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图
使用ArcPy制图模块实现网络电子地图打印

电子地图的打印输出就是将电子地图转化为纸质地图。
与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最显著的特征是数据的存贮与显示相分离。
由此产生电子地图的一系列新特点,如动态性、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多尺度性等。
但电子地图具有很强的设备依赖性,且不如纸质地图直观[1]。
所以有些情况下将电子地图打印输出为纸质地图,既利用了电子地图制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势,又具有了纸张使用方便的特点,逐渐成为纸质地图生产的一种新方法[2]打印和导出电子地图是我们使用ArcMap常做的事,但在网络电子地图上要实现相同功能还是挺坎坷的,大家做法不一:(1)浏览器插件,常见的就是IE的ActiveX,优点是在浏览器端可以进行简单的制图调整,但缺点也要命,只支持IE、IE各版本难兼容、安全性限制…所以此方法基本过时;(2)Web Service,发布Web服务调用ArcEngine组件,优点是采用服务的方式,通用性好,缺点就是需要部署ArcEngine,且专门开发。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基于第2种思路,我们可以采用Server本身具备的GeoProcessing 功能服务来实现,其中关键技术点就是使用ArcPy 的制图模块。
系统客户端界面ArcPy?没听过ArcPy说明你有点小out了…作为ArcGIS 10新的Python库,ArcPy除了继承原有功能之外还增加了制图模块(ArcPy.Mapping)。
ArcPy制图模块提供了对AO的高级封装,通过调用一系列方法实现修改地图范围、比例尺、符号化、图幅整饰等要素,实现自动化的地图打印或导出。
接下来我们一步步了解下实现的具体过程:1、在Python脚本中添加ArcPy引用:import arcpy2、获取GP服务的输入参数(地图标题、地图范围、比例尺、模板样式、坐标参考等):# 地图范围参数xMin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0)yMin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1)xMax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2)yMax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3)#坐标参考srValIn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4)srIn = arcpy.CreateObject('SpatialReference')srIn.loadFromString(srValIn)#地图比例尺mapScale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5)#地图模板mxd文档Layout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6)# 是否输出图层属性信息attributesFlag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7)if attributesFlag.lower() == 'true':layers_string = "LAYERS_AND_ATTRIBUTES"else:layers_string = "LAYERS_ONLY"# 地图标题title = arcpy.GetParameterAsText(8)3、打开选择的地图样式(Mxd模板),根据输入的参数修改其中的地图范围等信息:# 打开输入的地图模板mxd文档mxdName = os.path.join(LayoutRootPath, Layout) + '.mxd'mapDoc = arcpy.mapping.MapDocument(mxdName)# 指定地图范围和坐标参考dataFrames = arcpy.mapping.ListDataFrames(mapDoc)dataFrame. = dataFrames[0]dataFrameSR = dataFrame.spatialReference# 确保坐标参考一致pntInLL = arcpy.Point()pntInLL.X = xMinpntInLL.Y = yMinpntInUR = arcpy.Point()pntInUR.X = xMaxpntInUR.Y = yMaxpntGeomInLL = arcpy.PointGeometry(pntInLL,srIn)pntGeomInUR = arcpy.PointGeometry(pntInUR,srIn)pntGeomList = []pntGeomList.append(pntGeomInLL)pntGeomList.append(pntGeomInUR)arcpy.CopyFeatures_management(pntGeomList, "in_memory/extentPnts")rows = arcpy.SearchCursor("in_memory/extentPnts", "", dataFrameSR)rows.reset()row = rows.next()newPntLL = row.shape.getPart(0)row = rows.next()newPntUR = row.shape.getPart(0)myExtent = dataFrame.extentarcpy.AddMessage("Old extent: %s %s %s %s" % (myExtent.XMin, myExtent.YMin, myExtent.XMax, myExtent.YMax))myExtent.XMin = newPntLL.XmyExtent.YMin = newPntLL.YmyExtent.XMax = newPntUR.XmyExtent.YMax = newPntUR.YdataFrame.extent = myExtent# 打印制图内容nExt = dataFrame.extentnXMin = nExt.XMinnYMin = nExt.YMinnXMax = nExt.XMaxnYMax = nExt.YMaxnStr = "%s %s %s %s" % (nXMin, nYMin, nXMax, nYMax)myExtent = dataFrame.extentarcpy.AddMessage("New extent: %s %s %s %s" % (myExtent.XMin, myExtent.YMin, myExtent.XMax, myExtent.YMax))#设置比例尺if mapScale != 0:dataFrame.scale = mapScale# 设置地图标题if title != " ":for elm in arcpy.mapping.ListLayoutElements(mapDoc, "TEXT_ELEMENT"):if elm.text == "Map Title":elm.text = title4、用导出方法,输出PDF或MXD文档到临时目录,代码如下:arcpy.AddMessage(" Saving as PDF")# 输出到临时目录scratch = arcpy.env.scratchWorkspace#arcpy.AddMessage(scratch)#if not scratch: scratch = "C:/Temp"OutputFile = os.path.join(scratch,'Map.pdf')arcpy.mapping.ExportToPDF(mapDoc,OutputFile, layers_attributes=layers_string)5、把输出的PDF或MXD文档的URL作为GP服务的输出参数,传给客户端,进行下载,代码如下:# 得到执行GP服务的当前jobID和PDF或MXD文档的urljobID = os.path.basename(os.path.dirname(scratch))url = urlOutputJobFolder + jobID + '/scratch/Map.pdf'# 返回URLarcpy.SetParameterAsText(9,url)。
网络地图的发展历程

04
网络地图的转型与升级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智能手机的普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上使用各种应用和 服务。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便利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采集和处理更加便利,网络地图的数据更新和维护也更加高效 。
用户需求的改变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用户对网络地图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从简单的路线查询逐 渐向智能化、个性化的需求转变。
网络地图向智能化转型
0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网络地图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路线规划、实时路况
预测等功能,提高了用户出行效率和便捷性。
02
个性化推荐服务
网络地图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和位置信息,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包括
附近的餐饮、购物、休闲等场所,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3
