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6 自然资源概况(解析版)

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6 自然资源概况(解析版)

粤人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6 自然资源概况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1、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2、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4、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①水力发电②风力发电③火力发电④太阳能发电⑤地热能发电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分析】像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非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源和地热资源等。

火力发电是燃烧煤发电,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有56个民族B.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D.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解答】解:A、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

故A不符合题意;B、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4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概况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盐等
; 手机赚钱 https:// 手机赚钱 ;
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话题形式上看,“命运与××”这是一道填空式关系型话题,“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告诉我们,这两个概念之间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 条件关系。 “××”是指什么? 话题虽未明示,但由引导语可知,是指“环境”“选择”“机遇”。它还暗示我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命运”与“个性”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是个性的悲剧;命运与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也是时代的悲剧;命运与国家兴衰相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命运与××”话题比较宽泛, 可用“添加法”,在话题前后添上相关词语,使题目内涵具体化,如“挑战命运与创造奇迹”等。 从选材上看,可选社会热点,也可选历史人物,可以是他人他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只要与命运有关,是自己熟悉的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都可以写。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5年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这个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说,人的参与使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质的飞跃,那小小动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生 活中,常常遇到“关键一步”。一道几何难题,难就难在那一条辅助线,你想出了,便茅塞顿开;想不出,便遥不可及。那小小的“一条辅助线”也是“关键一步”。 请以“关键一步”为话题,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 ? [写作提示]⑴ 筛选关键词,明确话题内涵。“关键一步”是指“实现了质的飞跃”的“一步”,它不在“形”而在“神”,筛选时不要忽略那个“小小动作”。 ⑵ 分析引导语,明确话题外延。材料中说的是航天大事,引语说的是解题小事,这一大一小暗示我们:国家大事有关键一步,如朝核六方会谈的关 键一步;凡人小事也有关键一步,如几何解题的关键一步。 ⑶ 选好文体。如果要写记叙文,一要以生活为基础;二要适度描写,那“小小动作”,不妨以特写镜头展开,使主题得以深化;三要感情真挚,要融情于景,融情于事。如果要写议,要注意主旨求新,举例后要解说或分析,不要不讲 “理”,例子一举,塞给你个结论。 ?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一位妻子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 一位职员说:“上司不赏识我, 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请以“快乐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 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快乐的钥匙”是个比喻说法,它是指人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它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材料中的“妻子”“妈妈”“职员”心里痛苦的原因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不让别人控制自 己的心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心中那一把“快乐的钥匙”。 有这样几种思路,可供参考:可写“快乐的钥匙”是宽容:为人处事,宽以待人,豁达乐观,要学“君子坦荡荡”,可使心情舒畅,莫像“小人常戚戚”。可写“快乐的钥匙”是知足:不争名,不贪利,贫也安然,富也安然,宁 静致远。可写“快乐的钥匙”是读书,知识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多看书常读报,增见识,长才干,驱寂寞,益身心。可写“快乐的钥匙”是善于变换思维。生活像一台电视机,有许多频道,换一个频道,又是一种心情。 ? 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老是把自 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寓意型话题作文。这类话题作文带有寓意型材料作文的特点,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既有材料作文反宿 构的特点,又有话题作文开放性的功能。这类话题作文的材料往往采用寓言、故事、童话、小小说等叙事类文体,常用讽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一般是:先破译材料寓意,再以寓意为话题进行立意、构思。 这首小诗是鲁藜所作,题为《泥土》,它既是诗人的 自勉,也是对他人的善意告诫:永远谦虚谨慎,投身到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去。 可以“珍珠与泥土”为话题进行立意:①自视“珍珠”、孤芳自赏,会陷入个人利益的泥坑,会常常“痛苦”;②甘于当“泥土”,那种精神会像“珍珠”般闪光;③具有朴实思想的人,永远快乐。 ? 5.阅读下面的材 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大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大洋靠的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 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路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请以“成功与条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见得都能成功,原因何在呢?读了话题材料,应该对你 有所启发。有时候,成功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只要抓住其中最关键的东西即可;相反,条件太多,有时会成为累赘,导致你与成功绝缘。生活中不乏这类事例,构思时你可以以小见大,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写好这个话题。 ?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看不见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提示语中有句话值得揣摩:“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它暗示此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比如写向往某处风景名胜;虚写,则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可以写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等。在作文形式上也可自由发挥,但考虑到话题本身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所以写成抒情散文比较适宜。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名年轻人想要得知“幸福”的秘诀,于是不惜跨越千山万水,终于来到智慧老人居住的城堡。等年轻人道明来意, 老人叫他拿起一个汤匙,盛两滴油,然后到城堡各处走动。他嘱咐年轻人绝不能漏掉一滴油。年轻人回来后,老人一看,果然一滴油都没有漏掉。但是,他问年轻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年轻人却什么印象都没有。老人叫他再走一遍,这次留意城堡内的一草一木。年轻人回来后,对四处所见汇报得 很详细,可匙中的油却一滴不剩。这时智慧老人对他说:“真正的幸福在于你可以看遍全世界,但却永远不能忘记你手上的两滴油!”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 [写作提示]材料中提供了一个深具人生哲理的故事。 “两滴油”价值虽小,却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东西:家庭、朋友、亲情、国家、精神追求等。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或做出任何的决定,必须考虑到在不同方面求取平衡。当然,不同的人的平衡技巧和“功力”各不相同,但关键在于做任何事情时,千万别让自己陷入盲目的追逐潮,以至 于迷失自己,错过人生美好的事物。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当你“自我作践”地把日子看成破铜烂铁时,你的日子也将是锈迹斑斑的;当你“珍而重之”地把日子视为金银珠宝时,那么你拥有的日子将会是金光灿烂的。 这说明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是相关的。当然,这 话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未必就会有很好的生存状况,何况人生态度是变化的,生存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对此,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 请联系实际,围绕“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足 球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话固然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中,人生态度确实与人的生存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人生态度影响生存状况。比如,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充满进取精神,从而赢得“金光灿烂”;消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悲观失望,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 以致人生变得“锈迹斑斑”。 具体写作时,切入角度要小,内容挖掘要深,感情表达要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 挖掘其隐藏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见深。 ? 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鱼问一位老鱼王:“海是什么?它在哪里?”鱼王说:“海在你里 面,也在你外面。你不仅在海里居住,在海里生活,还把生命放在海里。你生于海,终于海,海是你的一切。” 快乐也一样,有时候近在咫尺,我们反而视而不见。假如你对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不满,那么等你拥有更多时,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快乐。因为获得快乐的关键,不是增加所有,而是 降低欲望。一个拥有很多,而欲望不大的人,比一个拥有很多,欲望也更多的人快乐。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 [写作提示]审题的第一步是弄清“欲望”与“快乐”的内涵。“欲望”,想得到某种 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快乐”,感到幸福和满意。 第二步探究“欲望”与“快乐”的关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命题者给考生“立意自定”的自由,就是允许考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你可以认为,想得到快乐就得清心寡欲,懂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把装满太多欲 望的口袋倒空吧,以一颗善良清净的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知识点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大理岩
大熊猫
海洋鱼群

