守恒、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等。

多步反应,若抓反应的起点和终点,忽略中间过程,往往有意外的守恒关系。

化学式的确定,常采用局部确定法,即先确定其中的各个离子,然后进行组合。

一般来说,通过反应逐步确定离子,最后计算结晶水的含量。

有些离子,比如碳酸根、铵根,往往转化成气体;有些离子如钡离子、钙离子、银离子往往通过形成沉淀进行计算,有些离子比如亚铁离子、草酸根离子往往通过氧化还原滴定进行计算。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最后一个离子没有反应可以确定的时候,用离子间的电荷守恒。

总之抓住质变求量变,隐含条件搞清晰。

善于应用关系式,量变关系要正确。

讨论抓住特殊点,分步解题得分全。

计算题不会太难,形式上可能新一些,只要仔细读题,总能找到解题的方法,即使不能全部解出来,但其中的几个小题质的变化不复杂,量的关系较简单,一般都能得分,千万别放弃!另外,要判断解题时是否体现有效数字,尽量带单位运算,最后写上“答:……”。

(5)实验题一般考查:①制备原理:(试剂、仪器的选择、主反应和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②基本操作:应注意书写全面、思路顺畅、关键词突出。

(见后面★★★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③分离提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洗气、盐析、渗析等)④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循环利用等)⑤条件控制:(催化剂、哪种物质过量、温度的选择、水浴等)⑥产品纯度:(有关计算)总之,明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仪器正确安排连接顺序操作用语答题规范遵守操作原则先后顺序除杂原则尾气处理选择最佳方案全面比较优选组合常规创新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要抓住与实验相关的数据分析综合实验要把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要从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原料易得、产品较纯、没有污染等方面考虑★★★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1. 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 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平衡内外压强)。

3.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如何证明SO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沉淀剂),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4. 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5. 如何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6. 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用洁净的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7. 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9装置气密性检查:(1)简易装置。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有分液漏斗的装置。

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一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型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