语音识别和交互功能
网络地图开始具备语音识别和交互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完
2010年代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网络地图进入智能化、个性 化时代。
网络地图发展的经验总结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地图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密不可分,特 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使网络地图的智 能化、个性化成为可能。
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网络地图的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们 对出行的需求增加,网络地图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 导航服务。
合作与竞争
各网络地图平台开始在服务内容和功能上展开竞争,同时也 在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 局面促进了网络地图的快速发展。
03
网络地图的黄金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01
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地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更多的 人能够使用网络地图服务。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
专业范围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考 核 标 准 备注 甲级 乙级 1. 地图搜索、位置服务
2.地理信息标注服务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下载、复制服务
4.地图发送、引用服务 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 事业单位法人或企业法人 1、互联网地图,是指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的基于服务器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的具有实时生成、交互控制、数据搜索、属性标注等特性的电子地图。
2、通过无线互联网络调用的地图属互联网地图管理范畴。 人员规模 地图制图或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员 20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地图安全审校人员5人) 1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人,地图安全审校人员2人) 仪器设备 服务器 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提供服务器公网IP地址 专用软件 有独立地图引擎 无要求 作业限额 作业限额 无限额限制 专业范围3、4不得承担 保密管理 地图安全审校人员 经国家测绘局考核合格 经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地图数据 使用经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地图数据 保密制度 建立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保障技术设施。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机构 配备了质量技术人员 3、保密制度、质量管理、档案管理需通过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 质量岗位责任制建立情况 单位有明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建立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责任制 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质检人员,经过质量技术培训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制定了质量管理规定,建立了用户质量信息反馈及跟踪服务制度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 具有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建立登记、入库、审核、复制、删除等档案工作制度,地图数据实行统一管理 组织领导 有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经常组织检查档案工作 档案装备 配备资料档案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分类方案 有数据分类管理方案,查询快捷方便 档案保管安全 近3年内未出现档案失、泄密事件
学会使用地理工具,了解全球地理知识

学会使用地理工具,了解全球地理知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了解全球地理知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而了解地理知识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学会使用地理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地理工具,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深入了解全球地理知识。
1. 地图地图是我们最常见的地理工具之一。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上的各个地区的位置、地形和地理特征。
我们可以使用地图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国界、河流、山脉等地理特征。
同时,地图还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旅行路线,找到目的地以及了解周边环境。
2. 卫星图像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卫星图像来观察地球的表面。
通过卫星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的真实图片。
卫星图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全球的地理特征,比如海洋、山脉、沙漠等。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可以捕捉、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
通过使用GIS,我们可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实际的地理图形,比如地图、图表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GIS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4. 网络地图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地理信息。
网络地图是一种在线地图服务,可以帮助我们在电脑或手机上浏览地图,并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通过网络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点的位置、街景图像、交通情况等。
5. 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可以模拟地球的球体模型。
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关系。
6. 气象工具气象工具是研究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气象工具,我们可以测量和记录气温、降雨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
气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了解天气变化,同时也对农业、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7. GPS导航仪GPS导航仪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位置并提供导航指引的工具。
互联网地图卫星影像审图流程

