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遵义专版)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

期中综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花苞.(bāo)匿.笑(lì)黄晕.(yūn)踉.踉跄跄(niànɡ)B.感慨.(kǎi) 拼凑.(zòu)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C.棱.镜(lénɡ)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D.攲.斜(qī) 贪婪.(lán) 倜傥.(dǎnɡ) 宽宏.大量(hónɡ)【点拨】A项,匿(nì)笑,黄晕(yùn),踉(liànɡ)踉跄跄;B项,拼凑(còu);D项,倜傥(tǎnɡ)。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奥秘俯视荫蔽疲蜷不堪B.贮蓄威慑决别煞有界事C.憔悴辛辣和蔼拙拙逼人D.吝啬屋檐诅咒喜出望外【点拨】A项,“疲蜷不堪”应写作“疲倦不堪”;B项,“决别”应写作“诀别”,“煞有界事”应写作“煞有介事”;C项,“拙拙逼人”应写作“咄咄逼人”。
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他想不起把钥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司机小心翼翼....地开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点拨】翻来覆去:①来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
在此句中,“一次又一次”与后面的“找了好几遍”语意重复。
4.文化积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8分)1. (4分) (2017八下·龙口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1)《渔家傲·秋思》中写强敌未来不能回家的思乡之情和战士渴望为国立功消除外患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武陵春》中用比喻表现作者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7九·平邑期中)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
(2)“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在半路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出自《________》(书名)。
(3)“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文中的“我”是________(人名)。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7分)3. (4分) (2019九下·西湖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充斥着对历史、民族、社稷的强烈的责任感,渗透了浓郁的忧患意识,①可谓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尤其当国事艰难之秋,境遇坎坷之际,更能出现许多发自内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现出刚强、刚直、刚健、刚烈的铮铮铁骨,掷地有声。
虽然,它们一直与种种文字狱(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相终始。
许多作者因此遭受厄运,从贬谪流放,以至罹难入狱,惨受酷刑。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18-2019 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全卷四个大题,共27 个小题,共 5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A. 酝酿 (li áng)菜畦 (q í)菡萏(h àn d àn)....B. 枉然 (wáng)倏忽 (sh ū)自卑(b éi)...C.屋檐 (y án)黄晕 (y ùn)发髻 (j ì)...D. 搓捻 (ni ǎn)澄清 (d èng)感慨 (k ǎi)...栅栏(zh à).莅临(wèi).笃志(d ǔ).踉跄(liá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 诀窍分歧一筹莫展在劫难逃B. 奔弛取缔锋芒毕露抑扬顿挫C.祷告亵渎因地治宜人声鼎沸D.妥帖荆棘花团锦簇浮想联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 来自各行各业的特邀代表济济一堂,共庆港珠澳跨海大桥胜利通车。
....B.“阿尔法围棋”的胜利,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人类应该未雨绸缪,积极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
....C. 2018 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法国队 4:2 击败了克罗地亚,捧起了大力神杯,观众无不弹冠..相庆。
..D.我校新组建的羽毛球队,在2018 全县中学生联赛上获得第四名,成绩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 通过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使社会风清气正,和谐安定。
B.“错过一站,搭上一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视频公布,关注的人数很快超过600万左右。
C.浙江卫视播出的《风味人间》,通过寻根对比叙说变迁的情节把中国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讲述得栩栩如生,没有观众无不点赞慨叹的。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请用蓝色、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2.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脸颊.(xiá)窠.巢(kē)高邈.(miǎo)静谧.(mì)B.窥.见(kuī)澹.澹(chán)应和.(hè)祷.告(dǎo)C.分歧.(qǐ)贮.蓄(chù)宛.转(wǎn)澄.清(chéng)D.莅.临(lì)酝.酿(yùn)奢.侈(shē)倔.强(ju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诀别花枝招展蛛丝马迹人声鼎沸B.踉跄咄咄逼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C.霹雳迫不急待翻来复去锋芒毕露D.倜傥煞有介事饥肠辘辘众目睽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鲁迅先生工作起来,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D.她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的一项是()(2分)A.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D.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5.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桐梓四中2018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弄(sì) 讷讷.(nè) 脚踝.(huái)B. 拆.散(chāi) 熬.过(áo) 并蒂.(tí)C. 攲.斜(qī) 菡萏.(dān) 步履.(lǚ)D. 分歧.(qí) 徘.徊(pái) 搁.下(g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侍”应读shì;B项“蒂”应读dì;C项“萏”应读dàn。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加点词语使用错误,“吹毛求疵”是个贬义词。
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D.语序不当,改为“我市很多学校”【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完整版)2018-2019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嘻 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 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 感 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 此 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 里啪 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 服被打 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 立雨中, 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 小喜鹊躲在 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 喳地把头缩回 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 那鸟鸣声、鸭 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何:_________(2)当斯之时
斯:
_________
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 分)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
12.在季方眼中,父亲陈太丘是个怎样的人?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and Sufferi 1
s to only one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th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 ing 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at 13.(本题 3 分)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a tim 14.(本题 3 分)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e and 15.(本题 8 分)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划线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多少次,我穿行在莽莽大山,看沟壑纵横,怪石lín_____峋,体会幽谷深静,小鸟欢唱,秋虫低徊,这是跋涉生命的旅途之美。