食盐
森林
√√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
2.分类
气候资源 01
海洋资源 06 矿产资源 05
02 水资源 03 土地资源
04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1
33 2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你能给下列自然资源分类吗?
气候资源
光热
土地资源
林地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
生物资 源
大熊猫
水资源
淡水
矿产资源
煤炭
结合以下材料,你能说出它属于自然资源的哪一个特征吗?
1.优美的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自然资源;海啸、地震、风暴等未来也有可能成 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欧佩克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 BP发布,2006世界能源统计,全球石油储量可用40年。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知识点二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 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次又一次,这说明土地资源是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可以随意使用。 这种说法对吗?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认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分类、分布和利用保护可能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认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然资源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各类自然资源的具体特点和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自然资源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直观感受,对自然资源的系统知识和深入理解相对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2.难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自然资源案例和图片,制作PPT。

2.准备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表格。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河流、矿产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自然资源吗?”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想要学习好地理这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爱好。

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篇1中国的自然资源3.1 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概况
读熊猫图,答复2~3题。 2 .该图表示的资源是〔 B 〕 A .土地资源 B .生物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矿产资源 3 .该资源的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区是〔 C 〕 A .可再生,东北地区 B .非可再生,西北地区 C .可再生,西南地区 D .非可再生,东南地区
4 .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资源有 〔 A 〕
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 注意节约,防止浪费和破坏
中国的矿产资源 目前,中国已发现了171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 的矿产有159种。中国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中国的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构造不够理想。 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根本上都有探 明储量。其中,居世界第1位的有钨、锡、锑、稀土、 钽、钛等。中国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 富,其中菱镁矿、石墨、萤石、滑石、石棉、石膏
贝贝的说法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 可以随意使用。
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由于再 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 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再生资源是 有限的。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方案、有限制 地加以开发利用。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风力发电是把风能 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中国东南沿海、新 疆北部、内蒙古、甘 肃北部,是风能资源 丰富的地区。新疆达 坂城的风力发电场装 机容量达412.9兆瓦,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 力发电场。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淮南
河北 山东
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量和产量居首位,而
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
第一位,山西省是我 国煤炭储量最多的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
•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2, •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中国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以上数字又说明什么自?然资源人均不足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 源
生物资 源
海洋资 源
矿产资源
石油



1、什么叫自然资源?我们身边有哪些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
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自然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 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3、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约型社会将会做出巨大贡献!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 可以不断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
植物、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 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 气和其它所有矿产资源。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 形成,因此不可再生。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
地大物博?地大物薄?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的原因?
• ①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减少 • ②资源浪费、破坏严重 • ③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
(二)资源保护不力,利用不尽合理
• 我国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
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 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消耗而越来越少。
中国主要油田
克拉玛 依
玉门
大庆
华北 中原
辽 河
胜 利
中国主要煤矿
鹤岗
鸡西
大同 阳泉
开滦
峰峰
神府
淮南
平顶山 淮要铁矿
镜铁 山
白云鄂 博
鞍山 本溪 迁安
攀枝 花
大冶
马鞍山
石碌
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的分 布规律:
北方多,南方少; 东部多,西部少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4)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天然宝石
水泥 煤油
羊毛衫 皮革
东北虎
农村沼气
阳光
地理小知识
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淡水、森林、土地、生物、 矿山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六种。
稀土
白云鄂博 镍
金昌
金 招远



锡矿山
攀枝花
铜仁 水口山

德兴 钨
大余

个旧 平果
铝土
铅锌
优美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资源
九 寨 沟
界张 家
部分自然资源总量
❖领土面积: 世界第三 ❖探明矿产储量:世界第三 ❖耕地面积: 世界第四 ❖河流径流量: 世界第六 ❖森林面积: 世界第六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以上数字说明什么?
黄河济南段断流
抢水喝
乱砍滥伐
土地荒漠化
水污染
水被抽干了
(三)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节约和保护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 应从“小”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 水、一粒米……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 事,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 一个细节,13亿人将会创造惊人的数字,对建设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