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亢文强课件《古代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发
束
古代男子弱冠前可以不用束发结髻,的人,头衣的材质都是不一样的
佩 饰
• 所有称为士子的人都佩玉,而且根据职级场合 身份不同,性质材质上的有分别。 • 玉佩都戴在身前,而不是现代风格的置于身侧。
坐立有容
行礼有方
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 形。向前推,不躬身。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 低于胸。用于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季氏将伐颛臾》:如果一个人所辅佐的 大夫又非正义的军事行动,自己也要负其责任; 君子不能心口不一,言行相背离;实行仁德教 化可以遏止甚至战胜武力侵略。
礼仪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 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 凶礼: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军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宾礼:诸侯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 的礼仪。 嘉礼: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最重要的内 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礼 仪
关于古代社会出使的礼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涉及的 出使礼仪有:斋戒(洁身净心,以 示虔诚)、递上国书。
《苏武传》中涉及的出使礼仪 有:持节、带礼物。
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 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 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古代文化知识》课件

第四章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概述
古代文学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古代文学包括诗歌、 散文、小说、戏曲 等多种形式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 以划分为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 《诗经》、《楚辞》、 《史记》、《汉书》、 《唐诗三百首》、《宋 词三百首》等
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文化的 影响
古代哲学思想代表流派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爱、 礼义、忠诚等道德观念
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治、 权术、赏罚分明等思想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无 为、自然、顺应天道等思想
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强调阴阳五 行、天人合一等思想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兼爱、非攻、 节俭等思想
促进了文化交流:古 代科技促进了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之间的 文化交流,如丝绸之 路、郑和下西洋等。
影响了现代科技:古代 科技为现代科技提供了 许多灵感和借鉴,如天 文学、数学、医学等。
第七章
古代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思想概述
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和 代表人物
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 理论
古代哲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六章
古代科技
古代科技概述
古代科技的发 展历程
古代科技的影 响和意义பைடு நூலகம்
古代科技的主 要成就
古代科技与现 代科技的关系
古代科技代表成果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
天文历法:《周髀 算经》、《九章算 术》、《授时历》
医学成就:《黄帝 内经》、《伤寒杂 病论》、《本草纲 目》
建筑技术:长城、 故宫、大运河、 赵州桥
课件特点
内容丰富:涵 盖古代文化知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
方
玄
武
七
(奎、娄、胃、昴
宿 东方苍龙七宿 (角jiǎo 、亢、氐
mǎo 毕、觜zī 、 西方白虎七宿 南
dī房、心、尾、箕jī )
参shēn )
方
朱
雀
七
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天 文 地 理 之
天 文
其他星宿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 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湘
三湘
“三湘”指的是湖南。是潇湘、资湘、沅湘的
合称。又有一种说法,是湘潭、湘乡、湘阴的
合称。就是湘江流域和洞庭地区。“三湘”成
了湖南省的别称。
天 地区名
文
江表、江东、江南
地
江北、江左、江右
理
之 江
河内、河外、河东 河西、河南、河北
河 山
山西、山东
关
关中、关内、关外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崤山 华山 太行山 函谷关 (西/东)
【河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今山西一带, 同“河东”。
【河外】黄河以西以南的地区,今陕西、 河南一带。
山 河 地 理
【江东】长江下游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纪月
孟 仲 季
纪日
朔(每月月初) 望 (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每月月末)
纪时
• 天色纪时法 • 地支纪时法 • 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 对应关系
天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色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纪 时
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支 纪 时
现 23- 1-3 3-5 5-7 7-9 9- 11- 13- 15- 17- 19- 21-
题。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增强书写的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 力较差,往往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勉励的话语都会影响他们一生。因此,要辩 证地对待学生书写的问题和不足,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点评、打分的时候尽量
放宽尺度,逐渐增强小学生书写的自信心,养成喜爱书写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书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事实表明, 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 书写兴趣。要上好习字课,强化学生书写训练;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看
练习6:查找资料,写出与下列年龄称谓相对应的年龄
(6)
年 龄 称 谓
襁褓: 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儿童 豆蔻: 13岁女子 及笄: 15岁女子 弱冠: 20岁男子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耄耋之年: 70~90岁 期颐之年: 100岁
名称有关的诗句,体会古人纪时的“文化韵味”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 蓉楼送辛渐》)
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 (《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之事》) “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例如:
• 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 衡传》)
•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
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
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例如: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
得者也。(《送东阳马编辑生ppt 序》)
6
• 古代文化知识——科举制度(二)
•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 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
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
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
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
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
“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
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
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
•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编辑ppt
11
•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 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 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 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 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 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 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 衡传》)
•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
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
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例如: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
得者也。(《送东阳马编辑生ppt 序》)
6
• 古代文化知识——科举制度(二)
•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 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
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
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
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
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
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
“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
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
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
•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编辑ppt
11
•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 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 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 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 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 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精品推荐课件】

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折腾 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对已讲 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美。若 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的至宝 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诚友谊的 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的,不要 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处困境 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的心态 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光,才 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 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多时候限 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无论有多 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却有柴 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荡,不为 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点要求, 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得到升华 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 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心态决定 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课件

