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高考真题体验

合集下载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5细胞工程_基础集训含解析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5细胞工程_基础集训含解析

专题25 细胞工程【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1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考查内容:高频考点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核移植技术的步骤和应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过程、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原理和应用等。

(2)命题规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难度中等,对动物细胞工程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动物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上,对胚胎工程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上(如2020山东,14)。

(3)命题趋势:预计2022年高考中试题会聚焦对核心概念和技术原理的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和胚胎移植技术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1)熟记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

总结解题方法,并能归类、活用、延伸。

(2)通过必要的题型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解答本专题试题的方法。

复习时需掌握细胞工程与其他工程技术的联系,通过综合性试题训练提高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2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动物体细胞核移植3 胚胎工程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真题探秘】命题立意①核心考点胚胎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②命题特点以胚胎工程的科技实验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操作知识的掌握,试题设计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③核心素养试题设计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要素的考查。

解题指导易混易错a.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

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受精“能力”,而不是获得能量。

b.同期发情处理用的是孕激素;超数排卵处理用的是促性腺激素。

拓展延伸①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若进行胚胎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可能会出现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5细胞工程专题检测含解析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5细胞工程专题检测含解析

专题25 细胞工程专题检测 A组一、选择题1.(2020北京三月适应性考试,13)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答案 D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胚状体,再继续分裂分化为完整植株,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根尖细胞虽然无叶绿体,但是含有控制叶绿体合成的基因,因此无叶绿体的根尖细胞依然可以发育成含有叶绿体的绿色植株,D错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因此在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B 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做到严格无菌,一旦发生了杂菌污染,则会影响目的植株正常生长,C正确。

2.(2019北京海淀期中,14)以二倍体兰花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获得兰花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B.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以利于再分化C.该育种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经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答案 B ②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植物激素以利于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选项错误;因为用秋水仙素处理了花药的愈伤组织,使染色体加倍,故经④过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D选项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A选项正确。

3.(2020北京门头沟一模,13)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下列与杂交瘤细胞的获取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利用振动、电刺激等物理方法直接诱导细胞融合B.可利用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杂交瘤细胞C.利用了细胞增殖、细胞膜流动性和基因重组等原理D.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生产单抗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及相关操作、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把握,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归纳与概括要素。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细胞工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细胞工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二细胞工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考点分类抓基础点点击破我能行1.下面所列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过程。

请据此回答: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颜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造人工种子,应该选择(写编号)__________。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这项技术可用在__________上。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__,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写编号)__________。

答案:(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细胞壁薄、呈无定形状态色浅(3)③(4)单倍体植株单倍体育种(5)绿色含有表达叶绿体的基因(6)②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有关知识的理解。

植物组织培养必须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因为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被培养成植株。

制造人工种子必须选择再分化后的胚状体。

2.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1)步骤①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④相当于__________,步骤⑤相当于__________。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 细胞工程(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 细胞工程(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决胜2013】(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2 细胞工程(随堂反馈+高考体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下图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解析:选D。

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与①植株根尖细胞相同。

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有机物等。

③试管中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根和芽。

2.对下面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是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的B.④中的筛选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C.②促进细胞融合的过程可以利用聚乙二醇作介导D.⑤可以无限增殖解析:选A。

①表示提取过程,指的是从小鼠的脾脏内提取B淋巴细胞,从骨髓中提取骨髓瘤细胞。

3.(2010·浙江理综)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解析:选D。

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在培养瓶中会贴壁生长,形成一层细胞,相互接触后停止生长。

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仅有极少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一般传至10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

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进行传代培养。

4.(2010·新课标全国理综)请回答:(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

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________,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__。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________。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39 细胞工程 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39 细胞工程 含解析

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九) 细胞工程一、基础题点练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EG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B .使用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在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D .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解析:选B 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培育成动物;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在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动物细胞的培育过程是进行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再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

