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北斗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航芯片,然后将信息传给RFID站,通过RFID站连接物联网,于是
顾客就可以在移动IP技术的帮助下,利用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 地获取实时的物流信息。
灾害预警
建设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 监测、预警和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生了地震、海啸等地质灾 害,在地面的通信系统瘫痪后或者没有通信信号的盲区,北斗导 航不但可以给检测站提供导航定位信息,而且可以通过接受传感 器信息实时检测该区域的灾害情况,同时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的报 文发送功能,及时对灾害情况进行报告,给救援提供了便利。
北斗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话题引入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领域又一个重要发展,它使传统网络从人与人的联系扩展到 物与物、物与人的联系。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这 里,我们将分析北斗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应用的可行性,从物联网的组成结构出发, 分析北斗导航系统相比于传统电信网络的优势,并对北斗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 用模式进行展望。
加快北斗导航产业化进程
当前,北斗导航应用管理逐步规范,国家也开始着力培育卫星导航产 业和应用市场,但是如今从事北斗用户装备研发生产的厂家还比较少,必 须大力推进北斗导航产业化进程,加强应用设备与系统研发开发和生产制 造,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使用户受益。
北斗导航系统深入物联网的两大应用

北斗导航系统深入物联网的两大应用如今,随着物联网及服务的深入发展,制造业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过程。
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不断形成一种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这对于北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给机会,需要把握好这个巨大的机会。
在这工业革命不断高科技发展的时代里,北斗导航可以参与发展的领域有哪些呢?
机器人服务:
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中,机器人无疑是个好帮手。
机器人的来往工作,需要定位功能。
机器人领域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以涉足的,因为位置姿态信息是机器人控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去年五月,亚马逊就的仓库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
有机器人的帮助,亚马逊的整个购物出货流程只需要十五分钟,而且机器人还能承受远超人类搬运工的工作强度。
无人机的服务:
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先进科技占主要位置。
机器人是一个方面,无人机则是另一个方面。
无人机可以进行测绘、巡检、电力线检查、侦察、投递等工作,这些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位置信息,肯定是缺不了导航定位功能的,于是这是北斗的又一发展机会。
新型的工业发展时代里,即工业4.0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依赖位置信息,北斗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于北斗来说是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
北斗卫星导航十大应用领域之智慧城市

北斗卫星导航十大应用领域之智慧城市
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领域相当的广泛,前几篇文档分别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十大应用领域之公共安全、国土测绘、海洋应用、环境保护、农林监管、气象服务,这篇文档就来介绍北斗卫星导航十大应用领域之智慧城市。
智慧管网
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管网数据中心为核心,以行业用户为节点,建成各类管线设施状态信息采集和监控网络系统,建立数据规范标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和运营服务管理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管线基础数据支撑、共享服务与管理水平。
智慧交通
以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交通云)建设为核心,以RFID识别、视频监控、位置感知等智慧交通感知体系建设为手段,建立城市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交通管理政府相关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公众之间交通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共享。
并面向公安交通管理、涉车信息服务、运营车辆安全监管、公交服务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
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综合运用卫星应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将居民生活、物业管理和社区政务相互关联,实现社区居民生活的多元化,促进小区公共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对社区中元素综合的智能化,形成和谐的社区管理形态及生活环境。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服务系统,依托先进的云健康管理平台,集成全球最先进的便携式生化分析仪,构建社区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与医生进行疾病检测、预防、医疗、保健等的智能医疗系统。
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社区和医院明确分工的理想医疗模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古有北斗七星辨方向,今有北斗卫星测全球”。
广义上的“北斗”是指“北斗七星”,即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开阳星和瑶光星。
本文的“北斗”是指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全球导航技术研发,“北斗”从最初的一个雏形,到现在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精确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球共有4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和中国的BDS[2]。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给了美国很大启发;经过20 a的研究建设,美国完成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
冷战期间,前苏联紧追不舍,也提出了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设想。
1982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GLONASS卫星。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此后,我国科学家陆续研究、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但由于我国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局限性,难以发展类似美国和前苏联的全球定位系统。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军队利用GPS系统进行军事作战,这让我国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价值。
随后,我国科学家又提出并开展了大量关于卫星理论和技术上的研究工作,1994年正式启动中国北斗一号系统的建设工作。
2000年4月,国际电联正式批准中国申报频率资源和轨道位置;紧接着在2000年10月和12月我国发射了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验卫星);2004年8月中国正式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2]。
经过26 a的研究和磨炼以及无数次的实验,截至2020年7月29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5颗卫星;至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是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自主建设运行和面向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精确定位以及授时服务,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逐渐成为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滑坡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北斗技术及其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在滑坡监测中,北斗技术主要用于实现滑坡体位移的实时监测。
通过北斗卫星接收器收集滑坡体表面的位移数据,可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三、物联网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传感器、网络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在滑坡监测中,物联网技术主要用于构建滑坡监测网络,实现对滑坡体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收集滑坡体的温度、湿度、位移、应力等数据,为滑坡预测和预警提供依据。