互联网地图卫星影像审图流程英文回答:Satellite Imagery Review Workflow for Internet Maps.1. Data Acquisition.The first step in the workflow is to acquire satellite imagery data. This data can be sourced from various providers, including commercial satellite companies (e.g., Maxar, Airbu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e.g., NASA, USGS). The selection of imagery depend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such as resolution, coverage, and timeliness.2. Image Preprocessing.The acquired imagery is preprocessed to improve its quality and suitability for review. Preprocessing steps may include:Radiometric correction: Adjusting image color balance and brightness to enhance visual interpretation.Geometric correction: Rectifying distortions caused by camera lens and satellite motion to align the image with a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Mosaicking: Stitching together multiple overlapping images to create a seamless composite image.3. Feature Extraction.The preprocessed imagery is analyzed to extractrelevant features and attributes. Manual or automated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feature extraction, including:Object detection: Identifying and classifying objectsof interest in the image (e.g., buildings, roads, water bodies).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Categorizing differenttypes of land cover (e.g., vegetation, urban, agricultural).Topography extraction: Generating elevation data from stereo imagery.4. Feature Verification.Extracted features are verified to ensur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Ground truthing: Comparing extracted features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or other reliable data sources.Consistency checking: Analyz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atures to identify anomalies or inconsistencies.Expert judgment: Consulting with subject matter experts to validate feature interpretations.5. Attribute Assignment.Attributes are assigned to the verified features based on the extracted information or external data sources.Attributes may include:Object typ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object (e.g., building type, road width).Land cover typ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land cover (e.g., forest species, crop type).Topography data: 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6. Quality Control.The entire workflow is subject to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Qualitycontrol checks may include:Independent review: Having a second set of eyes review the results of feature extraction and verification.Error correction: Identifying and correcting errors in the extracted data.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sessing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reviewed imagery using reference data.7. Data Dissemination.The reviewed satellite imagery is disseminated to end users in various formats, depending on the intended application. Common formats include:Web mapping services: Providing interactive maps and imagery online.Geospatial data files: Sharing vector and raster data for GIS analysis.Printed maps: Generating hard copies of maps for distribution.中文回答:互联网地图卫星影像审图流程。
小学信息技术《规划出行路线——网络地图的使用》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规划出行路线——网络地图的使用》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规划出行路线——《网络地图的使用》一课,本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网络地图的主要功能以及应用的方法。
教学工具
因我校是三年级就有信息课,所以此课的内容我放在了四年级上,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对网络地图还是有所了解和接触,但对于网络地图的正确使用不全面,随着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和感受探索创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丰富他们的见识,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Richard Clayderman - 午后的旅行[mqms2].mp3百度地图语音操作.mp4问
路.mp4老师演示小锦囊.mp4使用路线规划功能小锦囊.docx网络地图的使用终稿.pptx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网络地图的使用功能
2、能够使用网络地图查询出行路线
3、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有效收集、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形成确定信息获取来源、选择采集方法及存放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团队意识,更深入的了解网络地图的使用功能。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2)感受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掌握网络地图的使用方法
教学的难点:搜查出行路线的方法,如何合理地使用路线规划功能教学方法
网络地图的使用
一、找一找
二、小试牛刀
三、大展身手
四、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详案。
互联网地图务专业标准

组织领导
有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经常组织检查档案工作
档案装备
配备资料档案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分类方案
有数据分类管理方案,查询快捷方便
档案保管安全
近3年内未出现档案失、泄密事件
不存在非法持有、擅自复制秘密测绘资料档案的行为
计算机不存在擅自复制刻录、未设置开机口令的行为
质量岗位责任制建立情况
单位有明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建立了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责任制