2.(2019·东营质检)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 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 ,b 不提供基因B .c 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 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C .d 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D .e 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解析:选B 根据题意可知:e 的细胞内的细胞核基因来自a ,细胞质基因来自b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重组细胞c 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 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d 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条件,但不提供遗传物质;e 的细胞核来源于a 猴胚胎细胞,胚胎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3.如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B .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C .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用人工种皮包裹X 细胞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解析:选B 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进行消毒处理,如果采用灭菌技术,会使根组织块失去活力,无法进行组织培养;过程②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过程③发生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用人工种皮包裹胚状体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二细胞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二细胞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细胞工程一、对点练小题,落实主干学问1.某爱好小组拟用组织培育繁殖一种珍贵花卉,其技术路途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育→出芽→生根→移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削减消毒剂对细胞的损害B.在愈伤组织培育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育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整剂解析:选B 植物组织培育中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削减消毒剂对培育材料的损害;植物体细胞的杂交需先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在细胞融合诱导剂作用下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植物组织培育过程中,生根阶段的培育基中通常应含有生长素类调整剂。

2.(2024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湖北卷)某试验小组从甲兔的皮肤细胞提取细胞核,注入乙兔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体外培育一段时间后,植入丙兔的子宫,最终丙兔顺当产下丁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兔的性状与甲兔相同B.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C.丁兔的遗传物质与丙兔无关D.与丁兔的DNA指纹相像度最高的是甲兔解析:选A 丁兔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甲兔,丁兔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来源于乙兔,且生物的性状除受基因限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丁兔的性状与甲兔不完全相同,A错误;丁兔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B正确;丙兔只供应了丁兔胚胎发育的场所,丁兔的遗传物质与丙兔无关,C正确;丁兔的DNA主要来自甲兔的细胞核,因此与丁兔的DNA指纹相像度最高的是甲兔,D正确。

3.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除相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须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整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须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动物细胞应在含5%的CO2的恒温箱中培育,CO2的作用是为细胞供应碳源解析:选A 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进行调整;灭活的病毒是促进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核移植属于克隆,为无性生殖,不会产生新物种;动物细胞应在含5%的CO2的恒温箱中培育,CO2的作用是维持培育液中的pH。

专题14 细胞工程-山东省新高考生物真题(2020-2022)和省统考生物试题(2019年12月和2

专题14 细胞工程-山东省新高考生物真题(2020-2022)和省统考生物试题(2019年12月和2

专题14 细胞工程1.(2020山东高考 13)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

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

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B.过程②的目的是是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答案】C【解析】过程1是获得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分解,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将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故过程②通过紫外线照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B正确;灭活的病毒诱导是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物理法、化学法,C错误;实验最终将不抗盐的普通小麦和抗盐的偃麦草整合形成耐盐小麦,说明耐盐小麦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D正确。

2.(2020山东模拟一 14)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B.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分泌单克隆抗体C.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发生融合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需利用特定抗原再次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答案】D【解析】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可体外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或体内小鼠腹腔中获得纯化的单克隆抗体,A错误;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无法分泌单克隆抗体,B错误发生融合的细胞可能有三种: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骨髓瘤-骨髓瘤,C错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筛选两次,第一次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工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工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工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和发育生物学 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 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生物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_分裂_和_分化_后,仍然具有_产生完整生物体_或__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__的_潜能_,即细胞具有_全能性_。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_离体_的植物_器官__、_组织_或_细胞_(称为_外植体_)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培养基_上,给予_适宜的培养条件_,诱导其形成__完整植株_的技术。

2. 原理: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3. 过程: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发育植株脱分化:在一定的_激素_和_营养_等条件的_诱导_下,_已经分化_的细胞_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__,转变成_未分化的细胞__的过程。

再分化:_愈伤组织_能重新_分化_成_芽、根等器官_的过程。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__不同来源_的_植物体细胞_,在一定条件下_融合_成__杂种细胞__,并把__杂种细胞__培育成_新植物体_的技术;2.原理: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__3.意义:__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__4.过程:→原生质体融合―→愈伤组织―二、动物细胞工程(一)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从动物体中_取出_相关的_组织_,将它__分散成单个细胞_,然后在__适宜的培养条件_下,让这些细胞_生长_和_增殖_的技术。

2.原理:__细胞增殖__3.地位:__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__4.关键操作:_原代培养_和__传代培养_。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1.取动物组织(1)取材:__动物胚胎__或__幼龄动物__的组织、器官。

