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管喂食流程

合集下载

空肠营养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空肠营养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空肠营养管的操作规程
一、测定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并作一记号,另外再在
记号外25cm处再作一个记号。

二、用石蜡油湿润管道,将鼻肠管缓缓插入胃内,确定在胃内后,
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45°。

三、向胃内注入空气,按10ml/kg,最多不超过500ml,停留15
秒后,插入幽门(有通过感)
四、继续插入25cm至标记刻度处。

五、抽取胃液测PH值,显示蓝色为碱性,显示红色为酸性。

六、右腹部听诊肠鸣音。

七、拍床旁胸片,确定位置。

八、确定在十二指肠内,询问医生给予上端营养还是下端营养,
若下端营养再插入10-15cm。

九、达到目标位置后,再将导丝拔出,拔出前向胃管内注入10ml
水润滑。

十、妥善固定。

临床护理:经胃、十二指肠管饲喂养

临床护理:经胃、十二指肠管饲喂养

临床护理:经胃、十二指肠管饲喂养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L给奶或给药前查看喂养管位置、刻度。

2.观察腹部情况,听诊肠鸣音。

(二)操作要点。

L遵医嘱确定给奶量。

3.经胃管饲喂养
(1)确认胃管在胃内。

(2)抽取胃内残留液,胃内残留液超过管饲奶量的1/4时,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

4.经十二指肠管饲喂养
(1)用5ml注射器抽取十二指肠残留液,检测PH在6〜9之间,确认喂养管在十二指肠内。

(2)十二指肠残留液超过0∙5ml,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

5.奶液的温度保持在38〜4(ΓC,缓慢注入。

6.管饲后,抽温开水1〜2ml,冲净喂养管。

7.封闭喂养管末端。

(三)指导要点。

告知家属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严禁重复使用。

2.每天口腔护理2次,每周更换胃管1次。

3.必要时使用营养泵泵入奶液。

4.观察患儿耐受情况。

空肠营养管的标准操作规程1

空肠营养管的标准操作规程1

文件名称急救中心空肠营养管的操作规

文件编号JJZX-GC-001-02
发布部门急救中心总页数1页
审核人杨峻山批准人闫沛云生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急救中心空肠营养管的操作规程
一、测定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并作一记号,另外
再在记号外25cm处再作一个记号。

二、用石蜡油湿润管道,将鼻肠管缓缓插入胃内,确定在胃
内后,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45°。

三、向胃内注入空气,按10ml/kg,最多不超过500ml,停
留15秒后,插入幽门(有通过感)
四、继续插入25cm至标记刻度处。

五、抽取胃液测PH值,显示蓝色为碱性,显示红色为酸性。

六、右腹部听诊肠鸣音。

七、拍床旁胸片,确定位置。

八、确定在十二指肠内,询问医生给予上端营养还是下端营
养,若下端营养再插入10-15cm。

九、达到目标位置后,再将导丝拔出,拔出前向胃管内注入
10ml水润滑。

十、妥善固定。

鼻空肠管喂养操作流程

鼻空肠管喂养操作流程

鼻空肠管喂养一、目的1、维持胃肠结构与功能完整。

2、保护肠粘膜屏障。

3、刺激免疫球蛋白与胃肠激素的分泌。

4、减少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

5、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

6、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从鼻肠管灌入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儿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7、提高身体素质与机体免疫力、保护肠道功能、预防肠道菌群紊乱。

二、适应症1、误吸风险高的患儿。

2、经口摄食能力降低,饮食摄取量不足:①神经系统疾病(如昏迷、脑瘫、谵妄)或机械通气期间;②解剖异常(如头面部肿瘤)、严重畸形(如食管气管瘘)、口咽部、食管梗阻或功能障碍。

3、经口摄入不足:①能量需要增加,如严重烧伤,多发性创伤和败血症等;②食欲减退,如肿瘤、内分泌疾病、胃食管返流和神经性厌食等;③围手术期支持。

4、吸收障碍或代谢异常:①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②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和糖原贮积病等;③其它疾病,如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食物过敏、胰腺炎和乳糜症等。

三、禁忌症1、肠穿孔、完全性肠梗阻,如肠闭锁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由于衰竭、严重感染、创伤及手术后消化道麻痹所致的肠功能障碍。

4、严重的短肠综合征或高流量小肠瘘。

四、操作步骤(一)评估1、核对患儿的信息(姓名、住院号、腕带等)和治疗信息。

2、评估患儿的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及合作程度。

3、评估管饲通路情况、管路位置(摄片)、输注方式,有无误吸风险。

4、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5、询问患儿是否需大小便。

(二)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2、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必要时协助排便。

3、环境:清洁、安静、安全。

4、用物: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治疗碗(内盛无菌温生理盐水)、肠内营养输注泵及输注系统一套(内装无菌肠内营养制剂)、加热器、胶布、手套、手消液。

治疗车下层:放弯盘,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5、营养制剂(温度38-42℃):肠道功能部分障碍、重症胰腺炎应选择氨基酸型/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三腔喂养管安置流程