春,之所以明媚,是因为漫长冬的孕育;而夏之所以xuàn_____烂,是因为有狂风暴雨的淋漓与酣畅;而秋之所以成熟,是因为厚积薄发的积淀和历练;而冬之所以静美,是因为北风的遒劲和大雪的纷飞。
A . 嶙炫ɡān jìnɡB . 磷炫ɡān jìnC . 磷绚hān jìnD . 嶙绚hān jìnɡ2. (2分)(2019·游仙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篷蒿籍贯刨根问底妇儒皆知B . 陨落通辑金榜提名白碧无瑕C . 晨曦禁锢物竞天择格物致知D . 虔诚澄澈锋芒必露贪脏枉法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C . 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 . 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
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
4. (2分)(2019·荆门)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 .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 . 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八下·高邮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 号叫(háo)晕圈(yùn)坦荡如砥(dǐ)秀颀(qí)B . 刹那(chà)奇崛(jué)忍俊不禁(jīn)骈死(pián)C . 狭隘(ài)嫉妒(jì)争妍斗艳(yán)迸溅(bèng)D . 亵渎(xiè)承蜩(tiáo)强聒不舍(qiǎng)胸襟(jīn)2. (2分)(2017·萧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那是个细雨蒙蒙的冬日,西湖就像披着一幅面纱的少女亭亭玉立地伫立在仲冬的风里,又象出浴的新娘,柔美而丰韵。
B . 桃林旁边的香蕉园显得一片狼藉:老的植株已经枯委,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周期;新的植株刚刚从老植株旁边长出不久。
C . 乡村的冬天,田地里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
D . 溪水渐渐地和红光溶合在一起,那样清亮透底的水倒映着天上变幻多姿的云彩,呈现出醉人的画面。
3. (2分) (2017八上·潜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 .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4. (2分) (2018八上·鱼台期中)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梓四中2018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弄(sì) 讷讷.(nè) 脚踝.(huái)B. 拆.散(chāi) 熬.过(áo) 并蒂.(tí)C. 攲.斜(qī) 菡萏.(dān) 步履.(lǚ)D. 分歧.(qí) 徘.徊(pái) 搁.下(g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侍”应读shì;B项“蒂”应读dì;C项“萏”应读dàn。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加点词语使用错误,“吹毛求疵”是个贬义词。
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D.语序不当,改为“我市很多学校”【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A项把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B项句号应移到下引号前面,D项顿号改逗号,连续出现语气词,语气词后用逗号,不用顿号。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的诗歌风格平淡质朴,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被后人誉为“诗仙”。
B. 马致远是元代杂剧四大家之一,写有小令、散套二百余首,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C.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D.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李白的诗歌风格平淡质朴”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李白的诗歌风格不是平淡质朴,而是豪放俊迈。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们的新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肯定,由此可见这次尝试是成功的。
B. 承蒙新老客户的支持和爱戴,产品的销量逐年增加。
C. 为了促进销售,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人人有赏。
D. 下午,我将莅临贵单位考察合作事宜。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表达。
A.正确。
B.项中“爱戴”用词不当,“爱戴”一般用于人。
C.项“人人有赏”不当,地位高的人给地位低的人成为“赏赐”,这里不存在地位高低。
D.项“莅临”是下级对上级光临时使用的敬语,不能用于自己。
据此,答案为A。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③《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
⑥《次北固山下》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表达了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秋风萧瑟,(2). 洪波涌起(3). ② 潮平两岸阔(4). ③ 其不善者而改之(5). ④ 有朋自远方来,(6). 不亦乐乎?(7). ⑤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 ⑥海日生残夜,(9). 江春入旧年。
(10). ⑦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1). ⑧我寄愁心与明月,(12).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萧瑟、乐之者、酝酿、君、夜郎”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阅读走远了再关门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他说一声“晚安”,却发现他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么?连跟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或许是我过于矫情?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让我佩服的是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家的客厅里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我有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中。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在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的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
”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
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
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
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
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
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8. 本文写了三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
9. 第(5)段中的“等你走远再关门”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温暖?10. 第(6)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分析其表达效果?11. 第(8)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答案】8. 示例:我去拜访一位前辈,在告辞时,老人等“我”走远了再关门9. 示例:因为老人对“我”的尊重、关心。
(意近即可)10. 示例:动作描写。
“扔”、“摔”两个动词表明当时“我”因为误解儿子而显得非常气愤,刻画出“我”急躁、粗暴的性格特点。
(意近即可)11. 示例: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震撼、愧疚。
【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本文共写了三件事,第1段是第一件事;3、4段写的是第二件事;6~8段叙写了第三件事。
阅读三、四自然段,叙写的对象是“我”和“前辈”;事件是“我去拜访前辈”;结果是“告辞时,老人等我走远了才关门”。
据此概括即可。
【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要考感知文意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
“等你走远再关门”一句话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尊重、关心和体贴。
因此让“我”感到温暖。
【10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
“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运用了动作描写,“扔”“摔”两个动词表明当时“我”因为误解儿子而显得非常气愤,准确而传神刻画出“我”急躁、粗暴的性格特点。
【11题详解】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