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_要点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方法。

它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或气体排出,以恢复胸腔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以下情况:1. 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的液体,可能是血液、淋巴液或脓液。

胸腔闭式引流可以通过引流管将积液排出,缓解胸腔内压力,促进胸腔内液体的排出。

2. 气胸:气胸是指胸腔内积聚的气体,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肺无法充分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可以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使肺恢复正常功能。

3. 胸腔手术后:胸腔手术后可能会导致胸腔内积液或气胸的发生,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及时排除积液或气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1. 检查引流系统:定期检查引流系统是否畅通,如引流管是否扭曲或堵塞,瓶内液位是否正常等。

2. 观察引流液性状: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呈鲜红色或淡红色,并逐渐减少。

如引流液的颜色突然变为鲜红色或鲜红色增多,可能表示出血或感染。

3. 注意引流系统的密封性:保持引流系统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负压是否正常,确保负压稳定。

4. 定期更换引流瓶: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定期更换引流瓶。

一般情况下,引流液量明显减少后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5. 注意引流管的固定: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牢固,避免引流管的脱落或移位。

避免引流管与床单、衣物等摩擦,以免引起感染或出血。

6. 观察患者症状: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胸痛等。

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7. 注意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洗手,并佩戴洁净的手套。

护理过程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以免引起感染。

8. 安全防护:在处理引流液或更换引流系统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避免引流液的溅射。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胸腔积液、气胸以及胸腔手术后的患者。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引流方法,它可以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在我国,它已经在胸外科、心外科等临床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胸腔闭式引流护理1.患者胸部的护理。

在患者胸部进行引流前,要对患者的胸部有足够的护理,特别是患者所在的部位,应充分清洁,避免细菌侵入。

2.护理管路。

在护理管路时,要保证管路的清洁,避免受污染。

管路及引流系统应定期检查,及时清洁和更换,并且要确保管路及引流系统的完整性。

3.注意患者的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濒死状态的引流技术,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1.认真调节护理管路,以避免管路内的压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或者病情加重。

2.应定期检查胸腔闭式引流吸液管的管壁,保证引流管路的完整性。

3.注意检查引流管及引流系统,及时清洁和更换。

4.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5.护士应熟悉各种引流技术,正确使用引流管路,以避免护理不当引起的伤及疾病。

6.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护士的情绪稳定,不要紧张或情绪低落,以免影响护理质量。

7.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进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但是,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护士还需要加强以上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一、引言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然而,正确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因此,本文将从护理前期准备、术后观察、引流管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二、护理前期准备1. 确认医嘱: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之前,需要医生出具相应的医嘱,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身体情况、手术部位等。

2. 术前宣教: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宣教,让其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

3. 准备好必要设备:包括引流管、负压吸引器、药品等。

三、术后观察1. 观察引流量:每天记录引流量,并及时通知医生。

2. 观察引流液性质: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观察伤口情况:每天观察伤口的渗出情况、红肿程度等,及时发现感染等问题。

四、引流管护理1. 确保引流管通畅: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

2. 定期更换引流器:根据医生要求定期更换负压吸引器,并检查其工作状态。

3. 引流管固定:需要确保引流管固定牢固,避免脱落或移位。

4. 引流管消毒:每天对引流管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五、其他注意事项1.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易于消化,避免过度进食或饮用刺激性饮料。

2. 活动护理:患者需要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或坐卧不动。

3.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六、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正确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时,需要注意护理前期准备、术后观察、引流管护理等方面,并遵循医嘱和相关规定,以确保患者安全。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关键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旳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用于排除胸膜腔内积液、排除胸膜腔内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管位置旳安顿护理要点1.胸腔闭式引流应妥善固定,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与否密闭及有无脱出,水封瓶长管应浸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漏气发生,进一步加重气胸或导致并发症发生。

2.保持有效引流。

取半从卧位,定期以离心方向挤捏胸腔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鼓励做深呼吸、咳嗽及变动体位,以利于及增进肺扩张。

3.做好病情观测及记录。

观测水柱波动,一般波动在4-6cm,若过高也许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是引流不畅通或肺已完全扩张。

但若患者浮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应怀疑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旳短管,促使其畅通,并立即告知医生。

观测及记录引流旳量、色、质。

若术后引流液体,一般正常引流量第一种2h约100-300mL.第一种24h约500ml,第一种8h多为血性液。

4.当浮现并发症后及时进行对症解决。

1)感染避免解决: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瓶,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避免瓶内液体逆流,导致感染。

鼓励深呼吸、有效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2)气胸避免解决: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虽然用两把无齿血管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解决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作进一步解决。

在床边备两把无齿血管钳夹,以备急用,交待患者下床时需使用双钳夹闭。

5.拔管指征。

一般置管后48-72h后,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24h引流液<50ml、脓液<10ml,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则可拔管。