三腔喂养管安置流程

三腔喂养管安置方法1、目的1)、进行胃肠道手术或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给予正常的肠内营养2)、术后析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流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3)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4)通过营养管早期给予肠道营养,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2、评估: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理解合作程度2)、病人有无义齿,鼻孔有无疾患,是否通畅3.准备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2).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乘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润滑油、三腔喂养管、20ml 空针、注射器、棉签、胶布、弯盘、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洗手液、专用标签、手套4.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解释操作目的,双人查对病人2)帮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不能取坐位者取右侧卧位3)铺治疗巾,放置好碗盘,准备胶布,洗手,再次核对病人4)打开治疗盘中的治疗巾,取棉签蘸水清洁并观察鼻腔5)戴手套,取出三腔喂养管,测量三腔喂养管插入的长度,并做好标记,第一个标记45cm,第二个标记55-60cm6)用专用润滑剂润滑三腔喂养管前端60cm,塞好胃管尾端的塞子7)将三腔喂养管轻轻插入,嘱病人头部稍向后仰,左手托住三腔喂养管,右手安置,沿选好的一侧鼻孔向前向下缓缓插入8)插入约15cm三腔喂养管通过咽部时,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深呼吸,随病人吞咽动作稍速送管,插入深度约为45cm,至第一个标记处,用听诊器听诊胃区气过水声方法确定在胃内后,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45°,注入10ml/kg的气体(最多不超过500ml)后,继续将三腔喂养管缓慢送至第二标记处,快速注入20ml空气,再听诊,如无气过水声,则进入十二指肠。

9)确定三腔喂养管在位后,拔出导丝,用胶布将三腔喂养管固定在面颊10)检查负压引流瓶,连接引流瓶固定于床旁,处理用物,贴标签11)洗手,核对病人12)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妥善固定三腔喂养管,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而影响肠内营养效果2、严格做好标记,以免输入营养液时接错管道3、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4、留置三腔喂养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5、喂养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PPT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PPT
经鼻放置营养管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 空肠适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可降低反流与 误吸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性。
1.采用持续输注的方式。
2. 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宜过 高。
导管可在胃镜或透视镜引导下置入空肠。
1.经内镜下胃造口术,指在内窥镜协助下,于 腹壁,胃壁造口置管,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实现 胃内喂养。
肠道管喂饮食(鼻饲)的护理
肠道管喂饮食(nasogastricgavage)又称鼻饲法, 是指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为不 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基质或其他的营养素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维持肠道功能
护理
目标
保证营养和治疗需要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护理重点步骤
评估
更换
患者能顺利接受肠 道管喂饮食, 肠道不耐受症状轻
无误吸发生 血糖监测稳定, 无发生电解质紊乱
护理结局
• 经胃喂养。一般选择鼻胃管途径.常用于胃 动力排空功能较好的重症患者。
置管简单胃保留了对胃、十二指 Nhomakorabea的 内神经内分泌刺激作用
胃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
3
能够使用的营养液范围较宽
2 优点 4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肠道喂饮食,对有麻痹性肠梗阻、活动 性消化道出血、腹泻急性期均不宜进行肠道管喂饮食。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道管喂饮食的目的,留置鼻胃管、鼻
解释 十二指肠管或鼻空管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置管后妥善固定,防止意外拔管。做好管道标识。在管道末
固定 端做刻度标识以保证正确的插入长度。每班记录外露长度。
素饮食、匀浆膳、混合奶
1 接近于生理
5
可采用持续输注或 分次滴注的喂养方法

三腔喂养管操作与护理(课堂PPT)

三腔喂养管操作与护理(课堂PPT)
7
三腔胃管操作步骤
操作准备:胃镜 活检钳 三腔喂养管(内置导丝)。 操作者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
及其家 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戴口罩、戴手套。
8
三腔胃管操作步骤
步骤:1.协助病人取直立位 或45°半坐卧位,铺治疗巾,弯 盘于口角,检查病 人鼻腔,清洁鼻孔。 2.用石蜡油棉球滑润胃养管末端。然后在插入过程中润滑整个喂养管 沿选定 的鼻孔插人胃养管 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插人l4~ 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将喂养管向前推 进,50cm第一标记进入鼻腔前庭的时候已经到达胃和食道交接点处。 3.将喂养管推进至空场(在x射线辅助 胃镜 术中 ) 4.拔除导丝 (动作轻 避免喂养管移位 从十二指肠脱出) 线
3
喂养腔 用于空肠营养
长度:150cm (总长)
空肠:CH9 内径:1,9mm 外径: 2,9mm 有2个测控
吸引腔 用于胃肠减压
长度:95cm 胃:CH 16 内径: 4,1mm 外径: 5,3mm 有5个侧孔
通气腔“压力调节腔 ” 用于气压控制 冲洗 长度:95cm 胃 :FR 16 内径:1,2mm
9
管路的护理
1.护理妥当 可用6周 2.保持胃管通畅
每次喂养前后,应当冲洗至少一天一次30ml温水 3.双重固定胃管,防止脱出。如胃管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立即请示医 生处理.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穿破吻合口、胃壁,造成吻合口瘘、胃瘘 。每两日更换一次与鼻子接触处胶布,以防皮肤破损。 4.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颜色并准确记录。 5.置胃管期间每日两次口腔护理,如病人能自理指导病人日两次刷牙。
配件:导出套管 鲁尔接头 固定胶带
4