(2)取材原因:_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容易培养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期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聚焦二细胞工程高考真题体验1.(08全国卷Ⅰ·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D解析:考查了细菌培养的相关知识。

某些细菌如蓝细菌(蓝藻)、光合细菌以及红螺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它们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补充。

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属于鉴别培养基,能与大肠杆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2.(08江苏卷·2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掌握。

培养基中加入蔗糖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渗透压;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影响再分化的关键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顺序;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脱分化,从而形成愈伤组织;组织培养的对象既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生殖细胞,因此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3.(08江苏卷·25)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共他均相同。

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答案:ABCD解析:据题图可知,污染率与培养基灭菌的时间、培养基pH以及培养温度并没有规律性关系;二离体组织灭菌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因此可得出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离体组织。

4.(10.江苏卷)17.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

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定向改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而胚胎移植技术则不能治疗老年痴呆,正确选项为A5.(10江苏卷)24.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对明党参进行保护性开发可采用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的方法,也可通过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还可通过大量培育培养苗而获取药用成份,还可获取人工种子进行大面积种植,正确选项为ABCD。

6.(10广东卷)24.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

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PCR技术只能用来扩增核酸,不能用来扩增蛋白质;利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BD7.(浙江卷)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有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工程的有关知识,动物细胞培养可以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到一定程度后要进行传代,因为细胞有接触抑制现象,当细胞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的为有丝分裂,所以培养出来的多数细胞基因型相同),但是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传代次数也是有限的,一般为50次就会死亡,留下来的细胞就是发生了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具有不死性,但是仍保留接触抑制现象,所以还是要传代培养,这个也就是人体中癌细胞会转移的原因,所以答案为D.8.(10浙江卷)6.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激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植物有五大类激素,其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长芽和生根,此题中虽然培养基中没有植物激素,但是植物幼苗叶片本身可以产生生长互,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在根尖,所以细胞分裂素不能产生,所以植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长出少量的根而没有出芽,所以答案为B9. (2011年江苏卷)16.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答案:D10.(2011年江苏卷)1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答案:B11.(2012广东卷)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答案】A【解析】草莓植株分生区的细胞含病毒的量比较少,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脱毒幼苗。

12.(2012江苏卷)22.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答案: AD解析: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起点:高度分化的细胞;终点:形成完整的个体;外部条件:离体、营养物质等。

B为分子克隆,C为细胞克隆。

13.(08宁夏卷·38)(15分)(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⑴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⑶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⑷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的活性降低,细胞的速率降低。

⑹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进行攻击。

答案:⑴相互接触接触抑制单层(或一层)胰蛋白酶⑵衰老甚至死亡不死性降低减少⑶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⑷中⑸冷冻(或超低温、液氮)酶新陈代谢⑹抗原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知识。

在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中,细胞因相互接触而出现接触抑制并有贴壁现象,可用胰蛋白酶将贴壁细胞分离下来。

随着细胞培养传代次数的增多,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而衰老死亡,只有少数细胞仍保留有分裂能力,这少数的细胞具有癌细胞的特征,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的黏罩性下降。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染料分子不能使活细胞着色。

温度能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故可低温保存培养的细胞。

14.(08北京卷·29)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

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

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植物细胞具有 。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

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答案:29(18分)(1)生殖 杂交(有性生殖) 全能性(2)根尖(茎尖) 醋酸洋红(龙胆紫、碱性) 有丝分裂中期(3)19 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 染色体变异解析:本题综合性强。

涉及的知识点多而简单,包括生殖隔离、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及多倍体育种等知识。

组织答案是要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据,紧扣生物学的基本术语或课本中的结论性语句等。

相关知识如下:白菜与甘蓝是两个物种,两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植物离体细胞或组织培养获得新个体,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将受精后的白菜雌蕊培养成的“白菜-甘蓝”,其染色体数目为10+9即19,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会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故不可育。

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变异。

在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常采用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的分生区、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等做实验材料,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碱性燃料)来使染色体着色,有利于观察。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排列整齐,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可见,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15.(10安徽卷)II .(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

品质变差。

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

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 请回答:⑴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 作为外植株,其依据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