6.做好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要密切观测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详细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详细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方法,用于治疗胸腔内液体积聚或气体积聚的情况。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引流出来的一种护理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减轻胸腔内的压力,防止液体或气体积聚引起的并发症。

2. 引流管的选择和插管技术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至关重要。

引流管的直径和长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引流系统的设置引流系统是胸腔闭式引流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引流管、透明胸腔引流瓶、水封或气密封系统和吸引设备组成。

在设置引流系统时,需要确保系统无漏气和无漏液,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4. 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经常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正确记录。

任何异常的变化都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

5. 清洁和更换引流系统保持引流系统的清洁和无菌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引流系统是否有漏气、漏液或堵塞,并及时进行清洁和更换。

6. 避免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气胸、出血等。

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应的教育,使他们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作用、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护理人员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8. 护理效果评估和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效果评估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胸腔X线检查、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和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引流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胸腔内的压力,防止液体或气体积聚引起的并发症。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与护理要点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与护理要点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与护理要点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与护理要点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常用于胸腔引流、排液和检测压力的医疗器械。

它通过负压引流的方式,将胸腔内的血液、空气或其他分泌物引出,维持胸腔内压力的平衡,促进胸腔康复。

正确的操作和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瓶对病人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一、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操作步骤1. 确认病人身份和医嘱:在操作胸腔闭式引流瓶之前,首先确认病人的身份和医生的嘱托。

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引流瓶的操作。

2. 验证引流瓶的完整性和清洁度:打开引流瓶包装,仔细检查瓶体是否完整,无破损或渗漏。

同时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没有松动或断裂。

确认引流瓶经过高温灭菌,并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

3. 准备好操作环境和工具:在操作胸腔闭式引流瓶之前,应准备好洗手间、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酒精棉球等必要的工具和消毒物品。

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4. 防护措施:佩戴好无菌手套和口罩,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无菌。

5. 准备引流瓶和引流管:将引流瓶连接到引流管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根据需要,调整引流瓶上的负压设置。

6. 插入引流管:在医生的指导下,将引流管插入病人胸腔内。

同时留意病人的症状和疼痛感,注意避免引流管与病人的组织器官产生摩擦和损伤。

7. 确认引流效果:将引流管连接到引流瓶上,并打开引流瓶的止水塞。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同时注意引流管和瓶口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引流漏液。

二、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要点1. 定期更换引流瓶:根据医生的要求和引流液的情况,及时更换呈饱和或污浊的引流瓶。

更换时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感染。

2. 防止引流瓶的倒置和堵塞:确保引流瓶垂直摆放,不要倾斜或倒置。

避免胸腔引流液逆流回病人胸腔,导致感染。

同时,定期检查引流管口是否被污物、血块等堵塞,保持畅通。

3. 观察引流情况:每天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并与之前记录进行比对。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

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如下:
1.护理前应充分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求;
2.建立安全的护理环境,并确认病人体位固定后,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系统;
3.为确保引流效果,应定期检查和调整引流管道,确保佩戴舒适,防止引流管跳跃;
4.定期检查引流瓶,确保引流瓶情况良好;
5.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拆线,清洗,以防感染和凝固;。

6.定期测量和记录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引流量;
7.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改变病人体位,及时减少引流量;
8.胸腔穿刺部位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炎症状及时处理;
9.对手术后,病人胸腔引流系统出现滤液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0.护理完毕后,应清理护理环境,及时移除引流系统,并及时报告医生。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前后,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本文将从准备术前、操作时以及术后护理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1. 彻底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积液类型、积液量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等。

2.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对于胶囊、橡胶或药物的过敏反应。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包括静脉置管包、引流系统、无菌手套、无菌巩膜、生理盐水、局部麻醉药等。

操作时:1. 术前充分讲解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检查引流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引流系统无漏气现象。

3. 贴身洗手,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好必要的无菌巩膜和局部麻醉药物。

4.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应采取无菌操作,确保引流液被采集到无菌容器中。

5. 使用无菌巩膜将胸管固定,并在巩膜上固定绷带,以防止胸管移位。

6. 十分注意穿刺点的选择,避免刺中患者的动脉或静脉。

7. 使用无菌技术穿刺胸腔,注意避免气胸和感染的风险。

8. 当插管进入胸腔后,应观察胸腔压力和胸管内液体的外观,并调整引流装置的吸引力,以辅助引流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

术后护理:1.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饮食等方面。

2. 随时观察胸管引流情况和引流液性质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3. 定期更换引流器和盛放引流液的容器,避免感染发生。

4. 引流系统应固定良好,以防止胸管脱出或过度移动。

5. 定期检查引流装置的负压吸引力,确保其正常工作。

6. 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及时处理并记录。

7. 管道松紧的掌握,不能太紧以免压迫支气管造成吸口吸引困难,也不能太松,以免体液漏出。

8.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无渗出。

9. 定期检查胸腔引流效果,根据情况调整吸引力和引流系统。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
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每日更换水封瓶。

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