鼻饲胃肠管的操作流程

鼻饲胃肠管的操作流程

鼻饲胃肠管的操作流程鼻饲胃肠管的操作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啦。

首先呢,咱们得做好准备工作。

要把所需的东西都找齐了,像胃肠管啊,还有注射器这些东西,可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这些东西最好提前检查一下有没有损坏啥的。

然后就是要开始插入胃肠管啦。

这个时候要小心一点哦!先把胃肠管的前端润滑一下,为啥要润滑呢?这样可以减少对鼻腔和食管的刺激呀。

慢慢地把胃肠管经鼻腔插入,这时候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感觉不舒服或者有阻力,可别硬来啊。

我有一次就遇到这种情况,当时差点就着急了,不过后来调整了一下角度就好多了。

当胃肠管插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可能会到达咽部,这时候要让患者做吞咽动作。

这个吞咽动作很关键呢!就像咱们平时咽东西一样,这样有助于胃肠管顺利进入食管。

但是呢,有些患者可能不太会配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耐心一点啦,多引导引导患者。

再继续插入胃肠管,直到到达合适的深度。

这个合适的深度怎么判断呢?嗯,这就有点经验性的东西啦。

一般来说有个大概的数值,不过也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患者的身高、体型啥的,多少会有点影响。

插好胃肠管之后呢,就要检查一下胃肠管是不是在正确的位置啦。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怎么检查呢?可以用注射器抽吸一下胃液,要是能抽出胃液呢,那大概率就是在正确的位置啦。

不过有时候也可能抽不出来,这时候也别慌,可以再换个角度试试,或者再稍微调整一下胃肠管的深度。

确定胃肠管在正确位置之后,就可以开始鼻饲啦。

先把准备好的流食或者营养液什么的,用注射器慢慢注入胃肠管。

注入的速度要适中哦,不能太快,太快了患者可能会不舒服的。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个速度不好把握,但习惯了就好了。

小提示:别忘了最后一步哦!鼻饲完了之后,要把胃肠管妥善固定好,防止它移位或者脱出。

这一步虽然简单,但要是没做好,前面的功夫可就白费了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管喂饮食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
核对:姓名、医嘱、
诊断、营养液评估:肠道管喂饮食需要、
禁忌症
麻痹性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腹泻急性期不宜进行肠内营养
告知:肠道管喂饮食相关
知识
1、根据患者对营养液的耐受、血糖值、营养液的性质、胃残液量、患者消化能力确定鼻饲量
2、鼻饲营养液4-5次/d,
3、鼻饲量200-300ml/次,营养液的温度38-40摄氏度
4、鼻饲前用20ml 温开水冲洗管道
5、每24小时更换鼻饲液的容器和给药用的器具
实施:分次注入鼻饲
1、留置鼻胃管者鼻饲前回抽胃液,确认鼻胃管在胃内并了解有无胃储留
2、每次鼻饲量200-300ml
3、每次鼻饲前后用20-50ml 温开水冲洗管道
准备:操作者、环境、营养
液、营养注入用具、患者
1、确定鼻胃肠道管位置正确
2、确保肠内营养液不受致病菌的污染
3、营养液的温度38-40摄氏度
4、抬高床头30-45度
1、解释肠道管喂食目的
2、留置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的重要性
3、肠内营养的方法
1、根据患者对营养液的耐受、血糖值、营养
液的性质、胃残留液量确定输入速度,一般每小时60-80ml
2、持续输入者,每4-6小时用温开水20ml冲
洗鼻胃肠道管一次,预防管道堵塞
3、每24小时更换鼻饲液的容器和给药用的
器具、滴注管道等
观察与记录
1、胃残留量
2、血糖及水、电解质
3、肠鸣音
4、误吸
5、记录出入量等
6、身高/体重变化1、通过胃管鼻饲前回抽胃液,了解胃残
留量,残留量>150或成人大于每小时滴入量的110%-120%时,暂停鼻饲2、监测血糖及水、电解质情况,观察意
识变化,有无出汗,心悸;监测水肿和脱水情况
3、每4-8小时监测患者的肠鸣音,观察
患者大便性质,有无腹胀、恶心、呕吐等
4、滴入肠内营养液过程中观察有无呛
咳、呼吸困难
5、开始鼻饲时每周监测3次体重,逐渐
过渡到每月监测一次
滴注鼻饲
1、营养液连接滴注管,排气后安
装在营养泵上,调节速度
2、营养液滴入前后用温开水
20ml冲洗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