四、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通过北斗卫星接收器和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滑坡体的位移、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利用物联网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分析等操作,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滑坡预测和预警提供依据。
3. 预警与决策支持技术: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结合滑坡预测模型,实现滑坡预警。
同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
4. 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将北斗和物联网技术进行集成,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五、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以某地区滑坡监测为例,介绍了基于北斗和物联网的滑坡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运行测试和数据采集,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该系统在预防滑坡灾害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地区的滑坡监测提供了借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XINYU UNIVERSITY公选课论文(2012 届)题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二级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12计网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摘要在讨论了北斗导航和物联网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北斗导航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主要的热点应用领域包括导弹制导、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无人工厂、现代物流、灾害预警关键词:北斗导航;物联网;通信技术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AbstractIn the beidou navig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eidou navig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emain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hot spot of missile guida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odern logistics, disaster warning, no one factoryKey words:Beidou naviga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一章引言北斗导航是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日趋成熟的理论基础支撑下,北斗导航将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推进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北斗导航在农机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

北斗导航在农机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现如今,卫星导航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促进导航和网络等各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对农机物联网系统进行优化,如应用通信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可以优化机械结构,保证其合理性。
特别是北斗导航在农机物联网系统中的影响,能够大大降低故障率,实现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生产。
关键词:北斗导航;农机;物联网系统目前,我国农业在大数据、物联网和自动化等多种先进技术上,优化了农业生产流程,主要通过智能终端,对农机作业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及时跟踪农机作业的实际状态,更加准确地获取农业面积,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
通过搭建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准确定位和监督农机的运行情况,进而不断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概念北斗导航系统作为一种新技术,其主要是地球同步卫星和校准系统等内容所组成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中枢系统,信息会向2个地球同步卫星传送,相关的询问讯号,在卫星转发器上,对服务区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向用户广播。
用户在此过程中,一般会对两颗卫星中的1颗,及时发送信号,将其作为响应,将相关的信号及时传回2个卫星。
这个时候地球同步卫星,还会将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及时转发给中枢系统,在中枢系统上,对具体对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进而完成对用户的准确定位[1]。
研究发现,早在1983年,北斗导航系统就已经得到了有效应用,此系统的典型特点为卫星的数量少,区域性定位,可以实现全天候服务,并且用户的终端设备也非常简单。
在对北斗一号卫星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北斗导航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的数据,避免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体的定位区域更广,可以完成对亚太地区的覆盖,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农业设备等多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我国农机物联网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可以降低故障率,保证农机运行的稳定性。
二、优势北斗导航在农业机械作业中的应用,能够对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传感器信息等进行整合,通过控制电动的方向盘,或者是其中的液压系统,促进机械的转向,让其可以按照规划路径行驶,进而达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更好地完成耕整地、种植和田间管理作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商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商机1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应用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系统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和支撑网络,相比于电信网络,北斗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用户容量大、对用户状态切换适应性强、专用性强和费用较低的优势,是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
①电子商务应用。
目前电子商务中间过程的物流跟踪主要依靠物流公司的人工标记,时效性较差。
利用导航系统,在物流车辆、中转环节安装导航终端,并在导航终端上设计RFID 读写器和处理器; 在买家购买商品后,自动生成一个RFID 的电子标签,物流公司在接收货物后将电子标签贴于商品上。
这样在整个商品运输过程中,导航终端可以通过读取商品上的电子标签实时更新商品位置,买家则可以登陆相应的门户网站查询商品的即时信息,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物流信息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物流过程中登记物品的工作量。
②交通定位服务。
以汽车定位为例,现在已经有很多厂商推出了相应的服务,但是目前利用GPS 的位置定位,由于没有报文功能,需要通过其他网络将定位信息上传。
利用北斗系统,可以在目标汽车上安装导航终端,作为物联网的传感器,并直接通过短报文功能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用户终端,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该功能可用于汽车防盗、租车监控、公车监控等方面。
③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地区公共设施、环境等监测。
在这类地区,交通不便,靠人工监测难度太大; 而且电信网络信号覆盖较差,不能满足物联网传送信息的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导航系统作为其支撑网络,进行电力设施状态监测、江河水文资料监测、矿产资源监测、原始森林环境监测、油气管道状态监测等,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上传其状态信息,同时还可附加位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NYU UNIVERSITY
公选课论文
(2012 届)
题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二级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12计网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摘要
在讨论了北斗导航和物联网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北斗导航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主要的热点应用领域包括导弹制导、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无人工厂、现代物流、灾害预警
关键词:北斗导航;物联网;通信技术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bstract