方法二:背诵歌谣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方法二:背诵歌谣
聪明的古人常常通 过夜观天象来决定行
军打仗之事。 请大家观察右侧星
宿图,看看能联想到 哪些课文或成语典故?
方法三:巧记图表
二十四节气图
方法三:巧记图表
方法二:背诵歌谣
A
A.①立秋 ②秋分 ③霜降 ④立冬 B.①秋分 ②立秋 ③霜降 ④立冬 C.①立秋 ②秋分 ③霜降 ④大雪 D.①立夏 ②立秋 ③大雪 ④冬至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高中语文必修五“梳理探究”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比较下面三组地名,说说你的感想。
“左衽”和“右衽”
“右衽”:前襟向右,左襟在上,右衽是汉族的象征; 少数民族的服装相反,称“左衽”。国民党元老、著 名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右任”这一笔名, 就是取“右衽”的谐音。名字中体现了他年轻时反清 救国的决心和志向。“左衽”还代表死人(在陪葬的 壁画和先人的画像中使用,以示阴阳有别。)有的影 视剧里不注意,活人也穿着死人衣服,就闹笑话了。
(贾谊 《过秦论》)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轼《赤壁赋》)
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④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课件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_课件

七十古稀悬车年,八十耄耋过伞寿。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
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昭穆
宗庙、坟墓的左右位次,始祖居中,二世、 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 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 左昭右穆,一字排开
礼仪
祭祀礼仪
祭祀礼仪
祭祀活动
有“家祭”,指家庭举行祭祀,向先 人表示哀悼;有“祖道”,指祭祀路 神,为人践行;有“禊事”,指三月 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纪月
地支纪月与所属四季表
序数纪月法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地支吉祥意寅义的年卯号来振辰兴国运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河东”本是地名,代指山西。
序数纪月法,就是用数字来记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 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 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 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 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礼仪 口诀
朝拜礼仪
• 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 •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 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 • 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 •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 •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晏晏。
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昭穆
宗庙、坟墓的左右位次,始祖居中,二世、 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 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 左昭右穆,一字排开
礼仪
祭祀礼仪
祭祀礼仪
祭祀活动
有“家祭”,指家庭举行祭祀,向先 人表示哀悼;有“祖道”,指祭祀路 神,为人践行;有“禊事”,指三月 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纪月
地支纪月与所属四季表
序数纪月法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地支吉祥意寅义的年卯号来振辰兴国运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河东”本是地名,代指山西。
序数纪月法,就是用数字来记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 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 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 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 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礼仪 口诀
朝拜礼仪
• 春朝秋觐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 • 大聘派卿去代劳,五年躬亲见天子。 • 古代朝仪有讲究,南面天子北面臣。 • 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 作揖空首君还礼,揖让拱手宾主间。 • 褒拜再拜言两次,平辈等职作顿首。 • 虚左待客有规矩,长跪庄重莫箕踞。 • 坐西面东最尊贵,坐北向南是次位。 •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东面西侍。 • 愚鄙卑敝仆窃微,伏惟陨首结草谨。 •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受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 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 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 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 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 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分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 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 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 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 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 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 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 野。
谈谈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论语·为政》) 明确:把实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 居其中而众星拱卫。古人认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明确:感叹昼夜不停流去的河水,痛惜时光的易逝。
执教:洛一高 亢文强
20170516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 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 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 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 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 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危、 室、壁、奎、娄、胃、昴 (mǎo)、毕、觜(zī)、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 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 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 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 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 史称“开元盛世”。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
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 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 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 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 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古人纪时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纪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11年 辛亥年 2010年 庚寅年
2011年 辛卯年 2012年 壬辰年
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 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年号: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 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 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 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 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九州:
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 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 祐、开庆、景定等。
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 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 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作业
《考点闯关卷》P1
【正确使用熟语】 1----17题,必做; 18-----36,选做。
先用黑色或者蓝色笔自己解释成语; 做完后,对答案,红笔纠错!
晚自习8:10分交。 老师当面验收,不符合要求者,重做!
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 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 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 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 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
禹贡九州图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 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古人纪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 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 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 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 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 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 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分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 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 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 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 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 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 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 野。
谈谈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论语·为政》) 明确:把实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 居其中而众星拱卫。古人认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明确:感叹昼夜不停流去的河水,痛惜时光的易逝。
执教:洛一高 亢文强
20170516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 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 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 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 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 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危、 室、壁、奎、娄、胃、昴 (mǎo)、毕、觜(zī)、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 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 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 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 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 史称“开元盛世”。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
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 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 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 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 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古人纪时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纪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911年 辛亥年 2010年 庚寅年
2011年 辛卯年 2012年 壬辰年
关于中国古代纪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 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年号: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 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 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 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 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九州:
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 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 祐、开庆、景定等。
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 国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 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作业
《考点闯关卷》P1
【正确使用熟语】 1----17题,必做; 18-----36,选做。
先用黑色或者蓝色笔自己解释成语; 做完后,对答案,红笔纠错!
晚自习8:10分交。 老师当面验收,不符合要求者,重做!
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 的轨迹,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表盘, 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 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 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有生活 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
禹贡九州图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 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古人纪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 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祐二年 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 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