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质检人员,经过质量技术培训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制定了质量管理规定,建立了用户质量信息反馈及跟踪服务制度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
具有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档案管理制度
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
专业范围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考 核 标 准
备注
甲级
乙级
1. 地图搜索、位置服务
2.地理信息标注服务
3Hale Waihona Puke 地图下载、复制服务4.地图发送、引用服务
主体资格
主体资格
事业单位法人或企业法人
1、互联网地图,是指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的基于服务器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的具有实时生成、交互控制、数据搜索、属性标注等特性的电子地图。
2、通过无线互联网络调用的地图属互联网地图管理范畴。
人员规模
地图制图或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员
20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地图安全审校人员5人)
1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人,地图安全审校人员2人)
仪器设备
服务器
小学信息课教案《网络地图的使用》

《网络地图——绿色出行计划》教学设计
北京史家小学张立新
一、教材分析:
我校自一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隔周上课,总学时在108学时
络应用模块其中的一节,是学生在前期具备查找信息、保存信息以及发送邮件等
二、学生分析:
我校大部分学生住家较远,上下学大部分靠班车公司进行接送。
也有一部分是私家车来接送。
采用公交方式的很少。
学生大部分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结合本学期网络应用的教学,本着培养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设计了这节课,旨在锻炼学生查询信息、筛选信息、保存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树立绿色出行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案设计
附表1:
周末绿色出行计划
(起点均设置为史家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纸质地图也正在逐渐被网络电子地图所取代。
随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地图正逐步成为地图产品的主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互联网地图服务...也带来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既要不断开发,应用,加强服务,也要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
网络地图,又称“网络电子地图”或“电子地图搜索引擎”,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它以可视化数字地图为背景,用文本、照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为表现手段,在网络环境中展示城市、企业、旅游景点等区域综合面貌的现代信息产品。
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结合传统的卫星导航数据和电子地图技术产生。
现在的网络地图在技术上分为二维地图,三维地图,在中国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二维地图。
城市列表:提供全国概览图以及104个详细城市地图供用户下载。
通过网络地图提供的人机交互手段,能够实时、动态地进行信息检索、数值分析、过程模拟、决策咨询和定位导航等操作,同时,用户可以上网查询、检索、浏览、阅读、打印或者下载所需要的图幅和信息[123]。
用户应用网络地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地理位置查询、交通线路查询和周边指定范围的特定信息搜索。
网络地图作为新一代地图产品,运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超链接技术,具有获取途径方便、快捷、简单、现势性好、数据共享费用低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功能,扩大地图的用户群体[4]。
Google、Yahoo和微软等著名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如美国的Mapquest和加拿大的国家地图集网站)相继推出了网络地图[5]。
近年来,国内也陆续推出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络地图,比如,百度、MAPbar、MAPabc、51地图、E都市、搜狗、city8等等。
部分网站甚至提供三维地图,比如E都市、City8、GoogleEarth和Virtualearth3D 等。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作为地理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形式之一的网络地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
然而,目前,中文网络地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地物命名不统一地图搜索时,如果输入的地物名称与地图上的命名不符,搜索结果可能为空或是想要查询的地物排名靠后。
由于各网站没有统一的地物添加和命名规则,用户搜索时,输入的地物名称往往与地图上的命名不符,从而降低了查询速度。
(2)缺少自然语言查询功能大多数网站不能运用自然语言查询,而需要进行多级选择。
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省、市、地区才能实现准确查询。
(3)智能化程度不够搜索地物时,如果用户输入不准确的地物名称,比如,有错别字或名称不全,一般网站会返回0个结果,或是列出一些不相关的地物。
百度可以进行自动纠错。
(4)部分功能专业化程度低MAPbar、MAPabc、Google、百度的“周边查询”都没有明确的查询半径,只有具有专业制图背景的51地图,提供了查询半径的选择。
(5)地图数据覆盖不均目前,大量的地图数据都集中在城市地区,广大的乡村地区几乎没有可利用的地图。
在MAPabc提供的地图中找不到县城,而在MAPbar、51地图、百度的地图上可以找到每个村庄的名字,但是它们提供的驾车导航仍然只针对城市地区。
(6)用户认可程度不高大多数网络地图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明显特色。
在MAPbar、MAPabc、51地图等网络地图中,并没有某项服务功能受到用户的特别推崇。
用户更倾向于选择百度、Google这些知名度高的网络地图商。
(7)缺乏特色路径服务功能大多数网络地图都提供公交查询和驾车导航,但是,普遍缺少一些特殊功能,比如类似Mapquest提供的实时路况、最省时路径、回避高速公路路径、回避收费站路径和步行路径查询。
路径描述普遍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和地图描述两种方式,但是自然语言描述的词汇和句型都比较呆板。
互联网地图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互联网地图出现问题,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严重的甚至损害国家安全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会带来恶劣的政治影响”。
2010年国家测绘局为了规范
网络地图市场,重新修订了《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甲级和乙级测绘资质,建立起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准入制度。
今后政府应加强执法力度,坚决取缔无测绘资质的电子地图制作单位,严厉打击盗版行为,让电子地图制作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健康、有序发展。
“互联网地图服务无疑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差异化竞争策略是未来在线地图网站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商业利益和对自由信息管制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互联网地图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异常激烈和残酷的竞争,地图企业不断推出创新的地图产品必将更加普惠人们的生活,网络地图终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应用。