In the beidou navig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eidou navig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e
main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hot spot of missile guida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odern logistics, disaster warning, no one factory
Key words:Beidou naviga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一章引言
北斗导航是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日趋成熟的理论基础支撑下,北斗导航将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推进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在物联网技术中,信号需要对网络中的每个物体进行精准的导航和位置服务。
北斗导航准确的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可以更好地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技术发展现状
北斗导航是我国自行研制、自行建设、自行管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工作在2491.75MHz的频率上,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到纳秒级,与GPS相当。
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个行业的应用。
北斗导航是由太空的导航通信卫星、地面控制中心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组成北斗导航的三部分:太空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颗(27颗中轨道(MEO)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IGSO)卫星)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执行地面控制中心与用户终端双向无线电信号的中继任务;地面控制段包括主控站、测轨站、测高站、校正站和计算中心,主要是用来测量和校正导航定位参数,以便于调整卫星的运行轨道和姿态,并编制星历,完成用户定位修正资料和对用户进行定位;用户终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的格洛拉斯(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具体实现导航定位的流程如下:
1)地面控制段要实时地掌握卫星及用户工作情况;
2)用户终端主动发射信号进行定位申请,卫星接受到后将其转发到地面控制段;
3)地面控制段接受到用户信号后,解读出用户申请的服务内容并计算出用户的三维坐标位置,再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卫星;
4)卫星在收到地面控制段发来的坐标资料或者通信内容,转发给用户,实现导航与定位服务[2]。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第三章北斗导航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联系北斗导航与物联网技术之间的关系,具体地来讲,北斗导航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提供位置导航服务,有了北斗导航的导航功能,可以增加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而物联网技术作为北斗导航系统的产业链中的一环,既可以直接形成导航应用产品,服务于广大用户,又可以促进新产业的出现,促进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相互之间的通信和交流,以此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
在物联网通信过程中,当需要对物体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特别是移动中的物体,采取传统的方法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无法解决的。
现在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利用GPS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准确的位置信息,精准的授时服务,无需组建网络,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方便等优点。
同时,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利用GPS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战争时候,风险可能更大,物联网通信就会受到影响,其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因为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对GPS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做出过承诺和保证,而且美国军方还可以对特定地方的GPS信号进行干扰和致盲。
因此,完全自主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完美地解决网联网技术中的定位导航问题,同时也可以保障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北斗导航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
北斗导航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中热点领域有以下几
个:
4.1导弹制导
卫星导航系统一出现,导弹的制导不在是传统的惯性制导和红外制导,而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来进行制导的精确制导导弹。
例如在海湾战争表现得较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如果把导弹连入物联网,在北斗系统准确定位导航的辅助下,导弹的生存力和制导精度可以实时地掌握,一旦有什么变化,可以随时调整,提高了打击精度,特别是对移动中的物体。
4.2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极大的危害。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在监测、管理、应对方面还是很不到位的。
设想利用物联网技术来监测环境,并利用北斗系统对具有相应环境指标的地点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实现对环境状况实时全面的了解,且方便快捷,改变传统人工监测时效性差的问题。
4.3智能交通
当前,已经将GPS等导航定位系统应用于智能交通,但针对目前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超载超速等现象,相关部门对其监管感到较为困难。
为此,设想将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车辆上安装北斗系统接受芯片用于对车辆进行精确导航和定位,同时车内配置有采集载重,测速信息的传感器,将采集后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给交通监测中心,监测中心通过技术处理,可获得任意车辆的位置、是否超
载、是否超速等信息,并可在必要时刻发送消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和对行车状态进行控制。
还可以利用北斗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路况信息,利用北斗系统的短信通信功能,随时对路况进行播报。
4.4无人工厂
传统意义上的工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生产效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低,基本上都处于半自动化水平状态。
为了解决生产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设想把物联网应用于工厂生产,利用北斗导航对工厂的各部门进行准确的定位,让工厂在无人状态下工作,或者只需少量的人在监控室实时进行调度即可。
利用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各部门还可以随时向监控人员了解实时的情况。
4.5现代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其下游产业物流行业得到不断壮大。
在物流行业中的流动的物品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依靠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实现,不仅增加物流行业中的成本,也增加了顾客对物品安全到手的担忧。
北斗导航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每个物品上都贴有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并嵌入微型北斗导航芯片,当顾客想要知道物品的信息时,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发射定位信号给微型北斗导航芯片,然后将信息传给RFID 站,通过RFID站连接物联网,于是顾客就可以在移动IP技术的帮助下,利用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实时的物流信息。
4.6灾害预警
建设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监测、
预警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了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在地面的通信系统瘫痪后或者没有通信信号的盲区,北斗导航不但可以给检测站提供导航定位信息,而且可以通过接受传感器信息实时检测该区域的灾害情况[3],同时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的报文发送功能,及时对灾害情况进行报告,给救援提供了便利。
结束语
物联网在北斗系统的支持下,将拓宽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理论还比较欠缺,技术也不够成熟,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
为此,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夺取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